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坡醉鱼是哪里的特产 眉山正宗东坡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坡醉鱼是哪里的特产 眉山正宗东坡鱼更新时间:2022-05-03 01:45:39

一. 湖北省 黄冈市 黄州区 甘蔗东坡肉

甘蔗东坡肉

东坡肉是最典型不过的中国食物。加上甘蔗就更一样。甘蔗切成片,和东坡肉共同蒸制,然后,甘蔗水渗入肉中,别样的清新滋味。

二. 四川省 眉山 东坡区 东坡肘子

东坡肘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坡肘子是苏东坡制作的传统名菜。它有肥而不腻,粑而不烂的特点,色、香、味、形俱佳,有人称其为“美容食品”,外宾赞颂它“可列入世界名菜”。眉山的东坡肘子制作,比苏东 坡的作法有较大的改进;首先在选料上,只选猪蹄膀,洗净后放入清水中炖,炖至八分火色,将肘子捞起来,再上蒸笼蒸。经两次脱脂后,肘子已达肥而不腻、粑而不烂的境地。食用时有 两种形式:一是清汤式。即将蒸熟的肘子取出,放碗内,灌以炖鸡的汤,若无鸡汤,白开水也行。加少量盐、少许葱,即可。最好另碗盛酱油,食时蘸点酱油,其味更鲜。二是佐料式。即 将蒸熟的肘子取出庭 碗内,将配好的佐料浇上,即可食用。眉山的东坡肘子佐料十分讲究,由17种原料组成,具有鲜明的特点,且适合东、南、西、北的客人和海外友人的口味。

“东坡肘子”虽名为“东坡”二字,孙剑说,这道菜却并非由苏东坡创制,而是其夫人王弗的妙作。相传,有一次苏东坡的妻子王弗在家炖肘子时因一时疏忽,肘子焦黄粘锅,她连忙加进各种配料再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不料这么一来微黄的肘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顿时乐坏了苏东坡。于是,“东坡肘子”也就得以传世。

眉山的东坡肘子制作,比苏东坡的作法有较大的改进:首先在选料上,只选猪蹄膀,洗净后放入清水中炖,炖至八分火色,将肘子捞起来,再上蒸笼蒸。经两次脱脂后,肘子已达肥而不腻,粑而不烂的境地。如今,眉山的东坡肘子已几番改进,食用时有两种形式:一是清汤式。即将蒸熟的肘子取出,放碗内,灌以炖鸡的汤。加少量盐、少许葱,即可。最好另碗盛酱油,食时蘸点酱油,其味更鲜。二是佐料式。即将蒸熟肘子取出放碗内,将配好的佐料浇上即可食用。

东坡肘子(眉山产区)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现辖行政区域

《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东坡肘子(眉山产区)生产范围通知》,眉东府发〔2013〕65号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地方标准:DB511402/T27-2010《东坡肘子(眉山产区)》

三. 四川省 眉山 东坡区 眉山龙眼酥

眉山“龙眼酥”,是刘启明在刘吉和于1927年前的工艺技术基础上、并在1964年在原国营眉山糖果厂重新继承研制而成的。根据国家质检、卫检和人体健康必需的营养成分,经过数十次亲自研究改进制作的产品,于1982年被乐山地区评为优质产品,1986年在省名特食品会上被评为省优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眉山”。

海翔食品厂生产的龙眼酥、千层酥《“刘启明”牌首创龙眼酥》在川式糕点中以出色的工艺而著称。其色、香、味、形俱佳,层次清晰、甜淡适中、油而不腻、细腻爽口,入口化渣等特点。2001年分别被眉山市政府评为名小吃;2007年《“刘启明”牌首创龙眼酥》被四川省旅游局、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旅游协会评为“四川旅游纪念品”银奖;同时,该产品荣获四川省旅游局、四川省旅游协会首届“四川优秀旅游商品”品牌称号;2008年《刘启明牌首创龙眼酥》被眉山市人民政府评为“眉山市知名旅游产品”;又被眉山市旅游局、眉山市工商局、眉山市电视台、眉山市移动公司、眉山市电信公司评为“眉山市最受群众喜爱的十大旅游商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群众和中外游客的喜爱,被赞誉为巴蜀糕点的一绝。

四. 湖南省 长沙市 岳麓区 东坡方肉

原料:

五花猪肉500克,桂皮4克,冰糖15克,甜酒原汁约半汤匙,酱油约半汤匙,葱、姜适量。

制作过程:
这道菜是“开国第一宴”中的一道名菜。

五. 四川省 眉山市 东坡区 玉蟾茶叶

河坝子乡玉蟾茶,是因玉蟾寺而得名。自古有“先有玉蟾(寺),后有中岩(寺)”的说法。玉蟾茶又,玉蟾茶色香味俱全,泡于水中,粒粒向上。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只有零星栽种面积100多亩,而玉蟾茶发展基地趋势却有2000多亩,开发利用不到10%。茶叶产量可达50公斤/亩。据目前茶市价格成品蟾茶叶可销售到300~380元/公斤。

六. 湖北省 鄂州市 华容区 东坡饼

东坡饼,是鄂州西山古灵泉寺接待贵宾游客的传统佳点。东坡饼之名的由来,要从苏轼游西山说起。北宋元丰三年(1081年),我国著名文学家苏轼(苏东坡)谪居黄州,常泛舟南渡游览西山,并与寺僧交往甚密。寺僧用菩萨泉水合面炸饼相待苏东坡后,顿觉香甜酥脆,喜曰:“尔后复来,仍以此饼饷吾为幸!”自此,寺僧与邑人便以“东坡饼”命名。雅人佳点,流传至今。清同治三年(1864年),两湖总督官文游西山品茗尝饼,笑问寺僧“此饼何名”?寺僧对曰“东坡饼”。官文即兴书联:“门泊战船忆公瑾,吾来茶话续东坡”。

西山古灵泉寺制作“东坡饼”,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寺有菩萨泉水,清流味甘,富含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用此泉水合面制饼可自然酥脆,不添香料而自有清香,再加上寺僧在制作过程中继承了传统技艺,使“东坡饼”至今仍保留了苏东坡时代的特色。党和国家领导人1、1、陈毅等曾先后在西山古灵泉寺品茗尝饼。二十世纪五年代初,古灵泉寺方丈融广法师请本寺素斋烹调高手融和法师亲制东坡饼一盒,奉献给毛泽东主席,时0中央办公厅曾来函致谢。

苏轼在宋神宗元丰年间,被贬黄州。在这里,他除“赤壁之游乐乎”外,也常去隔江相望的西山游览。一天,西山的灵泉寺和尚们为款待这位峨嵋名士,特地制作了一种油炸饼,请他吃。苏轼见此饼呈淡黄色,且玲珑剔透,简直如象牙雕成似的。观赏良久,然后才放进嘴里。香甜酥脆,口味极佳。连忙问和尚为何这般好吃?和尚答日:因寺内有四眼泉,泉水极佳,此饼是汲了四泉之水调制而成,所以好吃。东坡听罢,连连叫绝,并要和尚取来文房四宝,当场对饼挥毫,画了一饼,并写上“东坡居士”四字。画饼与真饼一模一样。从此,这饼便被叫作“东坡饼”了。由于苏东坡也常去黄州赤壁附近的承天寺、定惠院,东坡饼亦成为这一带和尚道士的斋品。到了明清时期,东坡饼便传到社会上,成为黄州府的地方名产,一直流传至今。东坡饼之名的由来,要从苏轼(苏东坡)谪居黄州,常泛舟南度游览西山,并寺僧交往甚密。寺僧用菩萨泉水合面炸饼相待苏东坡后,顿觉香甜酥脆,喜曰:“尔后复来,仍以此饼饷吾为幸!”自此,寺僧与邑人便以“东坡饼”命名。雅人佳点,流传至今。

清同治三年(1864年),两湖总督官文游西山品茗尝饼,笑问寺僧“此饼何名”?寺僧对曰“东坡饼”。官文即兴书联:“门泊战船忆公瑾,吾来茶话续东坡”。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春,着名文学家苏轼(号东坡)谪居黄州时与安国寺长老参寥和尚结成莫逆之交。参寥和尚得悉苏轼喜吃油炙酥爽的食品制油酥饼以待。该饼的作法是:先将面粉和好,再团圈抹油饼牵成线绕成园饼形,放在香油锅中炸至枯萎。吃时洒上白糖,香甜可口。但此饼不能久存。后苏夫人设计的“千层饼”,酥脆香甜,食而不腻,味道极美,易于久存,由于人们对苏轼的怀念,就称此饼为“东坡饼”。西山古灵泉寺制做“东坡饼”,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寺有菩萨泉水,清流味甘,富含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用此泉水合面制饼可自然酥脆,不添香料而自有清香,再加上寺僧在制做过程中继承了传统技艺,使“东坡饼”至今仍保留了苏东坡时代的特色。党和国家领导人1、1、陈毅等曾先后到西山古灵泉寺品茗尝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古灵泉寺方丈融广法师请本寺素斋烹调高手融和法师亲制东坡饼一盒,奉献给毛主席,时0中央办公厅曾来函致谢。行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黄石等全国各地。港、澳同胞和日本贵宾亲来品尝,赞不绝口。

悠悠900余年,这以诗人的名字命名的历史史点,成为中国美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七. 安徽省 安庆 宜秀 安庆糟醉鱼

“糟鱼”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传统产品,早在宋太宗年间就被列为“贡品”。该产品气味芬芳、肉质红润、口感松软、保质期长。即保持了鲜活鱼的原质风味和营养成分,又不落腌制鱼的俗套,是现代家庭方便、快捷的美味佳倄,又是馈赠亲友礼品。( 安庆)

八.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东坡水角

东坡水角用上等粘米熟浆打皮,以马蹄、葱花、瘦肉作馅,包成三角形,用蒸笼蒸熟,蘸以麻油、酱油,清甜爽口。

九.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十. 河南省 开封市 龙亭区 清汤东坡肉

清汤东坡肉是古城开封的名菜之一,相传,大文学家苏东坡喜食鲜笋,称竹笋为“玉板和尚”,称赞烧笋是“惮悦味”,又将鲜笋奉为“素中仙”。在一次诗文酒会上,他赋诗一首:“无竹(笋)令人肥,无肉令人瘦;不肥又不瘦;竹笋加猪肉。”故而竹笋加猪肉的制作方法不胫而走,在骚人墨客中流传开来,并以“东坡肉”冠其名,渐传至民间,历久不衰。

清汤东坡肉的制作方法是:把猪肉煮成八成熟,片去外皮的二分之一(以除去鬃毛气味),切成长方块,与冬笋片,冬菇片错茬摆入蒸碗内,放入盐水、原油、料酒等佐料,上笼蒸烂后翻入碗内,除去浮油,兑入适量的清汤即成。其特点是:汤鲜肉烂,清醇利口,肥而不腻。(开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