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漳州南胜的特产 漳州特产简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漳州南胜的特产 漳州特产简介更新时间:2022-06-07 04:38:50

一.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长泰状元蜜桔

长泰状元蜜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枋洋镇科山村是林震状元祖居地,去年下半年投资120多万元规划建设科山状元文化公园。当地盛产长泰蜜桔风味独特,被称为“状元蜜桔”。

品质超群,口感非凡的状元蜜桔生产于漳州府唯一状元林震故乡---长泰县枋洋镇境内,此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蜜桔也因状元而闻名遐迩。

状元蜜桔果形、色泽、味道均佳。其果实较小,单果重40-60克,果形扁圆,果皮薄,平均0.11厘米,橙黄色有光泽,油胞小而密,平生或微凸。囊瓣7-10片,近肾形,囊衣薄汁泡黄色,柔软多汁,风味浓甜,香气醇厚。其果汁含柠檬酸,多种维生素、糖份、氨基酸和磷、铁、钙等元素。桔皮健脾化痰,桔络通经活血,桔核理气散结。

状元蜜桔由于汲取状元宝地之灵气而具有独特清香,闻之提神醒酒,沁人心脾,含之唇齿留香,润甜爽口,堪称桔中状元,桔中珍品。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长泰状元蜜桔”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二. 福建省 漳州 龙海 兰竹荔枝

兰竹荔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兰竹荔枝,简称兰竹,是荔枝的一个品种。这个品种在福建省荔枝产区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漳州市一带。在龙海市九湖镇,该品种种植面积较广,使该地有“荔枝海”之称。该品种果实一般于6月下旬成熟,为中熟品种;除了用作鲜食,还有其他用途,例如酿酒。1993年,该品种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

兰竹荔枝是荔枝的一个品种,主产于福建漳州,栽培历史较长。在龙海市九湖镇,其栽培历史已达500多年;当地还保存一株500多年生的老荔枝树,年产量保持在600公斤以上,被称为“荔枝王”。该品种为中熟品种,6月下旬成熟,成熟后主要用于鲜食,亦可焙干、酿酒。[1-2]

果实特征

兰竹荔枝果大,呈心脏形,单果重23~30克,果皮龟裂隆起,缝合线明显。果皮鲜红的称红皮兰竹,果皮红绿者称青皮兰竹。果肉厚,乳白色,味甜带微酸,有香气,焦核率高,可食部分占78%。[1-2]

生长特性

植株生长

兰竹荔枝定植以来,生长快、长势旺,3年生树高、冠径都达170cm以上。前期树高大于冠径,后期冠径增长加快,限制了树高的过分增长,增大了结果面积。[3]

果实发育

兰竹荔枝(图2)

[4]兰竹荔枝果实发育全过程需72~76天。果实发育过程可分明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胚和果皮发育阶段,第二阶段为种子迅速生长阶段,第三阶段为果肉迅速生长和果实成熟阶段。

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有3次落果高峰:第一次落果高峰出现在4月底到5月初,果实如绿豆大小时,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和养分供应不足;第二次落果高峰大约出现在5月底到6月初之间,当果肉生长包过核的一半,果实达到固定大小的三分之一左右时,原因与病虫为害、营养供应和气候条件有关;第三次落果高峰集中在采收前5~7天内,原因包括病虫为害、雨水过多等。[3]

生长环境

兰竹荔枝在年平均气温19~35℃、1月均温9~12℃,绝对最低温大于0℃的地方都能良好生长和结果。[3]

地理分布

兰竹荔枝在福建省荔枝产区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漳州市[5]一带。根据相关网站2007年发布的介绍,在龙海县(后改龙海市)九湖镇,这个品种种植面积达1.2万亩。[1]

除福建省外,其他省份也有引种,如贵州省[3]、广东省(例如增城市)[2]等。

三.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南靖芦柑

南靖县是漳州芦柑的主要产区。南靖芦柑以其色、香、味三绝而久负盛名,饮誉海内外。1994年在福建省首届优质柑桔果品评选展示会中被评为金奖;1995年在中国农业博览会同类产品评比中,获得银奖;1998年被中国经济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芦柑之乡”。

南靖芦柑果形硕大,果质晶莹,化渣好,果汁多,香味浓郁,酸甜适度,果皮易剥,鲜食沁人心脾,味及永隽。明代凌登名在《榕城随笔》中记载:“漳南产柑桔,其种不一,而颗皆大,芦柑为最。”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以上,含酸量低于0.58%,百克果汁维生素C含量不低于38.5毫克,为苹果、梨的15-20倍,可谓水果之冠。据中医大辞典记载,芦柑有生津、醒酒、利尿之效。

四.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纯冬蜜

纯冬蜜

南靖纯冬蜜是采集当地蜂农极品冬蜜,经低温浓缩分装,保持应有的蛋白质、维生素、葡萄糖、果糖、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元素,其品质纯正,香气馥郁温馨、清纯优雅,味道清爽鲜美、甜而不腻,色泽透明,结晶细腻。具有润肤、润肺、润肠等功效。早在公元前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蜂蜜“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

中医养生学上有句话叫“早喝盐水晚喝蜜”,蜂蜜有润燥、解毒的作用,是不少女士美容的恩物。食用方法:依个人的喜好酌量、加凉开水搅拌即可,也可调牛奶、凉茶等一起享用。

五. 福建省 漳州 龙海 江东鲈鱼

江东鲈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东鲈鱼,产于江东桥下北溪水域,这一带江深水清,淡水长流,所产鲈鱼,远近驰名,得名“江东鲈鱼”,又称“阔嘴鲈”。江东鲈鱼嘴阔,身长,鳞细小,色银白,背后不规则小黑点,黑白清晰分明,形态与上海松江鲈鱼相似。此鱼肉嫩洁白,味美不腥,营养价值高,为他处鲈鱼所不及,烹调后乃为上品佳肴。目前,“江东鲈鱼粥”“江东鲈鱼卷”被评为“中华名小吃”,“江东鲈鱼丸”也被评为“福建名小吃”。近年来,在厨师们的精心创作下,江东鲈鱼的制作方法不断翻新,仅鲈鱼粥就有近十种制作方法,可以满足来自不同地方游客的口味,是龙海著名的旅游商品。

龙海市角美镇江东桥下附近一带水域,属九龙江北溪流域,这一带江深水清,淡水长流,所产鲈鱼,远近驰名,得名“江东鲈鱼”,又称“阔嘴鲈”。据传,此鱼由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传种而来,谓之“东溪奉母鱼”。

宋时,高东溪,漳浦县人,据传高事母甚孝,其母平时喜食鲈鱼,宋大文豪苏轼在《赤壁赋》中有“松江之鲈,巨口细鳞,乃鲈鱼之上品”的美誉。后高东溪告假,取水道回乡,在船仓另装活水仓柜,由松江带活养鲈鱼奉母。当船驶抵江东桥下时,高拟将鲈鱼烹之以奉母,其母观此鱼形态活跃美观,不忍食之,遂对东溪说:“此鱼来之不易,食之今后难得。不如将此鱼投入江中,使之传种,世代繁衍,让后人有此佳品可餐。”东溪遵照母意,遂将所带活养的松江鲈鱼尽放于江东桥下,从此鲈鱼在此繁衍不绝,遂成江东名种。

江东鲈鱼嘴阔、身长,鳞细小,色银白,背有不规则小黑点,黑白清晰分明,形态与松江鲈鱼相似。此鱼肉嫩洁白,味美不腥,营养价值高,为他处鲈鱼所不及,烹调后乃为上品佳肴。

江东鲈鱼

龙海市榜山镇江东鲈鱼养殖协会

11994880

鲈鱼

六. 福建省 漳州 龙海 石码肉粽

石码肉粽

粽子是我国人民喜爱吃的民俗米制品,有碱粽、咸粽两种。碱粽即甜粽,用糯米拌食用碱而成。咸粽有肉粽、菜粽、豆粽等五、六种。粽子古称角黍。据载,战国后期楚国政治家、大诗人屈原(前340至前277年)在官场屡被贬职放逐,于农历五月初五之日再次被贬逐湘西,路过汩罗江桥上绝望地投江自尽。当地百姓惊悉后,便于每年五月初五用各种形式纪念屈原。用竹叶包粽祭祀后投入江中,沿袭成早期端午节祭祀屈原的活动内容之一。

端午节吃粽子、吃卤面,赛龙舟仍久盛不衰,沿袭千余年,遍及海内外,是家家必备祭品,人人必尝小吃。石码肉粽是早已闻名闽南、台湾及海内外风味小吃,常年旺销的乡食品。

肉粽:由糯米、精猪肉、栗子、海蛎干或虾米、香菇、鸭蛋等原料配制而成。先洗净糯米,放冷水浸半小时,后捞起凉干,回锅拌上卤汤和葱头油,加适量味精,五香粉和酱色糖乌,中火炒半小时。精猪肉或火烧或清炖炒作,栗子要生剥现用。用竹叶包粽,不松不紧,棱角分明,然后用麻绳扎牢。烧煮肉粽,要火旺而稳中,随时加水,不使肉粽露出水面,一般炖上三小时即可出锅食用。龙海物产丰富,原配料应有尽有,传统炖制的肉粽色、香、味、甜俱佳,加上辣酱等佐料食用,令人吃而不腻。相传历代邻县文武-、回乡海外侨胞,乐于寻食石码肉粽传统小吃,一饱口福。石码不少“绑肉粽”师傅还到漳、泉、厦开“石码肉粽”专营店,拓展市场,常年经营,使石码肉粽香飘闽南。

七.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马铺淮山

马铺淮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淮山,别名山药、白淮,既是一种保健食品,又是名贵的药材。马铺乡种植淮山历史悠久,农民充分利用马铺多属海拔300米以上的低矮丘陵地,昼夜温差大,具有避风防冻功能和土层为较深红沙壤土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规模化发展淮山种植。近年来大仑、乌螺、枧河、石示头等村农民淮山种植已形成规模,全乡淮山面积种植1.2万亩,种植户达3000多户,逐步形成1个客寮万亩淮山种植基地和粗溪、枧河、石示头、青美等4个百亩示范地。

云霄县地处北纬23°45′~24°14′,东经117°7′~117°23′之间,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日较差大,冬季寒潮较难入侵;县境内蓄水丰富水质优良;全县自然土壤主要有泥质岩赤红壤、酸性岩赤红壤、黄色赤红壤、泥质岩红壤,植被多样。云霄县是福建省大陆唯一没有出现极端最低气温0℃以下的县份(厦门岛、东山岛除外),他地处沿海,背山面海,冬季区内润而不燥,年均温21.4℃,十分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

云霄县马铺乡种植淮山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马铺乡境内地貌多属海拔300米以下呈西南开口马蹄形低矮丘陵地,具有避风防冻功能,土层为较深红壤土,境内拥有全省第二大的“峰头水库”,水源充足,而且气候温暖,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20.9°C,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马铺淮山生长发育、结薯以及薯块的膨大。

1978年改革开放后,马铺乡群众把种植马铺淮山作为致富副业逐渐扩大规模。2001年开始,马铺乡政府把种植马铺淮山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导产业,在全乡进行普及推广,具有种植面积大,全乡种植1万多亩;种植户多,分布广,全乡28个行政村3375户农户均有种植,总产值大,每亩产值约1万元,全乡总产值约1亿元;种植范围为峰头、宝洞、大坪、青美、白凤、泮坑、杉脚、宝石、龙镜、坑口、枋林、上洋、马铺、石芹、客寮、乌石坑、杨美、粗溪、湖洋、桥头、坪水、下庵、新楼、石鼓、石示头、枧河、乌螺、大仑等28个行政村,种植面积共1万多亩 。

马铺乡淮山产品优、口感好,肉质洁白、坚实、粉多而幼细,味淡,黏液多,性温补。

八.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枋洋豆签

枋洋豆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枋洋豆签,又称豆挂面,由农家自创,主要取料于农家自产的优质大豆、绿豆等豆类作物,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具有清凉可口,解暑热等功效,营养丰富,四季皆宜,是长泰枋洋当地群众招待客人不可缺少的一道特色食品。豆签的做法:先将水烧开,然后依次放下豆签、虾皮或蚝干、丝瓜及少量沾了薯粉的肉碎片,揭锅后再放入一些芹菜、姜丝等调味品,就可以食用了,也可以按照个人的喜爱,添加其它海鲜、肉类等。如果是用米汤或大骨头熬的汤,其味道更好,特别适合老人、小孩及病后初愈者食用。

长泰枋洋豆签长泰县农产品流通协会

九. 福建省 漳州 龙海 金定鸡

福建—金定鸡,原产于福建省龙海县紫泥乡金定村,是优秀的蛋用型,因产蛋量高,蛋品质好,雏鸡大约100~115日龄开产,年产蛋量一般在265~300个,蛋重约58克左右,蛋壳以青色为主,成年公鸡体重1.7KG左右,母鸡1.65KG左右,成年鸡屠宰率:半径膛为65%,全净膛为70%。

文化:金定鸡产于闽南九龙江下游浒茂洲上的金定村(今属龙海市紫泥镇),其历史已有200多年。金定鸡高产、早熟、健走,是适于放牧的轻型蛋用良种鸡。

功效:鸡肉:雉科动物家鸡的肉。家鸡又称鸡。古代分为丹、黄、乌、白四种。目前比较著名的鸡种,有九斤黄鸡、狼山鸡、大骨鸡、寿光鸡、萧山鸡、浦东鸡、桃源鸡和北京油鸡等。我国各地均有饲养。杀鸡,去毛、脚的外皮、内脏,洗净鲜用。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温中补脾,益气养血,补肾益精,除心腹恶气。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镁、钾、钠、维生素A、B1、B2、C、E和烟酸等成分。脂肪含量较少,其中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另含胆固醇,组氨酸。

用途:用于虚损羸瘦,病后体弱乏力;脾胃虚弱,食少反胃,腹泻;气血不足,头晕心悸,或产后乳汁缺乏;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遗精,耳鸣耳聋,月经不调;脾虚水肿;疮疡久不愈合等。

用法:煮食,蒸食,炖汤等。

注意:凡实证、热证或邪毒未清者不宜服。

十.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紫菜饼

紫菜是一种海藻,在生物这中属于红藻门,红藻纲,紫菜亚纲,紫菜目,紫菜科,等有10多类。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藻类,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含蛋白质31.3%,水溶性多糖类30.2%脂肪0.7%,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锰、铁、铜。并有防病治病疗效。能软化血管和降低血庒,治疗甲状腺肿大。

东山的紫菜早在清代就出口东南亚各国,现在仍深受外商欢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