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青岛东营特产 山东青岛特产前十名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青岛东营特产 山东青岛特产前十名排名更新时间:2022-10-17 23:50:56

一. 山东省 东营 东营区 黄河口大闸蟹

黄河口大闸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黄河口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毛蟹、清水蟹等。被1999年和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成为山东省的优势水产品之一。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水产品异常丰富,黄河口大闸蟹是其中的一大之一,是山东省的优势水产品。黄河口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毛蟹、清水蟹等,是我国著名的淡水蟹。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口大闸蟹个大体肥,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餐桌上的绝佳美食。

地域范围

黄河口大闸蟹地处东营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7′-119°10′,北纬36°55′-38°10′,所有的水域内自然生长的以及池塘、水库、苇田、湿地养殖的黄河口大闸蟹,总面积33333公顷,年产成蟹3816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气候情况:东营市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境内气候南北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光能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数2692.5小时,太阳年辐射总量123.6-127.6千卡/cm2。年降水量550-600毫米,多集中在夏季,7-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

(2)水文情况:黄河东营段上起滨州界,自西南向东北贯穿东营市全境,在垦利县东北部注入渤海,全长138公里。黄河水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含沙量大。据利津水文站1950-2001年实测资料,黄河年均径流量332.6亿立方米,最大973.1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18.61亿立方米(1997年);最大流量为10400立方米每秒(1958年7月),最小流量为断流干河;年均输沙量8.36亿吨,最大21亿吨(1958年),最小0.16亿吨(1997年)。90年代以来黄

河年径流量减少,经常出现断流。1999年后,黄河水利委员会加大对沿黄地区引水的管理力度,断流现象趋缓,2000年开始实现了不断流。全市除黄河外共有骨干排水河道30条。以黄河为分界线,黄河以南属淮河流域,有小清河及其支流淄河、阳河、泥河子、预备河,支脉河及其支流小河子、武家大沟、广蒲河、五干排,广利河及其支流溢洪河、东营河、老广蒲河、五六干合排、六干排,永丰河及其支流三排沟,张镇河、小岛河20条河流;黄河以北属海河流域,有潮河及其支流褚官河、太平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草桥沟东干流,挑河,神仙沟及其支流新卫东河10条河流。以上河流全部与渤海相通,均有黄河口大闸蟹的自然分布,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3月,黄河口大闸蟹在河口淡水和海水交汇的咸淡水区域0产卵,随着大闸蟹幼体的生长发育,逆河而上,进入内陆淡水水域生长。

(3)黄河口湿地:黄河从东营市中部由西南至东北穿越入海,境内长138千米。多年来,黄河的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淤淀成了黄河三角洲。在黄河入海处,有一片153000公顷的滩涂湿地;汹涌的河水奔腾呼啸地从中穿过,汇入大海。近年来,黄河携带的泥沙以每年3公里的速度向渤海湾推进入海,使3-4万亩海域被淤积成为新的土地资源。这就是1987年建立的,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距东营市政府驻地仅60千米,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年平均降水量为551.6毫米。这片三角洲是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陆地的海相沉积平原。黄河尾闾摆动新成的陆地带地势宽阔低洼,面积逐年扩大,生态类型独特,海河相会处形成大面积浅海滩涂和湿地。区内水质优良,无污染,pH值在8.0-8.3之间,属弱碱性水,总硬度在2.16-5.56之间,属弱硬水,矿化度0.2-0.6g/L,含带大量营养盐,水草丰茂,饵料生物丰富,为黄河口大闸蟹的主要自然栖息地,也是黄河口大闸蟹人工繁育亲蟹的来源地。优质充沛的黄河水,丰茂的芦苇资源,为黄河口大闸蟹繁殖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此地大闸蟹品种纯,肉鲜味美,肉质细腻而有弹性,个体大,成蟹个体体重可达150g-450g。

(4)人文历史情况:据史料记载,自汉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黄河决清河后,遂由千乘入海(即今利津西界),至1642年黄河由开封改道入淮,历时1682年。其间黄河多次在本市入海,把大量泥沙搬运到入海口,

填海成陆。相传随黄河多次在本市入海,此地就有大闸蟹自然分布,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当时已把海岸线向东推至利津县的罗家屋子、老爷庙至垦利县的建林、下镇一线。

自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由钢瓦厢决口,经范县张秋镇,穿运河夺大清河道复由利津县入海以来,一百多年中(1938-1947年黄河由淮河入海)黄河水以其年均泥沙25.58千克/立方米的含量(利津水文站处泥沙含量),每年向黄河口输沙11.2亿吨,形成了以宁海为顶点,西起套儿河(徒骇河),南至南旺河(羊角沟)呈扇形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平均年推进速度0.3千米,年造陆地达23.5平方千米,使三角洲的面积逐年扩大。

黄河自改道由东营入海,黄河三角洲地区就开始有大闸蟹的大量分布。黄河为地上悬河,无污染,水质好,营养盐丰富,为大闸蟹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黄河口大闸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又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当地农民很早就开始养殖大闸蟹。1992年,垦利县育苗场在全市率先进行大闸蟹人工育苗,取得成功。1994年,大闸蟹人工育苗开始规模化生产,推动全市大闸蟹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产量逐年提高。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是我国蟹类中产量最多的淡水蟹,俗称“螃蟹”、“毛蟹”、“清水大闸蟹”。大闸蟹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自辽宁的鸭绿江、南至广东的雷州半岛都有分布,甚至在远离海洋1000多公里的湖北沙市也能找到它的足迹。大闸蟹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青睐。明代李时珍赞云:“鲜蟹和以姜醋,侑以醇酒,嚼黄持鳌,略赏风味。”清朝李渔更称螃蟹:“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因此,素有“螃蟹上席百味淡”的美称。螃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它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比鱼类高出6-10倍,比蛋类高出2-3倍。维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6-10倍。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铁2.8毫克。螃蟹壳除含丰富的钙外,还含有蟹红素、蟹黄素等。

大闸蟹不但为食中佳肴,作为药用也有奇功。《本草拾遗》说:“其功不独散,而能和血也。”据《本草纲目》记载:螃蟹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淤血之功效。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化淤、滋阴

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蟹壳煅灰,调以蜂蜜,外敷可治黄蜂蜇伤或其他无名肿毒。蟹肉对各种癌症都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又是儿童天然滋补品,经常食用可以补充儿童身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现代研究发现,蟹壳含有一种物质—甲壳质,甲壳质中可提炼出一种称为ACOS-6的物质,它具有低毒性免疫激活性质,动物实验已证实,该物质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基地选点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同时生产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黄河口大闸蟹。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执行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675-2007《地理标志产品黄河口大闸蟹(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之规定。

(4)产品采收:东营黄河口大闸蟹生长期为15个月-18个月,公蟹达到150g,母蟹达到125g以上可收获。

(5)生产记录要求:东营黄河口大闸蟹采取溯源编号。编号以生产企业为单位,给与唯一的编码作为企业编号。每个基地全程记录生产过程,包括育苗、扣蟹培育、成蟹养殖等生产过程,以备日后查询。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特征:

黄河口大闸蟹按个体重的不同分成特级、一级、二级。可数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商品蟹可数指标

项目个体重(g)畸形率(%)损伤率(%)

特级雄蟹≥175≤2≤5

雌蟹≥125

一级雄蟹125~175

雌蟹100~125

二级雄蟹100~125

雌蟹75~100

(2)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标:黄河口大闸蟹外型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背甲淡青色或褐黄色,腹部呈银白色,基本无水锈斑。成蟹螯足具浓密的棕褐色绒毛,步足刚毛呈金黄色。第二步足长节超过眼球的位置,额齿间的缺刻较深而明显。

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商品蟹体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商品蟹理化指标

项目雄蟹雌蟹

粗蛋白/(%)≥12.416.6

粗脂肪/(%)≥6.113.8

灰分/(%)≤2.01.45

水分/(%)≤74.664.1

(3)安全要求:东营黄河口大闸蟹产地环境符合GB/T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东营黄河口大闸蟹产品符合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标签:销售包装的标签必须符合GB7718的规定,至少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等级、产品标准代号、净含量、生产者或者经销者的名称、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

(2)包装:任何包装应装足装实,包装容器应有透气孔。包装物应无毒无害。包装上应注明“黄河口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字样。

(3)运输:空运时应预降温度,包装方法按照民航货物运输规定进行。任何工具运输,均应脱水保湿装运。

(4)贮存:贮存容器及场所应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二. 山东省 东营 垦利区 蜜汁金枣

蜜汁金枣是鲁菜菜谱之一,以蜂蜜为制作主料,蜜汁金枣的烹饪技巧以蜜汁为主,口味属于甜味。特色:形似金枣,色泽金黄,甘香浓郁。这是一道象形菜,用山药泥包入枣泥馅制成枣状,入油中炸透成金黄色,然后熬蜜糖汁,将炸好的金枣入锅内焖至汁浓,虽非真枣却具有枣之神韵。此菜形似金枣,馥郁甘腴,较之真品更胜一筹。

原料

主料:山药500克 枣(干)100克
辅料:小麦面粉25克 梅子10克 淀粉(蚕豆)20克
调料:蜂蜜20克 桂花酱3克 白砂糖10克 香精2克 花生油40克

烹饪方法

1. 将山药洗净,上屉蒸熟取出去皮,用刀压成细泥;
2. 山药泥内加面粉拌匀,做成直径3 厘米的圆饼40个;
3. 枣洗净蒸熟,去皮,去核,加入糖适量拌匀,即成枣泥;
4. 将枣泥分成40 份,包入山药饼内,做成枣状的丸子;
5. 在枣的一端插上一根青梅条为枣蒂,外面滚上一层干淀粉;
6. 炒锅内放入花生油,中火烧至六成热,将枣逐个下入油内,炸至金黄色时捞出控净油; 蜜汁金枣 制作工艺

7. 炒锅内留油,加入白糖,中火炒至呈红色,加水100毫升、白糖、蜂蜜、桂花酱成浓汁;
8. 熬好的浓汁倒入炸好的金枣,再焖半分钟,颠翻沾匀蜜汁盛入盘内即成。

制作提示

1. 此为蜜汁甜菜,注意火候,不可拔丝,熬制蜜汁忌用铁锅,否则汁乌暗不透明,最好用铜锅或铝锅;
2. 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花生油750克。健康提示此菜有润肺养颜之功。

三. 山东省 东营 垦利区 油淋鸡腿

油淋鸡腿

菜式配料

主料:鸡腿;

辅料:红尖椒、生菜、法国香菜、葱、姜、蒜;

调料:盐、鸡精、白糖、酱油、醋、香油。

菜式制作

1、将生菜切成细丝,葱、姜、蒜和红尖椒切成末,香菜切碎,一起放入器皿中待用,再依次加入醋、白糖、盐、酱油、香油、鸡精、搅拌均匀;

2、将鸡腿去骨放入开水中焯一下,再放入锅中煮六成熟后捞出,沥干水分;

3、坐锅点火倒入油,放入鸡腿炸至金黄色出锅,切成条,放入盘中,再将搅拌好的生菜放在肉身上即可。

特点:鲜嫩可口,油而不腻。

四. 山东省 东营 垦利区 沙锅牛尾

沙锅牛尾

菜式配料

主料:牛尾(带皮)2公斤;

辅料:净母鸡半只、熟火腿100克、干贝50克、熟大油、料酒各100克、味精10克、盐14克、葱段100克、姜块50克、花椒5克、鸡汤3公斤。

色:

营养丰富,牛尾软烂,汤味醇厚。

菜式制作

1、先用火燎去牛尾小毛,然后刷洗干净,去掉尾根大骨后剁成段,用开水将母鸡紧透,捞出,去血沫洗净;火腿切成片;干贝去筋洗净;

2、铁锅将熟大油烧热,放入花椒和50克葱、24克姜煽出香味,然后下入牛尾段,用旺火把牛尾煽出血水,烹入50克料酒后直炒至牛尾断生;取出牛尾洗净,把水分控干;

3、

把鸡汤放入沙锅内加入葱50克和拍松和姜块25克、料酒、盐,同时把牛尾段、干贝、火腿片和母鸡块都放入沙锅中,用小火腿煨4小时,中间可加汤一次,待牛尾炖烂时,拣出葱、恙和母鸡块(另用),加入味精撇去浮抹即可。

五. 山东省 东营 广饶县 码头苇席

码头苇席

码头苇席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我镇处在退海之地,原盛产芦苇,是广饶县主要的苇席产地。码头苇席蔑花小,纹理密,手工细致,种类和花样繁多,用途可分为床(炕)席、围墙席、苫盖席等,用来铺床,越用越光滑,用来覆盖货物,既防风遮雨,又能空气流通,生产的“对席”,图案就象两张席联成一体,专为结婚用的,取“成双”“成对”之意,倍受青睐。

这里所产的苇席销路畅通,早在30年代大量出口朝鲜的仁川,现在主要销往胶东、东北等地。苇席市场是远近闻名的苇草,苇席交易市场。

六. 山东省 东营 河口区 孤岛鲜鱼汤

孤岛鲜鱼汤,因汤浓色白、鱼肉鲜嫩而远近闻名。现在,在孤岛经营鲜鱼汤的不少于几百家,来这里品尝鲜鱼汤的人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给孤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鲜鱼汤的背后,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薛仁贵征东途径此地,天气炎热,黄河水急,后有追兵,河上无船无桥,被困三天,在这芦苇丛生,红柳遍地,人烟稀少的地方,渡河成了天方夜潭。这天正值黄昏,薛仁贵独自一人朝南走去,也不知走了多远,眼前出现了一座茅舍,烟囱里正冒着烟,再走近一点,一股鲜鱼的香味扑鼻而来。屋内已是掌灯时分,薛仁贵来到门口,看到屋内有两个人影晃动,再细看是两位老人,便彬彬有礼的对两位老人说,大爷大娘可好。男长者听到屋外有人说话,便走了出来,一看是位将军,便让座屋内。这时鲜鱼已经炖好了,老者知道将军没吃饭,便盛上一碗端给了薛仁贵。薛仁贵肚内空空,饥肠辘辘,也不推辞便吃了起来,又香又嫩的鱼不多时就吃完了,老者又给盛了一碗,两碗鱼汤下肚,才想起渡河之事。老者出谋划策,薛仁贵感谢万分,问及姓名,告别老者,回到营房。第四天分别找来渡船,连成浮桥,渡过黄河,征东胜利,开宴庆功,专门做了鲜鱼汤,百官朝贺,连口称赞。事后,薛仁贵派专人为老者送来银两,再次感谢。从此,鲜鱼汤便在黄河口流传开来。

因薛仁贵喝的是王姓老人做的鲜鱼汤,现在仍以王姓的鲜鱼汤为正宗。

七. 山东省 东营 东营区 龙居肉丸

龙居肉丸历史悠久。据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在龙居小住,喜欢这里的肉丸子,便赐名“龙居的丸子”。此菜精选家畜后腿精肉,用纯正的黄河水氽制而成,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弹性好、口感脆等特点,东营大小餐馆均可品尝,20元左右。

八. 山东省 东营 广饶县 兵圣王酒

兵圣王酒是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的。兵圣酒以高梁为主要原料,配以中温大曲,采用传统工艺双轮发酵,量质摘酒,长期地下窖存,精心勾兑而成,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爽口、香味谐调、余味悠长之特点。

东营市兵圣王酒业有限公司(原山东省广饶县兵圣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黄蓝经济区主战场的东营市广饶县孙武湖畔,这里人杰地灵、经济发达、交通方便、土沃地润,盛产五谷杂粮,冬暖夏凉的沿海气候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尤其醇甜甘美的地下泰山水系,含有对人体有利的多种微量元素,在此酿酒可谓得天独厚。自古就有“万家灯火乐安巷,无尽酒香脉脉来”、“当年孙武爱家酒,尤喜把盏著兵书”的诗句。

公司始建于1957年,现已发展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最大的白酒酿造企业之一。公司秉承“原粮真酿”的质量宗旨,先后被授予“全国酒行业优秀企业”“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乐安老字号”等20多项荣誉称号。于2001年首批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006年取得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称号。2010年兵圣王酒荣获“东营市接待用酒”。2012年获得“山东省连续十年无不良信用记录企业”称号。2013年“东营市2012年度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兵圣王酒获“山东轻工名牌” 称号。

公司拥有先进的标准化、现代化的白酒酿造生产设施,其中山根土红泥窖池200余口,年生产白酒能力万余吨。该企业主要产品有“一品兵圣”、“尊”、“青花瓷” 、“红花瓷”等系列五十多个品种。以“兵圣孙武”注册的“兵圣牌”系列白酒以高梁为主要原料,配以中温大曲,采用传统工艺双轮发酵,量质摘酒,长期地下窖存,精心勾兑而成,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爽口、香味谐调、余味悠长之特点。所产白酒高、中、低档相配套,质量稳定,在消费者心中保持了放心品牌的声誉。

九. 山东省 东营 广饶县 广饶肴驴肉

广饶肴驴肉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乐安关帝庙大殿落成,百官聚集朝贺。盛筵之上,佳肴繁多。唯肴驴肉受人青睐,被推为百味之冠。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广饶肴驴肉又经县城十一村的武举崔万庆举荐至兵部差务府并受称道。自此,肴驴肉奉诏纳入京城宫御膳房,一直延续多年。光绪年间,戊戌七君子之首康有为曾经到广饶,他品尝肴驴肉后挥笔赋诗:“旅居京华骑驴郎,残羹冷炙豪门光,当年不知驴肉美,何事扣门却芳香。”。自那时起,广饶肴驴肉的名声即在全国张扬开去。正宗的广饶肴驴肉出自广饶县城十一村崔家肉铺。崔家多年屠宰,积累了丰富的烹制驴肉的经验,其制作工艺也独具特色。先将洗净的驴肉断成大块,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和一定比例的老汤(以往煮肉的汤汁),锅内置一布袋,内装芳香肴药一剂。有白芷、八角、肉蔻、丁香等十几味。药方剂量适度,配搭讲究,有的添香味,有的去腥膻。尔后,急火攻三小时许,开始视肉肥瘦采取除油或添油的措施。肉肥则从汤中除油,肉瘦则添加老汤或油料,始终将肉与油的比例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这时,汤中仅剩一层薄油罩住热气不易蒸腾,再用石头将肉压入汤内,改用文火焖蒸四五小时即可。刚出锅的肴驴肉呈紫红色,内外一致。肉质硬实但易咀嚼,味道浓香却不油腻。因为汤中配搭中药,故夏天蝇不叮虫不咬,不会变质。食用时,横刀断丝,现出均匀的肉质,让人眼见心馋,用以佐餐或下酒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广饶肴驴肉世代相传,一直保持很好的声誉。如今,崔氏家族中经营肴驴肉者竞相涌现。以“福盛”老字号得名的“福生”、“富胜”、“复升”大都继承了古老的传统工艺,肴制的驴肉深香馥郁、脍炙人口。近几年,为方便顾客携带与保存,又采用了真空包装,这将使广饶肴驴肉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如今,广饶肴驴肉远销京津、东北、浙江一带,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2005年广饶肴旅肉被评为“山东名小吃”荣誉称号。

广饶县比较有名的肴驴肉品牌是驰中集团的驰中牌肴驴肉(联系电话:0546-6916516)、广饶县维峰肴驴肉公司的寿春牌肴驴肉(联系电话:0546-6445188)。

十. 山东省 东营 垦利区 纸包三鲜

纸包三鲜

菜式配料

水发刺参100克,对虾肉100克,嫩母鸡脯肉100克,上汤200克,10厘米见方玻璃纸14张,料酒1茶匙,香油、姜茸、葱各适量。

菜式制作

1、鸡脯肉批成5厘米长的薄片。对虾肉从脊背中间批开,去其虾肠,斜刀批成片。刺参批成5厘米长的片。

2、锅内放入上汤,煮滚后放入刺参、料酒(1/2茶匙)略煮,捞出滤干水分。

3、将刺参、鸡脯肉、对虾肉放入碗内,加上葱、姜茸、盐、味精、料酒、蚝油、香油拌匀。

4、玻璃纸平铺,调好口味的馅料分14等份放入玻璃纸内,包成长约6厘米、宽约2.8厘米的长方形。包的具体方法是,先将玻璃纸的一角向里折叠盖在馅的上面,再将馅向前叠一次,约2.8厘米,然后将两边的纸角折进,将纸的最后一角夹在纸包内,要外露一点,便于食用时用筷子夹住抖开。

5、净勺内加花生油烧至三成熟时将纸包放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