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可以邮寄的莱芜特产 莱芜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可以邮寄的莱芜特产 莱芜特产有哪些可带走更新时间:2022-05-19 02:34:28

一.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肉片焖豆角

菜系:鲁菜

口味:咸鲜

价格:10-40元

特色:菜质细嫩,软烂鲜香。

原料:

猪肉(肥瘦)100克,四季豆400克,大葱5克,姜5克,大蒜(白皮)5克,白砂糖5克,淀粉(豌豆)5克,酱油20克,花椒3克,味精2克,植物油30克,猪油(炼制)30克。

制作方法:

1.将豆角择筋洗净;葱、姜均切丝,蒜切片;花椒用水浸泡后,拣出花椒,花椒水留用。

2.勺内放油烧热,把豆角放入炸至半熟倒出。

3.勺内放熟猪油烧热,把肉片下勺煸炒半熟,加葱、姜、蒜稍煸,添汤,加酱油、白糖、花椒水,再放入豆角盖严,移在小火上焖烂,掀盖加味精,用湿淀粉勾芡,盛入盘内即成。

二.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黑猪

莱芜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莱芜黑猪以其耐粗饲、抗病强、产仔多、瘦肉率高、肉质醇香而闻名全国,素有“国宝”之称,与莱芜大黑山羊、黑鸡、粗毛型长毛兔一起并称为莱芜“三黑一白”,闻名全国。全区年各类牲畜饲养量180万头(只),家禽1000万只,肉蛋奶总产3.3万吨,形成了全国著名的瘦肉猪生产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兔毛市场。

莱芜黑猪是华北黑猪的典型代表。其骨架粗壮,体质结实;头长嘴直,耳耷至腮

部;胸部窄狭,肋部丰满,背稍凹垂腹;四肢健壮,尾粗而长直;皮厚紧密,皱褶少,毛黑色粗密有

光泽。除具有耐粗饲、育肥快、瘦肉率高、肉质香醇等特点外,还有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的特点。母

猪有8~9对发育良好的0,二三个月(龄)体重30公斤时就发情,且易受孕。一年产两窝或两年产

三窝。每窝产仔猪12头,多者可达27头;护仔性强,哺育率95%左右。公母猪一般4~6个月可配种,

利用7~8年。克郎猪耐粗饲,生长快,8个月即可成肥,体重75公斤左右,出肉率53%。其肉含干物质

高,故食之细嫩、鲜美、香醇,为其他品种所不及。

莱芜农户有多养猪的传统。《续修莱芜县志》载:“境内农家盛行养猪,普遍饲料为糟糠、高粮

及豆饼,其肉香醇,历年销于临境者也有相当数量。”莱芜仔猪销往济南、淄博及黄河以北地区,素

有“流不尽的汶河水,赶不尽的莱芜猪”之称。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莱芜猪的选育和发展,进行

过多次调查,建立育种基地,选育形成莱芜猪Ⅰ系(即原莱芜猪或纯种猪)。从50年代开始,莱芜猪

与约克夏、内江等良种猪杂交,形成莱芜猪Ⅱ系。1986年,莱芜市被确定为全国瘦肉猪生产基地,市

内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建立健全实验基地和配种网点,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广泛采用“前足后限”法,

即65公斤前喂饱喂足, 65公斤后限制采食量的饲养方法, 提高了猪的瘦肉率和屠宰率。 1987年存养

29756头。

三.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三辣

莱芜三辣——生姜、大蒜、大葱 驰名中外,莱芜生姜、大蒜及其加工产品被评为“-绿色食品”,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颇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莱芜生姜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封建社会曾是朝庭的贡品。莱芜生姜以其姜块肥大、皮薄丝少、辣浓味美、色泽鲜润而著称,富含多种维生素,既是美味品,又是保健品,民间有“冬夏吃生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莱芜白皮蒜瓣大、产量高,质细辣味香,具有防病保健之功效。莱芜鸡腿葱是烹调的常备佐料,“如吃山东菜,菜菜不离莱芜葱”。

四.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西红柿炒蟹

菜系:鲁菜

口味:咸酸

价格:10-40元

特色:菜肴金黄光亮,味咸鲜香中微有柿酸。

原料:

海蟹700克,西红柿250克,香菜15克,大葱50克,姜50克,植物油50克,料酒10克,盐3克,味精2克,白砂糖5克,淀粉(豌豆)5克,香油5克。

制作方法:

1.活蟹宰杀洗净后剁块,切口处蘸干面粉,放植物油中炸至浅金黄色。

2.西红柿去皮、蒂,切滚刀块。

3.滑勺内加植物油烧热,放入葱姜末炒香,加入西红柿煸炒,随加盐、味精、白糖炒匀,再加入蟹块炒匀,用少许水淀粉勾芡,淋香油,撒香菜末即成。

小贴士:

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植物油约1000克。

五.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永宁的桃子

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我国桃子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世界约1000个品种以上,我国有800个品种,用于生产栽培的有30个左右。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15克,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0.8克,脂肪0.1--0.5克,含维生素C3--5毫克,维生素B1 0.01--0.02毫克,维生素B2 0.2毫克,类胡萝卜素1180毫克。



桃树为中型乔木,树体不大,栽培管理容易,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无论南方、北方、山地、平原均可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进行栽培。供观赏用的各种花色类型花桃、垂枝桃以及适应盆栽的寿星桃都为绿化城市,美化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桃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桃子的口感良好,通体能散发出一股能够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儿,所含营养物质也相对丰富,吃了对身体有补益延年的作用。



桃子的枝、叶、果桃还具有药用价值。唐代药物学家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还说“肺病宜食之”。按,中医称肺为“娇脏”,喜湿润,恶干燥。桃子富含胶质物,这类物质到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达到预防便秘的效果。桃子的营养还善走皮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只是桃干的含糖量过高,用开水与少量绿茶或花草茶冲服就好得多,还能提高风味。



值得注意的是,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状。

六.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七.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究,共有三道工序。一是制形。拳头大的一块面,用擀面杖压成薄薄的长方形,抹上一层油,然后左右各向里对折,压住。再将上方两角轻轻一拉,以致上宽下窄,样子不再呆板。然后是烙,把做好的面饼放进大平锅,盖上盖件,两面都烙,直到挺身。第三道工序是烘烤。这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火烧好吃与否主要看烘烤的效果。必须掌握好火候、温度,也是制作方火烧的关键技术所在。吃方火烧,还有一绝配,那就是热豆腐。豆腐是农村家常菜。口镇的豆腐一般都是浆豆腐,味浓纯正,特别有豆腐味,也很结实。将刚做好的浆豆腐,切成半斤沉的方块,放在热浆里热着。吃的时候,捞出一块放在碗或盘里,加上蘸水蘸着吃。蘸水各种各样,供人们自由选择。有青辣椒、红辣椒、蒜泥、香椿、薄荷、韭菜花等,吃多少自己加,吃起来很清爽,很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如果只吃热豆腐不过瘾,你还可以炒上几道小菜,或切点口镇香肠,或口镇肴肉,或口镇酱肉,还有怎么也忘不了的口镇咸菜,何不再喝点小酒?够丰盛的吧?花钱不多,很实惠,吃得舒心,有滋有味。

八.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九.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莱芜锡雕

莱芜锡雕又称西关村王家锡雕,是山东莱芜汉族民间雕刻艺术品,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锡雕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清时期锡雕在民间已相当盛行。据史料记载,莱芜锡制品第一代传人可以上溯到公元1676年,所做锡制品就已受到朝廷青睐,成为贡品。莱芜制锡艺术在清朝乾隆年间已高度发展,当时从事锡雕加工制作的艺人主要分布在莱城西关、杨庄、寨里一带,而艺术水平较高的首推莱城西关王氏一家。史料记载:“乾隆女婚嫁至曲阜,由京派人于莱芜定制。”现孔府所藏部分锡制品就是乾隆皇帝女出嫁时定制,可见这一时期的锡雕工艺已达到了一个艺术高峰期。

莱芜锡雕以精锡为原料,以锉、锤、刀为主要工具,经设计、化锡、制钣、下料、焊接、铣磨、雕刻等十几道工序;制作技法上采用锻、塑、雕、焊、镶嵌、多材质组合等技法,凹雕、线雕、浮雕并用,表面抛光度可达10级以上;造型紧凑、简约玲珑、收放自然、比例协调。

莱芜锡雕按类别可分为礼器、饮具、灯烛具、烟具、薰具、文具、化妆盒、纪念章、浮雕摆件、花瓶、储藏用品等;按表现内容与形式分为花、鸟、鱼、虫、龙凤、走兽、吉祥物、人物、诗词歌赋、传说故事等,多达100种以上;借助地域文化故事传说、瑞兽花鸟、诗词等来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愿望,寄托人们美好的精神向往。

十.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莱芜鸡腿葱

莱芜鸡腿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莱芜鸡腿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莱芜鸡腿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莱芜鸡腿葱属山东土品,是著名的“莱芜三辣”之一,是我国众多大葱品种中独具特色的优质地方品种。莱芜鸡腿葱种植历史悠久,嘉靖莱芜县志、莱芜县乡土志就有葱的记载,1960年全国姜、蒜、葱生产规划会议在莱芜召开。莱芜鸡腿葱2003年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2013年被列为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地理保护范围涉及牛泉、高庄、雪野、里辛、颜庄等13个镇(街道办),总面积50000亩。鸡腿葱植株矮小、粗壮,株高60-70厘米,葱白长26-30厘米,其基部显著膨大,向上渐细并稍弯曲,形似鸡腿,故得名。莱芜鸡腿葱适应性强,抗旱、耐瘠、耐寒、耐热,抗病虫,耐贮藏,生命力强,有“根枯叶焦心不死”之说。鸡腿葱辛辣味浓,可生食,更宜炒食,作为生、孰、荤、素菜肴常用调料尤佳,用它烹调菜肴,主佐均宜,传有“如吃山东菜,菜菜不离莱芜葱”的说法。

鸡腿葱,因其葱白粗大,状如鸡腿而名。莱芜市莱城区及钢城区普遍栽种。

大葱为百合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第一年完成营养生长,第二年完成生殖生长,它的食用部分为鳞茎和嫩叶。特点是:栽培容易,病虫较少。适应性强,植株矮小,一般在25公分左右,葱白长13公分左右,葱径粗2公分左右。葱白卷合紧密而坚实,肉质嫩脆辛辣味强,多嗅则使人流泪,用刀横切鳞片自动燥开,耐贮存则品味不减,为烹饪提味之上等佐料。

莱芜鸡腿葱是莱芜三辣之一,葱白粗壮,上细下粗,形似鸡腿。其质地鲜嫩,辣味浓烈,耐贮藏,终年食用不变味。

莱芜鸡腿葱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修建齐长城时,那些各地征来的民夫,吃不饱穿不暖,缺医少药,承受繁重的劳动,死伤无数。有一次,一个民夫下山运料,饥渴难忍,就在溪边饮水。突然,他发现了一种奇特的野菜,就拿来充饥。这种野菜吃在嘴中清脆微辛,味美爽口,进入腹中便感觉上下通气,突然有力。于是,这个民夫便经常食之,身体也越来越健壮。在别人得病、传染瘟疫甚至死亡时,他仍然身体无恙。修完齐长城后,民夫便采集数株,回到故乡,精心培育,并分给众乡邻栽培,并取名为“大葱”(传说是山胡葱的演变),这就是莱芜鸡腿葱的来历。

莱芜鸡腿葱栽培遍及境内,牛泉、圣井、方下一带产量高、质量佳。1960年,全国八省二市姜葱

蒜规划会议在莱芜市召开,与会者专程到牛泉参观鸡腿葱的生产情况,给予很高评价,此后外省市曾

多次到莱芜购买葱种和大葱。1983年以来,牛泉、圣井等地对鸡腿葱进行提纯复壮试验,提高了葱的

产量和质量。近年莱芜市鸡腿葱年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1987年总产2000万公斤。除在山东省销售外,

还远销河南、江苏、河北及东北三省。

地域范围

莱芜鸡腿葱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莱芜市境内。地理位置在东径117°19′—117°58′,北纬36°02′—36°33′,主要涉及牛泉、方下、高庄、杨庄、寨里、羊里、大王庄、雪野、茶业、苗山、辛庄、里辛、颜庄等13个镇(街道),总面积50000亩。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形态特征:莱芜鸡腿葱,葱白粗壮,上细下粗,呈鸡腿状。鸡腿葱植株矮小、粗壮,株高60cm~70cm,开展度20cm左右。功能叶5片,叶绿色管状、肥厚、粗短,叶略弯,叶尖很砘,排列紧密,叶面蜡质粉中。 葱白部分较短,长26cm~30cm,其基部显著膨大,向上渐细并稍弯曲,形似鸡腿,故得名。单株重150g~200g。莱芜鸡腿葱适应性强,抗旱、耐瘠、耐寒、耐热,抗病虫。水分含量适中,耐贮藏,生命力强,有“根枯叶焦心不死”之说。 2、内在品质标准:鸡腿葱葱白质地细脆,辛辣味浓,最适宜熟食。每百克葱白内含有维生素c≥14.5mg/100g、干物质≥6.5%、总糖≥4.0%、钙≥50mg/100g、磷35mg/100g。营养丰富,辛辣芳香。 3、质量控制标准:3.1、感官标准:鸡腿葱要求无腐烂、冻害、病虫害及机械伤,同规格的产品整齐度达到90%以上。3.2、鸡腿葱质量标准必须符合国家葱蒜类蔬菜绿色食品标准:出口产品按进口国的要求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剧毒和高毒农药不得在鸡腿葱生产中使用,不得检出。鸡腿葱生产者在其鸡腿葱被检测时,应向有关的检测部门自报农药使用种类。拒报、瞒报、谎报,其产品被视为不合格产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