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苏州东山镇特产牛舌饼制作 成县舌头饼怎么做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苏州东山镇特产牛舌饼制作 成县舌头饼怎么做更新时间:2022-10-12 23:12:50

一.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东山亲营紫菜

东山亲营紫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紫菜之乡”--亲营村。

东山岛80%的紫菜出自这里,也是公认的“紫菜第一村”。

亲营村背靠亲营山,面朝乌礁湾,有优良避风的码头,几百艘渔船,这里除了生产紫菜之外,还有鲜美的鱼虾、鲍鱼。

亲营是个古老的村子,相传早在宋朝就开始建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白水营颜武祖来开基的。颜武祖姓潘,为亲营村第一世,现村民主体姓潘。颜武祖到东山来开基后,为纪念祖先居住地白水营,就把所开基的村庄称为“亲营村”。

村子里300来户人家基本靠紫菜为生,传统的紫菜加工坊就有上百家。到了每年11月份收割紫菜的时候,很多平日里打渔的渔民也要去忙紫菜的事情,因为收入更可观。

二.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鲷鱼

鲷鱼

鲷鱼又名加吉鱼,是东山县的水产之一。

这些欧洲的鲤科鱼类主要都是底食泥鱼。鲷鱼广泛地分布于止水、运河及流速缓慢的深河中,软口鱼偏好流速较快的河川中游,文鳊则栖息于大而流速缓慢的河川中下游。其中分布最广泛且最受钓鱼者欢迎的是青铜鲷。

三. 广西 桂林 全州 东山云雾茶

东山云雾茶生长在海拨600—1000米高的云雾山中,天然纯洁、无污染。据权威机构鉴定,东山云雾茶汤色嫩绿、滋味醇和、香气浓郁,能解渴提神、醒脑,是日常饮料之佳品,并有清热降火、消炎解毒、美容保健之功效,极具药用和保健价值。曾获二000年马来西亚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多次参加桂林市举办的农副产品交流交易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东山瑶族乡现有云雾茶面积3860亩,年产鲜茶77.3万公斤。云雾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高品味的保健品,它与当今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环保意识相适应,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君子戒烟莫戒茶,饮茶常饮云雾茶。

信息来源:全州县人民政府网

四.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当归鸭面线

当归鸭面线

当归鸭面线原料:白面线300克,鸭1/2只,黑麻油2大匙,老姜(切片)6片,酒200克,汤头1200毫升,冰糖1/2茶匙,当归3.75克,枸杞1.8克,甘草3.75克,红枣3.75克。

当归鸭面线制法:1、面线剪段、老姜去皮切薄片、鸭洗净剁块备用。

2、干锅烧热后放入黑麻油煎黄姜片,再加入鸭肉炒香。

3、将炒香的鸭肉、酒、汤头、冰糖与包入布包的药材盛入陶锅中用小火炖煮约1小时。

4、待鸭肉软烂时,取另一只锅汆烫白面线,即时加入当归鸭汤中即成当归鸭面线。

五. 江苏省 苏州 常熟 沈巷葡萄

董浜镇旗杆村的沈巷片区1985年开始就引进葡萄试种,经2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5户10多亩逐步扩大到现今的719亩,其中盛产期葡萄520亩,品种从单一的巨峰发展到巨玫瑰、香月、夏黑、黄蜜、藤稔、红富土、巨峰等多个品种。2006年6月,为扩大发展葡萄产业,形成品牌优势,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成立了常熟市董浜镇沈巷葡萄专业合作社。到目前为止入社社员206户,葡萄种植面积537.8亩。合作社组织社员外出参观学习,学习本市兄弟单位和外地发展葡萄产业的先进经验;组织葡萄种植户就葡萄优质栽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培训;制订无公害葡萄的操作规程,对葡萄园建设、土肥水管理、整枝疏果、套袋栽培、病虫害无害化方面防治等方面作出严格规范,开展葡萄无公害生产;设计葡萄包装盒、向外推介沈巷葡萄,组织葡萄销售。基地生产的葡萄通过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无公害认证,在探索适合本地的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并示范推广,帮助农户掌握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葡萄品牌化销售形成产业优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沈巷葡萄以物美价廉而著称,在常熟及至周边大中城市多有较高的知名度,基地所产的葡萄供不应求。2006年520亩盛产期葡萄实现产值700多万元,平均亩效益超过10000元。

六. 江苏省 苏州市 苏州弹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是以说唱相间的方式用苏州方言表演的“小书”类曲艺说书形式,发源并流行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东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吴语方言区,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由于和苏州评话同属说书行业,曾经拥有共同的行会组织,民间即习惯性地将其与苏州评话合称之为“苏州评弹”。

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说时也有采用醒木作为道具击节拢神的情形。演唱采用的音乐曲调为板腔体的说书调,即所谓“书调”。因流传中形成了诸多的音乐流派,故“书调”又被称之为“基本调”。早期演出多为一个男艺人弹拨三弦“单档”说唱,后来出现了两个人搭档的“双档”和三人搭档的“三个档”表演。

苏州弹词的艺术传统非常深厚,技艺十分发达。讲究“说噱弹唱”。“说”指叙说;“噱”指“放噱”即逗人发笑;“弹”指使用三弦或琵琶进行伴奏,既可自弹自唱,又可相互伴奏和烘托;“唱”指演唱。其中“说”的手段非常丰富,有叙述,有代言,也有说明与议论。艺人在长期的说唱表演中形成了诸如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衬白、托白等等功能各不相同的说表手法与技巧,既可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内心独白和相互间的对话,又可以说书人的口吻进行叙述、解释和评议。艺人还借鉴昆曲和京剧等的科白手法,运用嗓音变化和形体动作及面部表情等来“说法中现身”,表情达意并塑造人物。在审美追求上,苏州弹词讲求“理、味、趣、细、技”。“理者,贯通也。味者,耐思也。趣者,解颐也。细者,典雅也。技者,工夫也”。

苏州弹词的节目以长篇为主,传统的代表性节目有《三笑》、《倭袍传》、《描金凤》、《白蛇传》、《玉蜻蜓》、《珍珠塔》等几十部。早期的著名艺人有清代的王周士、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姚豫章、马如飞、赵湘舟和王石泉等。清末民初出现了大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广播电台的兴起,苏州弹词进入鼎盛期,节目丰富,流派纷呈,以演唱的音乐风格区分,就有“沈(俭安)调”、“薛(筱卿)调”、“魏(钰卿)调”、“夏(荷生)调”、“周(玉泉)调”、“徐(云志)调”、“蒋(月泉)调”等十多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州弹词艺术经过艺人们自觉的整旧创新,艺术上有了很大的飞跃。新节目不断涌现,长篇有《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李闯王》、《青春之歌》、《苦菜花》、《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红色的种子》、《江南红》、《夺印》、《李双双》等,中篇和常独立演出的“选回”有《老地保》、《厅堂夺子》、《玄都求雨》、《花厅评理》、《怒碰粮船》、《庵堂认母》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海上英雄》、《芦苇青青》、《新琵琶行》、《白衣血冤》、《大脚皇后》等。

然20世纪末期以来,苏州弹词听众锐减,书场萎缩,艺人大量流失,生存发展面临危机,亟待抢救和扶持。

七. 云南省 迪庆 维西县 维西蒸牛舌

藏语音杰郎最。多见于拉萨等地。以牛舌肉为主料,经煮蒸而成。特点是入口软嫩,味道鲜美而带椒香。

八.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东山鲍鱼

东山鲍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山鲍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鲍鱼:古称“鳆”、又叫“海耳”、“九节螺”、“千里光”、“牛眉”,属单壳类软体动物,它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特种水产品,素有“海产八珍之冠”的美誉,含蛋白质多,肝糖份高,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香爽口,是佳肴上的珍品,具有平胆明目,收敛生肌,降血压,调肾亏,防癌病之功效。鲍鱼壳中药称为“石决明”,是名贵的中药材,可治眼疾。但野生鲍鱼数量太少。1970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和东山水产局,共同组成了鲍鱼人工培苗试验组。1971年,在中国首次获得了杂色鲍鱼人工培苗?溃?随后便开展大面积人工培育鲍鱼。1978年,这一研究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的科学奖。现在国家已投资在东山建起一座中国最大的“鲍鱼增殖场”。

东山鲍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东山县人民0《关于界定东山鲍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东政函[2005]1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东山县的西埔镇、陈城镇、前楼镇、樟塘镇、康美镇、铜陵镇、杏陈镇等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及海域。

九. 江苏省 苏州 虎丘 虎丘泥塑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有一段关于苏州泥人的生动描绘,薛蟠从苏回来,带来了两大箱衣物分送给各家姐妹,其中就有“一出出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宝钗见了,别的都不理论,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来了。”《苏州府志》也提及“虎丘人搏土肖人像逼真”。可见当时虎丘泥塑的艺术水平。

苏州捏相的创始时代,据清代《桐桥倚棹录》说:“塑真,俗呼捏相,其法创于唐时杨惠之。”杨惠之是名闻全国的“塑圣”系唐代苏州吴山张古村人。他和唐代名画家吴道子拜同一老师学画,后改学雕塑,由于绘画的根底深厚,塑造的人物形象极其生动,达到了泥塑的高超境界。到了宋代,吴县木渎人袁遇昌,把塑制神、佛像的艺术运用到捏塑“泥娃娃”上,他塑的泥孩儿,小口微似在哑哑学语,甚至连未闭合的囟门都塑了出来,很有生气。因此,当时就赞为“天下第一”,后因虎丘出产一种适宜捏塑的“滋泥”,泥塑的中心即移至虎丘。清代著名诗人汪士皇曾把苏州捏相世人项天成(清道光时人)比作顾虎头、吴道子这样的著名画家,还用这样的诗名称赞项天成的捏相技能的神妙:“项子风流儒雅客,江东妙手更无伦。虎头阿堵光如电,漆毫道子开生面。搏粉苍泥夺画工,写真不用鹅溪绢。”从目前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吴县甪直镇保圣寺泥塑罗汉和东山紫金庵的罗汉像等作品来看,可以看出它们和苏州捏象之间具有传统渊源关系。

苏州捏相艺人捏相时,据说先打量一下对方的特征,静思一下,然后用一颗泥丸放在手里,藏到袖口处,边捏边和对方谈笑,只消几分钟时间就成了。正如《兰舫笔记》记载:“如不介意,少焉而像成矣。”这真可称得上是一种绝技。捏相分两种,一种是捏成像后,加以粉彩点画,配上须发、服饰,四肢另用硬木雕成后装上,可以活动。另一种公是捏成一个头像, 也不上彩着衣,便于携带。《红楼梦》中描写的薛蟠小像可能就是后一种。与捏相近似的,还有一种泥塑戏文,在清时也很有名。这种泥塑戏文一般也较写实,重视面部表情神态的刻划,人物形象较夸张。还有一种绢制泥人,头和四肢为泥制,衣帽服式用绢、纸等作成,武装的盔甲,甚至有用线编织成 为鳞甲形的,衣服上的花纹有些是用彩笔画的,有些是绣制而成,制作十分精致,人物脸颊丰润,神采奕奕,尤其面部的开相,着墨不多,但眉目传情,显见精神。到了清光绪年间,捏相以小为贵,最小的公及一粒瓜子那么大。为了使小像捏得跟大像一样生动逼真,艺人们创造了用翻模缩小的办法,使形象一点也不走样。

一九五六年五月,苏州市少先队员周福元曾将他家祖传的捏相模子四百三十六件,连同一套捏作工具捐赠给国家。根据这套模子可以印制出一整套面相,包括人相、神像、戏文脸谱以及玩具、 小摆设等,其中人相一种,有古代人、现代人,老人、孩子、妇女等。每个面相的表情都不相同,这些面相如果再加上鲜艳的色彩勾划,那就更为活龙活现了。这些小得象一粒瓜子的面相,也是五官端正,须眉清楚,非常生动逼真。可惜这一流传几百年的精细的手艺,在清光绪年间已由衰落而逐渐失传了。如今发现这套模子,对研究捏塑艺术有很大价值。从上面几种著名的工艺美术介绍中,已足见巧夺天工的苏州古技之一斑。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古老而美丽的建筑彩绘,精湛的雕花和浮雕,利用发条传动的惯性玩具,逗人喜欢的通草堆花,姑娘们的饰物素珠,玲珑剔透的红木小件,细巧精致的小摆设,价廉物美的嘉定黄草编织,工艺精巧的掀帘钟和水发钟,惟妙惟肖的仿古铜器,形形色色的剧装戏具,音色古朴的民族乐器……。这些,也都是苏州传统的工艺美术,在明清两代先后都有过兴旺的时期。

十.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闽饼

闵饼又名头饼,是苏州同里闵家湾“本堂斋” ,颇负盛名的传统糕点,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其制作仅闵氏一家,世传其业,故称“闵饼”。闵饼原是江南农家自制的普通小吃食品,距今至少有五百多年历史。同里闵饼的配料与制作方法有独到之处,其色黛青墨绿,光亮 细洁,入品清香,嚼之甜而不腻。购之半月多,风味依然不变。

制作闽饼时先将闵草(学名苎麻,又名天青地白草)用石灰先打成汁,然后和糯米粉揉搓做成皮,配以豆沙、桃仁、松仁、糖猪油丁为馅芯,做成月饼状,蒸煮而成。闵草性味甘寒无毒,含有咖啡鞣酸、胡萝卜素、蛋白质、糖类等多种成份,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及安胎等药用价值。闵饼用“闵饼草”揉入米粉作皮,以豆沙、胡桃肉作馅,蒸制而成,是青团的一种,色泽黛青,光亮细结,入口油而不腻,清香滑糯,具有独特的江南农家风味。清代,闵饼曾被列为朝廷贡品,选送给慈禧太后品尝。明代画家沈周曾赋诗一首赞美曰:“香剂圆从范,青膏软出蒸。女工虚郑缟,士宴夺唐绫。”民国初年,闵氏在上海创建“大富贵闵饼公司”,产品远销海内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