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湘西特产臭干子 湘西烟熏豆腐干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湘西特产臭干子 湘西烟熏豆腐干更新时间:2022-05-04 06:19:15

一.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乾州板鸭

吉首著名传统.早在清代就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凡到乾州的游客,都喜买几只品尝或馈赠亲友。乾州板鸭制作精良。精制好的乾州板鸭呈琵琶形,色泽金黄,油光发亮,肉质细,味香可口。乾州板鸭烹调时,先用冷水洗涤,切成小块不加任何佐料,入锅蒸熟,待肌肉离骨时即可食用,味美甜,为上等佳肴。

二.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湘西苗族首饰

苗族妇女特别喜爱银首饰,因为它是吉祥、光明、美丽、富有的象征。每当节庆之时,有的苗族妇女从头到脚全身缀满了银饰品,琳琅满目,熠熠生辉。苗族银饰,花垣雅酉等地最具特色。现根据州博物馆藏品和湘西银首饰的基本特色作如下介绍:

一、头饰

1、银帽

银帽,又名接龙帽,俗称“雀儿窠”,苗语叫“纠”。雪银1500克左右,工10多个,非富有人家不能制。一寨、几寨才有一项,需用时,可借用。湘西州博物馆有藏。

2、银花大平帽

银花大平帽,民国早期打制,呈圆形,直径60厘米,重470克。此帽为苗族姑娘春夏秋季末包头帕时戴于头上的装饰品,一般是1喜庆之时使用。戴时短须在前,长须在后。其构造由三大件组成:前后为两块半圆形银皮合成圆形,中空用细丝螺旋构成圆顶形。三大部件可以拆开。帽顶焊有花、鸟、鱼、虾、龙、凤、蝴蝶等图样,并饰有湖绿和桃红丝线花束,如繁花绿叶铺满其冠,与银色辉映相衬,显得既美观又富有诗情画意。

3、插头银花

插头银花,苗语称为“疏山”。婚嫁、节庆、过年时才插戴。一般重40克,造型有关公大刀、菊花、梅花、桃子、棋盘花、蝴蝶、寿字等,上吊有湖绿桃红丝线花束。

4、插头银椿花

插头银椿花,苗语称“木比咬”,是苗族妇女插在首帕上的银饰,花垣雅酉等地苗族妇女喜插戴,相邻的贵州松桃苗区也盛行。椿花下端为插杆,中间为蝴蝶、白鹤、虾子、梅花、螃蟹等物样,缀有红绿丝线花束。逢年过节赶集做客,则将椿花插在头巾上。

5、银凤冠

银凤冠,是苗族17岁以下未出嫁苗族姑娘戴在前额的装饰品。一般重180余克,长37厘米。凤冠戴在头上呈半弧形。构造为银皮一块宽约4厘米,长约37厘米。上缕空有多枝方孔古钱,莲花纹,梅花点,梅花朵等。两头为对称的蝴蝶和一半圆圈。银皮上悬有造型栩栩如生的二龙抢宝,双凤对菊和各种花草。银皮下端有九只展翅欲飞的凤,每只凤嘴含吊一根银细链,三条须,长5厘米。

6、儿童帽饰

苗族儿童银饰主要是帽饰、手镯和胸饰,而帽饰最为丰富多彩,工艺精湛,造型逼真。如一件银饰狮子造型,重135克,银饰下为花瓣组成的八角圆形,瓣上钻星点和梅花,上有鲜活如生的蝴蝶、虾、螃蟹、鱼、花草等银饰物。花草虫鱼上缀有红绿丝线花束。中间为一圆银片,上为一银狮。其狮造型逼真,周身钻满纹饰,口、耳、身、尾饰满银须,稍抖动,便毛须颤动,活灵活现。

二、颈饰

1、轮圈

轮圈,苗语称为“果公根”,因其根细,又名“扭根”项圈,苗语叫“靠莪根”。可单独佩带,亦有加匾圈、盘圈佩戴的,是颈部主要银饰品。

小的轮圈需银300克,重的约700余克,中段成弯弯扭扭之形状的围圈,两端做一公母套钩,钩柄上缠纹一二十道凸状银瓣,使其更为美观。

2、扁圈

扁圈,为数五匝,是项圈中的中层饰品。外圆最大的一根重约133克,依次是121克、111.5克、104克、94.5克。圈心成筋脉状,有菊花纹饰,两端为公母套钩。

扁圈是苗族妇女节庆之日喜佩戴的装饰品之一,均由五根组成一套,花垣的苗族妇女将扁圈戴在胸前,两头大而中间小,谓之“哈高”,即吊勾之意。凤凰苗族妇女,扁圈扣戴在颈后,刻花部位戴在胸前,两头小而中央大,其特点分外鲜明。

3、盘圈

盘卷,又名“叠板项圈”,苗语叫“靠莪著”。有五匝一盘和七匝一盘之分,为项圈中的三层饰品。其形如罗盘,故名盘圈。因每匝互相叠压,即大在下,次在其上,故又名叠板项圈。每匝钻花添草,其为美观。两头有公母套钩。盘圈是苗族妇女清代以前的饰品,现已不多见,故十分珍贵。

4、披肩

披肩,又称云肩,是苗族妇女披在衣领上的银饰。

披肩一般需银1公斤打制。一般为锻面做底,银饰缝缀其上,制工精细,为苗族银饰中之精品。

5、童项圈

童项圈,需银百余克,大小如筷子,刻有简单花纹。儿童戴时,项圈上多挂有一条银链垂至前胸,链子下端吊有一腰子形的银锁,以示驱邪之意。

此外,还有身前身后银饰和镯饰等典型银饰。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里耶脐橙

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里耶脐橙” 果大形正,橙红鲜艳,光洁美观,风味浓甜芳香,化渣爽口,系湘西富硒柑橘系列,含有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品质优,耐贮藏,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远销俄罗斯及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龙山县柑橘种植面积达14.3万亩,年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产值达2亿元。形成了以里耶和贾市为中心的南部柑橘产业带和以石羔为中心的北部柑橘产业带,涉及20个乡镇158个村5.6万农户。目前,有万亩以上乡镇5个、千亩以上专业村31个、种植大户133户,注册登记的柑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家、大型柑橘选果分级打蜡厂3家。

“里耶脐橙”被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后,对于做大做强柑橘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展壮大龙山县域经济具有里程碑意义,进一步拓宽了湘西州柑橘产业以品质创品牌、用品牌拓市场的新路子。

里耶脐橙

龙山县柑橘产业协会

10415880

脐橙

四.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湘泉酒

湘泉酒

湘泉酒

1978

年试制成功并批量生产。湘泉酒以优质糯高梁为原料,择取吉首市郊兽塘卡龙、风、兽三眼泉水酿造而成。泉水质优良,纯净甘冽其物理性能和离子成分均优于国家规定标准。

该产品工艺独特,技艺精巧,集大小曲酒工艺为一体,容各香型为一味,通过原料浸泡、蒸煮、小曲糖化、大曲继糟发酵、缓火蒸馏、量质摘酒、陈年老熟、精心勾兑、精美包装而成。产品无色透明,芳香馥郁,酒体丰满,味绵甘冽,醇和柔美,后味爽净

,

回味悠长,风格独特。著名画家黄永玉为该产品设计紫砂陶瓶包装。产品年产量16400

吨。出厂酒度为

54°,包装有540毫升、250毫升、125毫升规格,后生产有

38°

低度湘泉酒。湘泉酒被国内酒界专家定为混合香型,是继我国酒类五大香型后

,

新崛起的一大香型。全国著名酿酒专家秦含章评价:“湘泉酒具有用料独特、用曲独特、工艺独特、包装独特之独到之处,为酒类形象之新姿。”

湘泉酒成为湘泉集团的支柱产品之一。1979—1984年连续被评为湖南省优质产品;1985年获湖南省酒类大赛银杯奖,1986年获湖南省名品“芙蓉奖”;1987年被列为0十三大宴席用酒;1988年获湖南省名酒金杯奖、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轻工业部优秀出口产品“金龙腾飞”奖;1989年获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银奖;1991

年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1993年获第七届法国波尔多世界酒类专业博览会最高荣誉金奖;1994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金奖;1995年被世界名牌消费品认定委员会认证为“名牌消费品”。

五. 湖南省 湘西州 古丈 古丈红茶

古丈红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古丈红茶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古阳镇、高峰镇、默戎镇、断龙山镇、红石林镇、坪坝镇、岩头寨镇现辖行政区域

《古丈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古丈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古政〔2016〕75号)

古丈县地方标准:

《古丈红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草案)》

六. 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市 茅西臭干

茅西臭干采用陈年老卤泡制的臭干,经油炸辣汁,色质金黄,口味香辣。臭干是句容的小吃之一,深受大众欢迎,老少皆宜。

七.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湘西草鞋

在湘西随处可见的草鞋,就这样艺术地挂着。它与书籍为伍,与其它艺术品为伍,一点也不寒碜。它为书房带来山野的风和庄稼的清香,为读书人带来跋涉的快乐,为琳琅的艺术品带来原始、朴拙和生活气息。湘西的草鞋就这样抚慰了都市的情感。
在湘西,几乎人人都懂得草鞋的编织程序,包括女人、小孩,可是较为常见的编织者却是成年男性。草鞋终究属于坚韧、毅力、坎坷、苦扒苦做和风霜雨雪这些壮烈而雄性的字眼。流行歌曲唱的也是“草鞋是船,爸爸是帆”。闺房是只会绣出花鞋而不可能生产出草鞋来的。

草鞋是用草叶,用丰收的枝蔓编织成的。风干的稻草顶好是韧劲十足的糯米草,放在石板上捶呀捶呀,谷物的清香便回味出来;把捶好的稻草搓呀搓呀,金黄色的秋声便又响亮起来。编草鞋需要一双大手,一双与谷物有着血缘的大手,这样的大手,用经过精心锤炼的稻草编织出的草鞋才是正宗的名牌,这样的大手挥舞起草叶织成的条纹,结构的草结,才有乡土的灿烂和札实。于是也就在这一个新的轮回里,稻草重又获得了生命。在稻草里还可以加上棕片和布筋,加上构皮树的皮子,连同耐磨耐踹的信念和多重的色调,草鞋便坚强起来,美丽起来,姿色丰富起来,和大山以及四季开花的季节更协调起来。穿上它,可以多爬几座山坡,多踩几道溪河,多哼几首山歌。

打草鞋,简陋的,可以把绳子的一头系在腰上,一头支在伸出的两只脚的脚趾上,随时随地能够动作起来;讲究一点的,有草鞋凳,骑在草鞋凳上,腰为一头,另一头支于安在木凳上的两个长耳上。小时,我见过这样的草鞋凳,两个长耳的圆洞被磨得滑腻光亮,凳子也因年月的久远,很历史的老色和沧桑着。就是不打草鞋,坐在上面也能感受到陈年谷物的扑鼻芬芳。

草鞋,属于山野。泥污踩过了,风雪踩过了,悬崖、陡坡踩过了,石板路踩过了,田坎地头踩过了,进屋的时候,草鞋脱在门边,带着泥,带着水,带着风寒和燥热,它便歇息下来,像两个饱经艰辛的仆人,静静地躺下,候在门外,等待着新一天的召唤。实际上,草鞋也有进屋的时候。它被主人提着,进屋了,就烘在煮饭炒菜的火坑头上的炕架上,烘在挂着腊肉的炕架上,任烟熏火炕。草鞋是有耳有鼻子的,此时,它便能闻听到炊烟的蓝味和油盐、大米饭、菜肴的香色,听腊肉在底下吱吱欢快地冒着清香。惟有此时,它才能闲闲地呼吸一点农家的芬芳。

像城里人排斥乡下人,草鞋也会欺生的。不要说城里人买草鞋问多大码数,曾经为乡下人笑了几十年。草鞋有码数么?草鞋是没有那么多等级的,一双草鞋男女老少是可以共用的。倘若是相差太悬殊,对于特大的脚,也只是稍稍地放一放绳子,特小的脚,也只是紧一紧绳子。然而草鞋是会打城里人的脚的,尤其是新草鞋,会磨得新穿草鞋的脚们皮破血流。常穿草鞋的人,很少被打脚,这种脚它尽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草鞋的柔软、纯朴、透气、方便和廉价。

草鞋的种类很少,仿佛只有麻草鞋一个分支。麻草鞋是草鞋群体中的贵族。它用晾干漂白的苎麻织成,有细腻的耳,细腻的鼻,有细致的条纹和细致的结。它适合赶场和走亲戚时穿,与担粪挑柴、上山做工是无缘的。我,也只是远远的看过一次两次,却不曾摸过触过。后来又发展到用车轮胎做草鞋的,它终究攀上了工业文明的嫌疑,只徒留了个乡野的形式,似可忽略不计。

当现代文明的潮水,漫过城市,也慢慢浸润乡村的时候,草鞋在沉思着自己。不用说,布鞋、皮鞋、高跟鞋、厚底鞋根本代替不了草鞋,而稍稍能帮草鞋分担一肩重负和功能的,也只有解放鞋。那种有军绿色皮面和橡胶底的解放鞋,可以上山,可以下地,也能耐磨,但没有草鞋的廉价,不能用手编就。它来自都市的流水线,要用多少谷子,多少鸡蛋,多少汗水才能换来。而且长久地穿在脚上,那种因不透气而生出来的汗臭,会不适宜地污染了乡村清爽的微风和泥土气息。可是究竟这种解放鞋还是有着自己的市场领地。

不知道,草鞋会不会从历史的册页中淡出,真要是有了可替代它全部优点的物件,我想也不必惊慌,它终究为我们书写过乡村。即使有一天,只能在博物馆和艺术家的案头看到它,我想也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

近来,有消息说,在一些旅游点上,许多人把草鞋当作有特殊收藏价值的民间草编工艺品而争相购买,作为草鞋生产基地的乡村听了这事,仅仅会是一种欣慰吗。

八.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黄金衣

小时候,每逢家里有喜事或者过年过节,母亲都会做一盘黄金衣,摆上桌的时候还要大声说“黄金衣来了。”然后我就会直接用手抓一片放进嘴里,母亲也不责怪,而是笑0的看着我把那片黄金衣吃下肚。我曾以为是因为蛋卷肉外面那一圈蛋皮是金黄色的,人们为了讨口彩才把蛋卷肉叫做黄金衣的。就好像母亲见我手抓黄金衣也不阻挠,可能是希望我有一天能出人头地,穿得起“黄金衣”吧。

有一天,在朋友母亲的寿宴上,我才从同桌的一位老浦市口里知道,原来黄金衣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经六下江南,当时浦市是沅江的一个重要港口,也是乾隆下江南的必经之地。当乾隆下江南的船队,第三次经过浦市的时候,民间就有了乾隆是为寻访亲身母亲才下江南的说法。当时,浦市的生意人觉察到了商机,便在乾隆寻母这事上大做文章,一个酒楼就发明了用鸡蛋皮包裹肉馅的新菜式,用鸡蛋皮象征乾隆身上穿的黄金龙袍,内里的肉馅象征乾隆虽然贵为天子也不忘记自己是娘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并把这道菜取名孝心肉,一时在坊间大卖。后来有一读书人吃过孝心肉后,就对老板说,孝心肉味道鲜美,完全可以做成酒楼的招牌菜,只是取名孝心肉还是不太雅也不够响亮,应该重新取个名字才好。老板见读书人说的诚恳也很有道理,就叫读书人帮忙取一个名字。那读书人想了想说,此菜本来就是用蛋皮象征乾隆身上的黄金龙袍,不如就叫黄金衣吧。一来秉承了当初做孝心肉的初衷,二来也是对客人们的一个美好祝愿。酒楼老板听到黄金衣这个名字也非常满意,于是就把孝心肉改名为黄金衣。

后来,也不知是谁编了一首儿歌在浦市传唱,“乾隆帝,下江南,孝心一片感天地。黄金衣,味道好,明年金榜就及第。”浦市的居民受儿歌影响,也纷纷仿效制作黄金衣。经过岁月的沉淀,浦市的黄金衣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蛋皮薄而不破,肉馅又嫩又鲜。

要做一道好的黄金衣,首先得摊出又薄又大的蛋皮。鸡蛋磕进碗里只能顺一个方向搅拌,目的是让鸡蛋起劲才不容易破碎。摊蛋皮最后选择平底锅,先用大火把锅烧热,然后再改小火,锅里刷一层油,倒入蛋液后快速刷开,蛋液凝固后将蛋皮轻轻铲起。这里还要注意的是,铲蛋皮的铲子也要抹上油,避免被粘而弄破蛋皮。

蛋卷的肉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去调,通常浦市的黄金衣是选择五花肉和虾仁、生姜一起剁碎,放虾仁的目的是使肉馅更加劲道,放姜则可以去腥提鲜。然后加适量的盐、少许玉米淀粉、鸡精搅拌均匀即可。

最后把蛋皮摊开,上面铺一层调好的肉馅,就可以开始卷蛋卷了。卷的时候从蛋皮的一头向中部卷起,卷至蛋皮尾部后压紧,做成圆柱形,注意一定要卷实卷紧,蒸的过程才不会出现疲沓的现象。一般隔水蒸25分钟左右就熟了,吃的时候可以切片直接吃,也可以再放进火锅里吃,还可以加点青菜在锅里炒一下。也有人用玉米皮把黄金衣一个个包裹起来蒸,可以避免汤汁的流失,吃起来还有玉米的清香,也算是别有风味了。

九. 江苏省 南京市 秦淮区 南京——炸臭干

臭干是一种几厘米见方的豆腐,经过南京特有的气候发霉,长着长长的墨绿色真菌绒毛,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它所散发出来的气息。据俺研究,蛋白质变质所带来的味道是世间一绝,比如说臭鸡蛋。如果看过《沉默的羔羊》,对死亡高级动物蛋白质的气味的印象肯定深刻。豆腐属于植物蛋白,不幸也难以例外。北京王致和的豆腐再臭它也是被关在密闭的玻璃瓶里,嗜好此物者只能偷藏于角落独自享受,顶多在家中几人共用。而炸臭干则大大不同,走在南京的闹市区,就算离市中心新街口几十米远的那条巷子里,一群衣着入时的俊男靓女慈祥老人天真小孩,守在油锅边手举刚出锅的美食,蘸着特制的卤汁大块朵颐,他们周围方圆一里都可闻到炸臭干味。那是一种绝对不同于烤羊肉的味道。据民间环卫工作者们说,这种小吃产业的规模大小直接影响着一向清新的南京大气质量。( 南京)

十. 湖南省 湘西州 永顺 霸王汤

中国人喝汤的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客到则设菜,欲去则投汤”的民俗。

“三合汤”称“霸王汤”,相传晚清大臣曾国藩在湖南组建“湘军”时,“湘军”士兵因为长期生活在野外、湖区,患风湿病的日见增多,致使士气低落。于是曾国藩用重金聘请名厨,精心调制了一种去风湿病的“三合汤”,作为士兵佐膳的菜肴。曾国藩特意将该汤赐名“霸王汤”。从此,“三合汤”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据当地人介绍:“三合汤”不仅可以增强食欲,促进消化,而且还有祛风湿、强筋骨等功效,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

“三合汤”选料讲究,制作严格,要选用母黄牛的血、公黄牛的肉、母黄牛的肚。调制时要注意火候,牛肚子要能插进筷子,炖好时需加入当地的土——山胡椒油。这样,“三合汤”才具有辣、香之特色和食疗之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