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柞水土特产 柞水县有什么特色美食和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柞水土特产 柞水县有什么特色美食和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6 01:08:44

一. 陕西省 宝鸡 陈仓区 陕西锅盔馍

锅盔馍是关中独特的风味小吃。制作时先把面发酵好,擀成一个大蒲团形状,放在锅里先用大火上色,后用温火慢慢烤。烤熟后端出来,象一个大锅盖子,又厚又圆人吃时用手一块一块的掰。

二.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长安板栗

远在五六千年前,长安县一带就栽培栗子树,食用栗子。长安板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肉质细腻,具有好储藏的特点,适合广大旅游者携带馈送亲友。( 西安)

三.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太后火锅

遐尔闻名的“西安饺子宴”是中华美食的精品,而最后一道“太后火锅”则将饺子宴推向高潮。据传当年慈喜太后与光绪皇帝避难西安,一晚慈喜看完秦腔后感到 腹饿,即命御厨赶做她从来没有吃过的夜宵。厨师深知太后的僻好,就挖空心思,用鸡肉作馅,做成小拇指大小的珍珠饺子,用火锅盛鸡汤现煮。每小碗盛三个、六 个或九个,慈喜不解,厨师笑道:“取三六九往上走之意”,慈喜大悦。如今饺子宴的“太后火锅”由服务小姐当众调煮、分碗。一边煮一边叙述着当年有趣的故 事。每位客人尝到不等个数的珍珠饺子,都会得到一句满意的祝福:吃到一个,称一帆风顺;两个,称双喜临门;三个,称连升三级;四个,称四季发财”五个,称 五谷丰登;六个,称六六大顺;七个,称七星高照;八个,称八仙过海;九个,称至高无上;十个称十全十美。若没有吃一个,你会得到一句无忧无虑,健康长寿, 欢迎您再来”的颂辞。至此中外客人无不欢天喜地。饺子宴以德发长饺子馆和解放路饺子馆称盛。

四.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莲蓬鸡

陕西省西安市古典名菜,始于隋唐时期。唐都长安的曲江池、 太液池都广种莲藕,名厨们触景生情,匠心独运地将那出水荷 花的婀娜倩影化入菜肴之中,创制了别人一格的“莲蓬鸡”,完美地 体现了中国菜质、色、味、形、器的五种属性,在众多著名的菜肴中 独树一帜。 基本制作工艺是:将母鸡粗加工后洗净,从脊背处划开, 入汤锅煮六成熟捞出,拆除鸡骨(要保持鸡皮外形的完整),胸朝下装入蒸盆,加鸡清汤、葱段、姜片、上笼旺火蒸熟。鸡脯肉与猪板油 叠放在砧板上,砸成细茸,撒干淀粉搅匀。鸡蛋清打散,分多次掺入鸡革里,边掺边顺着一个方向搅打,制成“鸡酿子”。取小吃碟一个,小羹匙12个,分别抹上一层熟猪油,刮入鸡酿子,抹平,用菠菜汁 将小碟内的酿子中间染绿,再将熟莲子镶在四周,状如莲蓬。将羹匙里鸡酿子的尖端抹少许番茄酱,使呈红色如荷花瓣。然后将小 碟、羹匙入笼用小火蒸约3分钟取出,将莲蓬放在盘子中心,花瓣 排在四周,用生鸡酿子粘连在一起,再上笼蒸2分钟。将鸡蒸盆取出,原汁浇入汤锅,鸡胸朝上扣入大汤碗里。汤锅内再续鸡清汤,加 料酒、精盐,烧沸撇净浮沫,倒入十汤碗里,再将蒸好的莲蓬、荷花 推人碗内的鸡上即成。 风味特点是:形似莲蓬,犹如荷花漂浮水面,与白色的鸡肉相 映成趣。鸡肉酥烂,鸡酿软嫩,汤情味鲜,香醇宜人。是—道高蛋白 质、低脂肪、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菜肴。( 西安)

五. 陕西省 商洛 柞水县 柞水核桃

柞水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柞水核桃,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文献记载,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植于京都长安,然而“龙凤之地”不适核桃生长发育,便被发配到商洛山中。岂知,核桃却因祸得福,寻到了安家落户、发家兴族的宝地,从而繁衍成为一个旺族。唐代以后,柞水核桃已有相当规模。

地域范围

柞水核桃产地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9′25″~109°36′20″,北纬33°25′31″~33°55′28″。东临商州、山阳,南接镇安,西临安康地区的宁陕县,北与西安市的长安、蓝田接壤。其分布区域包括全县16个乡镇。区域保护面积20000公顷,年总生产规模3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柞水核桃坚果方椭圆形,横径35-55mm ,外壳自然黄白色,缝合线紧密,种仁饱满,取仁容易,种皮色浅,仁味油香,涩味淡。平均果重大于10g,出仁率大于50%。 2、内在品质指标:柞水核桃营养丰富,各品质指标符合国家特级标准要求,脂肪含量≥65%,蛋白质含量≥14.0%。 3、安全要求:柞水核桃执行《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NY5013-2006)标准。

六. 陕西省 西安 临潼 临潼韭黄

 临潼韭黄 又叫黄牙韭菜,是冬季调节蔬菜市场之佳品,深受群众欢迎。
    临潼韭黄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人们就利用华清池的温泉水在冬季栽培韭黄。“至冬移根藏于地屋沟中,盖上厚干草,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嫩黄,谓之韭黄,比常韭易利数倍。(见元王祯著《农书》)骊山脚下温泉水水温高达43℃,并含有多种矿物质,菜农冬季利用温泉水灌溉,栽培的韭黄品质优良,茎叶宽大,色泽金黄,质地柔软,肥嫩多汁,味美可口,每逢年节上市,供应临潼、西安市场。据《续修陕西省通志稿》中对“韭”的记载中有:“案此秦地通产,临潼尤胜,其韭黄晚冬可剪,肥嫩味美,号为,乃温泉之力也。”可知“韭黄”为临潼已是久负盛名了。韭黄系韭菜遮光软化而成,生产周期短,收益高。解放前,临潼韭黄的生产,多集中在华清池附近,解放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栽培技术的提高,其他地方亦有生产。

七.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油桃

大荔油桃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有止咳化痰、补气健肾之功能,能降血压,可延年益寿,少儿食用能促进发育,提高智力。大荔油桃益处富含维生素c,大荔油桃由桃子改良栽培而成,比桃子甜,营养也丰富一些。一个新鲜大荔油桃所含的维生素c,几乎可以满足成人一天所需。维生素c不仅有助于身体吸收铁和维护免疫系统,而且对合成皮肤的重要组成部分胶原至关重要。胶原还能促进伤口结疤,对伤口愈合十分重要。大荔油桃的皮比桃子光滑,没有讨厌的绒毛。果肉较硬,颜色有粉红、黄色、白色的,比桃子香味浓。大荔油桃所含热量比桃子略多,平均为三-卡。

八. 陕西省 延安 富县 富县苹果

富县人称“苹果之乡”“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这里出产的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称。它品质优良,果形优美,个大均匀,果面洁净,色泽艳丽,肉质脆密,含糖量高(高于外地苹果2%~3%),香甜可口,硬度适中,耐贮藏(在土窑洞中可存放至翌年4~5月)等优点而居全国同类苹果之冠,誉满四方,驰名中外。该县被列为全国苹果外销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年销量数亿公斤。

富县位于渭北旱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优质苹果生产的七项指标俱佳,发展苹果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境内土层深厚,深达150米,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9.1℃,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差14.9℃,无霜期17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157.4-2574.9小时,日照率55%。县境内没有大型厂矿企业,对水、气、光、热、土壤等产地环境条件均未造成污染,符合苹果生产的最佳环境要求。全县11个乡镇3个社区30万亩果园均可纳入创建良好农业示范县的范围。

富县是农业部确定的苹果优势产业带,全国苹果20强县,中国优质苹果基地县,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全县有10个苹果生产乡镇,苹果总面积36.2万亩,其中国家认证绿色食品基地17万亩,有机苹果基地6000亩。近年来,我县以“381”优果工程为抓手,全面推广普及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果园管理水平走在省市前列。全县共有果业企业4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7个,其中冷库39处,98座,气调库2座。2011年苹果总产45万吨,产值18亿元。

九.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高粱

高粱(Sorghum vulgare,spp.),属禾本科,是被群众誉为“铁杆庄稼”的高产作物,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占有一定位置。

高粱脱壳后即为高梁米,子粒呈椭圆形、倒卵形或圆形,大小不一,呈白、黄、红、褐、黑等颜色,一般随种皮中单宁含量的增加,粒钯由浅变深。胚乳按结构分为粉质、角质、蜡质、爆粒等类形,按颜色又有红、白之分;红者又称为酒高粱,主要用于酿酒,白者用于食用,性温味甘涩。高粱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高粱是酿酒、制醋、提取淀粉、加工饴糖的原料。

100克该食物所含营养成份如下 :

热量:351千卡

蛋白质:10.4克脂肪:3.1克

碳水化合物:70.4克

膳食纤维:4.3克

维生素B1:0.29毫克

维生素B2:0.1毫克

维生素E:1.88毫克

烟酸:1.6毫克

钙:22毫克

铁:6.3毫克

锌:1.64毫克

磷:329毫克

钠:6.3毫克

硒:2.83微克

十. 陕西省 商洛 柞水县 柞水搅团

柞水搅团是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特色小吃。柞水搅团所用面粉必须是粗粮,将包谷面均匀地搅拌于滚开的锅中,边撒面粉边搅拌,直到把面搅作一团,将做熟的搅团用勺子盛在碗里,浇以热汤酸菜,即可食用。

搅团,名不见经传,真正的民间食品。以陕西而言,关中和陕南的贫苦农民,几乎家家都吃,吃了不知几百几千年。先前没听说有谁称赞过它,现在提起时,还会有人觉得寒碜,感到凄凉。公社化期间,在柞水县,常听人把搅团叫做“哄上坡”,意思是说,尽管填饱了肚皮,下地干活时,刚爬上坡,就饿得肠肠肚肚咕咕叫,不顶用的东西。

然而搅团似也不可小看。既然老百姓吃了许多年,便属有功之物。既吃之,即便在穷苦时,不得已,却也不会没有一定的发展与提高。尤其是不会没有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风民俗渗透其间。而且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与条件的改善,搅团也如其他许多特色食品一样,可能变得身价百倍。搅团的制作方法,可以说很简单。但也不易做得很地道。做搅团有许多讲究,所用面粉必须是粗粮,大多为玉米面、万不能用小麦面,否则,就会做成浆糊,将包谷面均匀地搅拌于滚开的锅中,边撒面粉边搅拌,直到把面搅作一团,不沾锅底为适中,同时要谨防面团藏在其中,要搅得十分地均匀,无一点疙瘩方好。俗话说:搅团要好,七十二搅。这是形容,其实何止七十二搅?总要成百成千方好。搅团搅团,要害就在这一搅之上。均匀之后再倒入适量的开水,盖上锅盖,用温火慢慢闷 烧,让面全部熟透,再行搅拌,令其柔韧,至此,搅团就算做成了成品大约可以形容为较稠的糨糊。

搅团时也有若干不同的吃法。最普通的吃法是:将做熟的搅团用勺子盛在碗里,浇以热汤酸菜,即可食用。若要变换花样,还可用一种特制的漏勺,将热的搅团盛入,漏进凉开水盆中,成蝌蚪状,这叫做鱼鱼,或者粉鱼,或者1骨斗,可浇热汤吃,可凉调吃,也可炒了吃。还有一法,将搅团趁热倒入盆碗之中,待凉透后,慢慢地倒出来,切成条块,烩了酸菜浆水吃、炒了吃、凉调了吃,皆可。在贫穷的过去,人们只要稍有可能,总也常常变换方式来吃搅团。而如今搅团作为商洛的特色餐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烩搅团块时,用了酸香扑鼻的浆水菜,而又加以上好的油泼辣子,再调点香菜末和葱花,滴几滴香油,这是很好吃的,至少应该归类于粗粮细作。还有一点,商洛人吃搅团,大多要调辣子,调得碗里红如血,吃罢嘴角一片红,耍的就是这个辣劲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