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德阳中江县有什么特产 德阳中江县有什么好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德阳中江县有什么特产 德阳中江县有什么好吃的更新时间:2022-06-26 04:41:17

一. 四川省 德阳 绵竹 绵竹剑南春

剑南春是四川绵竹县的传统名酒,系以高梁、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为原料酿成,无色透明,芳香浓郁,醇厚回甜,清冽净爽,余味悠长,有独特的曲酒之香,酒度为60、52、38三种,为全国名酒之一,绵竹县,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相传早在唐代,绵竹出产的“剑南烧春”便被列为皇族贡品,有“剑南贡酒”之名。

剑南春的前身为绵竹大曲酒,创于1662年的清康熙初年,陕西三原县人朱煜,因见绵竹水好,便移居至此,办起了最早的曲酒作坊名“朱天益酢坊”。据《绵竹县志》记载,当时的绵竹大曲达到了“味醇香,色味白,状若清露”的美妙境地。曾畅销于四川及上海、南京等地,深受欢迎。在1922年和1928年中,先后获四川省劝业会一等奖和国货展览会章、奖状。建国后,在第三、四、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连续3次蝉最新全国名酒称号,并荣获国家质量金奖,成为酒坛的一朵芬芳吐艳的新花。

二. 四川省 德阳 什邡 红白豆腐

什邡红白豆腐历史悠久,以其色白、质嫩、味鲜,形如羊脂白玉而名闻川西。红白场很多人做豆腐卖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特别是逢年过节或亲朋好友待客更离不开豆腐。豆腐的吃法很多,如烧、炒、煎、炖、凉拌、烧汤等;每年冬腊月家家户户用豆腐装香肠、制作豆腐干、冻红豆腐。不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做生意的商人,以及外地游客都指名要吃红白豆腐。红白豆腐好吃,主要是红白山区土质适宜产优质黄豆,红白山区的优质水,清凉甘冽,所制作的豆腐特别好吃。

红白豆腐的制作方法:

1、浸泡。选上等黄豆筛选干净,去除杂质,再用清水洗净后浸泡(冬季浸泡10多个小时,夏季浸泡6-7小时),泡好的豆粒表面饱满,外皮圆润,用两指使劲捏住就能退皮(脱皮)。

2、磨浆。用磨纹较细的石磨,匀速推转,适时加水,俗称水磨,磨得越细越好,磨浆时用水以清亮的山涧水、河沟水为最好,磨浆选木盆或者木桶盛装。

3、榨浆。磨完浆后,将盛在盆桶里的桨倒进布袋榨浆,待榨不出时再兑些清水搅均后继续榨,直到榨干为止,所榨出的生豆浆用木盆或者木桶盛装。

4、煮浆。先在锅内擦些清油,再把木盆或者木桶内盛装的生豆浆倒入锅内(预留少许生浆备用),用大火煮浆。煮浆时要边煮边撇去浮在面上的泡沫。煮沸后,掺些预先留下的生浆,随后盛入木桶或石缸内,制成熟豆浆。

5、点浆。点浆的温度约在75℃时点浆最好。点浆以其所用药料不同可分为石膏点浆和卤水点浆。石膏点浆:预先把石膏粉按5公斤黄豆2两石膏的比例用冷水调稀,边搅动熟豆浆边将石膏水徐徐倒入,待豆浆里结成了很密的如芝麻大小的浆花即可;卤水点浆:预先按照普通盐卤1升对水4升的比例兑好卤水,点浆方法同前,点浆后熟豆浆就变成了豆花。

6、压制。用带活动底板的四方木框作为压豆腐的模具,模具内先铺白布,再将豆花倒进木框内,中间可略厚一点,将四面布包好,慢慢加重物压住,待水滤到一定程度即可成豆腐,豆腐的老嫩和加压的重物息息相关,重物多,豆腐就老,重物少,豆腐就嫩。

制作成型的红白豆腐颜色白嫩,细腻光滑,柔韧劲道,犹如羊脂白玉。

7、红白五香豆腐的制作。制作红白五香豆腐,首先要选用老豆腐,即在“压制”工艺时就要在倒入模具的豆花中加上盐、花椒、香料等物,再加更重的重物压榨成型后,焙干,再切成宽约4公分、长8公分左右、厚0.6公分的豆腐块,放进密制的调料锅文火烧煮入味,捞起来沥干水,炕干即成五香豆腐干。红白五香豆腐干以“但氏豆腐”最为出名,其产品远销成都、广州、甘肃等地,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三.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麦酱

麦酱

麦酱是德江千百年来的传统民间食品加工工艺,妇孺皆知,其操作过程为:精选上等到小麦洗净煮熟至麦粒开裂,用黄金丫覆盖发酵至麦粒成团,然后凉晒散开成散粒之后麻成面末,再用几种香料煎水,过滤后站滤液冷却,然后再将冷却滤液揉和粉末,晾洒至浆糊状,后分装成品,麦酱,口感醇和,香气持久,让人不厌其食。

四. 四川省 德阳 罗江区 龙眼玉杯

龙眼玉杯,蒸点,特点:造型别致,色泽美观,软糯凉爽。烹制法:蒸。此点心又名龙眼水晶杯,宜于夏季食用。

乙琼脂去杂质,用水浸泡后入笼蒸化,加白糖。用一部分加少许食用绿调匀,摊成0.5厘米厚的圆皮。另一部分逐个倒入装有蜜樱桃的酒杯内成龙眼冻待用。uJt

锅内烧白糖开水,用鸡蛋清扫尽杂质,晾冷。大米吊浆粉子煮或蒸熟后擂压成团,做成每个重25克的剂子,将米团制作成高脚杯形,上、下锁上花边,将龙眼冻轻轻翻人杯内,灌上糖水。绿色冻压成圆片垫底即成。uJt

操作要领:冻不能太老;冻和杯的大小要适宜。uJt

五. 四川省 德阳市 中江县 中江柚

中江柚,以独特的风味著称。果大,皮薄,可食比例大。果肉乳白微黄,质地脆嫩化渣,酸甜适度,汁多味美,营养丰富,有止咳,化痰,顺气,平喘的药用功能。中江柚栽植历史悠久,但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一般农民未掌握果树嫁接管理的科学技术,故发展缓慢。

1975年柑桔选种,中江柚以它早产性,丰产性,耐贮性、抗逆性等各项指标均超过当地普通柚种,受到果树专家和有关部门重视,列为我县开发农业的重点项目。国家林业部列为全国“八五”百项林产品重点开发科技项目。1986年在全省柚类鉴评会上获唯一的肉质满分。1990年在德阳市柑桔鉴定会上又位居榜首。1991年在全省水果评审会上被专家评为肉质第一名,果形第二名的优质水果。

六.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德江白果

德江白果是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的。

白果:属银杏科,又名公孙树、鸭掌树、灵眼、佛指甲等,在德江泉口分布较广,年产量150吨左右,其果实外壳坚硬,果肉甘苦带涩,果仁富含多种营养素,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粉、王碳多糖、胆固醇等成分。食用白果,养生延年,用白果做成的食物、菜肴既是滋补品,又兼有祛病除邪、扶正固本、强身壮体之效,在宋代被列为皇家贡品,其食用方法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

制作工艺:白果挑选—清洗—去壳、去内衣—盐浸—沥干—待用或炖或炒等)。

七. 四川省 德阳市 绵竹 剑南春

剑南春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剑南春产于四川绵竹。是唐代时人们以“春”名酒,绵竹又位于剑山之南,故名“剑南春”。这里酿酒已有1000 多年历史,早在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年至625年),有剑南道烧春之名,据-所 著书中记载:“酒则有……荥阳之土窖春……剑南之烧春。”“剑南之烧春”就是绵竹产 的名酒。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代曾在绵竹“解貂赎酒”。从此,绵竹酒就以“土 解金貂,价重洛阳”来形容自己的身价。宋代大诗人苏轼作《蜜酒歌》,诗前有引:“西 蜀道人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力,作此歌以遗之。”杨世昌是当时绵竹 武都山的道士。由此足见唐宋两代,绵竹的酒已是醇酽美酒。剑南春酒的前身绵竹大 曲创始于清朝康熙年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办的酒坊叫“朱天益酢坊”, 业主姓朱,名煜,陕西三原县人,酿酒匠出身。当初,他发现绵竹水好,便迁居到此, 开办酒坊。后来,又有白、杨、赵三家大曲酒作坊相继开业。据说,这四家都是采取陕西略阳的配方酿造大曲酒。据《绵竹县志》记载:“大曲酒,邑,味醇香,色泽 白,状若清露。”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在《函海》中写道:“绵竹清露大曲酒是也,夏清 暑,冬御寒,能止吐泻,除湿及山岚瘴气。”清末已发展到十七家。1958年,绵竹大 曲酒改名“剑南春”。 品种:剑南春酒酒度分六十度、五十二度两种。    剑南春酒属浓香型白酒,芳香浓郁,醇和甘甜,清冽净爽,余香悠长,具有独特的“曲 酒香味”。 成份:绵竹剑南春酒以红高梁、大米、小麦、糯米、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用优质小麦制大 曲为糖化发酵剂。采取“红糟盖顶、低温入池,双轮底增香发酵,回沙回酒,去头截尾,分段接酒”等 酿造工艺,经过长期贮存,细心勾兑调味而成。    1922年,绵竹剑南春在四川省第七次劝业会上获一等奖;1928年,在四川省国货展览会上,又获奖章和奖状。自此,它声誉日增,誉满全国。( 绵竹)

八. 安徽省 合肥 庐江县 庐江绿茶

  庐江县是安徽省重点产茶县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就提到“庐江好茗”。至今百年以上茶树犹存。庐江主产“绿茶”,分“青大茶”(把子茶、兰花茶)和“炒青”两种。名优高档主要有:“白云春毫”和“潜川雪峰”。产于汤池和柯坦一带的二姑尖、百花寨、平顶山山巅。这里终年云雾缭绕,兰花丛生,无污染的优越自然环境,孕育出名茶,一片片形似雀舌,外披白毫如雪,香气清爽持久,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鲜醇甘甜。具有提神益思,止渴生津、消食除腻、清火明目之功能。 

九. 四川省 德阳市 广汉 松林桃

松林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广汉松林桃是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松林镇的。松林镇是以桃、梨、柚为主的水果专业镇,2004年,松林桃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05年,成功注册“川西松林”水果集体商标。2012年10月,“松林桃”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松林镇,被著名画师张大千先生誉为“桃花之海”,境北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手书碑刻“天下第一山”,它以历史悠久的桃花会和四季花果不断而远近驰名。松林镇地处广汉、中江、金堂三县市交界处,全镇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

据了解,该镇目前水果种植面积达4万亩,有桃、梨、柚、樱桃、枇杷、苹、李等优质水果系列品种100余个,水果远销陕西、甘肃、重庆等地。去年,水果产量达6万吨,产值1.4亿元。因水果出众,松林先后荣获“德阳市优质水果基地”、“德阳市水果专业镇”等称号,松林柚、松林桃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并成功注册“川西松林”牌集体水果商标。

2012年10月,“松林桃”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扩大了“川西松林”水果品牌的影响力。

地域范围

松林桃产于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广汉市境内松林镇在内的17个乡(镇),182个行政村,具体为:松林镇、三水镇、新丰镇、和兴镇、北外乡、连山镇、金鱼镇、小汉镇、兴隆镇、金轮镇、高坪镇、西高镇、新平镇、南丰镇、南兴镇、向阳镇、西外镇。广汉市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1′43″-104°29′45″、北纬30°53′41″-31°08′38″之间,东邻中江县,南连新都区、青白江区,西靠彭州市,北与什邡市接壤。保护面积 2.8万公顷, 年产量44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松林桃果形大,近圆形,果洼深,果顶凹,缝合线明显,较对称,梗洼深。果肉底色乳黄色,果面着片状红色。果肉乳白色、果顶近皮处微红色。肉质细脆,纤维少,汁液中等,味甜,有香气。核中大、半离核、浅棕黄色。 (2)内在品质指标:松林桃可溶性固形物≥9.5%,可食率≥75%。 (3)安全要求:符合《无公害农产品 桃》(NY5112-2002)标准的安全要求。

十. 四川省 德阳市 什邡 马井手工挂面

民国时期,马井乡有专营手工挂面作坊六、七家。面质柔软、洁白,纯净无杂,根头细如银丝,匀称光滑,开水一烫即熟,久煮变不糊不腻,誉为“银丝挂面”。著名的挂面作坊有“清泰和”、“云升号”、“洪顺和”等。每年运销成都约十万斤。



民国二十七年,“清泰和”挂面参加成都展销,颇受好评。因此更加注意质量,并推出朱砂、香油、蛋青等特制新产品。同行的“云升号”、“洪顺和”等与之相互竞争,精益求精,马井挂面更为人们所赞赏。



民国三十年,“中国实业协会”专函什邡县政府,征集“马井挂面”样品送重庆展览。马井乡所征得“清泰和”的朱砂面、香油面各一公斤,匣装送展,得到好评。



民国三十三年,驻广汉飞机场“盟军”飞行人员,多携带马井挂面回国馈赠亲龙。广汉城关经营干菜的张照祥、经营猪肉的张诚恩,大批定购马井挂面,赚取外国人的厚利;成都总府街的“大可楼”、春熙路的“味虞轩”、东大街的“华美”等商号,也纷纷订货经销,马井挂面更是名噪一时。



民国三十五年,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派专人持名片来马井订购特制蛋青面二百斤,因要求工艺严格,赶制不及,来人竟座候半月之久,才提货而去。马井挂面每年七月开工,次年三月停产,产量小,需求大,不能满足供应。解放后,偶尔生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