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姜小江有什么特产 20个省份的30款人气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姜小江有什么特产 20个省份的30款人气特产更新时间:2022-11-16 17:47:35

一.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水城姜茶

水城姜茶

水城姜茶是水城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姜制品为专业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公司依托省内知名高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进行姜制品的研发的特色旅游产品,现生产的“山明”牌姜茶倍受消费者青睐。公司以国家级生态保护区----乌蒙山麓北盘江河谷自然保护区生产的世界名姜---水城小黄姜为原料,经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测定,水城姜含精油0.72%,姜辣素2.85%,硒0.8-1.5ppm,营养功能成份居全国之首,属世界名姜之一,主产品“山明”姜茶采用现代最先进的超低温工艺进行生姜有效成份提取加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水城生姜的姜精油、姜辣素等活性成份,生产过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生产的各种标准和规定,不添加防腐剂等化学物质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它具有解毒消炎、祛风去湿、暖胃止呕、驱寒活血等功能,对预防感冒、消除体内垃圾、养容延年、解酒、晕车晕船、产妇康复有特别的作用。饮之生津,开胃健脾,实为家居,旅游必备的滋养饮品。

水城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水城县委、县政府根据县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新拟建的以农业综合开发、农副土品加工为主,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有独资企业。

二. 广西 崇左 天等县 天等大肉姜

天等的大肉姜别具一格,被评为广西的名优产品。它具有块大肉厚、皮薄质嫩、纤维少、汁多脆爽、香中带辣等特点,在区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大肉姜的加工方法有很多,可制成姜干、姜粉、姜汁、姜酒、糖渍姜片、姜丝米花茶等。

 天等大肉姜是广西名优的传统产品之一,姜块肥大,肉质细嫩、品味香辣而在区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收获旺盛季节为7~11月份。现全县年均种植2万亩,年产量达5万吨,可供鲜肉姜3万吨、盐水姜3千吨、干姜片3千吨。据有关资料表明:生姜不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特别是在烹任中是一种重要的调味佳品,而且在医药上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有活血增温,祛湿去寒的功能。经常食用之,可防治多种病症,还能预防癌细胞裂变。因此,它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青睐。目前,天等适宜种植大肉姜面积达15万亩,欢迎各界客商到天等县购销产品和投资开发。 

三. 广东省 清远 连山县 连山大肉姜

连山大肉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山大肉姜品质独特,尤以梅洞村产的大肉姜品质最优,其姜块肥大,皮薄肉厚,色泽金黄,纤维细小,肉质脆嫩,辣味适中,并略带香味,并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佐味佳品。因而远销珠三角及港澳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一九九四年朱森林省长在视察连山“94广东山区贫困地区扶贫成果展示暨项目洽谈会”时,欣然挥毫写下“生姜之乡”的题词,从而使连山大肉姜更加名声远扬。

北纬24°10′25″-24°51′15″,东经111°55′15″-112°16′00″之间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吉田镇、永和镇、福堂镇、小三江、太保镇、禾洞镇、上帅镇七个镇的低丘陵坡地)。

四.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潮阳姜薯

潮阳姜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姜薯为潮阳,以棉北后溪一带出产的最为著名。姜薯体白如雪,口感爽脆,可制成薯片汤、焖薯块、五果薯泥等甜品,是潮阳人逢年过节的吉祥食品,也用以平时招待客人。( 潮阳)

潮汕人特别是潮阳人喜欢吃姜薯。除夕围炉,几道菜中往往就有一道是甜姜薯。大年初一,亲朋登门拜年,主人便会煮一碗姜薯片汤招待。按照潮阳民间习俗,客人可以辞却别的款待,唯独这碗姜薯汤非吃不可。因为它表示主人对来客的敬重。过去,新娘过门第二天早晨,也要吃一碗家婆或小姑特意为她制作的甜薯汤。姜薯汤,在潮汕人的心目中,不只是一般的食品,它象征着甜蜜、美满,也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在潮阳无论哪个家庭,春节前夕备办年货,姜薯同生柑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春节前几天,人们纷纷从市场上拎回一篓篓姜薯。

潮阳人喜欢吃姜薯。除夕围炉,几道莱中往往就有一道是甜姜薯。大年初一,亲朋登门拜年,主人便会煮一碗姜薯片汤招待。按照潮阳民间习俗,客人可以辞却别的款待,唯独这碗姜薯汤非吃不可,因为它表示主人对来客的敬重。过去,新娘过门第二天早晨,也要吃一碗家婆或小姑特意为她制作的甜姜薯汤。姜薯汤,在潮阳人的心目中,不只是一般的食品,它象征着甜蜜、美满、吉祥、幸福。

潮阳人吃姜薯,是很有讲究的。有削成薄片,放到沸水里稍煮片刻而成的薯片汤,汤里的薯片微微卷曲,吃起来清香爽滑;有切成薯块,加白糖和猪油用文火慢煮而成的焖姜薯,吃起来甜润可口;有把姜薯蚊熟后捣成泥,拌上糖,做成桃、杏、柿等五种果品的形状,随时蒸热吃。这种姜薯五果,用于喜宴,往往是宾客们交口称赞的一道佳莱。

据说,过去只有惠来和潮阳的部分滨海地区出产姜薯。姜薯虽属薯类,身价却不低。有些前来探亲的华侨、港澳同胞要回归故里,千里迢迢,也要带上一篓姜薯,好让海外乡亲尝尝。有些离乡多年的侨胞,一回到祖居地,就渴望吃上一碗薯汤,以体会那浓浓的乡情。

五.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沙湾姜埋奶

沙湾姜埋奶:将鲜水牛奶加糖煮沸,倒入碗中,与老姜汁撞在一起,便成了既像豆腐花又像蒸水蛋一样稀中带稠的美食,却比豆腐花、蒸水蛋香滑甜爽,且有温中、调胃、驱寒、养颜的功用。

六. 四川省 乐山 沐川 沐川黄白姜

沐川黄白姜是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的。沐川生姜有白姜与黄姜两种,沐川种植姜历史悠久,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上,就有“沐川姜”药理功效的记载。

沐川生姜有白姜与黄姜两种,黄姜学名姜黄,主要用于食品、药品、印染、化工等,沐川黄姜获得日本农林水产省有机农产品认证,其精加工产品畅销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沐川白姜根茎肥大,肉质白而细嫩,干姜块坚实饱满,粉性足、色白、筋细、辛辣、味浓,以“白皮粉口”享誉省内外。自2005年被列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生姜示范基地县以来,该县按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制定《沐川黄白姜丰产载培技术通用准则》,成立黄白姜专业合作社和技术协会。在大楠、沐溪、箭板、杨村、底堡等乡镇建立项目示范区,加强对姜农的技术培训指导,普及推广无公害生物肥,让姜农逐步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生产,走上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的黄白姜产业之路,提高了黄白姜的品质产量,在海外打响了“沐川姜”品牌。2007年,该县黄白姜国家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通过国标委和全国供销总社验收。

目前该县黄白姜产量达4.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姜农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黄白姜产业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截至目前,该县供销社已发起组建黄白姜加工企业2家,黄白姜合作社4个、协会1个,入社(会)农户1100多户,带动全县发展种姜农户1.3万多户。

七. 江西省 景德镇 珠山区 桂花鲜姜酱菜

桂花鲜姜酱菜是江西省的。

制作:桂花鲜姜酱菜选择新鲜、肥嫩、天黑斑、不瘟、不烂的白露前后一星期的鲜姜为主要原料,以豆酱、酱油、白糖、桂花香糖、味精为辅助原料。把鲜姜去皮洗净后,切成大小均匀的针形姜片,用稀豆酱浸渍20天,再按酱油50斤、白糖5斤、桂花香精少许、味精少许的比例配成卤汁,将上述生姜浸入卤汁内,一般7天后即成产品。

特点:桂花鲜姜酱菜具有十分美味的口感,它是江西景德镇一道独特的菜肴品,它以色泽金黄,块形整齐美观而著称,具有酱美的浓郁香味,咸辣适口而闻名。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凤头姜

来凤凤头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凤头姜,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主产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鲜子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美味可口。远销东南亚市场。

来凤县志记载,来凤栽培凤头姜的历史已有300多年,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其姜柄如指,尖端鲜红,略带紫色,块茎雪白。凤头姜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糖、姜油酮、酚、醇以及人体必需的铁、锌、钙、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健脾开胃、祛寒御湿、加速血液循环,延缓衰老、防癌之功效,并能从中提取姜油酮、姜油、香精等医药化工用品。

来凤县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加上土地肥沃,是“一碗泥巴一碗饭”的好地方,非常适合生姜种植。每年中秋节前后,这里的生姜就大量上市,每年不仅大量外销,当地的姜农还被外地请去当“姜师傅”,到湖南、贵州、重庆等地传播生姜种植技术和加工方法。

凤头姜常见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洗净去皮后与红辣椒、大蒜等一起泡制成咸菜;二是将凤头姜切成片,拌适量的糟辣椒、盐等佐料,入瓮几日后食用。因此,在恩施各地的餐桌上,凤头姜做出来的咸菜往往是提前空盘。还有,胃不舒服时,从泡菜坛子里抓几个泡姜几口吃下,很快感觉好一些。若没下酒菜、下饭菜,“糟姜”绝对可成主角。

来凤地处三峡黄金旅游线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结合部,以宗教文化、生态文化为看点的旅游业快速发展起来,来凤人瞄准这一机遇,做大做活了凤头姜这一产业。他们将嫩姜卖成鲜货,老姜用来加工成速溶姜汤颗粒,下脚料用来加工成调料品姜酱,开发出了一系列凤头姜产品。

倘游玩来凤时凤头姜吃得不过瘾,还可顺带几坛泡姜回去,无论身置天南海北,保证是-货。

来凤凤头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来湖北省凤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来凤凤头姜”地理标志产品范围的函》(来政函〔2006〕3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来凤县翔凤镇、绿水乡、漫水乡、百福司镇、大河镇、旧司乡、三胡乡、革勒车乡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黄金姜糖

姜糖是丰顺传统凉果名产之一,采用纯天然姜汁配以淀粉精制而成,不含防腐剂,产品外观装潢高雅,价廉物美,既是美味食品,又是喜庆佳节、外出旅游馈赠亲友的理想选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