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刚果金卢本巴希有什么特产 刚果金特产带回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刚果金卢本巴希有什么特产 刚果金特产带回国更新时间:2022-05-31 02:18:41

一. 四川省 成都 大邑 大邑金蜜李

大邑金蜜李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邑金蜜李是四川成都大邑的。

大邑金蜜李

四川省大邑县雾山乡、鹤鸣乡、悦来镇、金星乡、青霞镇、晋原街道办事处、斜源镇、出江镇、花水湾镇、西岭镇、王泗镇、三岔镇共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大邑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大邑金蜜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区域的报告》,大邑府函〔2014〕65号

成都市大邑县地方标准:DB510129/T030-2013《大邑金蜜李种植技术规程》

二. 广西 南宁 邕宁区 镇龙金须塘角鱼

镇龙金须塘角鱼

塘角鱼,即胡子鲶,又称土鲶,而邕宁区中和、那楼镇龙一带出产塘角鱼通体金黄,其须更是金黄闪闪,因此又名“金须塘角鱼”。镇龙塘角鱼鱼刺极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甜可口。同时,它还具有收敛肌肉、愈合伤口、补肾壮阳等功效,可作为外科手术后病人的滋补佳品,并具有医治小孩子疳积等药用价值。邕宁区那楼镇已经形成塘角鱼养殖基地,年产量150吨,但仍供不应求。游客可在邕宁各大酒楼餐桌上品尝镇龙塘角鱼的美味。

三.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金豌豆凉粉

金豌豆是金阳高原大山的特有农产品,比一般豌豆要小,碾成细末做成凉粉,颜色稍黑,不大中看,吃起来却有耐嚼的筋感,绵绵实实的,香里带甜,十分令人回味。即使在寒冷的严冬,一大早起来吃碗凉粉,再喝一碗滚烫的煮过凉粉的汤水,通体也就舒畅了。

四.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泾县金竹宣纸

泾县金竹坑宣纸厂生产的宣纸,具有韧而能润,折而不损,光而不滑,白而不俗,润墨性强,不蛀不腐,色质不变之特点.该厂生产的"金星","锦竹"牌宣纸按原料分为棉料,净皮,特皮三大类,按厚薄分单宣,重单宣,夹宣三层等,按纸纹可分为单丝路,丝路,罗纹,龟纹等,按规格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屏,七尺金榜,八尺等.该厂以传统工艺生产,辅以净化,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宗旨,质量稳定,交货及时,服务周到.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外,还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及香港,台湾地区.1987年获安徽省乡镇企业系统优质产品称号.

五.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慈利县 慈利金香柚

金香柚为中国五大名柚之一,在武陵源至今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分布广、产量高,它外形呈长圆形,每个重约500~800克,大的可达1500克以上,它果皮金黄、光滑、香气浓郁、果肉白色或米黄色,清脆柔软,汁液丰满,品质极佳,为上等的果中精品。一般国庆上市,比普通的柚子上市要早近一个月。 金香柚果实在八月成熟时整个果实开裂,而又名"八月炸",其果形似香蕉,富含丰富的糖、维生素C和12种氨基酸,以及人体所不能合成的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等等。其果香味甜,为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有"土香蕉"之称,以天子山一带较多。

慈利金香柚是色、香、味三绝的中国名柚。具有权威性的《中国果树实用新技术(常绿果树卷)》、《中国柑桔实用技术文献精编(上)》对慈利金香柚的特征特性,在柚类章节里进行了介绍。

慈利金香柚,原产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九溪村(现为九溪居委会)。1960年由市、县两级果树专家在柑桔资源普查中发现,当时群众因其果形似冬瓜且味甜,俗称“冬瓜甜柚”。经考察人员评议,因果实呈圆柱形且早熟,更名为“早长柚”;1963年经中国柑桔研究所专家实地考察,因果皮具有独特的金黄色,且有持久的浓郁芳香,故定名为“金香柚”。从三易其名,足见慈利金香柚果实之特色,而能跻身于中国名柚之列。

慈利金香柚,在1978年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人民日报海外版”、“湖南日报”、“湖南电视台”、原“中国柑桔”等报刊、电视台多次进行了报导,引起了各级领导及相关研究院所的关注。省农业厅曾先后扶持资金数十万元,对慈利金香柚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使金香柚成为了慈利柑桔产业中的亮点。全县已种植金香柚15000余亩,年产鲜果3000万个,到2010年,全县金香柚将发展到25000亩。

六. 广东省 佛山 高明 杨梅金皇芒果

金皇芒果是台湾于1984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它比一般 芒果大几倍,重则有2.5公斤,轻则有1.5市斤,具有核小、皮薄、肉厚、清甜、无渣等优点。( 高明)

七. 福建省 福州 马尾区 木金肉丸

选上等薯粉、白芋丝、肥膘肉为原料,调入红糖拌匀,佐以五香粉,还有的加芝麻、豆腐皮等,制成粘剂,放在铺上荷叶的蒸笼炊熟。用刀切成方形或菱形的,油煎而食;也有圆状,入蒸笼时,有意捏成团状,炊熟可食。香甜可口,油而不腻。民间在春节期间自蒸;市上以“木金肉丸”为名牌,风味独特。

八.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金四方无花果

金四方无花果是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的。金四方无花果由威远金四方果业公司生产,是中华传统保健果品,先后获得“四川绿色食品精英奖”、被评为“四川省群众最喜爱的特色产品”。

威远历来有种植无花果的传统。为进一步推动无花果的种植和发展,2001年月12月威远县金四方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公司结合国家西部退耕还林政策,辐射发展无花果种植2000余亩,专门从事无花果种植、加工。产品包括无花果鲜果、果干、果脯、果酱、果汁、果茶……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金四方无花果系列产品,选用川南无公害生态基地威远向家岭的优质药用无花果鲜果、根、茎、叶为原料,按照民间传统配主,结合现代生产工艺,生产出的无花果系列产品独具特色。

无花果茶选用川南优质无花果资源中的药果制成,产品保留了新鲜无花果的芳香、色泽和营养成分,是健康、时尚、药食同源的新时代饮品。金四方无花果花粉、花瓣茶尤其适合女士饮用,被日、韩等国誉为“女人茶”。

无花果休闲果脯选用优质无花果成熟果,在洁净的食品生产环境中采用内江蜜饯的传统工艺加工精制而成。长期食用能起到防癌、消除肿块、清热解毒、排毒养颜的功效,尤其对吸烟导致的咽喉不适,效果更为明显。

无花果熟果干选用川南优质无花果成熟果为原料,未加任何添加剂、辅料、采用特殊工艺精制而成,保持了无花果特有的口味,是居家旅游、馈赠亲友的上佳休闲健康的天然果品。

无花果炖果选用川南优质无花果青果为原料,在洁净的食品生产环境中加工精制而成。产品保留了新鲜无花果的芬香、色泽和营养成分,炖食汤味新鲜可口、肉质细嫩。长期炖食,能起到防癌、清除体内垃圾、消除肿块、清热解毒的功效。

九. 贵州省 遵义 赤水市 赤水金钗石斛

赤水金钗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赤水金钗石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赤水民间使用金钗石斛早在乾隆川盐入黔年间,入药熬汤就开始当地生长的石斛,因其茎杆两头细小,中间粗壮,色金黄,其茎状形如古代人们用来绾住头发的“黄金发簪”首饰,半月形,所以用“金钗”命名,冠以”赤水“地名,称为赤水金钗石斛。金钗石斛生长环境要求苛刻,要在特殊的地理环境才能种植,喜温暖湿润气候,宜土质含钾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地方才能生长。赤水金钗石斛因有近200年历史,形成我国的石斛中药材原生地,是中国石斛开发最早的地区,加之独有的石斛碱含量,是石斛中精品,成为现在金钗石斛药源库,有“人间仙草”之美称。赤水金钗石斛对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健胃、清肝、明目、调节血脂、降血糖等。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眼科等有特殊功效。

金钗石斛

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石斛一名始见载于《神农本草经》。据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记载:“石斛,一名林兰。味甘,平,无毒。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藏虚劳嬴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据以上记述,仅对石斛的性味、功能与主治范围等作了一定叙述,而对石斛的形态、特征等未有描述。因此,无法考证所述为何种植物。

《名医别录》(据《本草纲目》转载)谓:“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这里对石斛的产地及生境作了第一次的记载。又名耳环石斛、霍山石斛、金霍斛、仙斗、风斗、西枫斗,霍斛,石斛等;现在常指代各类石斛制品,包括:铁皮枫斗、铜皮枫斗、黄草等。其主要保健功能:滋阴润肺,益胃补肾,建脑明目,降火良药,并具生津止渴,补五脏虚劳,清肺止咳,防感冒,抗疲劳的功效。

《本草纲目》称它有“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孢不足、轻身延年”之功效。历史上医家称“霍山石斛”干之而不槁,嚼之且无渣渍,味浓厚而无脂膏,养胃益液,却无清凉碍脾之虑,确为无上妙品。以之代茶,生津润喉、嗓音不衰;取之提炼,抗菌防癌,延缓衰老。因此功效奇特,市场稀缺,素有“千金草,软黄金”之称,被誉为中华几大仙草之首。

石斛为常用中药之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并列为上品。有养胃生津、滋阴清热、明目的功能,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赤水金钗石斛于2006年3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质检机构依法对其实施保护,对产品的产地范围,产品名称,规范种植,质量特色,质量等级、数量、包装、标识,产品专用标志的印刷、发放、数量、使用情况,产品生产环境、生产设备,产品的标准符合性等方面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获得欧盟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对打造赤水金钗石斛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的附加值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促进赤水市种植业和中药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十. 四川省 泸州 合江县 合江金钗石斛

合江金钗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江金钗石斛是四川泸州合江县的。

位于四川省南部的合江县,是四川省与重庆市毗邻的所有县区中唯一一个即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又融入重庆“一小时的经济圈”的县,更是是金钗石斛的故乡。

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名医别录》等古代医学名著记载,石斛是九大仙草之首,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现代医学表明,石斛所含的石斛碱等成分具有抗癌功效。又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名医别录》等古代医学名著记载金钗石斛原产于合江。川石斛特别是合江金钗石斛,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解放前,合江县即有2个专业的石斛交易市场,是石斛商品的集散地。自古以来,合江群众就有种植金钗石斛传统,并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和经验。

合江县作为我国著名的金钗石斛道地产区,在明代合江已广泛栽培石斛,是石斛地传统的生产区,至民国时已有相当生产规模,因此其资源开发具有典型保护性与开发性。《合江县志》载:“木斛(金钗石斛)治脚气,产西南各区”。 《泸州科学技术志》(1993年版)载:“合江以盛产石斛、荔枝、佛手、青果闻名于全省、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四川所产石斛十分丰富,产量居于国内前茅,尤以合江金钗石斛品质上乘,能满足省内外以至国外市场的需要。据合江中药材公司资料载:解放前合江就有2个专业的石斛交易市场, 仅1953年就收购干石斛20多担(1担等于50千克),相当于鲜石斛100余吨。合江石斛顺长江运往全国各大城市,并远销东南亚。

四川野生石斛资源丰富,不少县、市、区均有野生资源分布。合江县由于保留有世界同纬度罕见的保存较好的原始阔叶森林,使得野生金钗石斛得以保存。同时当地种植石斛起步较早,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通过近几年工作的积累,先滩与佛宝等地培养出大批懂技术、积极性高的药农,为发展石斛种植提供人力和技术的支撑。

合江金钗石斛己在全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从目前石斛的市场走势看,可用“升、畅、缺”三个字概括:“升”即价格一路上升,“畅”即销路畅通,一般不积货,“缺”即时常有缺货情况,可见发展合江金钗石斛生产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合江金钗石斛具有很好的质量特色。鲜品是根茎圆头状,略膨大;茎下部圆柱状,中部起呈压扁状,顶端钝尖;有时全体细长,近圆柱状或不明显的压扁状;叶鞘灰白色,膜质;总状花序,花1至4朵,白色而带淡紫红色;色泽由浅灰绿色、绿色至绿黄色。而干品则多回小弯曲条状或弯曲条状,无根头,无叶鞘;具纵棱条及皱缩;色泽黄色。相比最近的赤水金钗石斛,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合江金钗石斛远远高出很多(合江金钗石斛的石斛碱含量≥0.50% ,而赤水金钗石斛在0.30%-0.50%之间)。这也是合江金钗石斛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石斛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石斛的经济价值凸显。合江金钗石斛的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推广扩大。

2015年初在相关上级领导单位的支持下,合江县人民政府成立申报“合江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办公室,正式启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向品牌建设迈了一大步。此项工作对于重塑“合江金钗石斛”品牌地位、促进合江县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文、郑波、温正义

合江金钗石斛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合江镇、密溪乡、尧坝镇、先市镇、法王寺镇、九支镇、五通镇、车辋镇、实录镇、凤鸣镇、虎头镇、榕山镇、榕右乡、白鹿镇、甘雨镇、南滩镇、石龙镇、先滩镇、自怀镇、福宝镇境内海拔300米以上的山林地

《合江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合江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合府函〔2015〕70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522/T003-2015《合江金钗石斛种植加工技术规范》

信息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信息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