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平原县美食特产 平原县特色美食老字号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平原县美食特产 平原县特色美食老字号更新时间:2022-05-07 12:21:32

一.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富贵飘香卷

富贵飘香卷

镇原县金樽源美食村的富贵飘香卷是一道既极具特色又实惠的小吃,用料简单,外脆内嫩,酥香可口。它是把面包切成四方块,一边加香蕉一边加豆沙馅,用鸡蛋糊裹面包,然后放入五成油温中炸成蛋黄色即成。在炸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火候,出锅后的飘香卷外形犹如金秋盛开的菊花,令人垂涎,所以称其为富贵飘香卷。

二. 台湾省 云林县 云林美食

云林堪称是台湾民风最淳厚的农乡,境内多为淳厚朴实的农渔村景色。在饮食文化方面,同样具有朴实无华、料好实在的乡土特质,麻糬、豆皮、麦牙酥、当归鸭面线……,完全以地道传统的美味为招牌,不需大肆宣传,食客照样远从南北而至。浊水溪孕育了名扬中外的浊水米,西螺人将其做成好吃的麻糬,其中尤以传承四代的正庄麻糬名声最为响亮;目镜仔麦牙酥乍看之下,与金门贡糖颇为相似,但口味及做法上略有不同;排骨大王除做工一流外,精选肉质鲜嫩多汁的温体猪肉,也是其制胜的关键;魏家当归鸭面线是土库镇上最有名的小吃店,店内仅卖鸭肉面线、冬粉、鸭血等几样料理。( 云林县)

三.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镇原糖油饼

镇原糖油饼

当你漫步镇原街头,在食品摊上常常能看到长方形木盘中成摞成行的油饼。这种油饼颜色深红,皮薄酥脆,吃起来香甜可口。糖油饼兑面很讲究,将酵面、生面、熟面各三分之一,兑入适量蜂蜜、红塘、鸡蛋、熟油和碱面,一起和好揉匀,略发后再反复揉好,再揪成拳头大的面块,揉圆苫好,再一个个擀成小面饼,中间用菜刀划一两条缝,放入油锅中炸熟。火候也很讲究,油锅烧滚即下擀成的油面饼,浮起,翻过,再用小火慢炸即成。

四.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油饼

油饼

油饼本是平常吃食,各地都有南北无异,但要做的酥甜可口,色泽鲜美,皮薄味醇,久放不柔,却不容易。久有盛名的镇原糖油饼在发面、配料、油炸、上色等操作工序上有许多讲究。首先面要发的软硬适度,揉和的功夫要到家,直到挫揉均匀,没有丝毫干面和气泡为至;其次,面团里拌入一定量的大油、鸡蛋清、蜂蜜,否则既不甜,也不酥;最后是油炸,面饼入油锅后,一定要把握住火候,火大了,油饼容易焦红,火小了不易炸熟,所以火势油温要适中,让表皮上好火色,注意翻转达到黄带微红的外表,色度清亮。炸到面熟出锅。糖油饼成为镇原的一道极具盛名的特色小吃,被命名为“甘肃名小吃”。

五. 湖南省 长沙市 望城区 先锋乡里美食

“乡里”牌系列肉制品作为湖南,已拥有腊制品系列、熟食系列、礼盒系列等三大系列六十余个品种。“乡里”牌腊肉、瘦肉、香肠、腊鸡、腊鸭、腊鱼等产品深受大众喜爱,四喜礼盒、六顺礼盒、十全十美礼盒成为人们送礼时尚,“乡里”牌系列肉制品荣获湖南省“质量信得过产品”、“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牌”以及“消费者购买首选品牌”等多种荣誉称号。 公司地址:湘潭市高山乡路怀义亭 邮 编:411100 电 话:0732-2371187 2371340( 长沙)

六.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五原县 河套大白菜

河套大白菜多为包心白菜种,生长期为90天,平均株高45厘米。其特点是包心紧密、净菜率高,品质好,适合烹、炒、淹制、凉拌、做馅。淹制的大白菜是河套酸烩菜的主料,以实惠和特有的地方风味著称,是最受河套人民喜爱的家常菜。全盟平均每年种植商品大白菜1.7万亩左右,亩产在90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1万余公斤。( 临河)

七.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五原县 河套蜜瓜

别名:华莱士瓜内蒙古金蜜瓜

省份:内蒙古

地区:河套地区

特点:呈圆形或柠檬形,表皮光滑,间有裂纹,瓜瓤呈纯白、绿白和翠绿色。肉厚,其味独特。备注:

简介:产于内蒙古河套地区,系建国初期由兰州引入,后经多年杂交培育而成的地方品种。产区地处乌兰布和、库布齐按漠边缘,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含有大量有机矿物质;年日照3OOO小时以上,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水源丰富,年降水量160毫米左右,虽干旱少雨,但黄河穿区而过,灌溉方便。河套蜜瓜为中早熟品种,每年5月初播种,8月初成熟,每株结瓜2~3个。呈圆形或柠檬形。属原皮非网纹类甜瓜,表皮光滑,间有裂纹,分桔红、橙黄和青麻绿3种皮色。瓜瓤呈纯白、绿白和翠绿色。肉厚3~4厘米,含糖率高,达12~15%。其味独特,兼有苹果、香蕉、菠萝的芳香;运输方便,并易贮藏保管。现在,河套地区的磴口、临河、五原、杭锦后旗和乌拉特前旗都有种植。其中磴回县所产蜜瓜瓜形美观,大小适度,皮色鲜艳,品质纯正,香甜爽口,已出口香港。

该瓜单瓜重0.5~1.5公斤左右,圆形,黄绿瓤,肉厚汁甜,集香蕉、苹果、鸭梨、玫瑰等香味于一体,清香四溢,泌人心脾,食之醇香甜脆,被誉为“天下第一瓜”。主要产区是磴口县巴彦高勒镇、隆盛合镇、渡口镇、补隆淖办事处。

八.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镇原黄花

黄花菜在镇原叫金针菜,这大概是它像一根放大了的赤黄明灿的金针才有的名字吧。晋代御史中丞周处说:“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宜男则是它的别名。黄花菜还有萱草、女儿花、忘忧草等别称。然而,叫花也好,称草也罢,它并没有能够登上花卉的大雅之堂,以花色金灿而受到人们的称道,到头来却以它的美味、营养丰富倍受青睐,在招待宾客、家庭宴会的餐桌上扬名。

镇原盛产优质黄花菜。特点是花苞长、色泽黄亮、肉厚、味美纯正、营养成份高。镇原黄花被外贸部命名为“镇原黄花”。

镇原黄花菜之所以有名,还与金口品尝并钦定为御菜的皇帝有关。明代正德年间,镇原人许理进士及第,博得皇帝赏识,任职京城。当他离京省亲时,皇帝对他说,镇原是干旱贫脊之地,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必定很苦,你代朕向他们问好。许理恭敬承诺。许理回到家乡后,向乡亲郑重转告了当今皇上的问候,乡民遥望京都,感激圣上记挂他们。临近返京时,憨厚纯朴的乡民想给皇上捎点东西,表表山乡臣民的心意,他们觉得,猪牛羊肉,京城不缺,鱿鱼海参,这里没有。经许理同意,最后选定三样山乡:小蒜、旱烟、黄花菜。到京城后,许理就把这些礼品送交御膳房。正德皇帝逐一品尝,他喝了小蒜炒的小菜汤,感觉清香扑鼻,余味无穷;吸了旱烟,认为烟味醇正,解闷过瘾;黄花菜配制的菜肴色味俱佳,美不可言,大加赞赏,还叫侍从嫔妃分享。经御医鉴尝,认定黄花菜有镇静、清热、明目之功能,皇帝当即吩咐御膳房把黄花菜定为御菜。这样以来,镇原黄花菜就身价百倍,九州闻名,不仅贡奉京都,更热销全国。

黄花菜在镇原叫金针菜,这大概是它像一根放大了的赤黄明灿的金针才有的名字吧。宜男则是它的别名,晋代御史中丞周处说:“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黄花菜还有萱草、女儿花、忘忧草等别称。然而,叫花也好,称草也罢,它并没有能够登上花卉的大雅之堂,以花色金灿而受到人们的称道,到头来却以它的美味、营养丰富倍受青睐,在招待宾客、家庭宴会的餐桌上扬名。

镇原黄花菜之所以有名,还与金口品尝并钦定为御菜的明武宗正德皇帝有关。明代正德年间,镇原人许理进士及第,博得皇帝赏识,任职京城。当他离京省亲时,皇帝对他说,镇原是干旱贫脊之地,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必定很苦,你代朕向他们问好。许理恭敬承诺。许理回到家乡后,向乡亲郑重转告了当今皇上的问候,乡民遥望京都,感激圣上记挂他们。临近返京时,憨厚纯朴的乡民想给皇上捎点东西,表表山乡臣民的心意,他们觉得,猪牛羊肉,京城不缺,鱿鱼海参,这里没有。经许理同意,最后选定三样山乡:小蒜、旱烟、黄花菜。到京城后,许理就把这些礼品送交御膳房。正德皇帝逐一品尝,他喝了小蒜炒的小菜汤,感觉清香扑鼻,余味无穷;吸了旱烟,认为烟味醇正,解闷过瘾;尤其是黄花菜配制的菜肴色味俱佳,美不可言,大加赞赏,还叫侍从嫔妃分享。经御医鉴尝,认定黄花菜有镇静、清热、明目之功能,皇帝当即吩咐御膳房把黄花菜定为御菜。这样以来,镇原黄花菜就身价百倍,九州闻名,不仅贡奉京都,更热销全国。

栽培黄花是镇原人民的传统,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不论大家小户,山川平原,庄前屋后,边角地头,每户多则五六行,少则一半行,至少也有几十朵,自食或送亲友,总是绰绰有余。采摘黄花菜要严格把握时机,早了尚未长好,个头太小,迟了则绽开花瓣,就不能凉晒干菜。要采摘将要开放而尚未开放的蕾苞。鲜菜若误了时间,已经绽开花瓣的,就不能凉晒干菜,但无论烹调或煮熟凉拌,都是非常可口的菜肴。过去,村民栽植黄花菜是以自食为目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国家供销部门开始收购,栽植面积逐步增加,许多农户依靠黄花菜维持家用,特别是妇女靠黄花菜的销售收入支付针头线脑、日用百货等急用物品的款项,补贴了家庭相当一部分开支。进入七十年代,黄花菜在国际市场上打开销路,收购价格一路上扬,从而大大激发了群众栽培的积极性。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黄花菜栽植由庄前屋后、边头地角向大田成片扩展,进入新世纪,县委、县0为了加快农民致富增收的步伐,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挖掘特色产业潜力,经过反复论证,将“黄花产业”定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加大产业引导和扶持力度,推动产品深加工,黄花菜从一种山野小草发展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已有 7万多户农民栽培黄花菜,占总农户的70%以上,总面积将近6万亩,被国家指定为“黄花菜生产基地县”。

仲夏时节,艳阳高照,黄花遍野,一行行如针似棒的黄花,香气四溢,芬芳扑鼻,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蝉鸣鸟啾,野趣盎然。清晨,妇女、姑娘荡着珠露,轻移脚步,一颗颗采摘,不一会儿,一筐筐盈满而又沉甸甸的黄花菜由男人们担挑或背回家中。这时,炊烟缭绕,各家忙着下锅烘蒸,大约五、六分钟一锅。蒸好后凉晒在场院,有两三天就成为便于存放的干菜条,可作为随时食用的上等菜肴。遇到阴雨天,场院不能凉晒,锅台、脚地、土炕、门板等就派上了用场,为临时摊凉黄花菜的理想处所。近年来采用塑料布烘蒸,可省去下锅烘蒸工序,只将鲜黄花菜均匀地撒在塑料布上,覆盖严实,在阳光下曝晒两三小时即可。现在,黄花菜收入已不再是妇女们添置针头衣物的蝇头小数,而是整个家庭扩大再生产的大宗项目。有的农户仅此一项的收入就超过两三千元。镇原的土质、光照、雨量、温度等自然条件独特,最适宜黄花菜的生长,所产黄花菜以其花蕾硕长,质优品纯,糖分充足,色泽黄亮,个头整齐,味道鲜美而名扬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黄花菜营养极其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及无机盐,还有微量天冬素,所以,人们把黄花与香菇、木耳、玉兰片一起列为珍品,入席氽汤,独领-。黄花菜同时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黄花菜有利隔胸、安五脏、轻身明目及治小便赤涩等功效。近代中医研究认为,有止血、消炎、利尿和清热之功能,常用于治疗吐血、鼻出血、肺结核、大便带血和小便不通等病症,对产妇亦有增加乳汁分泌的明显效果。

九.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鳌跳崖

鳌跳崖

这是农民在农忙时的一种简易充饥的吃法。将麦面或其它杂面用水调和成稠糊状,用筷子直接夹糊块投入开水锅中煮熟,配上简易的青菜,加入盐、醋、辣子,谓鳌跳崖,或叫圪塔饭。这种吃食简易,快捷,就咸菜而吃,倒也清淡爽口。

十.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镇原杏树

杏树

杏树,属蔷薇科花果植物,起源于我国北方,适宜于山川坡洼、沟岔湾掌生长。它抗旱耐寒,容易种植,挂果早,所谓桃三年杏四年,也就是它四年即可结果。且盛果期长达五六十年,树龄在百年以上。镇原这块黄土地,远在西周时期,先民就将野生杏树移植于庄户院落,繁衍生存,代代进化,唐朝大诗人李白“帝乡三百里,杏在碧云间”及白居易“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春来。”这些优美的诗句充分证明杏树在唐代已成园栽培。唐朝的都城到处都是杏树。宋朝诗人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和范成大的“浩荡风光无畔岸,如何锁得杏园春。”足以说明杏树在我国栽植历史悠久,已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感,赞誉祖国大好河山的重要话题。明代赵时春编修的《平凉府志》记载:“宜杏良十种,其仁有甘苦,有双花。有干叶。”明时镇原为平凉辖地,这就是说,在五百多年前镇原人民就已经对杏子进行良种化研究和选育了。镇原的杏姓人,传说其祖上爱植杏树,被周王室封之为“杏”的。杏谐音“兴”,寓杏为兴,取意兴旺。镇原人祖祖辈辈广栽杏树,也是寄托人丁兴旺、家业发达的愿望。

杏子种类繁多。按杏仁的甜苦,分为甜核杏、苦核杏、麻核杏;按成熟的早晚,有麦黄杏、糜黄杏;按皮核的粘离,有又粘核杏、离核杏。还有少量经过嫁接的接杏,这种杏个大肉鲜,水分丰富,成熟早,是当地最优良的品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过科学栽培试验示范后,先后从外地引进了山西大扁杏、兰州大接杏、金妈妈、张公园、青皮杏、银白杏、华山大接杏、临夏唐王杏,近年引进的有巴丹杏、曹杏、李广杏、龙王冒、金太阳、凯特、一窝蜂等优良品种20多个,并确定全县北部山区、蒲河流域、交口河流域发展仁用杏,中南部原面、洪河流域、茹河流域发展肉用杏为主。同时,进行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目前全县19个乡镇优质良种杏的发展速度加快。在各乡镇都建有杏子基地的基础上,并在临泾乡席沟圈村和城关丰台村,由“新一代”、“新千年”两户食品企业投资90多万元,建成了1100亩优质杏子生产基地。

杏树全身都是宝。杏木质地坚硬细腻,纹路色泽艳丽,是农家作农具、造家具的廉价、优质木料。从古人“饰文杏以为梁”、“杏梁宾未散”的咏叹来看,古代还以杏木作梁栋,实际上也是寓杏为兴的意思。杏果可鲜吃,亦可晒干储存,四季常吃;核仁油质丰富,甜的可随剥随吃,苦的除榨油食用外,可煮熟去苦,配以红萝卜、葱花,配调成红、白、绿、色、香、味俱佳的什香菜,是镇原最独特、最普及的佐酒佳肴,逢年过节,大家小户或自酌或宴客,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绝菜。镇原杏仁以色正、味纯、饱满、质优驰名中外,是全国盛产杏仁的县份之一,杏仁年出口300多吨,居全国第二。杏核壳以前当成燃料,大都作为年节炊酒之用,现在则是制造活性炭的理想原料,供不应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酸杏、黄甜杏,甜核苦核及核壳,酸甜苦涩皮壳都值钱。杏子已经成为镇原农民奔小康、联谊协作的一把金钥匙。

杏子在镇原得到长足发展是解放以后的事。在历年的植树造林运动中,广大群众就地育苗,广植杏树,逐步形成许多杏树山、杏树沟、杏树洼等成片杏林。改革开放以来,镇原县提出“沙棘戴帽,果树缠腰,洋槐填沟,杏树围庄”的口号,杏树在农家庄前屋后、村子周围得到大力发展。现在,全县杏树成林面积已达26.34万亩。已建成杏树万亩乡镇8个,百株户1.8万户,五百亩以上的杏树沟、杏树山100多处。形成了以县内四条流域及中南部乡镇为主,以毛杏改良为主,以退耕还林区广栽杏树为主的杏基地建设格局。仅次于拥有大片野生杏林的新疆沙河县,名列全国第二,年产鲜杏2万多吨,杏干3300多吨,杏核2500多吨。杏树蔚然成林,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了良好的涵养保护作用,出现了“十里烟村一片红”的胜景。

1982年以来,镇原县不断强化系列开发,进行深度加工培植,杏果产业已成为富县富民的支柱产业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全县国营、集体和私营杏产品加工企业110户,从业5400人,杏制品产量达到1.6万吨。现有杏制品企业35户,从业人员1650人。开发系列产品有杏话梅、杏梅、杏酱、甘草杏、八宝杏、果丹皮、杏脯、奶油杏肉、杏软糖、水晶杏、杏仁罐头、速溶杏精、杏仁乳珍、活性炭等三大类20多个产品,年产杏制品总产量8500吨。在祖国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东海之滨,西南边陲,都有镇原生产的杏制品销售,产品还远销东南亚、独联体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国际国内26项大奖。新一代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先后被评为“99年中国小商品博览会推荐产品”、“第十二届中国西部交易会新技术新产品奖”、“2003年3.15特别推荐产品”、“2001年甘肃省瓜果蔬菜博览会金奖”、“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畅销产品”、“中国庆阳民俗香包节指定产品”、“中国放心食品荣誉品牌”、“第三届甘肃省著名商标”。

阳春三月,微风徐来,鸟雀凋啾,空谷音韵悠扬,田园清新和畅。蒙蒙细雨过后,天蓝蓝、地荧荧,杏树花团锦簇,蜂飞蝶舞,房舍田园迷漫在芬芳温馨的杏花丛中,使人恍入仙境。红杏之乡的镇原人民,正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脚踏实地的精神,进一步系列开发杏资源,突出创新思想,与时俱进,把杏产品市场拓展得更宽广,把自己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