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天水有什么土特产 甘肃天水适合送人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天水有什么土特产 甘肃天水适合送人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2 16:41:25

一.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甜醅

甜醅亦称酒醅,味香甜,酒味甘醇,有健胃消化、提神益智之功效。甘谷甜醅品种有二:一为小麦所做,一为莜麦所做。做法是将优质白小麦或莜麦潮水,在碾盘或石臼中碾去或舂去麸皮,簸淘干净,煮熟后晾凉,按一定比例将酒曲拌入麦醅之中,拌匀后装进缸或麦草囤中,上盖棉被,置热炕发酵,一般36小时后可食用。甜醅发酵反应生成的甜醅酒,为稀罕之物,醇美香甜,营养价值高。在甘谷城乡,甜醅除居家制做外,出售者亦不少,四季皆宜。

出售的甘谷甜醅,几乎都是小麦所做成,而外地甜醅则是第二种的莜麦甜醅。外地人来甘谷,多喜购一包新鲜甘谷小麦甜醅回家品尝,以此为乐。

二.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面鱼

面鱼当地人称为蝌蚪、粉鱼。多用玉米、荞面粉做成。制作时,先把锅中的水烧开,然后用左手抓面粉徐徐洒入锅中,右手持擀面杖或叉棍快速不停地旋转搅动,使面粉与水相融化,这样不停地洒粉入锅,不停地用叉杖搅动,待稠硬成团后,再沿锅淋入热水,用文火慢慢馇熟,使不至焦糊,然后用手勺把馇煮好的面粥舀入漏勺,反复揉压,使其从漏勺上许多小孔中直接滴入盛凉水的盆内,遇冷后,即成面鱼。玉米面粉有黄、白之分,做成的面鱼黄白分明。食用时,既可吃“酸”的,也可吃“甜”的。酸吃即在面鱼中浇入炝好的浆水,再配上油泼辣子、香菜末、精盐、炒熟的韭菜等调料,酸鲜奇香,滑利爽口;甜吃即在面鱼中浇上用豆腐丁、西红柿、肉丁、菠菜等烩制而成的汤头,再配以醋等调料,鲜香浓郁、清爽无比的美食。

三. 甘肃省 天水 武山县 天水面皮

提到天水不得不提天水的面皮、呱呱和凉粉等特色食品,特别是面皮,几乎每一个在天水生活或者说只呆过几天的人都会爱上这种别有风味的小吃,十几种美味调料和金黄的面皮搅拌在一起,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四.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米黄馍

米黄馍

米黄馍又称米黄甜馍。用糜子碾米成面,适度发酵,入笼蒸熟,其块如蜂巢,色如黄蜡,味甜可口,柔酥恰好,富于营养。以玉米面或荞麦面用同样方法制作的甜馍,称作“发糕”,风味独特,口感不亚于米黄甜馍。

五.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白条党参

甘谷县是全省白条党参产销的五大重点县之一,也是党参、当归、红芪、黄芪等大宗小药材的三大重点集散地之一。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特别适宜党参种植,所产党参质地优良,具有皮白、含粮质高,纤维小等特点,已列为国内党参系列最佳品,深受国内外特别是东南亚及港澳台区客商的青眯。该系列产品经精加工、精包装将会进一步占领市场,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六.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甜醅

秦安甜醅

秦安甜醅是一种美味香甜、酒味甘醇的甜食品。它的制作过程是将优质冰糖色白小麦在石碾上舂皮后,淘净煮熟、晾干,在不同的季节,掌握一定的温度,用名酒曲配合发酵约36小时后即可食用。发酵工艺以曲子为主,关键在于掌握温度,发酵时所反应生成的甜醅酒,可谓稀罕之物,不仅味道特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在炎热夏季,农村的群众习惯于将发酵好的甜醅加水烧开,再放入中草药,如甘草,置阴凉处降温,每当收割、扶犁归来喝上一大碗清凉香甜的甜醅汤,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有活血健胃、止渴解暑之功效。

七.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酥圈圈

酥圈圈

甘谷酥圈圈具有色泽金黄、香酥脆绵、油而不腻、耐存久放之长处。据传,酥圈圈是由清代大像山镇蒋家庄一姓李的厨师创制而成。王明玖是清朝末年伏羌(今甘谷)有名的厨师,以制作南式点心和酥圈圈而出名。他制作的点心、酥圈圈做工考究,点心甜而不腻,很适合当地的口味,因而方圆百里名声远播。他的名气被一位天水道台所闻,道台大人在某一年中秋节宴请政界名流,并请王明玖到府上治席,大家品尝他治的席后一致赞赏,这位大人非常高兴,脱口而出:“王明玖制作的点心和酥圈圈多像今晚的月亮。”从此,“王月亮”的名声传遍天水。

甘谷酥圈圈状如圆环,厚3厘米左右,外圆直径12厘米左右,内圆直径8厘米左右,底色淡黄,环面呈橙红色。其制作工艺、用料十分考究,烤时掌握时间与火色,不焦不黏,熟透为止。鏊烤是酥圈圈制作常用的方法。在甘谷农村,金山酥圈圈制作亦相当普遍,一些农户制作的酥圈圈,虽制作工艺简单、粗糙,但风味别具一格。他们先用优质酵水提前发面(也叫起面),再用猪油、植物油和制油面,并上锅熟一碗清油备用。制作时,将发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揉进干面粉和适量碱面,用力反复揉压,使面柔软绵韧而不沾手,再揉入适量清油、花椒粉、姜面、食盐等,以形成饼子的层次、颜色、味觉。烤制时,将揉好的面分成若干小团,然后做成轮胎状,用刷子蘸油在上面,就可入屉上鏊。有些农家妇女在烤之前,面内加适量鸡蛋,风味更佳。

八. 甘肃省 天水 麦积区 下曲葡萄

下曲葡萄产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下曲村,面积10018亩,年产葡萄约16000吨,形成了下曲葡萄万亩基地,基地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土质纯净,土壤无污染,属于优良的生态环境地区,基地所产葡萄以其色泽鲜艳,果形美观,香甜爽口,营养丰富,耐贮运等特点而远销国内十多个省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下曲葡萄”已有三十多年的种植史,由于多年来的规模化管理,已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自2002年以来在连年检测中被认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并颁发证书。选送的下曲(巨峰)葡萄在2002年中国农学会分会主办的全国首届贮藏保鲜葡萄品评会上荣获金奖,2003年“下曲葡萄”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已获专用商标权。

九.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韭菜

武山县韭菜种植面积由1978年3600亩发展到2005年的8万亩,其中塑料大棚韭菜6万亩,露地种植2万亩,种植区域已由原来渭河流域6乡镇发展到全县五河流域12乡镇203村,年总产量达1.47亿公斤,总产值达1.2亿元。建成了以洛门和山丹为中心的两个万亩无公害韭菜基地,建成冷藏运输韭菜、韭苔的冷冻库有8个,贮藏能力3000多吨。2003年我县韭菜通过环境考察和产品检测,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首家认证为绿色A级食品。2005年4月向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委员会提出了申请,申报“中国韭菜之乡”。6月20至22日,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刘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主任王西玉,中国农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玉玺,中国农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任轲,对我县韭菜生产状况进行了考察,并对我县在韭菜生产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5年1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节上,“中国韭菜之乡——甘肃武山”被正式授牌。
    为更好地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强化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武山县工商局城关个私分会引导农民为武山县特色蔬菜韭菜进行商标注册。
    韭菜注册商标为“周庄盘龙”,“周庄”是村名,“盘龙”是关于该地的一段古老传说。武山县工商局通过引导农民对蔬菜的商标注册,使农民对品牌农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有利于进行规模种植,进一步做大做强韭菜产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