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特产包括哪些 四川特产哪些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特产包括哪些 四川特产哪些东西更新时间:2022-10-16 21:31:49

一. 四川省 绵阳 安州区 四川魔芋豆腐

一盘香辣味十足的魔芋是四川人家乡的味道。吃到了地道的魔芋豆腐,也会让人有了一种好像回家了的感觉。

魔芋豆腐的制作并不复杂,首先要将其洗净并去掉表皮。随后切成小块,按照1:8的比例注入清水,并放到磨盘上进行研磨。反复研磨,魔芋变成了固液混合的糊状物。

此时厨房里已经升起来一台灶火,研磨好的魔芋放入柴锅中,加入少许石灰水,大火炖煮,2个小时后,魔芋将华丽变身。

在四川,魔芋豆腐在最常见的做法是与酸菜、辣椒猛火爆炒,朴实的魔芋顿时有了浓郁诱人的色泽。

魔芋的价值很高,其中含有大量葡萄甘露聚糖,被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除了含有丰富的葡萄甘露聚糖,魔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哦。

安州区作为“全国魔芋产业之乡”,有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5个,初精魔芋加工企业32家,较具实力的魔芋加工企业5家,农业产业化精加工龙头企业3家。企业年加工鲜芋能力为10万吨,常年加工精粉3500吨,产值近2亿元。

二.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四川凉糍粑

糍粑是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春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过年必备之品。四川凉糍粑色香味俱佳,糯软醇甜,入口凉爽,沁人心脾。



四川打糍粑一般都是中秋节。剩下的多余糍粑可以留到日后加鸡蛋或者醪糟煮来吃,比较甜。

三. 四川省 凉山 盐源 泡梨

泡梨是摩梭人独特的一种泡菜。当地盛产多种麻梨,他们喜欢将这些适合浸泡的麻梨盛于陶坛内,按比例加上盐、白酒、姜、蒜、花椒和清水,密封一月余后食用,具有酸、甜、脆和浓郁的醇香味道,别具一格,是佐餐的美味佳品。浸泡时间长者,其味更佳。

四. 四川省 广元 利州区 四川大足冬尖

大足冬尖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据《大足县志》记载,清朝末年,大足县“裕盛通”酱园出产的冬尖,由于品质优良,名扬于世。 特点:成品冬尖色泽油褐,质地鲜嫩,香味浓郁,质脆回甜,营养丰富,冬尖既是烹饪调味佳品,又有开胃、增加食饮的作用。

五. 四川省 成都 成华 锅盔

锅盔 分黑面、白面两种。黑面锅盔是用麸头子特重的面粉打制而成的,由于粗粝,它的块头要比普通锅盔大得多,有的黑面中还掺有一点辣豆瓣酱和盐、菜等。白面锅盔是用优质面粉打成的,常见品种有葱锅盔、酥锅盔、旋子锅盔、酒米豆沙锅盔、包糖、混糖锅盔等。由于当地人喜食锅盔,故白面锅盔的花样形形色色,脍炙人口。( 成都)

六. 四川省 成都 武侯 四川腊肠腊肉

腊肠,腊肉是四川地区农家婚贺,过节,待客等宴席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其颜色红白相间,色泽明亮,非常诱人,吃到嘴里有点麻,咀嚼的过程中有一种直抒经典古辞,朗朗上口[个人感觉,嘻嘻!],但最浓郁的应该是香,让人回味悠久.

四川腊肠,腊肉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独特的制作方法,时节的选定,风干的效果,使其味道独特,独具魅力.四川腊肠的特点:麻辣口味,外表红油油的色泽感,切开后红白相间,只看着就能想象到那一阵“辣香扑鼻”。

七. 四川省 甘孜州 得荣 四川林麝

麝香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又称寸香、香脐子、当门子、元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具有开窍、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等功效。四川省生产麝香历史极为悠久,以林麝为主,约占全国产量的50%。

八. 四川省 绵阳 江油 川乌

川乌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草本植物乌头,干燥主根。又称川草乌、乌头等。性热, 味辛、苦,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散寒等功效。 四川为主要栽培产区,尤以江油产量著名。商品一般分川乌和川乌片两种。主 要药用及中毒成分为双酯类生物咸,药用一般须经过炮制。( 江油)

九. 四川省 攀枝花市 西区 四川贡米


贡米,在攀枝花亦称御膳米、有色米,这是因为米易的贡米形具五色,故而名之,是历代专供皇宫用米中的佼佼者。贡米由于受气候和土坡等条件的限制,产地较少,产量亦较低,故历代都视其为稻中珍品。据米易地方史料记载,皇帝每年都责分地方官派专人负责监种、监收,岁岁进贡。

米易产贡米历史久远,其中尤数该地区坊田乡贡米最出名。近年来,科研人员在优选品种的基础上,培育出了一批不同色泽、不同熟期的籼糯新品种。经华西医科大学鉴定:米易贡米具有高营养、多功能的特点。其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糖、铁等含量均高于普通稻米,具有健脾暖胃、明目活血、降火生津、颐颜护容、乌发长寿等功能,是理想的滋补佳品。

米易贡米有黑、红、绿、紫、白等多种颜色,玲珑精致,色泽光洁,珠圆玉润,由此,人们还赋予了它“黑珍珠”、“补血米”、“长寿米”、“喜米”等美称。

十.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阆中酸菜

阆中农村主妇人人都会做酸菜,阆中的酸菜跟北方酸菜不一样就在于选“菜”各异,北方酸菜选用大白菜,阆中酸菜则选用叶大的青菜(俗称家菜),每到十一前后,北方的城市、农村,都会看到卖大白菜的老农,推着装满白菜的三轮车在大街叫卖,于是,他们都支起了大锅,渍起酸菜来,那场面真热闹。在北方制酸菜是将整颗大白菜洗净,放入烧开的大锅中煮熟,放入缸中密封。这是北方人一冬的佳肴。而阆中人则不同,家家周围都有自己的菜园,而且不分春夏秋冬,菜园绿色常青,酸菜就自然不象北方那样冬天冰封大地(任何青菜都不能种植),想吃酸菜就到菜园摘青绿的青叶,在大锅中用清水煮软,装入缸密封,第二天酸菜便制成。要做个比较的话阆中酸菜比北方酸菜更醇香,这种酸菜不加任何调味品,它酸得自然地道,纯绿色食品,聪明的阆人中人还用酸菜水自制豆腐,真是物尽其用。酸菜家常面,是用酸菜豆花做臊子和手擀面做成的。她们将酸菜切成细丝,加菜油、鲜花椒、姜、葱,蒜,胡椒粉略炒,加入酸菜水,用小火焖,再放上豆花,做成臊子。豆花则是将黄豆泡涨,用石磨磨成浆,再用纱布过滤去渣,加上点豆花的水,使豆浆慢慢沉淀、聚团,形成细嫩清香的豆花。将手擀的鲜面煮熟。放入做好的臊子吃时还要放芫荽,蒜苗、椿芽、辣椒等料。美味酸菜面特别的酸香可口,真让人回味喔!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