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庆特产便宜的有哪些 安庆特产有哪些送人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庆特产便宜的有哪些 安庆特产有哪些送人好更新时间:2022-05-22 21:59:26

一.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糯米欢喜团

汉族年节食品。流行于江淮一带。先将糯米蒸熟,凉后弄散,再炒使之膨松,蘸以饴糖,使之成团。取欢欢喜喜,团团圆圆之意。春节食用,亦用以馈赠。

二. 安徽省 安庆 宿松 柳溪玉叶

溪玉叶是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凉亭镇的。柳溪玉叶茶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扁平匀直,色泽黄绿明亮,毫毛披挂,形如早春柳叶;内质香高幽长,清花香型,滋味鲜醇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匀净成朵,嫩绿明亮。

柳溪玉叶为新创名茶,属绿茶类,创制于 1995年,产于安徽省宿松县。1995年,柳溪玉叶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并成为全国名茶。

2012年,凉亭镇柳溪茶厂生产的柳溪玉叶,在中国(安徽)第六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徽茶系列评选中,荣获博览会优质金奖。这是继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后再获金奖殊荣。

三.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香炉毛峰

盛产茶叶,绿茶、香炉毛峰、姚河兰花较有名。

姚河乡:小兰花茶、香炉毛峰为省内高山茶精品之一。

四.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安庆龙虾

龙虾,又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民间又俗称虾王。是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属动物。它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厘米~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是虾类中最大的一类。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的鳃室。腹部较短而粗,后部向腹面卷曲,尾扇宽短。龙虾主要生活于热带沿岸浅海的礁岩间,白昼潜伏于岩缝间或石下,夜间觅食活动,行动缓慢,多为杂食性。雌体成熟蜕皮后交配产卵,受精卵抱于雌体腹肢间,卵粒圆形,橙色。

五.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天柱香鸭

天柱香鸭是安徽省天柱山风味食品,主料本自山间农家水鸭,生长野外,饮的是山溪泉水,吃的是山野生物。在保持生态原汁的基础上选用天然佐料,精巧配方,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加工制成,气香味醇,一吃难忘,百吃不厌。

天柱香鸭在保留传统鸭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及食补食疗作用方面更具美食可口特色。

六. 安徽省 安庆 怀宁 野葫芦籽

“皖山”牌野葫芦籽是选用野生栝楼籽,经科学配方。采用现代加工工艺精制而成的纯天然绿色食品。该产品具有对人体多种保健作用,据《中华药海》记载,野葫芦仁具有抗癌、防癌、润肺、健肠胃之功能。又据《中药大辞海》记载.野葫芦仁对冠心病有一定疗效,能有效预防“三高”症(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九九年十月,做为建国五十周年成果参加北京的’国际农业博览会。本品实为防病健体、家常宴客、旅游馈赠之珍品。

七. 安徽省 安庆 迎江 迎江银鱼

迎江银鱼

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的通称。因体白而得名。又称面条鱼、白饭鱼。体半透明,细小银鱼外形柔软,前部近圆柱形,后部侧扁。头长而平扁;头顶骨骼很薄且半透明,从体外可看到脑的形状。口裂大。吻尖长特化或短钝。背臀鳍前方或重叠;胸鳍基肌肉发达或不明显;臀鳍基较长;尾鳍叉状;具脂鳍。雌雄异形。雄鱼成体略高,胸鳍一般尖长;臀鳍大,起点较远于背鳍基前端,繁殖季节臀鳍中部鳍条膨大扭曲。主要分布于中国,有6属14种,少数种类分布到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库页岛地区。

八. 安徽省 安庆 宿松 宿松银鱼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太湖银鱼,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大银鱼和雷氏银鱼。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

九.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薇菜

薇菜 又各蛇头菜,是岳西之一。系多年生野生植物,喜欢生长在湿润又有冬雪的山林,多成片生长在两山峡谷之中,成为人们喜爱的食用食品,不但营养丰富,具有十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且无污染,高纤维,长期食用有健身防癌作用,被人们视为“天然食品”、“保健食品”,日本人称之为“健康小餐菜”。( 安庆)

十. 安徽省 安庆 迎江 迎江寺素菜

[迎江寺素菜]安庆迎江寺素菜,100多年前就驰名长江流域.清末由该寺住持月霞开设素菜茶点供应,沿飞至今.迎江寺茶楼素食有近400个品种,以素代荤,以假乱真,造型美观,口味清爽,备受国内外食客的赞誉.已列入中国旅游出版社一书.( 安庆)

安庆迎江寺素菜,存在于长江流域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自清末时期开始,迎江寺的住持月霞大师就开设了素菜茶点来供应,一直沿续至今。迎江寺茶楼的素食共有约400个品种,以素代荤,可以以假乱真,而且造型绝美,口感鲜美,备受游客们的赞赏。如今已经列入了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餐馆》一书,它的地位,可想而知。

迎江寺的素菜色香味俱全,所有的食材原料均取自当地。例如菜中所采用的黄豆均取自沙州新产的粒大饱满的品种,用来加工成各种豆制品,像是豆腐、豆腐皮,千张等。除此之外,还有山区出产的各种时令蔬菜。这些优质的原料保证了素菜的原滋原味,对吃腻了荤菜油星的人来说,换一换口味,别有一种清新爽口之感。

迎江寺的素菜在烹饪上以蒸、煮、炸、烧为主要手段。制作工艺精良,有着“素千刀、素千道”的说法。这里的素菜常用“捆扎法”来制作,例如使用豆腐皮和千张,都可以用细绳来捆扎,又如家禽皮,也可以利用捆扎法来松紧、改刀、烹调来做出独特的风味。如果再捆扎的时候略松一些,再用刀切成块,不仅形状像鸡一样,味道也是软嫩鲜美可口。而素火腿则必须捆紧,在里面加上点色素,再切成薄片,细嚼慢咽之后,就会发现味道与真火腿没有差别,适合是陪着茶饮酒品来品味。

此外,素菜厨师也能烹调出高汤烩菜,用以增加鲜味,这里指的一提的是皮棍儿烧出来的汤,味浓如奶,鲜美如鸡。

再如这里有名的素锅贴,馅料用冬菇、玉兰片、茶干为主要原料,副菜以季节区分,秋冬两季搭配白菜,春季则搭配地儿菜,夏季就搭配蒿儿菜。让你在不同的季节,都可以品尝不同季节特色的锅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