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呼和浩特产品宣传片拍摄企业 呼和浩特集团宣传片拍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呼和浩特产品宣传片拍摄企业 呼和浩特集团宣传片拍摄更新时间:2022-08-28 05:19:09

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 托县酸米饭

“托县酸米饭”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在夏日的中午时分,收拾地干净利落的大嫂子、小媳妇推着三轮车在路边吆喝着,下班的人们纷纷凑上前,顺便要带上几份,最让人高兴的是还有“酸米汤”免费赠送。说起这“酸米汤”可是好东西,它酸甜可口,消暑止渴,让人百喝不厌,是黄河沿岸独有的一种特色饮食“酸米饭”的附属品。

“酸米饭”由来纯属偶然,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据说古代有一支农民起义军渡过黄河,驻扎在山西的一个小镇上。当地老百姓皆大欢喜,家家户户泡米为将士准备饭菜。谁知情况有变,起义军临时改变路线,绕道而过。而老百姓泡的米太多,一时半会儿吃不完,放得时间长了就发酸。老百姓舍不得扔掉,就用发了酸的米煮成米饭吃,发现并没有影响其食用价值。后来人们便故意将糜米泡酸做米饭食用,慢慢发现这种酸饭能开胃健脾,护肤美容,味道更是妙不可言。有人研究发现“酸米饭”中含有一种乳酸菌,食后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能使人体得到更多的维生素。

明末清初,“酸米饭”随着山西大批“走西口”移民长途跋涉,渡过黄河上中游分界处最大的水旱码头———河口埠,辗转传到托县,受到当地人民的青睐。说“酸米饭”是黄河两岸特有的,因为这里盛产的糜子,出皮后就是做酸米饭的原料,用大米是做不出来酸米饭的那种独特味道的。在我小时候,记忆中几乎每家每户的锅台上都放着一个擦得黝黑发亮的陶瓷罐,称之为“浆米罐子”,里面放着一些“酸浆”,这种“酸浆”如果经常使用是不会坏掉的。制作酸米饭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将淘洗干净的糜米放入预先准备好的“浆米罐子”里,放在热灶头上,经过一晚上发酵就可以了。如果想换口味也可以放入一些土豆或红薯,等煮到半熟,就可以把发酵好的米下锅了。焖煮一段时间后,把多余的米汤舀出一些来,再不停地搅动,这样,煮出来的米饭筋道。等看不见米汤,这样用不了半个钟头,一锅地道的酸饭就煮好了。然后再调上点辣椒油,往米饭上一抹就可以下箸了,这酸米饭还就这么个特点,菜越清淡越可口,如果你用大鱼大肉下饭,反而倒没什么意思了。

吃酸米饭有两样好处,一是非常耐饿,解渴。农民们早上吃酸饭,在田里干半天的活,既耐饿也不会觉得渴,那滋味简直是美妙无比,特别爽口。另一个好处是糜米经过发酵以后,做出来的酸饭不容易发馊,即使是炎炎夏日,在没有冰箱的年代里,隔一天也能吃,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也许才是酸米饭起源的真正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资极大丰富,各种美食花样百出,应有尽有,但人们仍然对酸米饭情有独钟,它已登上了各家宾馆饭店“大雅之堂”。近年来,人们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情愫日益浓厚,托县的酸米饭与炖黄河鲤鱼、山野菜等纯正的农家风味菜肴,吸引城里人远离都市喧嚣,来品味乡村风情。

二.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赛罕区 皮囊酒壶

传统皮襄是蒙古人日常盛酒、奶的容器。皮囊酒壶是精选内蒙古草原天然优良牛皮,全手工。技师将牛皮抛光(称为“光面皮囊”)或起毛(称为“毛面皮囊”),再经过几十道加工工序,精雕细琢出各种图案和各种形状,是蒙古族牧民日用品之一。本品结实耐用,粗犷的风格,适合收藏、装饰,更是外出旅游、郊游的使用良品。

三.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 托县辣椒

托县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托县红辣椒,别名“灯笼红”,其色鲜、肉厚,且果实富含丰富维生素C和维生素A,以香而不辣著称。每到夏秋时节,鲜椒上市了,一串串鲜红的辣椒把各家小院装点的红红火火,也是商家收购的旺季。说托县辣椒味道独特,还在于它传统的制作方法:辣椒晒干后,手工用“铁钵”捣成小碎片,然后以七成熟的托县五申纯葫油一炝,色、香、味俱全,是托县炖鱼、托县炖豆腐、粉汤等地方特色食品的主要调料。

四.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回民区 青城特产呼呼尔

青城呼呼尔

五.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赛罕区 酒锅牛三宝

创新名菜。在清炖牛尾的基础上,加上发制并切好的牛蹄筋片,发制改刀成菊花形的牛鞭,再加入发制好的香菇或口蘑等辅料,调上味,点燃酒精锅盖上的盖上席,由服务人员起盖。客人食之有补气壮阳、提神祛寒、美容润肤的功效。

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武川县 武川莜面

武川莜面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莜面主产于内蒙古,以武川和四子王旗最盛,其味鲜美独特,营养价值很高,而且糖尿病人食用后很有益处。

莜面在我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属塞北高寒农作物,然而提起莜面,许多人也许不知道为何物,可说起燕麦,却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其实莜麦即燕麦,莜面即燕麦粉。 莜麦为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而尖,花淡绿色,小穗有细长的芒,籽实可以吃。莜麦耐寒耐早,生长期长。在我国莜麦盛大产区如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山西雁北地区和河北张家口地区,尤其内蒙以武川莜面为最,莜面一直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风味食品。

武川莜面 莜面的营养价值

莜麦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秸行秆和麸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B,是牲畜的上等饲料,还可用于造纸。莜麦面可食用或做饲料。蛋白质平均含量达15%,比白面高51%,比稻米高93%,比米高54%,比玉米高68%;脂肪含量居各种粮食之首,平均达8.5%,是面粉的4.5倍,是稻米的6倍;钙磷含量亦很高,每百克莜面含钙58毫克,比面粉多20毫克,比稻米多50毫克;含磷312毫克,比面粉多53毫克,比稻米多208毫克。莜面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十分耐饿。科学证明,莜面富含八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丰富的亚油酸,高膳食纤维等含量为五谷之首,莜麦所含的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H都十分丰富,因其营养价值可观,在减肥、降血脂、降血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保健作用,集保健、营养于一身,老少皆宜。 在我国后山的莜面产区,人们的饮食结构比较单调,一到冬天,除了土豆,几乎吃不上蔬菜,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很少因营养不良而患病,这正是莜面医疗保健作用的实证。

民间“顺口溜”称:

冷调校面捣烧酒,

山珍海味都不如。

一口莜面一口酒,

香得人们口水流。

相传,清代康熙皇帝远征噶尔丹,在归化城吃过莜面,给予很高的评价。乾隆年间,莜面作为进贡皇帝的食品被送往京城。五十年代,朱德总司令两次来内蒙古视察,都主动要求吃莜面。他说,当年在晋西北转战,曾多次在老乡家的热炕头上吃过莜面,也听说过莜面是“土默川三宝”之一的传说。那又筋又细的莜面,支持过晋察绥陕根据地革命将士的伟大斗争,总司令一直在怀念它。

国的莜面之乡--武川,莜面的做法是多种多样的,莜面总共有五个大系列--蒸、炸、汆、烙、炒,总共有40多个品种,其中进蒸莜面就有窝窝、馀馀(yu yu)、钝钝、饺饺、金棍、丸丸等17余种做法。

莜面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搓、推、擀、卷各色各样。食用时可用蔬菜及辣汤,冷调、凉拌;也可用热羊肉汤、熟山药(武川方言,即土豆)拌吃。并可按自己口味,酸、辣、咸、甜自行调制。

用莜面做的食品有:窝窝、馀馀、钝吨、含财、金棍、报折、圪团、耳朵、条条、丸丸、琳蝌蚪、海螺、二莜面、玻璃饺于、莜面饺子、插花片片、山药馀子、螺丝卷卷、凉拌莜面、素炒莜面、炒揆类、回勺莜面、煮馀子、油煎对夹、油煎合子、莜面拿糕等等,说也说不完的...我汗-.-! 用料:葱,蒜,莜面,香菜,水萝卜,土豆,黄瓜,西红柿,尖椒(可根据个人爱好添加) 配料:植物油,盐,鸡精,酱油,醋,花椒,熟芝麻.

一、 和面

和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开水活,一种是用凉水活。 就是一大早起来把莜面用凉水浆上,放一上午,中午再做。这两种和面的方法,用水和莜面的比例基本上都是1:1,当然这和莜面本身的湿度有关系。面一般要浆的硬点,做出来不容易黏,更精到。 揉好的莜面块,

“莜面鱼鱼” 做法很简单啦,就是揪两小块面下来,在案板上用手搓,越搓越长,面鱼就变出来了!

“莜面窝窝” 揪一块面,放在刀背上(怕黏可以在刀背上稍微抹点油),然后用手掌给他推平了,用手指头揪起来顺势一甩,就在指头上卷成窝窝了,然后把那么多窝窝立在一起!

“压河捞”(有压式和手拧式两种工具) 做法:这个就简单了,莜面揉成长圆的棒棒,塞在这个工具里,转上面的把手,莜面鱼鱼就自己出来了。

“山药窝窝”做法: 1.土豆去皮洗净,切薄片,上锅蒸大约10分钟左右即熟,出锅趁热用勺子在碗里压成土豆泥. 2.蒸土豆的时间可以准备其他料,莜面手撕成不规则小块,西红柿去皮切丁,葱切末,黄瓜切丝,水萝卜切丝,蒜剁成蒜米尖椒切末,,香菜切碎. 3.将莜面,水萝卜,西红柿,黄瓜,,尖椒依次码放,上面放葱花,蒜米.在最上面滴少量酱油,适量醋. 4.起锅倒适量油,待油稍热放入花椒,爆香后把花椒油倒在西红柿上,尖椒,葱花上.根据个人喜好加盐以及鸡精.拌匀后加香菜,熟芝麻即好了. PS: 1.虽然土豆泥要蒸十分钟左右,但这是这道菜好吃的关键,磨刀不误砍柴功哦. 2.把西红柿,尖椒和葱花放好后倒酱油和醋,这样的摆放可以不用放入锅中翻炒,葱花被热油一喷就可以达到炒过的香味了,与其说简便不如说懒人有懒招. 3.特别版懒人办法,油可以不用下锅呛,用一个家里盛粥的金属勺子就可以达到小锅子的作用,简单快捷,还不用洗锅子.超级值得推荐~

注:“蒸莜面” 锅里水开了才蒸莜面;莜面进锅后冒起汽来只蒸十分钟,千万别长了;最好是竹笼蒸,偶家没有,不锈钢的也凑乎;蒸好了出锅要晾晾,然后按它的纹理撕开。 莜面蒸好了,可以有好多种吃法,凉调、炒、菜汤或者肉汤拌,都美味之极。 莜面最佳搭配的几种东西:羊肉汤、辣椒、酸菜(圆白菜发的那种)、醋。 “炒莜面”配料:尖椒、葱、蒜、酸菜,先进锅炒,后放入莜面翻几个个。最好先炝个红辣椒,很有味道。炒好了用菜调的,在炒莜面里面又调了好多红辣椒吃的,好香啊! “羊肉汤莜面” 羊肉,要肥一点的,剁成比肉馅稍整的小丁,放在碗里,调入盐、花椒面、酱油、姜末、葱末、胡油(北京没有这个东西,那就倒点色拉油进去好了),放入蒸锅中蒸30分钟,出来看看要是汤少,就少加点开水进碗里面。用这个汤调莜面,配上海南的灯笼椒,都不知道美味的怎么形容了!!

武川莜面 莜面与水的搭配

听说以前的时候曾有人把武川莜面带到过外地或吃或售,但都无功而返,老人们也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后来猜测大约是外地的水和武川莜面不搭配。大概北方的水更适合莜面的加工,而南方的就有点牵强了!

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土默特左旗 蒙古手把肉

顾名思义就是手抓羊肉。把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放在大锅里不加盐和其它调料,用原汁煮熟。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着吃。客人不要自己动手随意选食,主人会视客人的年龄,选择不同部位的羊肉。

八.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土默特左旗 生鲜牛乳

土默特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麓富饶的土默川平原上。总面积2779.83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现辖5个镇、4个乡、7个区域服务中心,1个开发区,321个行政村,456个自然村,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回、满、达斡尔等24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多民族聚居旗,全旗耕地面积104万亩。

近年来,土左旗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奶牛养殖为主的农区畜牧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为突破口,努力推进全旗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7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385元和5255元。全旗奶牛存栏达20.1万头(占全市总数的1/3),年产鲜奶65万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标准化奶站421座,奶牛小区25个,奶牛业已发展成为全旗的支柱产业,到目前我旗已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奶源基地。

九.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武川县 武川莜麦

武川莜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位于阴山山脉的大青山北侧,黑黄交错的沙土、集中的雨水,长时间的日照,是莜麦生长的最佳条件。武川莜麦没有病虫害,也不需要施化肥,是纯正的绿色食品。武川莜麦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农作物,且氨基酸比例平衡,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高,为全蛋白的37%,明显高于小麦、玉米等。而脂肪中的亚油酸含量占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38.5%—45.3%,约为花生油的2倍;莜麦中的亚油酸和脂肪酸对于粥样动脉硬化引起的各种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所以常吃莜面对于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和由其引发的心脏病有良好的效果;莜麦中的钙、磷、铁、核黄素等营养物质都是谷类作物之冠。

十.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玉泉区 内蒙古发菜

内蒙古西部地区盛产发菜,被称为“发菜之乡”。用它可以做菜,烹制佳肴,同时也是馈赠亲朋的礼品。发菜的营养价值很高,与鸡蛋相比,它高于鸡蛋的蛋白质65%,热量将近两倍,碳水化合物达35倍。另外,发菜还有很高的食疗作用,对于高血压、肥胖症、佝偻病、气管炎都有一定的疗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