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晋中有什么美食特产 晋中不可错过的美食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晋中有什么美食特产 晋中不可错过的美食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10-08 09:32:58

一. 山西省 晋中 寿阳县 马首西瓜

马首的西瓜种植早已闻名于寿阳。规模种植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马首西瓜含水量大、含糖量高、美味甘甜、清爽利口、防暑降温、利尿消火。种植面积逐年上升,最多时达500亩,亩产12000斤,最高总产量达600万斤,一度出现了“卖瓜难”的问题。

随着种植结构的逐年调整,种植模式不断改进,品种多样化、模式立体化,排开了外地瓜进入寿阳的高峰期,选择在中伏、末伏至中秋这段消费热潮时间上市,蠃得了较大的销售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晋中砂子饼

砂子饼,亦名疤饼。这种疤饼,直径一般是26厘米到33厘米,饼既薄而且脆,饼脸用卵石烙成,凸凹不平,因而有“疤饼”之称。

烙制疤饼时,先将面粉、食油、鸡蛋、盐、五香粉等原料和起,用擀面杖擀成又圆又薄的饼坯,把平底鏊置于火上加热,再把大小不一的河中捡来的卵石洗净,放在平底缝里,等卵石烧到极热以后,把饼坯放在烧热的石子上用文火烤熟即成。这种饼的原料配比,可按食用需要而定,但食油不可多放,以免影响存放。如果喜欢甜食,可加糖去盐制成精疤饼。

三. 山西省 晋中 榆社 前庄酥梨

前庄村位于榆社县河峪乡西南部,属丘陵地区,该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为优质酥梨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前庄种植酥梨已有50多年历史,优质酥梨面积大约有1000多亩。“金蜜”牌极品酥梨以其果形端正,洁白透黄,皮薄肉细,香甜酥脆,果汁多,糖分高,营养丰富,品质上乘的特点,被誉为“梨之极品”。畅销广东、广州、香港等地及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2004年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目前已经申请绿色产品认证和原产地保护认证。

目前,前庄酥梨统一采取标准化的无公害技术生产程序:统一修剪、统一喷药、统一套袋、统一疏花疏果、统一采收。年预计总产量可达80多万斤,人均收入可达2667元。前庄酥梨正朝着商品化、品牌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四. 山西省 晋中 榆社 河峪酥梨

河峪酥梨

河峪酥梨主要产于河峪乡前庄、岩良一带,该地土壤优良,气候温差较大,适宜酥梨生长,且种植历史悠久。现有1000多亩盛果树。产品有润肺清火、滋阴补气之功效,主要销往北京、太原及周边各县。

五. 山西省 晋中 介休 砂子饼

砂子饼

砂子饼,亦名疤饼。这种疤饼,直径一般是26厘米到33厘米,饼既薄而且脆,饼脸用卵石烙成,凸凹不平,因而有“疤饼”之称。

烙制疤饼时,先将面粉、食油、鸡蛋、盐、五香粉等原料和起,用擀面杖擀成又圆又薄的饼坯,把平底鏊置于火上加热,再把大小不一的河中捡来的卵石洗净,放在平底缝里,等卵石烧到极热以后,把饼坯放在烧热的石子上用文火烤熟即成。这种饼的原料配比,可按食用需要而定,但食油不可多放,以免影响存放。如果喜欢甜食,可加糖去盐制成精疤饼。

六. 山西省 晋中 介休 玫瑰黄酒

玫瑰黄酒

七.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榆次油糕

油糕,是以黄米(即软黍米面)为皮,糖料或枣泥、豆沙等为馅,经油炸制而成的食品。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绵软香甜,美味可口。

晋中一带,油糕的种类很多,因制作方法不同,有云片糕、枣糕(亦称割糕)、生炸糕之分;因所用原料不同,又有糯米糕、菜糕之称;因“糕”与“高”谐音,为取其步步登高、吉祥富贵之意,人们往往在年节或婚丧嫁娶、孩子满月、过生日、老人寿诞、起房盖屋时食之,故又称年糕、喜糕。多年来,油糕伴随着人们送旧迎新、庆贺道喜,成为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解放前,以榆次城内衙门街的“中兴德”及祁县、太谷一些老字号的油糕最为有名。

八.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三郝瓜

三郝瓜,人称"蜜罐子"又称"冰糖罐",因产于榆次潇河南岸的东郝、西郝、中郝三个村而得名。在榆次方言中"郝""合"同音,也称"三合"西瓜。

"三郝瓜"源于何时,无据可考。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7月,康熙皇帝巡游三晋,来到榆次,酷暑难耐,吃榆次土产三郝西瓜解渴消消暑,结果瓤脆泽丰,甘甜可口,顿感清心气爽,暑解渴去,喜悦之余,提笔亲书"剧暑悲难度,清秋喜却回",御定为朝廷贡瓜。从此"每岁瓜熟之时,知县即挑选精品,筐装骡运,专人护送到京城,贡于朝廷,岁贡640枚。至嘉庆三年(1798)后,奉上谕免其半,每岁正贡二百,随贡一百。至光绪六年(1880)才得永远豁免"。据《榆次史法》记载:进贡皇上"三郝瓜"前后达176年之久。故"三郝瓜"闻名天下。

"三郝瓜"瓜型端正,个头不大,但很均匀,皮薄而坚韧,易保存,瓜瓤沙脆,糖份高,连瓜皮都带甜味。它最大的特点是:将瓜切成两半,瓜瓤即能凸起,瓜皮不能闭合,盛夏酷暑,切开的瓜放置两天而不烂。清末大学者王平格(榆次西长寿人)曾为"三郝瓜"提诗云:"一股清味酿瓜园,不敢先尝奉至尊,幸得升乎安树艺,甘分滁沥是君恩。"

九. 山西省 晋中 晋中绵羊

【种质原产地】 山西省的中部地区

【主产区与分布】 山西省的中部地区

【形成历史】 在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广大农民群众的精心选育和饲养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晋中绵羊。

【种质资源优缺点】 体格大,耐粗饲,易管理,抗病力强,好饲养,不择食,易肥育。 产毛量低,毛品质差。

十. 山西省 晋中 灵石县 摊摊

摊摊

摊摊是人们非常爱吃的食品之一,尤其适宜老人小孩食用。但由于它制作麻烦,费时费力,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少食用,但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是家家必做,户户皆吃。传说这一天是龙抬头之日,做摊摊俗称扯龙皮,意在驯服龙王,好让它在新的一年中服服贴贴为百姓服务,保证风调雨顺,获得粮茂年丰。

摊摊制作虽费时费力,但工序并不复杂,根据自己口味可选用白面、豆面(小麦加绿豆、芒豆、小豆等混合磨成的面粉)、杂面(玉茭、高粱、黄豆等混合磨成的面粉)、高粱面、细玉茭面等,加人适量的盐、葱末、花椒面、韭菜、鸡蛋、胡椒粉等,用凉水和成稀粥状。用高粱穗棒做成“丁”字形刮子,将烧热的鏊子抹上少许食油,舀一勺和好的面糊倒在上面,用丁字刮摊成直径20至30厘米、厚度约2至3毫米圆饼(越薄越好),待稍干拿小铲翻过再焙一下,一张摊摊就做成了。就这样揭一张摊一张周而复始,直至将和好的面糊做完或够吃而止。如果将凉调绿豆芽或葱花酸菜等,摊到摊摊上卷成卷食用,味道更佳。一般情况下,如果吃摊摊少不了要喝熬杂饭。熬杂饭,类似八宝粥,即将五谷杂粮小米、小麦、豇豆、黄豆、玉茭等合在一起,再加些干蔓菁块,熬成稠粥即可。吃着卷菜摊摊,喝着熬杂饭,倒别有一番滋味在口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