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金戈壁新疆特产店 新疆特产柏苑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金戈壁新疆特产店 新疆特产柏苑店更新时间:2022-06-30 21:45:47

一.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金洋芋

说起洋芋,以往俗称“东川洋芋”。近年来,由于在东川境内的播卡地区发现有大量的金矿,致使东川成为国际“找金热”的地方,世界找金业的晴雨表,东川大洋芋由此沾光,一不小心你就可能吃到金子,为此俗称“金洋芋”,做法多种多样,炸洋芋和火烧洋芋是最常规的吃法。在这里就不用费过多的笔墨了,不妨自己来试试。吃洋芋长子弟,地球人都知道。

二. 台湾省 澎湖 香亭鱼羹特卖店

吴先生的鱼羹是市场里闻名的小吃,新鲜大块的鱼裹粉现炸,口感相当实在,而羹汤则以多种中药香料加冰糖熬成,色泽澄黄略带透明,轻啜入口,香浓的滋味满溢齿颊。( 澎湖县)

三.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蔡店芦笋茶

芦笋茶是采用鲜芦笋为原料,当芦笋植株分枝刚刚展开,分枝上的腋芽苞成丛状,芦笋的针状拟叶尚未展开时,将其采摘下来,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精工鞣制烘炒成。其干茶色泽和用90度开水冲泡后的茶汤,清澈碧绿,悠香阵阵,香气清鲜,透澈心肺,历久不衰;初入口时有微苦感,过喉则爽快流通,无任何不良味觉,过喉后,口中还有余香,鲜爽而有微甜味。芦笋茶保留了较多的芦笋腋芽苞的天然物质。其中矿物质、芦丁、芦笋皂甙保留鲜叶的9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芦笋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研究化验表明,芦笋茶中保留的芦笋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治疗心脑血管病等均有一定效果。

四. 山东省 德州 宁津县 宁津保店驴肉

宁津“三大名吃”之一的保店驴肉成名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宫廷贡品,因其风味独特而名扬全国,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誉,入选《中国土品名吃大辞典》。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保店驴肉,质细鲜嫩、营养丰富、瘦而不柴、烂而不散、香味四溢、久放不变、咸淡适口、老幼宜食。且一驴出“八锦”——心、肝、肠、肚、精肉、蹄筋、口条、脆耳。著名营养学家,1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品尝后连连赞叹,题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

若说保店驴肉,还得从嘉庆皇帝说起。

保店镇位于宁津县城东十二里处,古时为一条昼夜兼程的邮路。邮路旁设客店饭馆,饭店主要经营驴肉。邮差品尝后大为赞赏,消息传至京城,京城显贵要人闻说后也让邮差捎去品尝。从此,保店驴肉便慢慢誉满京城了。

清嘉庆四年腊月,天降大雪,足不出户的嘉庆帝对宫中食品倍感厌烦,很想品尝一下民间野味。经太监探听,保店驴肉不仅色味俱佳,且有舒筋活血强身健体之功效,便如获至宝,特派御膳房大厨师前来保店,亲自监督制作。做好以后,大厨师便快马加鞭,

赶至京城,嘉庆帝食后果觉余香满口,意犹未尽,赞不绝口,真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从此,保店驴肉便年年成了皇室的贡品。

保店驴肉创始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清廷贡品。其传人李守恒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与现代生产技术相接合,创建了“保店守恒精制驴肉厂”。中国美食家于若木先生品尝后题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保店驴肉已入选《中国土大全》。保店驴肉,选优质德州黑驴为肉源,取祖传科学配方,配以老汤,文火预煮,并经紫外线消毒,商业无菌真空包装,高温杀菌处理等精心制作而成。保店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

五.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胡店鸭蛋干

主产地为金寨县桃岭乡、槐树湾乡的库区一线(梅山水库淹没的胡家店集镇移民聚居区)。制作工艺为:用棉纱方巾包豆腐,压榨成方块白豆干,阔约5公分,厚约1公分,经日晒或炭火烘烤后,投入缸中卤制。卤料以鲜鸭蛋、蓼叶灰、腊鹅汤、腊肉汤等配制。浸泡一夜后,取出晾晒,直至表皮渗油。成品呈淡绿或淡黄色,乍闻有点臭,吃起来醇香细嫩,表皮柔韧。可凉拌、油炸、炒菜。

六. 安徽省 蚌埠 龙子湖 金涂山烧全鸡

蚌埠“金涂山烧全鸡“是发明专利产品,风味独特。原料精选皖北,豫东,鲁南等地农家散养的一年以上的健壮雄草鸡,配一三十多种名贵香料,精盐,植物油,调料等。经二十一道工序,以文武火精久耗时烧制而成。产品重色,重香,重味,重形,具有香,辣,鲜,嫩,风味独特,口味纯正之特点,深具徽菜特色。鸡肉,血,头,爪,心,肝,肫,肠全身入菜,鼓名“烧全鸡”。



精致高雅的包装,采用真空保险技术。“品金涂山大禹文化,尝烧全鸡独特风味”。一位饮食界的专家对金涂山牌烧全鸡的评价是:该产品除了保持原来作为徽菜入册宫廷菜谱烧全鸡的原由风味以外,还具有香,辣,鲜,嫩等特有的品质,不仅为名扬四海的徽菜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为当代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提供了一种美味佳肴。



“金涂山”牌烧全鸡1999年经国家商标总局注册。该产品曾在99合肥(华东)名优酒类,食品饮料博览会中荣获“消费者信得过产品”。2001年9月被中华著名专家认证委员会认证为“华著名”2002年1月被安徽省质量检验协会评为“徽省市场质量放心产品”2002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涂山牌烧全鸡”发明专利。2002年5月在香港国际专利博览会上荣获发明专利“金牌奖”。2002年9月被蚌埠市政府评为“名优农产品”。公司还投入80多万元,购进菌锅,真空机等先进设备,将工艺注入新的科学技术。



为确保产品特色和绿色的纯洁性,公司在天然饲料资源丰富,无污染的大洪山下和芡(河)淝(河)俺边的孝仪,万福等乡村建立了3518个散养草鸡定点户,今年年初公司又在怀远县陈集乡与君王果园联合投资兴办了一个占地400亩,年产50万只草鸡的养殖基地,将为公司源源不绝地提供健壮的雄草鸡。近几年来,金涂山牌烧全鸡已成为国内肉食品市场上的热门抢手货。为满足市场上日益增长的烧全鸡的消费需求,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扩建一条年产500万只烧全鸡的生产线项目。

七.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金香玉”小米

“阜安”牌白小米是国家珍稀品种,产于迁安北部山区长城脚下,远离工业污染,纯净山水蕴育了该米洁白如玉的品质,属迁安独有的珍稀品种。“阜安”牌白小米米色洁白,粘软爽口,米香浓郁,回味悠长,具有祛脾胃中热、益气之功效。常食对调节视觉、安定情绪有一定作用,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更有独道之处。

八. 四川省 眉山 青神县 观金老窖

“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

观金老窖,用高粱、玉米、小麦、糯米、大米发酵酝酿,精心配制,储藏二十多年,窖香浓郁,绵甜甘醇,香味协调,回味悠长,是宴请领导宾朋的美酒佳酿。

地址:青神县西龙镇观音桥街109号

联系电话:028—38888168

九.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龙泉金观音

龙泉金观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泉金观音是浙江省丽水龙泉的。

史载龙泉在三国时即已产茶,《龙泉县志》记载,明成化年间岁贡“芽茶四斤”。五代十国时,龙泉人季大蕴曾赴闽地武夷山引茶,并在龙泉当地传授武夷山的种茶和做茶技术,始称“天茶”。公元1370年前后,明太祖朱元璋赐称。“天堂茶文化,上下一千年,湖岭泉亭庙,都与茶相连。”清乾隆年间,龙泉诗人林扌为(hui)在《茶厂谣》一诗中写道:“龙泉邑大二百里,邑里山山有茶树”,“家家派茶务,输茶日日到茶厂”。顺治《龙泉县志》记载,“天茶”产于龙泉天堂山,山下别有净室,岭半有盘茶王殿(现还存有遗迹)。清代张作楠在处州府任府学教授著的《梅簃随笔》载:“龙泉西南二乡,产云雾芽茶,每岁清明后谷雨前,县令发价采办,额定贡茶24斤,色味双绝……”。民国31-34年,中国茶叶公司浙江分公司迁龙泉,在离城4里的黄罐村设立茶厂,收购茶青制作“乌龙茶”,且颇具规模。近年来龙泉金音产品相继获得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特等奖、“浙茶杯”金奖、中华文化名茶等荣誉称号被誉为继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之后的龙泉“第三宝”。

所在地域: 浙江

申请人: 龙泉市茶叶产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龙泉金观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2′-119°25′,北纬27°42′-28°42′。生产地域范围为:浙江省龙泉市龙渊街道、剑池街道、西街街道、塔石街道、兰巨乡、八都镇、上垟镇、竹垟镇、锦溪镇、住龙镇、宝溪乡、查田镇、小梅镇、屏南镇、安仁镇、龙南乡、道太乡、城北乡、岩樟乡共计8镇7乡4个街道444个行政村。区域边界东起龙泉市安仁镇严山村,南至龙泉市小梅镇梅一村,西到龙泉市上垟乡花桥村,北至城北乡东书村。现有茶园种植面积3100公顷,年产量1630余吨。保护区域面积19877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龙泉金观音感官品质特征:外形呈螺钉形,紧结重实,深绿鲜润;汤色蜜绿明亮;花香;滋味鲜醇;叶底软匀绿亮。其典型品质特征“螺钉形、花香浓”。 (2)理化指标:水分含量≤7.0%,水浸出物含量≥36%,茶多酚≥9%,咖啡碱≥2%,氨基酸≥2%。 (3)质量安全规定:龙泉金观音质量符合DB33/T740.3《金观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的标准。

十.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永安金线莲

永安金线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安,中国金线莲之乡。当地金线莲素有“金草”、“神药”、“药王”等美称,其味甘性平,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平衡阴阳、生津养颜、调和气血等功用,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千百年来,在民间广泛使用,对各种疾病疗效显著。据历史考证,永安明清时代就有用金线莲入药的记载。

永安小陶、洪田、上坪、青水、安砂等乡镇均有野生金线莲。永安民间采摘金线莲作药引,源于明清。据宁洋(现小陶镇)一带村民传说,道光年间,宁洋桐林有一富豪得一怪病,遍访名医诊治均无效。某日,一长工告知宁洋有一神医曹四公(注:道光《福建通志》里记载此人)能治百病,于是择吉日请神医就诊,神医观辇,指“派青草”,(注:民间巫医求神问药的一种,南方一带流行)于是将辇轿抬到村外涧边,将临近的青草一种一种地问,当问到一株金边小叶植物,只见其叶脉金黄且略带紫红,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于是掷茭确认,无误,即连根挖出带回做药,连服三次,富豪怪病痊愈。此后,这种金边小叶植物便被当地村民视为神药,叫作“金草”、“神药”。在民间中口口相传。然而,村民们在采摘时难以辨认,于是请教曹四公,四公言:此药植株矮小,叶面呈紫色,有金黄色的脉络相连,就叫“金线连”。

传说光绪年间在永安天宝岩有一农夫患重肺疾,一天疼痛难忍,他挣扎着到一涧边将一株有金黄叶脉的植物咽下,也许是吉人天相,他生啖这种植物后减缓了疼痛。而后,他一发病就采摘这种植物生啖,数周后他的肺病好了。后来他把这种植物带下山出售给当地的药店。经药店老板辨认后确定此药就是民间传说中的“金线连”。

明朝永安著名中医赖沂就用金线连为药引治疗小儿惊风,清代乾隆年间大湖名医赖绍禧精于外科,将金线连用于消炎镇痛之药。

在西医传入永安之前,中医是唯一的医疗手段,用青草药治病居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永安大药房“德和堂”就有收购金线连。德和堂生意兴隆且常与外省药房交往,当时由永安笋帮商贩将当地金线连贩运到上海出售,为了与其它地方的药材区分开来,药房就将这种金线连称为“永安金线连”。明民国时期,永安名医聂诗增、聂景山均有采用金线莲作为药引,其药方所列即为“永安金线莲”。

据《永安市志》(1994年中华书局出版)记载:1960年第一次开展中草药普查,永安查出中药160多种,珍稀品种中就有金线莲。1985——1987年12月第三次普查,估测全市中药资源产量为6500吨,其中珍稀品种有金线莲。由于金线莲稀少,其收购价格比其它青草药材要高出许多,因而,永安小陶、洪田、上坪等乡镇的农民多有采摘出售。

上世纪60年代,永安医政部门组织农村赤脚医生培训,在其培训材料《农村赤脚医生实用手册》中就有记载永安金线莲的药用功能。60年代中期,永安医药公司就有收购金线莲干品。70年代,唐山发生大地震,组织各地收购草药,就有永安金线莲。

上世纪末八十年代末,出生于永安市小陶镇山区农村的洪田镇经济作物站技术员管其宽等与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裕、林坤瑞等合作完成了省科委立项的《名贵药材金线莲人工栽培》课题研究。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金线莲产业化生产指明了方向,而且积累了第一手资料。2007年,永安市黄泥家有限责任公司,向被称为下一个“冬虫草”的金线莲人工组培技术进军。

近年来,永安市0实施“生物医药”工程,为了充分发挥永安金线莲产业的优势,把种植金线莲作为发展生物药业产业的重点项目来抓,拨出专款支持推广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产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在满足当地人们消费的同时,外销量迅速增加。为了保证金线莲的品质,销售专业户开始采用进行包装,并标以“永安金线莲”的名称进行销售,“永安金线莲”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