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特产零食礼盒装 山西零食大全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特产零食礼盒装 山西零食大全图片更新时间:2022-04-29 10:07:47

一. 山西省 运城 芮城 芮城芦笋

芮城芦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芮城芦笋是山西运城芮城的。

芮城芦笋主要分布在古魏镇、东垆乡两个乡镇的沿黄地带,涉及12个行政村。地域保护范围东经110°16′07″~110°56′43″,北纬34°37′29″~34°43′36″,认证面积1万公顷,年产量30万吨。芮城芦笋嫩茎肥大,质地细嫩、清脆爽口、大小整齐,茎顶鳞片包裹紧密,圆钝,不易开散。芮城芦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每100g产品中碳水化合物2.0-4.9g,膳食纤维含量≥1.9g,水分≥90g,维生素C含量≥5.0mg,钠含量3.1-12mg,钾含量≥260mg,钙含量≥10mg。芦笋中含有天门冬以及多种甾体皂甙物质、芦酊、甘露聚糖和胆碱等,对于高血压、心率过速、疲劳症、水肿、膀胱炎、排尿困难等症状均有一定的疗效。

芮城芦笋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成为该县继“芮城花椒”、“芮城苹果”之后的第三种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近年来,芮城县委、县政府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县农委采取三个措施,狠抓芦笋产业发展。一是抓技术培训。聘请国家、省、市、县专家对笋农进行集中培训,深入田间地头一对一指导,笋农都成为管理的行家里手;二是抓品种升级。积极引导农户逐步淘汰老化品种,进一步推广普及阿波罗、格兰蒂、阿特拉斯、改良帝王等优良芦笋品种;三是抓典型示范。努力争取山西省芦笋出口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古魏镇、风陵渡镇建设两个千亩标准化示范区,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采用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

产品名称:芮城芦笋

所在地域:山西

申请人: 芮城县瓜菜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5年

地域范围

芮城县位于运城市西南端,黄河中游,北依中条山与永济市、盐湖区接壤,南临黄河与河南省灵宝市相望,西临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潼关县相望,素有“黄河金三角洲”之誉。芮城芦笋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风陵渡镇、阳城镇、永乐镇、古魏镇、南卫乡、东垆乡、陌南镇7个乡镇的4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6′7″~110°56′43″,北纬34°37′29″~34°,43′36″,之间,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3公里。生产面积10000公顷,年产量30万吨。

二. 山西省 阳泉 郊区 山西河捞面

人们一提到山西不禁会想起那里的刀削面,但是山西还有一种比刀削面的来历更早的面食,那就是河捞面。

河捞是一种古老的面食品种,大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多在北方人家尤其山西民间和陕北流行,在不同的地方名称有些不大一样,有叫河捞面的,有0子面的,有叫饸饹面的,还有叫压河捞或叫轧河捞的。制作河捞时,有专门压河捞的工具,称为“河捞床”,床身用粗壮而弯曲的木料制成,现在也有用铁制机械做的,中间有一木芯象活塞一样可上下穿动。老的木头制的河捞床是在一根木头上挖个杯口粗细的圆坑,坑上下通透,在坑底下钉一块扎满小孔均匀分布大小适中的铁皮或铜板。在河捞床上方有一根圆柱体上面连接在一个轴上,将河捞床架于锅上,把和好的面搓成长圆形,在水里沾一下,将面添满圆洞,放入河捞床坑内,木芯置于洞口,然后按住河捞床的床把,手板木杠用力下压(挤压),将面从小孔中压入开水锅中,把面压尽后,用刀将河捞床底的面丝割断,煮熟后从锅里捞出来即可,再浇上不同口味的臊子(也就是吃面条的时候在面条上浇的卤儿。山西人一般都说臊子),就可以吃了。大的河捞床,要用两三个人的力量才能操作。 但家庭也有用小河捞床的,形如大河捞床,只是尺寸小的多。

口味:河捞面比拨鱼面硬,比刀削面要软,食感滑溜柔软,自有妙处。河捞面结构紧密、粗细均匀、长度适宜、筋柔利口。是美味的面食。

三. 山西省 临汾 霍州 霍州豆腐

霍州豆腐是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的。霍州豆腐,色泽乳白,柔软韧劲,细嫩光润,清香可口。

因制作时不用石膏点卤,而用当地独特的老卤水点制,所以霍州豆腐不苦不涩,没有腥味,弹性大,不易烂,吃起来味道美,韵味长,老少皆宜。食用豆腐,能益气和中,强身壮体,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可减肥美容,延年益寿。豆腐中含有豆固醇,不仅可降低胆固醇对人体的危害,而且还能有效地治疗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

四.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山西小酥肉

晋式第二蒸,是山西小酥肉。酥肉是山西的传统名菜,用猪肋条肉切块,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序烹制而成。《名食掌故》记,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封其第三子朱高燧为赵王,府内侍女知赵王有喜食烤肉习惯,就选用上好猪肉先煮再蒸后炸,配大葱、面酱佐食,深得赞赏。因加入紫苏调料,称为“紫苏肉”。后传于民间,晋中一带唤作“香酥肉”,晋南民间宴席多称“小酥肉”,制法略有变化,将五花肉切小片,拌淀粉鸡蛋糊腌制,然后用油炸至金黄色,与炒好的木耳、玉兰片混合,放入蒸锅蒸制而成。

小酥肉在运城一带民间宴席多取羊肉制作。而晋城行菜则选用肥猪膘先煮再蒸后炸,称“紫酥刀背”,是上党地方传统菜肴,而其民间多选五花肉先炸再煮后蒸,称“胡卜肉”,是逢年过节、喜庆婚筵必上的菜肴。长治一带则改良创新有酥肉芥末粉皮汤,已为当地名吃。全晋会馆改良创新有王家小酥肉酸菜鱼唇菜,据传晋商灵石王家主人王谦曾参加康熙六十一年乾清宫“千叟宴”,受御赐龙头拐杖一把和鱼唇菜一道。王谦回乡后,命家人将鱼唇配以山西小酥肉、酸菜烹制,味道极美,成为王家家宴的头菜。东南亚王氏宗亲会客人在全晋会馆品尝此菜,赞不绝口,并留诗纪念“春风走马汾水边,丰年留客作清欢。几回梦里今非梦,王氏宗亲聚太原。”

五. 山西省 运城 河津 晋南牛

晋南牛产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晋南盆地。晋南盆地位于汾河下游,傍山地带泉水丰富,气候温和,具有温暖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10~14℃,年降水量500~650毫米,无霜期160~220天。

晋南牛分布于运城地区的万荣、河津、临猗、永济、运城、夏县、闻喜、芮城、新绛,以及临汾地区的候马、曲沃、襄汾等县、市。其中河津、万荣为晋南牛种源保护区。

晋南牛属大型役肉兼用品种。体躯高大结实,具有役用牛体型外貌特征。公牛头中等长,额宽,顺风角,颈较粗而短,垂皮比较发达,前胸宽阔,肩峰不明显,臀端较窄,蹄大而圆,质地致密;母牛头部清秀,乳房发育较差,0较细小。毛色以枣红为主,鼻镜粉红色,蹄趾亦多呈粉红色。晋南牛体格粗大,胸围较大,体较长,胸部及背腰宽阔,成年牛前躯较后躯发达,具有较好的役用体型。

晋南牛的外貌特征:体格高大,骨骼结实,健壮。公牛头适中,额宽,嘴阔,俗称“狮子头”。母牛头清秀,鬐甲宽而稍隆起,胸深且宽,背腰平直,长短适中,尻部较窄,四肢坚实,蹄大而圆,蹄壁为深红色。公牛角圆形,角根粗,母牛角多扁形,向上方弯曲,角色蜡黄,角尖呈枣红色。毛色以红色为多,其次是黄色及褐色,被毛富有光泽。群众总结晋黄牛基本特征:狮子头,老虎嘴,兔子眼,顺风角,木碗蹄,前肢如立柱,后肢如弯弓。公牛体重607.4千克,体高138.66厘米,体长157.4厘米,胸围206.30厘米,管围20.20厘米;母牛体重339.4千克,体高117.4厘米,体长135.20厘米,胸围164..66厘米,管围15.60厘米;阉牛体重453.9千克,体高130.80厘米,体长146.40厘米,胸围182.90,管围18.30厘米。

六. 山西省 运城 平陆 条芩

即中条山出产的黄芩。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条芩在国内享有盛名,为全国黄芩品种中品质最好的一种,有“小人参”之誉。

黄芩的外形多种多样,多数呈须根状,少数是直根。它的成长过程如树根,小时须少,生长时间越长,须根愈多愈粗。从药材店收购样品看,最粗的直径约有一寸,细者如丝。外表皮层薄如纸,易脱落,呈黑红色,皮内呈金黄色。

条芩在平陆县境内分布很广,以沿山一带为主,有野生也有人工种植。它是平陆特有的一种名贵中药材,发展前景广阔。

七. 山西省 晋城 阳城 烧软米

阳城烧软米,当地叫软米饭,简称软饭,没想到还真有能吃的软饭!非常好吃~

八. 山西省 太原 清徐县 山西香醋

要提到山西,最不能忘记的是醋,山西酿醋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分熏醋和陈醋,分别以太原益源庆和清徐老陈醋最为有名,山西的醋有独特的沁香和悠长的后味,绝对称得上中国最好的醋。

山西香醋绝对称得上中国最好的醋。

山西人善酿醋爱吃醋,素有“老醯儿”之称。古时管醋叫醯,把酿醋的人叫“醯人”,把酿醋的醴叫“老醯”。在汉朝史游所撰的《急就篇》中就有“芜荑盐豉醯酢酱”的说法,其中“醯”和“酢”指的都是醋。因此,吃醋不叫吃醋,而叫“吃醯”。由于山西人对酿醋技术的特殊贡献,再加上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尊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了。山西人和醋有着深厚的感情,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4000年之久。清徐是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也是中华食醋的发祥地,其酿醋历史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了。相传,帝尧定都尧(今清徐县尧城村)后,采摘瑞草“蓂荚”以酿苦酒。这里所说的苦酒就是人类最早的酸性调味品—醋了。汉唐时期,并州晋阳一带的制醯作坊日益兴盛,从民间到官府,制醯食醯成了人们生活的一大嗜好。明清时代,山西酿醋技艺日臻精湛,并随晋人迁徙和晋商的足迹,将山西的制醯技术和食醋习俗带到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是谓山西名扬四海的重要媒体。

悠悠岁月,沧桑巨变,山西老陈醋历经风雨数千年,其味更浓,其名更盛。如今,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晋醋行业的佼佼者,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系列醋生产基地,拥有了中国醋业第一品牌“水塔”商标,成为“中国醋都”。

九.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恒山茶

恒山茶历史悠久,是当地一种茶,它是由当地的名贵药材黄芩、毛尖、柳叶配制而成。康熙皇帝来恒山朝拜北岳,对当地进献的“恒山茶”赞叹不绝,“恒山茶”由此而的名。恒山地处塞外高原,昼夜温差大,所出产的“恒山茶”稍带有苦味,但味道清香,回味无穷,有补气泻火通便的功效。恒山茶产量不大,但游人游恒山时如逢季节也可自行采集,在悬空寺里有道是:上有千仞崖,下有千仞崖. 山僧闻客至, 山下采山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