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株洲土特产代购 株洲特产哪里能买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株洲土特产代购 株洲特产哪里能买到更新时间:2022-05-22 18:50:15

一.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焙肉

醴陵焙肉是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的。醴陵焙肉又称醴陵腊肉,醴陵熏制的焙肉色泽亮黄,盐味浸润,肉香内敛,格外香醇。

醴陵焙肉又称醴陵腊肉,并非只醴陵一地出产,周边县市都有,但醴陵熏制的焙肉色泽亮黄,盐味浸润,肉香内敛,格外香醇。做醴陵风味的焙肉,最主要的技术还是要个好屠夫。最正宗焙肉产地官庄山区,他们杀年猪的屠夫非常敬业,技术高超,手艺熟稔。猪杀死后,开肠破肚,屠夫往往不急着翻肠子,处理猪肚子等内脏,而是及时地把猪身肢解,特别是腰板上的肋肉,切成三五斤一块,趁着体温还没有冷却,用海盐粗颗粒擦遍肉块的表面。再放在瓦缸里腌制三天,猪肉转色之后,上链条挂起来,滴干盐水和水分,用茶种壳、秕谷、花生壳等急火不间断焙三天,再文火焙一天,一周之内就生产出地道的焙肉,肉香醇厚,色泽金黄,猪皮极其松脆。

焙肉讲究新鲜,新焙出来的肉最香,焙肉注重肥肉,收得久了油水尽失,就没有风味可言,醴陵民间收藏焙肉的方法十分特别,整条焙肉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全部浸泡在茶油坛子里,可以保存到第二年秋天。每次要吃,就拿一截出来,做好的焙肉,一般在一餐之内吃完,不吃两餐或多餐。

吃焙肉时,醴陵人喜欢把焙肉和醴陵三辣(醴陵辣椒、醴陵大蒜、醴陵生姜)放在一起炒,就是大蒜辣椒炒焙肉。用辣椒、生姜和红衣大蒜等做配料,这几样美味混和在一起,吸引着醴陵人们的食欲。一块焙肉可以吃下三碗米饭,那咸咸的味道划过舌尖,就催动自己不停地往嘴里送饭。

质量好的醴陵焙肉还有其它的吃法--清蒸。把焙肉切片后洒上些辣椒粉和调味料,放甑里蒸,清香诱人,别有风味,瘦肉绛红,肥肉通明,肉皮微黑带黄。也可以放在饭坯上蒸熟,蒸到焙肉的肥肉变成浸润的半透明的状态时,趁热改刀为一指宽的厚片,下锅稍稍一爆,普通的放辣椒粉一拌即出锅,讲究的还会加上大蒜、萝卜干、蕻菜苔干或者冬笋片等,但最忌带汤水。

二. 湖南省 株洲市 石峰区 菊花鱼

美食原料:

草鱼一条,约重1250克。 精盐5克、味精1克、番茄酱50克、姜末5克、白醋50克、绍酒15克、湿淀粉20克、蒜泥5克、干淀粉10克、芝麻油10克、姜汁水5克、菜油1500克。

美食做法:

1、将鱼宰杀洗净,取两片净鱼肉切成4厘米见方的鱼块,皮朝下,用直刀刻成十字花刀放在碗内,加入味精、绍酒、精盐、姜汁水拌匀,腌渍10分钟,然后取出鱼块拍上干淀粉待用。

2、取小碗一只,放入白糖、番茄酱、醋和湿淀粉调成芡汁待用。将炒锅置旺火上,下入熟油,烧至七成热(约175℃)时,将鱼块抖去汆粉落锅炸后捞起,待油温回升后复炸,起锅装盘。

3、原锅留底油放入姜末,蒜泥煸出香味倒入芡汁烧沸后,淋明油浇在菊花鱼上即成。

美食特色:外酥里嫩,酸、香、脆。

三.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翠云峰毛尖茶

翠云峰毛尖茶系由醴陵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站所办市良种茶树示范场生产。该茶采用国家级良种,采摘清明前幼嫩芽叶,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翠云峰毛尖茶条索紧结园直,白毫显露,滋味醇和清爽,回味甘甜爽口。1994年该茶被评为株洲市名茶,1995年被评为湖南省优质茶,1997年被评为湖南省名茶,成为株洲地区唯一荣获省级名茶称号的茶场,填补了株洲市无省级名茶的空白。

四.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辣椒酱

辣酱最早起源于湖南和湖北,是湘菜和鄂菜常用的一种调味料。其传统制法是,将新鲜红辣椒洗净,晾干表面水分,再剁成细粒,然后按一定比例加入姜米和精盐,拌匀后装入坛子中,密封腌渍约半个月即成。近年来,辣酱在各大菜系中被广泛使用,由此出现了一系列风靡各地的剁椒菜肴,如剁椒蒸鱼头、剁椒拌茄子、剁椒烧豆腐等。

五.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组庵鱼翅

又叫红煨鱼翅,是湖南传统名菜。组庵鱼翅用料讲究,制作独特。需选脊翅,去粗取精;另用母鸡一只,猪前肘一个,虾仁、干贝、香菇等佐料适量备用。母鸡、猪肘同时用中火开,小火煨好取汤。鱼翅胀发后用畜汤蒸制后,再入虾仁、干贝、香菇等佐料煨烂而成,此菜味道醇厚,鱼翅糯软,营养丰富,实为菜中珍品。解放前,曲园酒家操作此菜,颇得食客赞赏。

一位是谭延闰(1880--1930),湖南茶陵人,字组庵,晚清翰林院编修,民国时期曾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等职。他一生食不厌精,因而谭厨名扬海内,其中厨师曹四做的鱼翅菜更是名不虚传。“组庵鱼翅”就是根据湖南名菜“红煨鱼翅”加工改进的。

组庵鱼翅的制法是,先将水发鱼翅、鸡肉、五花猪肉分别经开水锅中焯水洗净,切成块状和片状待用。再取火瓦钵一只,垫上竹算,分别将原料和调料放上,并压上瓷盘,先旺火烧开,再用小火煨至软烂,取出后装盘。将原汤加入八成热的熟猪油,并放味精等调料,用湿淀粉勾英,淋上麻油浇入,撒上胡椒粉上桌。此菜的特点是色泽红润透亮,鱼翅质软味鲜,汤质醇厚肥美。所以此菜以“组庚”命名,流传至今。

六. 湖南省 株洲市 石峰区 铁板牛肉

此菜具有色泽红亮,牛肉软酥,成鲜微辣,口味鲜美的特点。

做法:

1.将牛里脊剔去筋络,切成厚片,加调料腌渍后上浆待用。铁板沙司的配料是其关键之处,须用红曲米、柠檬、洋葱、胡萝卜、辣椒、茴香等香料,加适量清水制成卤水后,再配以李派林汁、oK沙司及番茄酱、白糖等精制而成。

2.将牛肉放入四成热油锅中过油,然后兑入调制好的铁板沙司,略收汁水装入盆内,小碟放上洋葱末、白脱油,与烤热的铁板同时上桌,当众将洋葱末、白脱油放入铁板,略拌即可。

七.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麻鸭

攸县麻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攸县麻鸭是湖南省著名的蛋用型地方鸭种,全身羽毛黄褐色与黑色相间,形成麻色,故称麻鸭,具有体型小、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饲料报酬高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攸县麻鸭一般在70~75日全身长满羽毛,90日龄公鸭为1120克,母鸭为1180克,120日龄公、母鸭均为1240克,随后体重相对稳定。120日龄母鸭进入产蛋期,产蛋期长达3~4年,年产蛋200~250个,最高可产310个。攸县麻鸭产于攸县洣水河和沙河流域,中心产区为网岭、鸭塘铺、大同桥、新市和高和等地,全县年产麻鸭400万羽,产蛋7000吨。

攸县饲养麻鸭历史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麻鸭就是攸县农家饲养的家禽品种,经过长期实践,攸县人们在麻鸭选种、孵化和饲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许多农户以养鸭为生,或开鸭店,销售雏鸭;或赶群鸭沿醴陵、株洲、湘潭、长沙一带游,就地销售;或到长沙、湘潭、汉寿、南县等地开设鸭店并传授技术。县境鸭塘铺、鸭店里等地名,均因孵鸭、养鸭而得名。

攸县麻鸭在国内享有盛誉。1981年7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攸县麻鸭》科教片。1984年2月,攸县麻鸭又被列入湖南省地方良种,载入《湖南省家禽品种志和品种图谱》。为了保护攸县麻鸭这一地方良种资源,提高品种纯度,攸县科委和畜牧、肉食、外贸等部门,于1981年将新市、大同桥划为“攸县麻鸭保护区”,开展原种繁殖。1998~1999年,省畜牧局和县畜牧局共同开发攸县麻鸭规模开发技术,其成果被授予株洲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八. 湖南省 株洲市 石峰区 沙坡里腊菜

沙坡里腊菜是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云田乡的。株洲市沙坡里腊菜厂生产的沙坡里牌系列腊菜,经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检验报告号:(湖南)省质监认字(03003)号2006-J566,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检验发现沙坡里的腊菜不含苯并芘。

株洲市沙坡里农土产品深加工有限公司位于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株洲市云龙新区云田乡,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有利于各类生态种、养殖业的发展。

沙坡里不断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不但自主开发出健康野菜--鲜地耳、脱水甘蓝,农家冲菜、五朴菜、酸榨菜皮等蔬菜系列二十多个品种,而且结合流行趋势,推出腊野兔、腊野猪、腊羊肉、腊无骨狗肉等众多特色产品。对于腊肉、腊洋鸭、腊猪肚、腊牛肉等传统产品,也实行精品化,大众化路线。

多年来,沙坡里人一直致力于对产品品质的改良提升,不但在同行业中率先研制出独家熏制方法—冷烟熏制法,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所有产品都绝未添加任何防腐剂,靠油封和干爽保质,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安全放心。2008年这种不产生致癌物的冷烟熏制方法获得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优良的品质让沙坡里的产品赢得了省内外消费者的高度赞誉和青睐,产品畅销全国十多个省市,先后获得株洲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质量监督局颁发的“QS食品安全质量体系认证”,曾连续两年被消费者委员会评为“消费者推荐品牌”等一大批荣誉称号。其生产的沙坡里盐辣椒被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为“无公害农产品”。

九. 湖南省 株洲市 石峰区 口味蛇

原料:

活蛇1-2条、植物油、盐、味精、辣椒酱、酱油、蚝油、料酒、香油、生姜、大蒜、五香粉、香菜。

制法:

1、将蛇宰杀剥皮,去内脏,去皮,洗净后剁成8厘米长的段备用。

2、在高压锅内放水约三分之一高度,将蛇肉和八角茴一起放入高压锅,待安全阀跳动冒汽,约6--8分钟后关火。先煮再炒可以防止蛇肉不熟,祛除寄生虫。

3、炒锅置旺火上,将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蛇段煸香,再放入调料,旺火爆炒,出锅装盘,放香菜点缀即可。

功效:此菜能去湿通经,对风湿及类风湿病患者有利。

十. 湖南省 株洲市 株洲县 株洲什锦菜

什锦菜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腌制品,系由多种蔬菜制成的咸菜(半成品)配合而成,株洲什锦菜按当地原料特点,结合南北风味进行配方。产量逐年增加。

原料配方:元萝卜55%胡萝卜5.6%窝笋8%刀豆、菜瓜、大头萝卜、?头、盐姜,酱青椒、蒜肉31.4%合计75公斤原料酱油10公斤麻油150克安息香酸50克糖精7.5克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元萝卜(十字花科),以冬春萝卜为最佳,秋萝卜次之,夏萝卜不能用;胡萝卜(伞型科),皮薄、肉红色;大蒜头(百合科),取白色蒜肉;青辣椒(茄科),以牛角椒为佳;菜瓜(葫芦科);姜(?荷科),表皮淡黄色,肉浅黄白色味辣。大头菜(十字花科),肉质根扁圆形式长圆形;?头(百合科),品质爽脆、味甜。

2.半成品腌制:蔬菜经过腌制为半成品,要保持各个品种故有的色泽、香味、脆嫩,否则不能使用。

3.制菜:把各种酱菜坯(半成品)切成丝、片状,混合一起,经漂洗,脱去部分盐分,上榨4小时,榨出部分水分后,扯散入缸内,并将各种辅助料拌匀加入缸内,过2~3天,使配料浸入菜内,即可。

4.包装与保管:包装容器、设备及生产工具,以陶器、木器为最好,金属次之。腌制的菜放入容器内,要装满、压紧,有充足的卤水,装好后要密封。坛装(小包装)不超过500克;统装:陶瓷坛子20~30公斤为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