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芜湖市有哪些土特产品 芜湖农产品特色品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芜湖市有哪些土特产品 芜湖农产品特色品牌更新时间:2022-05-02 02:12:12

一.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巢湖麻鸭

巢湖麻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麻鸭,主产巢湖市各地水网地带,人工饲养历史悠久。无为、庐江清朝志书均有记载,现有年饲养量数以千万只。巢湖麻鸭体型匀称紧凑,羽毛以黑灰杂自为主,富有光泽,趾蹼橘黄色,爪泛黑色。两脚结实有力。行动敏捷,善于潜水,觅食性强,适宜沿湖和圩区放养。巢湖麻鸭生长较快,幼鸭饲养百日以后,即可达2千克多重。母鸭长大后,每年一般产蛋180个左右。巢湖麻鸭肌体皮薄骨细,肉嫩味美,且脂肪适中,既可供宰杀红烧或清炖食用,又可加工制成南京板鸭、无为板鸭、巢湖雪花鸭、和县咸水鸭等名产。鸭蛋可制精品松花蛋。羽毛用途更为广泛。目前巢湖麻鸭的饲养量越来越大,品种也不断增加,正源源不绝地销往省内外市场。( 巢湖)

地域范围

庐江巢湖麻鸭,主产巢湖市各地水网地带,人工饲养历史悠久。无为、庐江清朝志书均有记载,截止2009年,有年饲养量数以千万只。

特定品质

巢湖麻鸭肌体皮薄骨细,肉嫩味美,且脂肪适中。巢湖麻鸭具有觅食力强、耐寒力强,产蛋较多、皮薄、肉嫩、骨细、味鲜,适宜放牧等优点。巢湖麻鸭适应性强,行动敏捷,善于潜水,觅食性强,适宜放牧,凡湖泊、河流、塘口等有放牧条件的地方均可饲养。

文化典故

湖麻鸭属优质中型肉蛋兼用型鸭种,是安徽省惟一当家鸭种,素负盛名,是合肥“庐州烤鸭”及“庐江柳风板鸭”的主要鸭源,品种形成有近200年的历史。巢湖麻鸭适应性强,适宜放牧,凡湖泊、河流、塘口等有放牧条件的地方均可饲养,经济效益好。

二.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巢湖鸭

巢湖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中型蛋肉兼用型品种。主产于安徽省中部,巢湖市居巢区、庐江、肥西、肥东、舒城、无为、和县、含山等地。

外貌特征:体型中等,体躯长方形,匀称紧凑,颈细长,前躯中等宽深,后躯发育良好,两腿结实有力。喙黄绿色或黄褐色,喙边淡黄色,喙豆黑色。虹彩赭色。公鸭的喙黄绿色,虹彩褐色,头和颈上部羽色墨绿,有光泽,前胸和背腰部羽毛褐色,缀有黑色条斑,腹部黑色,胫、蹼橘红色,趾黑色。母鸭全身羽毛浅褐色,缀黑色细花纹(称浅麻细花),眼上方有白色或浅黄色的眉纹,翼部有蓝绿色镜羽,胫、蹼橘红色或橘黄色,趾黑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49克;70日龄1500克;90日龄2000克;成年公鸭2500克,母鸭2000克。成年公母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4.10%,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3.00%。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50天。平均年产蛋180枚,平均蛋重70克。平均蛋形指数1.42。蛋壳白色、青色,其中白色占87%。公母鸭配种比例:早春1:25,清明后1:33。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2%。公鸭利用年限1年,母鸭2-3年。

三.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居巢石榴

主要品种白石榴,又名水晶石榴,果大、皮薄、形端,籽粒白色晶亮,柔嫩多汁,甜而不腻。主产居巢银屏、散兵、高林一带,成片受益面积850多亩,年产量30多万公斤, 大部分作为商品成交。居巢石榴历史上与怀远、濉 溪石榴齐名,为安徽三大石榴主产区。

四. 安徽省 芜湖 无为县 襄安席草

襄安镇位于无为县西南部,由于特殊的气候、水土优势,使得该地区的席草种植业及草席制品饮誉国内外,是全国四大席草基地之一。 襄安席草种植始于60年代初,发展于70年代,到90年代才形成现在的规模。今年全镇种植席草面积达2万多亩,平均亩产1200公斤,年产2400万公斤。近年来,全镇及周边乡镇年种植面积已达6万亩。襄安镇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手工织席,逐步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织席。全镇现拥有织席机1000余台,年产草席1500万条,年产值8000余万元,利税1500余万元。可吸纳2000多剩余劳力。今年底,全镇各类织席机可望增加至1500台。全镇现有35%的群众从事席草系列开发。襄安镇席草资源丰富,其特点是:草质柔软,富有弹性,表层附着植物腊,吸汗功能强。近年来镇政府还组织人力,不断引进其他地区的优良品种,如“蔺草”等,所生产的草席久睡无汗渍,冬温夏爽,色青味香。在草席加工业上以镇办企业——无为县草制工艺品实业总公司、无为县麻经厂为龙头,以草席大市场为纽带,使整个席草系列开发形成种、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目前,生产的草席和草制工艺品已有20多个品种80多种规格,其主要品种有间花席、榻榻米席、挎包、太阳帽等,畅销全国各地,特别是“榻榻米席”和部分草制工艺品已远销东南亚。按照襄安镇的总体规划,到2005年,全镇席草种植面积将达3万亩,各类织席机不少于3000台。襄安镇的席草种植及其加工业正朝着规模型、集约型、效益型方向发展。( 无为县)

主产地无为襄安镇,主打品牌是"舒梦"系列产品,品种有高档电脑绣花席、烘干蔺草席、空调席、亚草席、儿童席、平光席、麻经席、出口榻榻米席、电脑绣花席枕、枕筒、汽车座垫、沙滩席、旅游席、旅游帽等。无为是全国"四大席草生产基地"之一,"舒梦"系列产品原材料均来地本土,故生产成本低廉,价格便宜,质量上乘,且有保色保鲜,质感柔润,,吸汗力强,保健性好,冬温夏爽,清香宜人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五. 安徽省 芜湖 弋江区 濮家凉粉

炒粉和刨粉两种,炒粉里放上好的麻油和虾皮,在众多的凉粉摊子中以质量取胜,目前是由老上的儿了小上经营的,他家隔壁的老王家凉粉也一样吃,有一阵了名气甚至超了濮家凉粉。

六.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七. 安徽省 芜湖 镜湖区 芜湖烧卖

烧卖,是芜湖的传统名点之一。它创制于是1757年。该点心选用猪腿肉、猪板油、荠菜或青菜嫩叶,加调料拌成菜肉猪油馅心(也可以用肉汁糯米制成馅心)。用精白面粉加水揉合制成边皮薄,底层厚的皮张,再包入馅心,经蒸熟即成。具有滋味美,不粘牙等特点。

八. 安徽省 芜湖 无为县 无为荸荠

当地俗称果子,雅号马蹄。沿江地区均产,巢湖市境主产区为无为、庐江、和县,其他圩区也有种植。全市年种植面积z万亩以上,总产70多万担。荸荠以地下球茎为食用部分,淀粉含量高,生吃熟食皆宜,鲜甜可口。可深加工成粉丝、饴糖、酒、蜜饯等,马蹄罐头销路尤广。荸荠在药学上还有消食解热和利尿等功能。( 无为县)

九.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姥山枇杷

姥山枇杷

姥山枇杷,顾名思义,姥山枇杷产于居巢中庙姥山行政村。由于它生产在四面环水的湖岛心上,终年云雾萦绕,为枇杷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所以姥山枇杷具有皮薄、肉厚、汁水多等特点,是巢湖的名贵水果。6、7月份是姥山枇杷成果季节,游客在一览姥山风光的同时,购得姥山枇杷一饱口福,不失为快事。

十. 安徽省 芜湖 芜湖县 芜湖铁画

铁画诞生于芜湖,始创于清康熙年间。而溯其源,乃是长江之滨,以拥有250万年古人类活动,数千年古代铜铁冶炼历史而著称的人类“火文化”重要发祥地芜湖之杰出代表。由明末清初祖籍徽州的铁匠汤天池,与徽州画派著名画家肖云从热情碰撞所创立,迄今已经300多年历史。

铁画是“以锤代笔、以铁作墨”,借鉴国画章法布局和雕塑、剪纸等工艺的特点,经冶、锻、钻、挫等技巧锻铁成画。铁画的特点是黑白分明、虚实相生,既有国画的神韵又有雕塑的立体美,堪称“铁为肌骨画为魂”,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被世人誉为“中华一绝”。

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铁画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

铁画是以铁为墨,以砧为砚,以锤代笔锻制而成。铁画的品种分为三类:一类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兰、竹、菊、鹰等为题材,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粉墙之上,更显端庄醒目。第二类为灯彩,一般由4至6幅铁画组成,内糊以纸或素绢,中燃银烛,光彩夺目,动人神魄。第三类为屏风,多为山水风景,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芜湖濒临长江,交通便利,曾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来铁冶业就十分发达。发达的冶铁业和高超的锻技,为芜湖铁画的创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和条件。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技艺术。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

芜湖铁画曾参加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并赴日本、科威特、意大利、尼日利亚、沙特、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1959年~1960年老艺人储炎庆和几位弟子制作的大型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和铁书法《沁园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会堂。芜湖铁画历经了340多年的承传和发展,在传统形式的尺幅小景、画灯、屏风基础上,又创有立体铁画、盆景铁画、瓷板铁画和镀金铁画,形成了座屏、壁画、书法、装饰陈设和文化礼品等五大系列二百多个品种,以其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在艺坛独树一帜。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安徽省芜湖市的杨光辉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