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枣庄特产有啥 枣庄著名的五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枣庄特产有啥 枣庄著名的五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9-01 06:12:23

一. 山东省 枣庄 薛城区 薛城糁汤

薛城糁汤系薛城独创的大补饮食,主要原料有:当地老母鸡、麦仁、大茴、胡椒等,制作工艺特殊,它是将原料放入一种特制的锅内,用文火炖至12个小时后面而成。

二. 山东省 枣庄 台儿庄区 枣庄漆树

枣庄市的漆树是一种稀有的优质野生漆树,生命力强,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在工业和医药中有着广泛用途,经济价值极高。在山亭区的北庄、徐庄等地建有漆树园,已培植百万余株。

三. 山东省 枣庄 峄城区 榴叶茶

是山东省枣庄市石榴园风景区开发的一种新型茶叶,它以石榴嫩叶为原料,运用现代制茶工艺加工而成。该茶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食品,从饮用者的反馈信息发现,榴叶茶具有助消化、抗胃酸过多、抗胃溃疡、降血脂等多种功能。

四. 山东省 枣庄 市中区 圆铃枣

圆铃枣个大,呈暗红色,皮薄肉厚,质白软绵,含糖量高,是制作蜜枣、烤枣及枣泥的上好原料,经常食用可扶弱补虚、固精益气,现已形成333公顷的种植规模。

五. 山东省 枣庄 山亭区 水泉冬桃

水泉冬桃是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的。山亭水泉冬桃具有着色好,糖分高,不裂果,晚熟耐储运等优良品质。

桃是我国的主要水果大类之一,多于夏秋之际成熟上市。而北方的冬桃一般是在11月上、中旬采摘上市,以核小肉嫩,甘甜清脆而著名,是罕见而珍贵的桃中奇品,冬桃吃起来口感清脆,并带有一定的甜味,十分好吃,从古到今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水泉镇冬桃果品大都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10多个大城市的商场、超市。截至目前,水泉镇冬桃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0余亩,进入盛果期7000亩,年可产冬桃1500多万公斤。

在田坑冬桃合作社种植基地发现并经过多年精心选育的冬桃新品种,具有着色好,糖分高,不裂果,晚熟耐储运等优良品质,且成熟期在寒露和立冬之间,时间长达1个月,恰好填补了金秋采摘游旺季水果市场空缺,市场发展前景好,具极高的推广价值,并将该桃定名为“寒露红”。

六. 山东省 枣庄 滕州市 滕州香椿

滕州香椿 滕州香椿在抗日战争前为山东主要外销商品。近年滕州市利用气候较暖,椿芽早发优

势,在初春“抢鲜”远销北京、东北等地,价格超过鲁北产的一倍以上。

七. 山东省 枣庄 峄城区 峄城榴叶茶

峄城榴叶茶是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的。榴叶茶是峄城区石榴园风景区开发的一种新型茶叶,它以石榴嫩叶为原料,运用现代制茶工艺加工而成。榴叶茶具有助消化、抗胃酸过多、抗胃溃疡、降血脂等多种功能。

古榴,又名天浆果,补誉为"天下之奇树、果中之极品",历代均作为朝贡天子、供奉神灵的上等供品。峄城数十万余亩的冠世榴园,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古榴之乡",已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古榴通身是宝,尤其是其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十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其营养和攻补效价是其它茶叶所无可比拟的。经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签定以及"本草纲目"中治痢、止渴等作用。据国外研究人员发现,本品还具有降低血脂、血糖、软化血管、增强心肌活力,预防癌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延缓生命衰老之特殊功效。是符合当前饮料向天然、营养、绿色、果蔬、保健方向发展的最时尚佳品。

据《图经本草》记载:“榴叶者,主治咽喉燥渴、止下痢漏精、止血之功能。”当地群众历来有以榴叶煎茶以待贵客之美俗。它用新工艺制作而成,含有十八种氨苦酸,含C、E、B2、P等维生素含量高。有解毒、保护肝脏、防止血栓、搞坏血病及各种出血性疾病,并可降血脂、降血糖,防止肿瘤、心血管病、风湿、贫血。对治疗不思饮食、睡眠不佳、高血压等有奇特疗效,产品荣获国家“新产品奖”和“科技进步奖”属名、优、稀品,在社会很受欢迎。

八. 山东省 枣庄 薛城区 南石驴肉

南石驴肉:

产于南石镇石菜村,已有200多年历史。制作时精选健壮老驴肉,配天然中药材20多种,用多年老汤文火炖6-8小时即成,所产驴肉色泽深红,味道鲜美,口感纯正。驴肉性温偏凉,可常年食用,还可医治部分妇科病,其中驴鞭为大补品。传人张建国小作坊制作,日产驴肉150多公斤。南石驴肉为枣庄名吃,名扬周边地区,部分产品已销往深圳、广州等地区。

九. 山东省 枣庄 滕州市 滕州青山羊

滕州青山羊是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的。滕州青山羊品质优良,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均排行全国先进行列。滕州青山羊一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赞誉。

滕州青山羊被誉为中国“历史名羊”。据《滕县外贸志》记载:“到1932年,滕县全县的养羊户达到2.42万户,山羊散养存量达13万只,较大规模的放养羊群近千群。每年外销济南、天津等地的活整羊4万余只。”滕县产的羊皮羊毛在全国更是有名,早在明朝就有羊皮、羊毛出口的记录,《滕县志》记载道:“1585年岁办毛羊皮60张,自销羊皮50张,”滕县地方官将本县毛羊皮进贡朝廷。《滕县乡土志》记载:“清朝光绪33年,济宁人购羊皮制为皮袄。”1911年以后,滕县出现了经营皮毛的专业商号,如“福来洋行”,“成和通行”等均为羊皮经营商号。滕县出产的山羊板皮是制作高贵皮革的原料,除制作各种皮鞋面、皮衣、皮手套外,还适用于航空以及工业需要的虑油革、拭擦精密仪器和光学玻璃镜头的绒面革等。到1978年,全县收购外销山羊皮达30.18万张,居全国县级收购量的第一位,成为山东省山羊板皮的重要产区之一。滕州山羊羔皮被称为“猾子皮”,属中国独有的裘皮品种,黑白毛相间形成天然的青色,其出口渠道主要销往英国、法国、西德、日本、荷兰等国市场。羊毛绒更是一大出口品牌产品,因为滕州羊毛的纤维细而均匀,柔软,拉力大,弹性好,是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在羊庄、官桥、柴胡店等薛河沿岸的山区乡镇产出的山羊绒有白、紫、青三种颜色,其纤维优点比60支纱的细绵羊毛还要细一倍,是纺制“开司米”的原料。滕县东部山区所产的山羊绒,被国际上称之为“纤维珍珠”,每年所产甚少。

除了优质羊皮、羊毛绒出口外,大量的羊小肠也是滕州重要的出口产品。青山羊小直肠的薄膜主要用来加工制作香肠、腊肠等高级食品,主要作为长途旅游和行军食品。由于山羊直肠的拉力强,其大量的羊肠外衣出口后用于制作外科手术缝合线。滕县山羊肠衣出口已成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早在1938年之前就有人在羊庄、辛集一带收购山羊小肠,加工成半成品销往天津洋行。1954年在滕州出现过“钰记”、“成记”肠衣店。后来滕县土产公司建起了肠衣加工车间,1975年的全县山羊肠衣出口达3万根以上。滕州青山羊一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赞誉。由于以薛河、荆河为代表的水系水质优良,牧养出的山羊全身是宝,带动了养羊业的快速发展。在建国以后的20多年里,滕县养羊业成了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这一产业,多次改良山羊品种,到1965年,全县山羊存栏量达到30.5万只。目前滕州农民养羊的积极性仍然很高,依然成为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重要来源,而且逐步达到了至高的顶点。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滕州的养羊业也受到过冲击。1期间,山羊的尾巴一度成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不准许农民家庭发展养羊,这时出口羊皮羊毛、肠衣都受到了限制,当时的群众编出来顺口溜:“养羊人不念养羊经,丢下羊鞭搞斗争,砸破汤锅生意垮,涂炭金箍咒不灵”。到1972年,山羊养殖处于一个最大的低谷,全县存栏仅有几万只,比1965年减少一倍还多。羊汤经营生意更是萧条,在城乡几乎没有群众个人敢经营羊肉汤。1973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1到滕州视察,经过考察发现滕州养羊业严重下滑,影响了山羊板皮、羊毛绒的出口,1回到国务院立即召开会议,尽快批转了农林部、外贸部、商业部《关于发展山羊生产的报告》。他说:“山羊生产是很重要的事业,限制养羊群众是不满意的,只有那些不懂群众心情的同志才不认识,应向他们提出来,改正过来。”当时县委、县革委迅速贯彻1批示,大力发展养羊事业,提高养羊质量。从此全县公社社员养羊的积极性迅速提高,到1977年底,全县山羊存养量恢复到19.63万只。1978年10月,在全国畜牧工作会议上滕县被确定为全国山羊基地县之一。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民土地联产承包经营,青山羊养殖得到突飞猛进发展,1982年全市山羊存栏达到34.98万只,老百姓个人的羊汤馆生意又红火起来。由于滕州青山羊品质优良,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均排行全国先进行列。滕州羊肉汤的发展,取决于滕州青山羊饲养业的发展;滕州羊肉汤的地位,也取决于滕州“历史名羊”的地位。

十. 山东省 枣庄 滕州市 滕州菜煎饼

滕州菜煎饼原料采用花生、玉米、芝麻、小麦、大豆等十余种杂粮按比例科学配制。滕州菜煎饼制,石磨或机器磨成面粉,摊糊烙制而成,并全部采用无公害蔬菜,不含任何防腐剂、添加剂和色素,既有粗粮的纤维和全面营养又有蔬菜的维生素,以独家专用神秘香料配制,口感酥松香嫩,独树一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