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淮北有什么特产烟 淮北特产有什么值得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淮北有什么特产烟 淮北特产有什么值得带更新时间:2022-04-20 21:36:11

一. 湖南省 长沙市 雨花区 白沙烟

白沙烟是湖南的一种名烟,从低档到高档的颜色是从白色到深色,分软白沙,盒白沙,白沙精品一代,二代. .

现在甚至有超过500块一包的普通白沙。它的生产厂家建在湖南长沙市雨花区,现在烟草公司的收入是很多行业不能比的,特别是白沙这样的名烟.

“白沙”:“白沙”卷烟之名,取自“白沙古井”。“白沙古井”历史悠久,明清就有碑文记志。清《一统志》载:“井在县东南之隅,广仅尺许,最甘洌,汲之不竭”,被誉为长沙第一泉。长沙卷烟厂的甲级卷烟品牌“白沙”图案,即为白沙古井。

创牌于1975年的“白沙”牌卷烟,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不同价位和规格的知名卷烟品牌,其采用湖南、云南、贵州等烟叶产区的上等烟叶,利用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具有清香型特色,香味清雅醇和,余味纯净舒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

自1980年以来,“白沙”先后获得湖南省优质产品、中国烟草总公司优质产品、中国十大最具竞争力的香烟品牌、顾客最满意品牌、中国名牌产品等殊荣。2002年至2008年,“白沙”连续六年单牌号销量排名全行业第一。

“鹤舞白沙,我心飞翔。”30多年来,湖南中烟人用心血和汗水成就了“白沙”这一行业重点骨干品牌,抒写了“白沙”传奇。

鹤是“白沙”文化的象征。“白沙”从鹤的灵性、执著中找到了自身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二. 安徽省 淮北 杜集区 段园镇石榴

段园镇石榴主要栽植于北部沿山地带的祁村、段园、毛庄三个自然村,栽培历史已达200多年。段园镇石榴以其果色艳丽、粒大籽小而软、风味独特、口感适中、营养丰富,多年来一直享誉淮北、徐州等果品市场,被称之为“水晶珠玉”。

近年来,镇政府把石榴产业发展作为继葡萄之后的第二大产业来抓,不仅注重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高,十分注重优质品种的选育,积极进行品种改良,严把品种关,狠抓树上、树下的精细管理,不断提高栽培技术,同时,注意加强绿化、美化、净化园区生产环境,提倡“四旁”、“十边”栽植,因地制宜地发展石榴产业,石榴生产发展极为迅速,面积正在逐年扩大。现全镇石榴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其中成果林3500余亩,幼果林1500余亩,年产石榴1750多万斤,年产值达3150余万元,主栽品种有大青皮、大红袍、冰糖籽、软籽4号等,其中大青皮石榴又称铁皮石榴,为祁村的主栽品种,2001年该品种在陕西省临潼县召开的全国石榴主产区经验交流协作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同年被淮北石榴研究所质检为优质产品,该品种品质属极上品,产量高,可大面积发展,大红袍石榴树势较强,易丰产,耐贮运,品质极佳,是适宜山区地带发展的优良品种。

三. 安徽省 淮北 相山区 卤狗肉

相城为汉封国沛国的国都,居民喜食狗肉,狗肉沛县有名气,占了地名的光,其实沛县汉属沛国,两地都是一种做法,几十种香料和肉汁调成卤,卤汁鲜浓,一般鲜杀狗肉要卤烧较长时间,卤好后肉色绛红,香气扑鼻,稍带咸味,大补,最好与酥油薄烧饼同食。

四.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土型西瓜

土型西瓜 产于濉溪县土型,闻名淮海地区,风销淮北。徐州、蚌埠等地。该瓜品质优良,皮薄肉厚,脆嫩多汁。清香爽口,甘甜文“蜜。熟透之瓜,刀划其皮,自动裂开,瓜瓤突起,不可复合。品种有青核杉1纹、手中条、大毛秧、季子灰等。主要品种是青核桃纹,属中熟种,果型较大,为椭圆形;皮青绿色,有细网纹,厚约1厘米;瓤红、质沙、籽黑。单瓜重约20斤,大的30余斤,亩产4000斤左右,最高达7000斤,每年栽培面积约300亩。

五.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老城豆腐脑

豆腐脑是一种近似“脑汁”的豆制品,是大多数中国人都喜欢吃的平民美食。商贩备有两只桶,一只盛豆腐脑,一只盛汤。卧在桶中的豆腐脑肤白娇嫩,柔软光滑,颤颤悠悠。汤的做法类似于当地的辣汤,是骨头汤。一口大锅,煮着棒骨、腔骨等骨头,汤里放着香料等,汤色浅棕。顾客来时,将豆腐脑与汤现场调制。

豆腐脑咸淡适口,细嫩鲜美。把所有的作料加进去,一阵清香,一阵滑腻的感觉,从嘴唇、舌尖、喉咙,一直流淌到心里。

六.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濉溪烙馍

 烙馍是皖北的一种食品,类似煎饼又和煎饼不同。烙馍是用未发酵的面粉和成柔软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厚度约0.1厘米,直径约30厘米左右的圆形。在一块圆形中间稍微突起的铁板上烙熟的,一般管这种铁板叫做“鏊 ”。烙馍吃起来柔韧、筋软、有嚼头,既压饿,也有健齿作用。 小孩子有时候会拿它卷些白砂糖吃,味道很可口。也有卷馓子吃的习惯,里面脆,外面软,相当美味。后来又发展出了水烙馍和菜合子。水烙馍的做法差不多,只是用锅蒸熟的而已。菜合子是用两片烙馍中间加上韭菜、鸡蛋、盐、油等,重新烙熟以后再吃。吃起来就不要别的佐餐了。

七. 安徽省 淮北 杜集区 淮北酥糖

酥糖是从花生糖演变而来的,据传花生糖的最早出现时间是在公元前475-221年的战国时候,由于当时各地的都是战火纷纷,人人自危,一些稍为有钱的人家为了生命安全,都纷纷逃避,远离战火。在兵荒马乱的时期,为了携带方便,有钱的人家就将饴糖和花生加在一起熬煮,熬煮过后,再切成不规则的一小块一小块的,这就形成了花生糖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花生糖,在12,13世纪,花生糖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八. 安徽省 淮北 烈山区 黄营灵枣

黄营灵枣是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黄营村的。烈山区宋疃镇黄营村的灵枣,皮薄光亮,清脆爽口,核小味甜,远近闻名。

近年来,烈山区宋疃镇黄营村农民利用荒山发展枣树种植,并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灵枣种植面积5000亩,产值达7000万元。灵枣树是经野枣树苗嫁接而成,品质高,口感好。受黄营村的辐射,而今,宋疃镇的马桥村、新园村也种起了枣树,初步形成了几百亩的规模。

“和村苹果黄营枣”,灵枣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近到徐州、宿州,远至南京、温州,不少外地客商主动上门采购,将灵枣运至全国各地。

九.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临涣酱包瓜

临涣酱包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久负盛名的临涣酱培包瓜,系传统名菜,有百余年历史。临涣包瓜在清光绪初年、由南京人潘孝武父子来临涣集开设“园昌斋”酱园店制成的一种酱菜。它以香、脆、嫩以及酱味浓郁等独特风味而闻名。清末有诗人题诗赞日:“瓜风送香气,蜂蝶乱飞云,食之包瓜后,忘却故乡人。”

临涣包瓜系选用优良的包瓜(原名女儿瓜)精制而成。包瓜春季播种,6月底7月初采搞活,筛选1至1.5市斤丰满滑润、老嫩适中的鲜瓜,随采摘随加工,不过夜,以保持瓜的鲜度和脆嫩。制作时将鲜瓜切盖去瓤,人缸初腌,日晒夜露30余天后复酱(一层瓜一层甜酱),培40天后制作成琥珀色的瓜壳待用。然后将加工好的酱杏仁、酱花生仁、酱黄瓜、酱品兰、酱苔、酱生姜、酱培瓜、咸豆角、石花菜、陈皮等10余种优质酱菜配料切碎调配,装人酱培成熟的瓜壳内,盖上瓜盖其成品色泽光亮,脆嫩清香,人口清爽,咸甜适度,酱味浓郁,南北皆宜。

十. 安徽省 淮北 杜集区 段园葡萄

段园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段园葡萄是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的。段园镇种植葡萄历史悠久,拥有巨峰、藤稔、京亚、乍娜等多个品种,面积已达2万余亩,年产葡萄6000万斤。

杜集区段园镇地处黄淮大平原,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特别适宜林果种植。其中,大庄葡萄栽植已有3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大庄葡萄砀山梨”之说,整个葡萄基地占地2万余亩,是一个以千家万户为基础、国内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葡萄种植园区之一,年产量6000余万斤,在品种上、质量上、经济效益上闻名全国,果品汁多味甜,备受客商的青睐,葡萄种植成为段园镇的支柱产业。2002年注册了“大庄牌”葡萄商标,先后获得“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全国无公害生产基地和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荣誉称号,并通过绿色食品检测,葡萄产品畅销上海、广东等全国10多个省市,成为段园镇、杜集区乃至淮北市农产品和旅游产品的一张金色名片。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朔里镇、石台镇、矿山集街道办事处、高岳街道办事处共5个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段园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批复》,淮政秘〔2013〕90号

淮北市地方标准:DB3406/T007~015-2006《段园葡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