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株洲有没有特产 株洲四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株洲有没有特产 株洲四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9-08 07:22:31

一.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香干钵

攸县香干钵是很有特色的农家土菜。制作这道菜的香干就是一种豆腐干,全都出自一位来自湖南攸县的老师傅的手,选用的是纯大豆,据说没有添加剂,是沿用传统工艺做成的。烹制时用的是土钵,据说这样做出来的香干更加醇香。这道菜里主要材料有土猪肉、青椒、红椒、芹菜等,辣得来比较有嚼头。

二. 湖南省 株洲市 荷塘区 素烧萝卜球

在各大流派的菜系里,与萝卜有关的名菜佳肴不多。但民间与白萝卜相关的家常美味却有很多,例如:萝卜烧牛腩、萝卜炖排骨、萝卜煲羊排、萝卜丝饼等,至于炒辣萝卜丁、萝卜丁炒腊肉更是脍炙人口的小炒了。斋食里也有一道有名的菜叫素烧萝卜球。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要把萝卜球做得有模有样的,首先要准备一把笊篱,是用细钢丝一圈一圈绕得像蜘蛛网似的那种。而萝卜,必须用新鲜的大白萝卜,就是又粗又长过冬的那种,瓷实不糠,汁多味甜肉嫩,才能做出有滋有味的萝卜球来。

萝卜洗净去皮,竖切成宽约2.5-3厘米的长方条,再横着切成约2.5-3厘米的正方形的萝卜块。水烧开后,将萝卜块下锅稍煮片刻,捞起来放在笊篱里不停地滚动,利用萝卜块与钢丝的摩擦,将其棱角磨去,就成萝卜球了,放在笊篱里晾凉备用。将较大量葱白切成的葱花放入冷花生油中,开火煸炒微黄并出浓香后,捞出弃之,再投入萝卜球翻炒出香,加盐和少许高汤,加盖焖烧,以烧透无硬心而不变形为准,否则味道不厚实。汤收至半干施薄芡,起锅装盘上桌。喜红菜者,不勾芡,改大火,汤几乎干锅时,烹上酱油,颠锅爆炒出香关火即可。

这道菜十分清爽,进得嘴来立即感到萝卜球滑溜溜地由外及里都透着一种酥心的肉感,可口、鲜美,有一种吃荤菜的感觉。如果花生油中添加少许猪油,烧出来的萝卜球将格外白嫩香浓。如果想吃荤的,素菜荤做也无妨。加了酱油爆炒的萝卜球,色泽金红,酱香四溢,彰显个性风味。

要提醒的是,白萝卜不适合脾胃虚弱者,如大便稀者,应减少使用,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在服用参类滋补药时忌食白萝卜,以免影响疗效。

三.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辣椒酱

辣酱最早起源于湖南和湖北,是湘菜和鄂菜常用的一种调味料。其传统制法是,将新鲜红辣椒洗净,晾干表面水分,再剁成细粒,然后按一定比例加入姜米和精盐,拌匀后装入坛子中,密封腌渍约半个月即成。近年来,辣酱在各大菜系中被广泛使用,由此出现了一系列风靡各地的剁椒菜肴,如剁椒蒸鱼头、剁椒拌茄子、剁椒烧豆腐等。

四.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黄菜

醴陵黄菜细切如丝,佐高汤葱花,吃起来嫩、爽、滑、脆、鲜、香齐备。黄菜之有其名,据父老口传,当是在清末民初。那时水运发达,在水上靠船讨生活的人家很多,醴陵产的生猪、谷米、瓷器、鞭炮、夏布等,靠船运出,而醴陵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得要靠船运进来。船将出发时,家人抱来大捆芥菜,洗净,用木桶装好,再烧一锅开水,往桶里一倒,然后盖好盖。中午,船入湘江,也到该做中饭的时候,揭开盖子,桶中芥菜也成了黄菜,此时倒掉桶中黄水,将整片的黄菜漂洗一下,换上清水,以后每日换一次水,桶中黄菜既不会腐烂,也不会变味,随吃随取,极其方便,船家就省去了上岸买菜的麻烦,还节约了开支。

又据《醴陵商业志》载;民国时期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每年冬春两季,都要派车回乡采购,请老厨精心制作成称之为醴陵名菜的“八宝黄菜,”并每以此菜大宴宾朋。

五.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釉下彩瓷

醴陵釉下彩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地:中国湖南醴陵。

历史:醴陵瓷器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迄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载,雍正七年,广东省兴宁县有个名叫廖促威的人,在醴陵发现瓷泥矿,便带了20多人来这里烧瓷。当时只能烧造一些粗瓷器。光绪年间,醴陵开始出现单色下彩,并逐渐烧造出多种颜色的精美的釉下彩瓷。60多年以前,老艺人吴寿祺运用国画手法,成功地彩绘出了多种釉下彩荷花瓶。品种:釉下彩日用瓷既有配套齐全的中、西餐具、茶具、酒具,还有造型新颖、色彩古雅、纹饰大方的日用艺术瓷。这些产品在造型、图案、色调、纹饰 等方面都颇具匠心。

特点:醴陵瓷器画面五彩缤纷,犹如罩上一层透亮的的玻璃纱,色彩显得格外清新、柔和、明亮。釉下彩的釉是一种很坚硬的玻璃质,它保护着画面,耐磨擦、耐高温、耐酸碱腐蚀,能始终保持原来色彩。

工艺:醴陵釉下彩瓷是选用优质高岭土、长石、石英作原料,制出的瓷坯胎质坚细、淡白。装饰的花样绘在生坯上,然后再覆盖一层薄而透明的釉料,最后将它放进13000多摄氏度的高温窑中烧制而成。出窑之后,瓷器的颜色变得象宝石那样晶莹润泽。

奖项: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吴寿祺的作品荣获一等金牌奖,轰动世界。《醴陵县志》记述道:“风潮所布,举国若狂,各埠高贩来此贩运者络绎不绝。”

六. 湖南省 株洲市 荷塘区 红烧寒菌

寒菌又名九月香,以南岳衡山产者最佳,菌肉滑嫩,味极鲜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丘陵地带,林木繁茂,土地肥沃,每年九月各地皆产。民谣曰:“九月重阳,移火进房”,故名寒菌,颜色灰褐,尤以扣子寒菌品质最嫩。

烹制方法

1.将寒菌去蒂,洗净,大的从中切开,冬笋切成3.3厘米长、1.7厘米宽、0.5厘米厚的长片。

2.炒锅置旺火,放入熟猪油50克,烧至八成热,下寒菌炒几下,下精盐、葱结、姜片继续煸炒,当寒菌水汁外溢时,一齐盛人瓦钵中,在小火上煨10分钟,至水稍干,去掉葱结、姜片。

3.在炒锅内放入熟猪油50克,烧至六成热,下冬笋炒几下,偏炒成微黄色,再放入酱油,接着倒入寒菌,放入味精、青蒜焖1分钟,用湿淀粉勾芡,盛入盘中,淋入芝麻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七. 湖南省 株洲市 天元区 清汤柴把鸭

清汤柴把鸭特点是营养丰富,清润滋补,清香浓郁。

制作方法:1、将鲜鸭肉煮熟,剔去粗细骨,切成5厘米长、0.7厘米见方的条,水发大香茹去蒂洗净。与熟火腿、玉兰片均切成5厘米长、0.3厘米见方的丝。水发青笋切成粗丝。

2、取鸭条4根、火腿、玉兰片、香茹丝各2根,共计10根,用青笋丝从中间缚紧,捆成小柴把形状,共24把,整齐码入瓦钵内,加入熟猪油、精盐1.5克、鸡清汤250克,再加入剔出的鸭骨,入笼蒸40分钟取出,去掉鸭骨,原汤滗入炒锅,鸭子翻扣在大汤碗里。

3、在盛鸭原汤的炒锅内,再加入鸡清汤250克烧开,撇去泡沫,放入精盐0.5克、味精、葱段,倒在大汤碗里,撒上胡椒粉,淋入鸡油即成。 注意:蒸制柴把鸭,大火气足,蒸约40分钟。

八.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米粉

攸县米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攸县米粉是湖南株洲攸县的。

攸县粉,是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的一种地方特色米粉,其口感细腻,爽嫩,有多种做法与吃法,深受广大老百姓的欢迎与喜爱。图片

攸县粉,和俗称的米粉制作方法大致相同,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细小的条状,其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攸县米粉

攸县食品行业协会

13355195

米粉

九. 湖南省 株洲市 炎陵 清水笋

炎陵清水笋曾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轻工部优质产品奖,新加坡国际食品博览会银奖。炎陵县竹林面积1.33万公顷,年产鲜笋1亿公斤,鲜笋罐头6000吨,产品畅销日本、西欧市场。

水煮笋是用中国特有的无污染,在自然中自生、自长的鲜竹笋为原料,不加任何添加剂,利用笋乳酸自然发酵,真空包装并经高温杀菌达到保质的独特工艺加工而成。富含人体必须的胺基酸、纤维素、糖类、蛋白质、脂肪类等,是一种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竹笋作为菜肴是人们的传统食品,被誉为“天下素食第一品”。用竹笋烹饪的各种菜肴,香气清逸、滋味鲜美、营养丰富,可炒、焖、煨、可作汤料,可与其它菜烹调。竹笋具有保健和药用功能,历代中医学家认为:竹笋味甘、微寒,具有消渴、利尿、消肺化痰的功能,对于浮肿、腹水、急性肾炎、哮喘以及糖尿病都有一定的疗效;同时,竹笋富含大量粗纤维,对于消除肥胖具有很好的作用。因此,竹笋可作为食疗的一个重要品种。民间相传,常吃笋烧肉可以滋阴益血,常吃麻油焖笋可以消食化痰,用笋烧汤可以消痰除热。竹笋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

十. 湖南省 株洲市 荷塘区 杂瓣海参

《随园食单》曾说:“海参无味之物,沙多气腥,最难讨好,然天性浓重,断不可以清汤煨也。“此菜即依此原理,用多种配料与海参同烹,制出杂瓣海参这一湖南名菜。配料丰富,多种多味,海参经过烩制,柔软爽口,鲜美宜人。

杂瓣海参其作法是刺参除去腹膜,斜片成4厘米长、3厘米宽的薄片,下入冷水锅烧开捞出,用开水泡上。鸡肉、火腿、口蘑、冬笋均切成薄片,装入碗内加鸡汤100克,上笼蒸10分钟取出。菜苞洗净焯熟,在冷水中浸凉。葱切成2厘米段。

猪肉去皮去筋,捶剁成细茸,加入精盐3克、鸡蛋1个、湿淀粉30克,搅拌成馅。将2个鸡蛋打散,加入精盐1克、湿淀粉搅匀,吊成小圆蛋皮,挟入肉馅,用筷子收拢成烧卖形,放入抹油的盘内,再将余下的肉馅挤成直经2厘米的肉丸,与烧卖一起上笼蒸熟取出。

炒锅内放杂骨汤、绍酒、精盐3克烧开,将刺参下入锅中氽过,沥干,与蒸好的烧卖,肉丸一起放入汤盆内,撒上胡椒粉、葱段。炒锅内放入鸡汤650克、白菜苞、精盐3克、味精、烧开后撇去泡沫,倒入盛有刺参的汤盆内,淋上鸡油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