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海南特产app 海南土特产app下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海南特产app 海南土特产app下载更新时间:2022-06-17 04:38:30

一. 海南省 海口 琼山 海南粉

海南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海南粉,流传历史久远,在海南岛北部的海口市、琼山区、定安县和澄迈县的市镇居民中食用比较普遍,而且是节日喜庆必备的象在吉祥长寿的珍品。

海南粉其白如雪,其食法,北方人叫“凉拌”,海南人叫“腌粉”,即在制好的米粉上加上油炸花生米、炒芝麻、豆芽、葱花、肉丝、香油、酸菜、香菜等。正因为海南粉的细,所拌的料才能入味,经拌均后其味醇香扑鼻,余味无穷。

海南粉有两种:一种是粗粉,一种是细粉。粗粉的配料比较简单,只在粗粉 中与进滚热的酸菜牛肉汤,撤少许虾酱,嫩椒、葱花、爆花生米等即成,叫做 “粗粉汤”,而细粉则比较讲究,要用多种配料、味料和芡汁加以搅拌腌着吃,叫做“腌粉”。海南粉通常指的就是这类“腌粉”。

海南粉制作:将大米(不限量)用沸水烫过,再用清水浸泡30小时后磨成米浆,装入布袋挤压成含水量50%的干浆。用沸水煮至半熟,放进粉碎机中加水磨打烂成稀浆,再装入布袋中加重压,滤出纯净米浆。去除米渣、杂质,加入少量番茨粉,搅拌后装入下端有筛眼的布袋中,慢慢压迫布袋,使米浆通过筛孔成细条状挤出,徐徐落入沸水锅中烫熟。海南粉捞起用冷水冷却后沥干,即成粉条。

海南粉要食用时,夹适量净粉条于碗(碟)中,依次加入适量的老抽(掺有味精的红酱油)、蒜泥、用蒜头爆香过的花生油或芝麻油,煮熟的黑豆芽,用肉丝、笋丝、虾仁、生粉配制成的热芡汁,牛肉干丝、炸尤鱼丝、油炸花生米、炒芝麻仁末、脆炸面片及碎香菜,用筷子夹着粉条搅拌调匀后便可进食。

海南粉风味特色:多味浓香,柔润爽滑,刺激食欲,故多吃而不腻,爱吃辣的加一点辣椒酱则更起味,吃到末尾剩下少量粉时,加料一小碗热腾腾的海蚌汤掺和着吃,更是满口喷香,回味无穷。

二. 海南省 乐东 海南鱿鱼

鱿鱼又叫柔鱼,为优质美味干海产品。

制法:

(1)涨发用清水洗净,浸泡10--12小时,即可发成软状。

(2)切片或切丝,用于烹菜。

(3)若作汤菜就不要浸泡,只要洗净切丝,与肉类等一起煨煮,即成美味。

特点:色泽鲜明,肉质粉红软脆,色味清香,味道鲜美。

三. 海南省 儋州 儋州粽子

儋州粽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儋州粽子是海南儋州的。

儋州粽子是海南儋州汉族传统名点,具有悠久历史且风味独特。儋州粽子种类繁多,体态硕大,从叶到馅都极具特色,尤以伏波虾米红鱼粽、香肉粽、鱿鱼粽、干贝粽等最为出名。儋州粽子色香味俱全,且所有食材绝对保证原生态,没有任何的人工添加,现已成为海南畅销的地方之一。

儋州粽子是海南省三大知名粽子品牌之一,其历史悠久,在岛内外享誉盛名,从叶到馅都极具特色:儋州粽叶、苇叶,有一尺多长,叶色青翠,有清香味。粽子种类繁多,体态硕大,由猪肥肉、瘦肉、五花肉、鸡肉、咸鸭蛋、豆类、干红、鱿鱼丝等构成。在配料时,一般要用酒、蒜茸、五香粉、味精、酱油等混合腌制调料。随着商业开发的深入,儋州粽不断推陈出新,伏波虾米红鱼粽、狗肉(香肉)粽、鱿鱼粽、干贝粽等打出了响当当的品牌。

儋州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粽子在儋州一带流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儋州粽子历史悠久,且风味独特。”从可考的记载来看,自汉代以来,儋耳郡就己开始制作粽子。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王朝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如今的澹州市白马井,因伏波将军的白马踏出地下水而得名。此井中之水被取来蒸煮以虾米为料的粽子,故名“伏波虾米粽”。

北宋时,一代文豪苏东坡滴居儋耳,创制的“东坡粽”别具风味。东坡连续三个端午节都在儋耳度过,每年除了用传统的猪肉包粽,还教当地人包豆子粽、干鱼粽、虾仁粽、鸭蛋粽等,并以此类粽子作下酒菜。

到了南宋,道教南宗白玉蟾到琼州松林岭炼月-时,包清粽蘸蜂蜜糖而食之,白氏粽法曾流行一时。

及至明代,儋州洛基地区走出了“威武将军”符南进、“嘉应将军”符那宽,他们晚年荣归故里后,平时喜欢吃粽子,是为“洛基粽”源头。

抗日战争时期,“洛基粽”得到新的发展。镇上有一摊点女主人唐三婆,利用优质糯米加配料,制作一种三角形粽子,因色香味俱全,使“洛基粽”闻名遐迩。

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源远流长的儋州粽子已是集大成者。近几年海南端午节的展销会上,儋州粽子成为畅销的地方。

据《儋县志》载,“儋习礼义之教,有华夏之风”,“五月端午日,饷角黍,诸粽相馈,男妇系香袋。儿女彩索缠臂,涂1,饮昌蒲酒,柳艾悬门”。

如今,包粽子并将其作为礼物相互馈赠相沿成习。儋州市仍有一些地区以粽子作为婚嫁礼品,在吹吹打打的热闹氛围中,粽香陶醉了新人和宾朋。

儋州粽取材从叶到馅都极具特色:儋州粽叶、苇叶,有一尺多长,叶色青翠,有清香味。粽子种类繁多,体态硕大,由猪肥肉、瘦肉、五花肉、鸡肉、咸鸭蛋、豆类、干红、鱿鱼丝等构成。在配料时,一般要用酒、蒜茸、五香粉、味精、酱油等混合腌制调料。

粽子叶

儋州粽子叶一般为箬叶,箬叶即一叶兰。

一叶兰,又名蜘蛛抱蛋,别名大叶万年青、竹叶盘、九龙盘、竹节伸筋等,百合科、蜘蛛抱蛋属。多年生长常绿宿根性草本植物,根状茎近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具节和鳞片。叶单生,彼此相距1~3厘米,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近椭圆形,长21~46厘米,宽8~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多少皱波状,两面绿色,有时稍具黄白色斑点或条纹;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区以及海南岛、台湾岛等。中医以根状茎成分入药,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药材。四季可采,晒干或鲜用。能活血散瘀,补虚止咳。有助于治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腰痛,肺虚咳嗽,咯血功效。

只采用新鲜的叶子,叶子一般大小搭配好,因为只用新鲜的所以粽子的米会是青绿色,有一股叶子的香味。因为海南当地琼中一带地区大量产这种叶子,大陆产量较少所以儋州粽子只会用新鲜绿色的做为原料,不像大陆很多都是回收利用的。

糯米

儋州粽子使用的糯米全部是儋州当地种植的优质糯米,儋州拥有大量全中国唯一的火山岩海岸,有大片火山岩地貌其中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尤其是硒这种高营养价值的微量元素,著名的国宴饮料椰树矿泉水就是产自深层火山岩。市场上的火山岩优质大米甚至有的可以卖到50元一斤以上。部分粽子还将尝试使用黑糯米,是当地成功试种的品类,之前仅四川、贵州、云南有少量栽培,是较珍贵的水稻品种黑糯米被誉为“黑珍珠”,稻米类植物,是带有紫红色的种皮的大米,因为米质有糯性,所以又称为血糯米。黑糯米的营养价值很高,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黑糯米有补血养气功效,长吃可健身,也可泡酒。常吃黑糯米还有补肾的作用。中医认为“黑气入肾,黑色多补肾”。黑糯米煮枸杞,可治肝肾虚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黑糯米还可以使头发乌黑发亮,与桑葚、黑芝麻同煮效果最好。

猪肉

儋州粽子的猪肉均采用本土土猪或黑猪,儋州本地土猪一直采用原始的猪种培育,肥瘦均匀,肉质合口。传说当年苏东坡被贬到儋州的时候,就曾用当地的猪肉传授烹制东坡肉,对当地的土猪肉质称赞有加,很好的诠释的东坡肉的美味。最好的粽子都采用前夹心的部分,是前脚和胸部间无肋骨部分。质地松软,肥瘦相间,可以让粽子渗透有肉香味也能品味香滑可口的猪肉。有一句话称“吃肉就吃前夹心,喝酒就喝陈年酒”。

蛋黄

儋州粽子的蛋黄使用的是当地特有的海鸭蛋,俗称跑海鸭。跑海鸭是儋州政府为当地的海鸭注册的品牌。因为当地的海鸭生长在海边的红树林中,每次潮落,红树林里总会滞留有很多的小鱼、小虾、小蟹、小螺等海洋生物。这些高蛋白的天然饵料就变成了海鸭的美餐,使得海鸭体肥蛋多,蛋黄晶红、味美鲜香。因为北岸地区有大量的沿海地,鸭子经常吃完东西后回家的途中肆意奔跑,就有了这个贴切的名字。

制作粽子所用的都为腌制后的咸鸭蛋,经过清洗只保留了精华的蛋黄部分,绝对不留有蛋清破坏美味以及使得糯米夹生。采用当地特有的方法制作,让蛋黄鲜美,剔透,煮熟后还会有油脂渗出,配合粽子糯米和粽叶的清香产生独有的味道。再加上鸭子特有的饮食,让蛋黄在品尝起来有一股海洋的味道。

排骨

部分粽子加入了排骨,使得口感上有一种独特的感觉。经过长时间的烹煮,粽子的清香浸入了排骨,排骨的醇香也融入了粽子。品尝时一定要细心品尝排骨,可以体会到排骨在融合了多种食材后的独特美味,同时骨头长时间的烹煮,可以细细咀嚼,体味那种香味经由汁水入口的香甜。这个绝对是全国所有粽子中没有办法品尝到的美味。

红鱼

部分粽子加入了红鱼。

海南省儋州市及洋浦经济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儋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儋州粽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儋府函〔2015〕223号

海南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儋州粽子》(草案)

四. 海南省 定安 海南菜包饭

海南菜包饭

海南定城菜包饭是把肉、菜、饭混在一起,用菜叶包着用手捧着吃的一种吃法,在定安县定城及邻近村庄老百姓中十分流行。这种吃法有点原汁原味的野性,但味道独特,还有特别的寓意。

清末拔贡生莫家桐在《定安乡土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正月初三祭赤口吃菜包饭。”可见定城人吃菜包饭的习俗已有一百年的历史。古时的定城人正月初三赤口日不串门不拜年,全家团聚吃菜包饭,有拢住家财不流失之寓意。现时喜爱菜包饭的不仅是定城人,不少外地人也喜爱上了这种吃法,定城一些聪明的饭店及时抓住这一商机,相继推出菜包饭,竟也生意兴隆。

制作海南菜包饭是颇费功夫的。首先是要煮好干饭,饭不要烂,凉后最好能分粒;其次把包饭用的油菜洗净滤干备用;再备些香味较浓的菜,如蒜、芹菜、韭菜、大头葱,外加四季豆、尖椒、酸菜等,肉是瘦肉或鸡肉、腊肠。三大原料备好后,先把菜、肉炒好,再用蒜头、虾仁、鱿鱼干起锅炒饭,最后把菜、肉倒进饭里拌匀即可。吃时还可选用你喜爱的酱料如虾酱、辣椒酱或什锦酱洒在油菜叶上,趁热把饭打进菜叶里,用手拢成团捧着吃。别有一番风味。

五. 海南省 三亚 海参

海参喜欢栖息于透明度好、盐度高的海域,三亚各港湾岛屿都能见其踪影。海参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高级名贵海产品。海参食法多样:或烧、或烩、或炖,尤拌以鲜蛋同炒最上口。( 三亚)

六. 海南省 定安 海南萝卜糕

海南萝卜糕:

海南地方传统小吃。民间制法因地而异。但都须以粘米浆、白萝卜丝为主料,其它辅料可随意变换,可简,可繁,可蒸,可煎。也可先蒸后煎而食。糕面红绿点缀,色泽鲜艳,萝卜味香浓,各味相济,入口鲜嫩。

七. 海南省 文昌 龙虾

龙虾是名贵食品,其肉软滑,鲜腴可口,在清代皇家菜"海味八样"中就有龙虾肉。( 文昌)

八. 海南省 定安 新竹芋头

芋头在定安县新竹地区种植有近百年历史,已经形成一个产业,省内外有广泛的市场。主要品种以潮州香芋、8月红为主,亩产量在3000-5000斤。

许丽姬 摄

九. 海南省 昌江 海南粽

海南粽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在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芭蕉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色香味俱备,大开食者胃口。

十. 海南省 乐东 海南椰丝包

特色:海南传统面点。先制成面包和水油酥皮,再包入糖椰丝馅料,捏成罗旋形,烘烤而成。

原料:高筋面粉500克、鸡蛋液100克、精猪油400克、白糖350克、酵母4克、添加剂4克、牛油50克、清水400克、鲜椰子丝500克、生油50克、炒芝麻仁50克。

制作:

1、用150克白糖与椰子丝拌匀,炒熟,掺入炒芝麻仁,成为馅心。

2、将高筋面粉开窝后,投入酵母、添加剂、牛油和30克白糖、200克清水,掺和揉搓至有劲成团,压气后复叠,静置30分钟,成面包坯。

3、取中筋面粉的三分之一与精猪油搓至细腻成团为酥心,再取三分之二面粉,开窝后投入清水、蛋液和白糖揉至光滑,然后包入酥心,压平叠3次3摺,成水油酥皮。

4、面包坯与水油酥皮分别压成长约80厘米的长块状,两块堆叠扫水,卷成圆筒形,用刀切件,每件包入20--25克椰丝馅,捏成圆球扭成罗旋形,置于已扫油的炕盘里,待起发3倍后,扫上蛋液。用180℃至200℃炉温烘熟,取出扫上黄油、糖浆即可。

特点:罗旋形,黄白相间,层次清晰,椰味浓郁,松脆适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