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文山特产是什么 云南文山必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文山特产是什么 云南文山必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8-14 23:37:10

一. 云南省 文山州 丘北县 丘北莲花宴

荷花不仅可以观赏,而且还是一道美味。荷花、荷叶、莲子、莲藕通过花样叠出的烹调,可以做成一桌丰盛的佳肴。

春末夏初,荷叶才露尖尖角时,荷叶炒鸡蛋、荷叶粥便成为丘北人餐桌上的家常菜。夏、秋两季,四万多亩的荷花盛开,除蔚为壮观的观赏价值外,荷花、莲子也成为各餐馆的美食。当然,这时的荷叶、莲须、莲子心也是制作药用茶的最佳材料。一年四季,各餐馆均可吃到莲藕,但秋末至春初,才是莲藕开始大量上市的季节,丘北大大小小的菜市场,莲藕成为主打菜,也成为丘北一道独特的风景。

《本草纲目》中记载:荷花,莲子、莲衣、莲房、莲须、莲子心、荷叶、荷梗、藕节等均可药用。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清心凉血、解热解毒。莲子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莲须能清心、益肾、涩精、止血、解暑除烦,生津止渴。荷叶能清暑利湿、升阳止血。藕节能止血、散瘀、解热毒。荷梗能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泻火清心。

近几年丘北县在加大对野生荷花保护的同时,不断扩大荷花种植面积,还从省外引进269个荷花品种,构成了一条长约40公里,宽约两公里的荷花长廊。

来丘北普者黑旅游的人,除了赏荷和感受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外,品尝各种荷制食品也是一种美好享受。

主打菜当然是莲藕花生煲猪脚,一道补血养颜催乳的靓汤。莲藕的粉甜、花生的香糯、猪脚的柔滑,构成绝妙的“三角组合”,让人幸福温暖的美味;第二道菜为黄豆莲藕排骨汤,此菜气血双补、补虚养身、健脾开胃、营养极佳,还可作为骨质疏松调理、滋阴调理等,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于肝病、便秘、糖尿病等一切有虚弱之症的人都十分有益;第三道菜为炝藕片。藕切片,用水焯过捞出,放盐、味精、辣椒油,起锅放香油加花椒炸香,在拌好的藕上加蒜末,将椒油淋上即可;第四道菜炸藕盒。以下依次为莲米炖鸡、凉拌莲藕、拔丝莲藕、荷叶煎鸡蛋(或荷花煎鸡蛋)、猪肚莲子汤、荷叶老鸭汤、炒藕片等等。虽然制作的原料简单,但味道和功效可不一样。饭为荷叶饭,简单地说就是用荷叶取汁煮出来的饭。还有荷叶和荷花做出来的荷叶二花粥(或是莲子粥),再调上一碗藕粉。这样,一桌美味的莲花宴就做成了。当然,开吃的时候还要品着荷叶茶,喝着荷叶酒。是不是很惬意?

二. 云南省 文山州 丘北县 邱北辣椒

邱北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驰名中外的邱北辣椒具有个小、肉多、色艳、皮辣、籽香、热量大、含油脂高等特点。它不仅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而且还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助消化等药用功能,被称为“云南小椒”。邱北辣椒始种于明朗未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文山)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一市(文山市)七县(丘北县、砚山县、广南县、富宁县、马关县、麻栗坡县、西畴县)共102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5′00″~106°12′00″,北纬22°40′00″~24°28′00″。

三. 云南省 文山州 麻栗坡 麻栗坡坨肉

坨肉是彝族人民吃肉食的基本制作方法。

在制作上,不论猪、牛、羊,宰杀后均连骨带肉切成如拳头船大小的块块,用清水煮至八成熟,便捞入簸箕内,撒上盐巴来回簸荡,使盐渗入即可食用。吃时除放盐外,不放任何佐料,也不用碗筷,直接用手取而食之。吃时佐以小凉山土法腌制的一种干酸菜汤(有克油腥的作用),将砣砣肉抓在手上,边啃边嚼,由于这种肉做法特别,又不是很肥,吃起来越嚼越香,越吃越胃口开。

坨坨肉制作的诀窍是掌握适当的火候,火候不到不熟,过迟肉绵。彝族制作的坨坨肉,既鲜又香,别有风味,特别是选用四五斤重的仔猪肉。

四. 云南省 文山州 富宁县 富宁茶叶

富宁县境内山区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适宜生产优质云南大叶茶。2000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8845亩,新发展无性系繁殖茶叶5000亩。由于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当地茶农把握种茶、采茶时令精准,茶质优良,久泡益佳,味涩而无苦,清香而不浓。

五. 云南省 文山州 富宁县 剥隘七醋

剥隘七醋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末清初就畅销东南沿海一带。其制作选料精良,生产工艺独特,水质优良,具有味道浓烈、酸而不涩、绵甜爽口、久存不坏的特点,为国内其他醋品所不及。特别是剥隘七醋厂生产的“养生醋”,以人参、灵芝、玉竹、蜂蜜等多种中草药用49天时间配制而成,经特殊工艺后变食品佐料为保健饮品,其色如琥珀、爽口润喉,能有效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剥隘七醋因此成为云南省地方名优食品,文山州地方名特优产品。目前,剥隘七醋已在滇桂两省区拥有26个销售点。

六. 云南省 文山州 马关县 腊科火腿

腊科火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大栗树乡腊科村委会人民自己开发出来的一种传统特色的美味食品。现年产量达4000余只30000余公斤,是马关县境内的一大特色食品,盛名亨誉州内外,产销两旺。

在旧时,腊科火腿仅供逢年过节或宴请接待亲朋好友和贵宾食用,极为稀罕。其制法是以传统的养殖方法饲养的本地肥猪腿子为原料,配以10多味中草药以家传土法腌制,并采用丰富的天然香料精心薰烤一年以上而成。由于是干品,可存放时间一般为三至五年,且味道较好。属绿色食品,富含多种维生素和11种人体所必需的无机化学元素,18种氨基酸,是综合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之一。

腊科火腿的食用方法灵活多样,可炒、可蒸、煮或配以小菜、佐料烹食,香味独特、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飘香四溢、口感宜人。具有“补脾开胃、滋肾生津,益气血、充精髓,治虚劳怔忡、止虚痢泄泻,健腰脚、愈滑疮”的作用。适宜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腰酸无力、心烦不安、脾虚久泻、胃口不开之人食用。

七. 云南省 文山州 富宁县 文山风味小吃

文山风味小吃

八. 云南省 文山州 丘北县 苗家狗汤锅

民间常言:“吃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这话虽有些夸张,但狗肉是高蛋白低脂肪肉类,含蛋白质17·25%,脂肪3·7%,纤维34·5%,碳水化合物44-49·5%,钙1·5-1·8%,磷1·1-1·2%,铜、锌、碘的含量也相当丰富,狗肉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吃狗肉能安五脏、轻身、益气、强肾、补胃、壮气力、补五劳七伤,实不焦。”狗肉确实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旺血的功效,且老少皆宜,男女均可,体弱畏寒者食用更佳。而丘北的苗族多数生活在大山上,他们传统的烹饪狗肉的方法颇具特色,独树一帜,号称天下第一狗。首先是选狗。他们的口诀是:“一黄二黑三花四白。”据说黄狗狗肉最好吃,少膻腥味,且香甜,其他狗次之。而且只要他们自家养的狗。因为自养的无污染,不喂饲料,可谓天然狗。其次是杀狗。他们杀狗的方法也特具特色。将狗杀死后,不拔毛,用茅草捂着慢慢烧,这样刮洗出来特金黄,未煮就闻到诱人的香味。三是熬煮。他们把刮洗出来的狗连骨砍成小块同内脏一锅熬,然后放入本地特有的黄姜和少许八角、草果。待要熟时撒入盐,便可出锅上桌,于是一盆清香扑鼻诱人食欲的苗家狗汤锅便烹煮好了,其汤汁乳白,狗肉鲜美香甜。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打一碗蘸水。蘸水佐料不尽相同,有薄荷、芫荽、味精、花椒、葱花,尤其是少不了丘北辣子。当地农村妇女做月子,只要吃上苗家狗汤锅,未满月就可下地干活。

九.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云南贡米

云南的贡米,是过去当地官府向朝廷进献的贡米。贡米有紫米、遮放米、八宝米。紫米,属糯米类。米色紫黑,味香甜,粘而不腻。产于墨江一带。是元代、明代的进贡米。遮放米,属软米,色泽白润如玉,颗粒大而长。产于潞西县遮放乡户闷村允午社。用遮放米煮饭,香软可口,如有油润感,且营养丰富。饭冷后不会变硬,只是易粘结。是清朝时的进贡米。八宝米,以香味浓、甘甜滋润、富有油脂、颗粒大、滑感强、形色美、成熟快、产量高八大优点而闻名。八宝米产于广南县八宝乡八宝河畔的两个苗族寨子。历代都作为贡米。

十.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广南西枫斗

广南西枫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药典记载的石斛植物有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黄草石斛、马鞭石斛等5种。其中铁皮石斛(加工成品称铁皮枫斗)最为珍贵,是石斛中的极品,因其苛刻的生长环境要求和过度的采挖,资源已十分稀少。《本草图经》云:“石斛,今荆、湖、川、广州郡及温、台州亦有之,以广南者为佳。多在山谷中,五月生苗,茎似竹节,节节间出碎叶,七月开花,十月结实其根细长,黄色。”据《广南府志》记载,从明朝起,广南黑节草就开始外销,民国时期本地商人将鲜黑节草运销沪、杭等地。黑节草加工成西枫斗是云南省外贸出口的重要产品,拥有很大的市场容量;同时也是提取物制成“脉络宁”的重要原料。

“黑节西枫斗”的原料是黑节草(兰科石斛属),附生草本植物,茎多节,呈绿褐色,有明显纵向沟条纹,丛生。生长在海泼1000~2000米多雾的山林地区,附生在麻栎树或追栗树上。《本草纲目》曰:“石斛丛生石上,其根纠结甚繁,干则白软。其茎叶生皆青色,干则黄色,开红花,节上自生根须。人亦折下,以砂石栽之,或以物盛挂屋下,频浇以水,经年不死,俗称为千年润。”春末夏初或秋季,采摘草质最佳,每株草一年采摘一次。因限于特定的环境气候,生长数量少,优质草更少。

二十世纪20年代初,广南人民充分利用本地石斛植物资源,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加工环节和技术,生产出天然药用饮品“铁皮枫斗”。产品远销国内外,至今仍是云南省独特的名贵饮品。西枫斗的饮用方法跟饮茶一样,但比茶叶耐泡,可以连续泡用两至3天。广南西枫斗分“黑节西枫斗”和“吊兰西枫斗”两个品种。按质量分三个等级:一等品用优质黑节草鲜品全茎加工而成,一株草的茎部恰好可加工成一粒两圈半的螺旋状成品,经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后,每粒成品均可伸展出龙头凤尾状;二等品经开水冲泡后,螺旋颗粒伸展呈有龙头凤尾或有凤尾无龙头状,因系草茎下半部或上半部加工而成;三等品系茎的中部加工而成,在开水中浸泡后,只伸展出龙身,无龙头凤尾。西枫斗具有清热解暑,滋喉润声,生津散结,消散肿瘤的独特功效,主要用于医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阴不足,胃痛干呕,肺燥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暗,腰膝软弱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斛含有多种生物碱,如石斛碱、石斛次碱、石斛胺等,此外,还含有石斛多糖、总氨基酸等,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抑制肿瘤、抗衰老、补五脏虚劳、改善糖尿病和萎缩性胃炎症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而名扬海内外。越南胡志明主席还与铁皮石斛有着亲密的缘分,在胡志明执政生涯中,曾经多次到过中国,与毛泽东、1等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胡志明晚年身体状况欠佳,我国领导人对他的健康极为关注,于1968年派出国内最高水平的医疗专家赶赴越南。当时,这个来自中国的专家医疗组一直守护在胡志明身旁,照顾胡志明的身体。1969年8月下旬,79岁高龄的胡志明病情恶化。尽管中国医疗组全力抢救,可是1总理仍然不放心,于8月24日和26日接连派出了第2个和第3个医疗组。8月31日,1又派出当时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著名专家吴阶平教授乘专机到河内送急救药品。其中急救药品中就有铁皮石斛(拯救仙草),并进一步了解胡志明的病情。1亲自听取了吴阶平的汇报,同时召集有关专家研究讨论,前后用了5个小时。最后,决定再派吴阶平教授率第4个医疗组,携带部分专家和器械、药品,于9月2日清晨乘专机赶往河内抢救。遗憾的是,第4个医疗组的专机刚刚飞到广西上空,就得知胡志明已于当天上午9时47分停止了呼吸。结果,飞机不得不掉头返回北京。

广南西枫斗是国内外知名的天然药用名贵饮品,一直都是外贸出口物资,由当时的广南县外经贸公司组织外贸出口收购及调运工作。而广南加工西枫斗,已有90多年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西枫斗远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到1961年,县外贸开始收购野生鲜草加工。据了解当时情况的陆永华老人说:“外贸公司成立了加工西枫斗的一个小组,有10多人,职工到公司领起收购来的野生黑节草,分散到每家每户进行加工,在规定的时限,上缴加工好的成品,而职工以加工多少记酬劳领工资。”这种方式从1961年一直持续到1985年结束。《广南县志》记载:1961~1965年收购加工的西枫斗211公斤;1966~1971年收购239公斤;1971~1975年收购280公斤;1976~1980年收购200公斤;1981~1985年收购148公斤;25年间共加工收购外调出口西枫斗1087公斤。广南的黑节草(西枫斗)草质最好,肉头厚实,年可零星收购鲜草1000公斤左右,全靠手工生产,加工细致而讲究技术,原料取舍按每株草的长短、粗细和质量取材,一般10公斤鲜草加工1公斤成品,优质草可达8:1。

因产品少而功效奇,价格昂贵,多由外贸部门收购出口,大多销往港、澳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为上流社会中高层人士享用,或为国内外一些著名歌唱家、京剧表演艺术家保嗓润喉的良药,一般市场上很难见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广交会上与外商的成交价为每公斤上品3600美元,曾以每公斤兑换12吨小麦,从国外换回一批粮食。上个世纪80年代初,1元帅、杨成武上将曾先后通过有关部门指名购买广南西枫斗,从广南买去一、二、三等品各1公两。当时省委书记安平生曾专程到广南视察西枫斗的生产加工情况,并作了发展生产的指示。1983年6月,县林业部门与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首次在广南六郎城后山人工栽植黑节草试管苗5688株。通过一个生长期后的调查,成活率为14.47%,为后来的人工栽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002年,广南县组建了鑫茂民族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7年合并整合为广南云大石斛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1月由云南金九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南县中医院共同出资成立云南南草堂药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完成了500亩铁皮石斛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前期基础设施工作,规范种植大棚200亩,并按科学化、规模化种植铁皮石斛组培苗40余亩,成活率达到98%以上。云南金九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努力,已收集到了大量的石斛种质资源,年可育苗120万瓶,约6000万株,年产值1200余万元。如今,0广南县委、县人民政府把铁皮石斛列为该县的重点产业规范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种植奖励政策。并决定打造为铁皮枫斗药物经济园区,带动该地区群众致富,经济发展的短、平、快项目。

广南西枫斗

广南县经济作物工作站

12756237

西枫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