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孟津县特产有哪些 孟津县有什么特色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孟津县特产有哪些 孟津县有什么特色更新时间:2022-06-28 13:41:08

一. 河南省 新乡市 延津县 延津黑豆

延津黑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延津县药黑豆原是当地家农土品,颇具盛名,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盛誉。为了提高药黑豆产量,扩大出口,增加创汇,1978年延津县农业科技人员采用钴60对药黑豆进行辐射育种获得成功,1987年经河南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豫豆四号”,同年被中国种子公司列入出口商品名录。

延津药黑豆,皮黑仁青,种脐白色,籽粒圆润,人称“黑王明珠”。据《本草纲目》记载:药黑豆具有补肾养血,清热解毒,活血化淤,健脾利湿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出血过多等症,现代临床可用于三四十种疾病治疗。东南亚一些国家常把药黑豆当作补品食用,因而价格昂贵,供不应求。1987年经河南中医学院药理分析,药黑豆含蛋白质42.4%,并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锌、铜、锰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延津药黑豆,平均单产150千克,较过去农家种高56.1%,当地生育期102天,较过去早熟15天,并具有抗倒伏,抗病性强,成熟后不落荚等特点。由于其营养保健价值极高,早已蜚声省内外,引起各地重视,已推广到河北、山东、安徽和广东等地种植。

延津黑豆

地域范围

延津黑豆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延津县小潭乡、榆林乡、石婆固乡、僧固乡4个乡,涉及新堤、小李村、高庄、胡堤、兴无、大榆林、夹堤、东娄庄、东小庄、老任庄、王庄、王村、枣园、小韩庄、大韩庄、张河、任光屯、大油房、南孟湾、南郑庄、西秦庄、南秦庄、东秦庄、马庄、北郭庄、老仪门、塔铺、大柳树、潘家、太平庄、通郭村、吕店、关辛庄、里仁村、里乡村、陶庄、梨园、里士村、集北、朱庄、段庄、范庄、小油坊、位庄、盐场、十里铺、郭庄、大潭村、文岩、小潭、周庄、李庄、小吴、李大吴、寨子村、军寨、王潭村共计57个村庄。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35°07ˊ21〞-35°29ˊ48〞,东经113°57ˊ18〞-114°46ˊ39〞,北与卫辉市搭界,南同原阳县接壤,西连新乡县,东与封丘县毗邻,东西总长22.5km,南北总长18.5km,适宜种植总面积10000公顷,年总产量达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延津黑豆皮黑仁青,种脐白色,籽粒圆润,表面油光发亮,内仁碧绿,晶莹剔透,人称“黑王珍珠”。 2、内在品质指标:延津黑豆以其优良的品质而著名,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被中国种子公司列入出口商品名录,是国内国际市场上的-货。据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延津黑豆中的氨基酸总和32%~35%,蛋白质40%~41.8%,粗脂肪20%~22%,水分10%~12%,粗纤维5.1%~5.3%,铁41mg/kg~43mg/kg,钙1.46×103mg/kg~1.49×103mg/kg,钾1.6×104mg/kg~1.75×104mg/kg,维生素E1.10IU/100g~1.25IU/100g,棕榈酸10%~12%,硬脂酸3.6%~3.8%,油酸18.5%~21%,亚油酸54%~57%,亚麻酸7.2%~7.8%,花生酸0.3%~0.4%,二十碳一烯酸0.1%~0.3%,山嵛酸0.40%~0.6%。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NY5332-2006)标准,产品质量也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粮用豆》(NY 5202-2005)标准,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黑豆质量安全。

二. 山东省 德州 宁津县 宁津景泰蓝

宁津县王布谏珐琅厂建厂于1978年,其景泰蓝制作工艺系由北京传入。它始于明代景泰年间,是用紫铜做成器物的胎,把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在铜胎上,填上珐琅彩釉,然后烧制而成。王布谏景泰蓝分仿古工艺品和现代工艺品,共50多个类型,100多个品种,具有做工精细、技术精湛、图案美观、色泽鲜艳、素雅大方、仿古性强、经久耐用的特点。产品中大者如鱼缸,小的如鸟食碗。其主要产品有:天球、美人、象鼻、鱼缸、奖杯、香炉、花瓶、酒具、古灯等。产品曾在山东省外贸手工艺品商店、上海文物商店、北京友谊商店等地展销,同时还远销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

三. 山东省 东营 利津县 油浸香辣小鱼

油浸香辣小鱼

原料:小鱼

配料:

1、永川豆豉(切碎)、蒜末、姜末、辣椒末。

2、料酒、味精、白糖。

做法:小鱼洗净加放盘里加料酒拌匀,上锅蒸二十分钟取出,倒掉碗里的汁备用。锅里放油,要多些,冷油加入配料1,中火翻炒至香味出来。这时再倒入蒸好的小鱼,加入少许白糖、味精调味关火装盘。

四. 山东省 东营 利津县 葡萄罐头

利津县从1994年开始生产葡萄罐头,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量逐年递增,成为东营利富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拳头项目,是利津县知名的特色食品。该产品以巨峰葡萄为原料,采用世界最先进工艺,按照出口食品商检标准,经过去皮、去籽、护色和滚动回转式常压常温杀菌,优选国际一级白砂糖调配优质汤汁等技术措施制成。工艺精细、包装严密,具有色香味美、酸甜适中、爽口解渴、营养丰富之功能。即使老幼皆用、四季宜人的家庭常用食品,又是走访亲友的馈赠礼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成为国际市场特别是日百市场的抢手产品,占日本市场份额的20%以上。近两年,需求量不断增加,产品供不应求,达到年产1500吨的生产规模,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创汇200度万美元。

五. 新疆 阿勒泰 布尔津县 喀纳斯蜜瓜

喀纳斯蜜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喀纳斯”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喀纳斯蜜瓜产区位于布尔津县,在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布尔津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良好,地理位置优越,种瓜历史悠久,生产的蜜瓜比其他地方种植的蜜瓜糖度高出7度左右,成为阿勒泰地区著名的特色农产品,被誉为“阿山一绝”。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土壤资源以及优质的地下水,为甜瓜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种植出的甜瓜口感清爽脆甜,食用品质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

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依托喀纳斯旅游沿线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通过组建喀纳斯蜜瓜销售协会,及时注册“喀纳斯蜜瓜”商标,生产的喀纳斯蜜瓜具有糖分高、口感好、汁液醇密等特点,被誉为“阿山一绝”。

喀纳斯蜜瓜系布尔津县,因肉质细软汁液醇蜜而得“蜜瓜”之名。产地位于布尔津县至喀纳斯旅游沿线,窝依莫克乡托库木特村绿色无公害瓜菜示范基地,土质肥沃光照充足,引施喀纳斯天然湖水和绿色农家肥。入口香甜,回味无穷,被誉为“阿山一绝”。

地域范围

喀纳斯蜜瓜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布尔津县杜来提乡、窝依莫克乡2乡5村。地理坐标位于:北纬47°22′-49°11′、东径86°25′-88°06′之间,东邻阿勒泰市,西接哈巴河县,南毗邻吉木乃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保护面积为100公顷,年产量0.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喀纳斯蜜瓜外形呈椭圆,果皮青色或黄色,有凹凸不平的网纹,这些网纹就像是永远走不完的迷宫,切开瓜后可见瓤沙和金黄色果肉,果肉细腻、细脆爽口。 (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是14%—19%,还原VC每100g含6mg——10mg,总酸/㎏含12g—17g。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符合 NY5109-2005 《无公害食品 西甜瓜类》标准的要求。

六. 河南省 洛阳市 孟津 孟津黄河鲤鱼

孟津黄河鲤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孟津黄河鲤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这里所产鲤鱼尾巴浅红、肚皮鲜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泥腥味,营养丰富,滋补健身,为宴席佳肴。

孟津黄河鲤鱼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的。孟津以东黄河河道开始放宽,河床宽而浅,含沙量少,透明度高,水中富含鱼类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盐类,此处的鲤鱼因而味道鲜美。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赋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这恐怕是孟津红烧黄河鲤鱼最好的广告词。

孟津县会盟镇调优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突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黄河鲤鱼养殖生产,加快黄河鲤鱼产业的发展,打造洛阳最大的万亩无公害黄河鲤鱼养殖基地,计划年产3万吨、实现产值4亿元。

七. 云南省 昭通 盐津县 盐津豆花

豆花

盐津豆花是一道地方名菜,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吃的一道家常菜,真正的一种物美价廉的好食品。盐津豆花的口味好,与盐津的豆子有很大的关系。盐津豆子没有东北大豆那样壮,个头小巧得多,但所含的营养价值却十分的丰富。盐津地处滇东北的乌蒙山麓,属于典型的v型山谷,地瘦云雾多,阳光少但热量足,正是这样的特殊地理条件,才孕育出做盐津豆花的好原料,做出的豆花才味道好,让人称道。

豆花的口味主要在拌豆花的辣椒上,在农村一般人家都是糟辣子,加鱼香或葱蒜就行了,在乡镇就要讲究点,有的做肉丸子辣子来吃豆花,味道就好多了,也就上了一个层次,但吃豆花也很讲究环境的,有热情好客的人招呼吃豆花,豆花的味道才出得来,吃了心里才能舒服安逸。

八. 河南省 新乡市 延津县 延津胡萝卜

延津胡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延津县胡萝卜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代,尤以明朝万历年间作为贡品而名扬天下。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所产胡萝卜“个大、色鲜、味美、口感甜脆、含糖量高”,被誉称“小人参”,成为河南省农业系统第二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全国第二个胡萝卜地理标志农产品。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延津胡萝卜中的蛋白质含量达1.14%,可溶性总糖达6.09%,维生素E含量达0.077/100g,均高于普通胡萝卜。

随着延津胡萝卜的快速发展,延津县贡参果蔬专业合作社在延津县0的大力扶持下应运而生,目前社员达1128户,带动近2万农户直接从事胡萝卜种植,胡萝卜无公害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5万亩,总产量60万吨,并成为“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合作社还注册了“贡参”牌商标,开发了胡萝卜醋饮料、胡萝卜酱菜等系列产品。延津胡萝卜优良的品质,不仅荣获了“无公害农产品”、“河南名牌农产品”等称号,还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出口港澳。延津胡萝卜成功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对于产品质量升级、品牌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官特征:短缩茎突出,枝叶少,肉质根大;圆柱型,尖削度小;不分杈、无裂痕;光洁度好,色泽鲜艳,易做高档菜造型;历经三寒身不损,熟置三日而色不变。

内在品质指标:延津胡萝卜除具有一般胡萝卜的营养成分外,其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E的含量较高。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延津胡萝卜中的蛋白质的实际含量达到1.14%,可溶性总糖达到6.09%,维生素E的实际含量达到0.077/100g。延津胡萝卜口感极为甜脆,风味独特,深受客商青睐。

地域范围

延津胡萝卜的地域保护范围为河南省延津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6′-113°57′,北纬35°07′-35°29′。延津县西毗新乡,东临封丘,南连原阳,北与滑县、浚县、汲县三县接壤。黄河故道自西南至东北绵亘境内,海拔高度一般在65米至71米之间,东西最长42.5公里,南北最宽40.5公里,总面积947.53平方公里,耕地71.2万亩。全县辖18个乡镇,375个行政村,46.5万人口。延津县胡萝卜生产地域分布于小潭、新安、榆林、塔铺、石婆固五个乡镇。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延津县境内西南高,东北低,自然坡降约七千分之一。地貌分三种类型:古黄河高滩地,占总面积的15.2%;沙地,占总面积的47.6%;低洼易涝地,占总面积的37.2%。土壤类型以粘沙两合土为主,土层深厚绵软,土壤结构好,土质疏松,透气性和透水性好,pH值在7.8-8.6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1.2%,全氮含量0.3%,速效磷含量18PPM,速效钾含量180PPM。

(2)水文情况:延津地表径流较多,有东孟姜女河、大沙河、柳青河、文岩渠、人民胜利渠、东三干和南分干渠,均属黄河水系。年地表径流量7192.6万立方米,地下水位浅且水量富足,水中含氮量大,每立方米含量折合硝氨2.5公斤,属地下肥水。胡萝卜产区无污染企业,农田经多次黄淮海(项目)开发,现已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

(3)气候情况:该地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凉爽时令短;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504.83小时;太阳辐射量大,总辐射值为119.04千卡/cm2;全年无霜期时间长,达216天,活动积温达4642.5℃;年均降水量为600.5毫米,年均绝对湿度为12.6毫巴。

(4)人文历史情况:胡萝卜自唐朝引入中原,延津即有种植,距今已有1300多年。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延津县卷》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延津胡萝卜曾经作为“贡品”供奉过朝廷。康熙四十一年《延津县志》物产篇将胡萝卜列为主要蔬菜之一。1990年《延津县志》记载解放前当地的蔬菜主要是白菜、白萝卜和胡萝卜。《新乡市志》(1986-2000)更是明确地记明,延津胡萝卜产区已发展成为新乡市外销型大型蔬菜基地。历史上,胡萝卜曾是延津人民充饥度灾的保命食品,后经世代农民不懈耕种,面积逐步扩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加大支农工作力度,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农业标准化生产逐步得以推行。胡萝卜生产普遍禁止使用氯化根肥料和高毒农药,生产技术由畦种逐步改为埂种,生产模式也实行瓜果蔬菜兼作和科学套种。胡萝卜产区先后获得了“河南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称号和《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2004年3月,国家商标局通过了对延津县“贡参”牌胡萝卜商标的注册。2005年9月,“贡参”牌胡萝卜又被河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定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

九. 河南省 洛阳市 孟津 孟津西瓜

孟津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孟津西瓜以皮薄瓤沙含糖量高口感绵润而闻名。送庄村在蔬菜基地种植精品西瓜100多亩,采用有机肥施肥和深井水灌溉,养殖奶羊40多头,在西瓜生长过程中喷洒羊奶,既杀菌又增加营养成分。

孟津县送庄镇地处邙山岭上,土质好、水好,早在秦王李世民年代,村民种植的西瓜就因品质好被赐为贡品,每年向朝廷进贡,当做御品食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送庄村种植的无籽西瓜更是远近闻名。现在所产的袖珍西瓜以皮薄、沙瓤、含糖量高而远近闻名。为提高西瓜的营养成分,从西瓜坐果到采摘的一个多月里,还要为西瓜瓜秧多次喷洒优质羊奶,羊奶不仅能够提高西瓜品质,还具有杀菌作用,羊奶袖珍西瓜便是由此而得名。

孟津西瓜主要特点是皮薄质优、携带方便、色泽艳丽、成熟期较早。果皮颜色有黄色、绿色以及各种颜色的花皮,瓜瓤有鲜红、红色、粉色、鲜黄、橙黄、米黄等,果实形状分为圆形和椭圆形。孟津西瓜肉质细嫩多汁,一般单果重1.5kg左右,果皮厚度0.4cm,果实中心含糖12.5%,临近果皮部位含糖量9%。果实脆甜、口感极佳,清爽解渴,是一种最富有营养、最纯净、食用最安全的食品。瓜熟季节从省内外买瓜者络绎不绝。

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北京、上海、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地。因其生长过程中没有采用任何嫁接技术和喷施农药、化肥等,这种小西瓜与普通大西瓜相比,具有产量高、糖分大、瓜型适中等优点,小巧玲珑,皮薄质优,甜美爽口,外观艳丽,携带方便,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孟津西瓜主要分布在洛阳市孟津县区域会盟镇 平乐镇 送庄镇、白鹤镇 朝阳镇 城关镇 麻屯镇 横水镇 小浪底镇 常袋乡,总生产面积2500公顷。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地段,东距省会郑州110公里,西距豫西名城三门峡90公里,南与古都洛阳毗邻,北临滔滔黄河,与济源市一桥相连,基本地形地貌概括为“三山六陵一分川”, 全县跨东经112°12′—112°49′,北纬34°43′—34°57′,东西长55.5公里,南北宽26.9公里,面积758.7平方公里。境内交通发达,百里黄河上有5座铁路、公路桥和山西、河北、焦作、济源等省市相通;陇海铁路纵贯全境,焦枝铁路在孟津设有3个车站;被称为欧亚大陆桥的连霍高速公路在我县开设有3个上下道口,太澳高速、洛阳西南绕城高速、310国道、207国道、洛常公路等交通干线在境内纵横交叉;国家二类航空口岸洛阳飞机场坐落在我县的麻屯镇。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既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又为生产经营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撑。孟津西瓜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500公顷,年产量8万吨。

十. 河南省 洛阳 孟津 洛阳铲

洛阳邙山一带虽然古墓分布稠密,但对盗墓者来说,也并非唾手可得。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长期的雨水冲刷及平耕土地,除个别大墓保留有封土堆外,绝大多数在地面上已难看到任何痕迹,盲目的挖掘不仅效率低,而且往往会一无所获。若要找到古墓的准确位置,就必须在现代耕土或挠土层下找到墓道或墓口。最初盗墓贼是用厚实锐利的铁锨在地上挖出方形洞穴,以锨头带出来的土来找墓,这种方法很费力,铁锨经常带不上来土,也不能探得很深。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墓中古物价格高涨,盗掘之风愈刮愈烈。利益驱使之下,洛阳盗墓者挖掘古墓的技巧也越来越精,洛阳铲就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的。

据传1923年前后,马坡村村民李鸭子到孟津赶集,他看到商家在搭帐子固定四角时,用一种铲子戳洞扎杆,这种工具既锋利又能把土带出来,受此启发,他将之加以改进后,打造出用来盗墓的铲子,由于这种铲子首先在洛阳地区使用,人们遂称之为“洛阳铲”。

洛阳铲为半圆形的铲子,由铲头、铁把、蜡杆、绳子等组成。随着盗墓经验的积累,一些盗墓贼逐渐掌握了辨别土色土质的能力,他们利用洛阳铲插入土层带上来的泥土,对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进行简单分析判断后,就可确定地下有无古墓。洛阳铲制作工艺复杂,制造一把小铲只能手工打制,整个过程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20道工序。随着时代发展,新铲在旧铲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铲头后部接的木杆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拆、装和携带都十分方便。

洛阳铲发明后不久,就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兴趣和重视,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编写的《中国考古学》一书中,开始将洛阳铲在考古界进行推广。考古工作者使用的洛阳铲,被称为探铲。中国著名的殷墟、偃师商城等一座座古城址的发掘中,洛阳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洛阳铲已成为考古工作者的利器,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名考古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洛阳铲已成为了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

神奇的洛阳铲还是建筑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为工人准确地打出各种尺寸的探孔,再灌注水泥和钢筋,形成坚固的灌注桩,支撑着各种各样的建筑以及公路、铁路的路基。洛阳铲一个著名的记录是:洛阳探工用洛阳铲为宜洛煤矿成功地打过百米深孔。当然,洛阳铲也不是万能的,一般的砖、瓦可以穿过,但遇到石块就无法穿过了,因此,洛阳铲比较适合土层深厚的平原地区。

“洛阳铲”是考古工作中用来探测地下古墓位置,基建中用来探测地层的一种轻便的探测工具。其构造有二种:一种为下端只具有一个瓦状的铲头,弧度约成半圆,直径7厘米左右,铲头长10—20厘米,铲的后端稍厚,前端为半月形铲刃;铲肩上有铁柄,上端有筒状铲裤,可安装木把,总长近三米;木把上可刻上尺寸,随时检查探测深度。另一种铲的上部与第一种基本相同,只是把铲刃前端改进成合抱形式,称为套铲。“洛阳铲”操作方便,少伤地层,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具有从地下含出“原本”的功能。由于“洛阳铲”是在洛阳创造的,又首先被洛阳地区采用,因而得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