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汾阳特产手抄报内容 山西家乡的特产手抄报图片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汾阳特产手抄报内容 山西家乡的特产手抄报图片大全更新时间:2022-05-07 10:07:01

一. 新疆 乌鲁木齐 水磨沟区 乌鲁木齐手抓肉

乌鲁木齐手抓肉

手抓肉即用手把着吃肉之意,多用羊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餐食,也是他们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抓肉就算没完全领略到草原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抓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意。

二.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手拉朱泥壶

潮州手拉朱泥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演化有绪。潮州市枫溪区境内有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池湖贝坵遗址及周边地区陶器的发现,唐宋遗迹。宋代笔架山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便有大量陶器的制作。宋以后,潮州成为陶器生产中心,潮州手拉朱泥壶是潮州陶瓷一奇葩,从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壶便独具一格,广泛生产和应用,并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潮州手拉朱泥壶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同时也吸收潮州民间艺术之精华,形成富于艺术特色的自家风格。潮州朱泥壶手拉工艺采用手工拉胚成型,是最原始辘轳制陶技法,手拉的朱泥壶用料选用本地陶矿红泥加工而成。其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桨、烧等近六十道工序,烧制的成品具有造型精美,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光滑度高等特点,技艺单绝。潮州朱泥壶题材广泛,品种多,主题突出,格调高雅,具有精湛的传统工艺特点和实用功能,文化价值。

潮州手拉朱泥壶现有创作队伍星散,随着时代变迁,不少人为生活改弦易辙,造成从艺人才青黄不接,技艺难以为继,从艺人员和作品大量萎缩,一些技艺已处濒危状态。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对保护突出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手拉朱泥壶,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三. 山西省 吕梁 汾阳 豆角焖面

豆角焖面

主料:锅里的豆角焖面豆角750克,红面条700克(约干面500克)。

辅料:食油100克,酱油40克,精盐10克,葱、蒜、花椒、香油、香菜、醋各少许。

制法:

1、将豆角择角去筋,洗净后用手折成2厘米长的段。葱切成葱花,蒜捣成蒜泥,香菜切成末。

2、瓢上火放入食油和花椒,油热后,将约60克的花椒油舀入一小碗内(瓢内留约40克),随后加入少许酱油、醋、香菜、香油、蒜泥和葱花,搅匀成调味汁。

3、将葱花和豆角投入瓢内煸炒,待豆角发翠绿时,加入酱油、精盐,翻炒均匀,再加入约100我汪水,然后将面条拨散,均匀地铺撒在豆角上,用锅盖盖严瓢面,中火焖制。约3分钟后揭开锅盖,用筷子累累拨散面条,再加入清水少许(要根据瓢内水分多少而定,水多则可使面条成疙瘩,水少则要糊锅)盖严锅盖,再焖约3分钟(焖制中要注意水分),面条即熟。这时揭去锅盖,用筷子将调味汁均匀地淋洒在面条上(即可撤锅),一手拿小铁铲,一手用筷子将面条一豆角翻搅均匀,食时盛入碗内即成。

特点:面条筋韧,豆角脆嫩,咸香味浓,食之利口。

四.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满洲里 蒙古手抓羊肉

顾名思义就是手抓羊肉。把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放在大锅里不加盐和其它调料,用原汁煮熟。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着吃。客人不要自己动手随意选食,主人会视客人的年龄,选择不同部位的羊肉。

五. 山西省 吕梁 汾阳 汾州核桃

汾州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西汾州核桃历史悠久,其核仁味道甘美,富脂肪和蛋白质,不论生食或制成糕点糖果,均清香可口。还是一种益智健脑食品,能补气益血,润燥化痰,治肺润肠,且味甘平,对于 “温补肾肺,定喘化痰”有一定的疗效。

山西省汾州市于1997年被中国之乡组委会光荣授予了“中国汾州核桃之乡”的称号,并且在1998年被国家农业部、农学会命名为“中国干果经济林核桃之乡”,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市”。在良种选育上建成了450亩核桃良种园,培育推广了“晋龙一号”、“晋龙二号”等核桃新品种,生产上实行工程化管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现在全市种植核桃42万余亩,产区农民人均核桃收入1460元,山西省汾州市已然将这一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做精,汾阳市围绕“核桃强市富民”的总体目标,创新机制,科技先行,产品远销欧洲、美洲、澳洲、日本、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核桃生产出口基地。

汾州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山西省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汾州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通知》(吕政函〔2007〕12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镇、冀村镇、贾家庄镇、肖家庄镇、演武镇、峪道河镇、三泉镇、石庄镇、杨家庄镇、阳城乡、西河乡、栗家庄乡、文峰街道办事处、太和桥街道办事处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孝义市兑镇镇、阳泉曲镇、下堡镇、西辛庄镇、高阳镇、东许乡、柱濮镇、下栅乡、驿马乡、南阳乡、杜村乡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六. 山西省 吕梁 汾阳 杏花村酒

杏花村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杏花村汾酒也称"老白汾酒",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故得名。杏花村是中国著名的酒都,位于汾阳市城北15公里的太汾公路北侧,距省会太原市区90公里。 山西省杏花村酒,以清澈干净、清香纯正、绵甜味长即色香味三绝著称于世。清香风格而独树一帜,成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自1953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和"-名酒"之列。

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早在140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当然,1400多年前我国尚没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文书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

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1975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宋《北山酒经》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汾酒是古老的名酒一,为唐以后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道。
明清以后,北方的白酒发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黄酒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蜚声于世。自1916六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优胜金质奖后,其声誉更是宇内交驰,名声大噪。

杏花村汾酒饮后回味悠长,酒力强劲而无刺激性,使人心悦神怡。汾酒享誉千载而盛名不衰,是与造酒的 .水纯、工艺巧分不开的。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杏花村有取之不竭的优质泉水,给汾酒以无穷的活力。跑马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汾酒曲》中记载,"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亚蟹黄",注解说:"申明亭井水绝佳,以之酿酒,斤两独重"。明末爱国诗人、书法家和医学家傅山先生,曾为申明亭古井亲笔题写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说明杏花井泉得天独厚,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沁人心脾。
酿造汾酒是选用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为原料,用大麦、豆制成的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二次清"的独特酿造工艺。所酿成的酒,酒液莹澈透明,清香馥郁,入口香绵、甜润、醇厚、爽洌。酿酒师傅的悟性在酿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像制曲、发酵、蒸馏等就都是经验性极强的技能。
千百年来,这种技能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的方式代代传承,并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在当今汾酒酿造的流程中,它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1932年,全国著名的微生物和发酵专家方心芳先生把汾酒酿造的工艺归结为"七大秘诀",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共甘,曲必得其时,高粱必得其真实,陶具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的"清蒸二次清"工艺。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范,堪称中国白酒的始祖。中国许多名酒如茅台、泸州大曲、西凤、双沟大曲等都曾借鉴过汾酒的酿造术。

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镇上堡村、下堡村、东堡村、小相村、西堡村,贾家庄镇大相村6个村现辖行政区域

七. 陕西省 渭南 澄城县 澄城手撕面

澄城手撕面是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的特色小吃。澄城手撕面用手工撕制而成故名手撕面。用手撕和用刀切出来的面在味道上有所不同。撕的面具有弹性,爽滑有咬劲,煮熟的面呈微透明色泽鲜亮。

澄城手撕面原名“撅面”,现名“手撕面”。手撕制成面粉和原料来自关中,自己加工面粉,不添加任何增白剂,麦香淳正,是绿色面食。手撕面宽窄粗细都可以自己掌握,可根据自己习惯而定。手撕面可以做成牛肉汤面、麻辣面、打卤面、炸酱面、凉拌面和各式各样的炒面!如尖椒肉丝炒面、鸡蛋火腿炒面、鱼香肉丝炒面等十几种做法!

澄城手撕面的制作材料:

主料:中筋面粉1杯(150克) 绿色食用色素

辅料: 盐小半匙 高汤粉1大匙 胡椒粉少许 香油少许

澄城手撕面的做法:

1. 面粉倒入干净的盒子里,冲入3/4杯的热水和绿色食用色素,用筷子搅拌均匀,待凉后再揉成面团,盖上保鲜膜静置20分钟。

2. 高汤粉加热水煮成高汤。

3. 汤锅中煮滚600毫升的水,接着左手拿面团,右手将面团撕成小条,加入汤中煮熟。

4. 把面条放入高汤中即可食用。

八.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清真风味名吃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浓的地方色彩。选用精心喂养、膘肥肉嫩的“骟羊”,请阿訇按伊斯兰教规宰后,洗干净,投入清水盆中浸泡约30分钟,加入适量花椒、生姜、小茴香、三奈、胡椒扎成调料包,用温火炖熟、捞出、凉冷,然后按不同部位切成块,装入大盘,随食盐、新蒜、香菜上桌而食。手抓羊肉,肉质细嫩滑爽,不油不腻,滋味鲜美,营养丰富,味香喷鼻,别具风味。

九. 新疆 哈密市 伊吾县 哈密手抓羊肉

由于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宗教习俗以及新疆特殊的高寒地理环境,使牛、羊肉成为了哈密少数民族的主食。而手抓羊肉以其肉质鲜美、烹饪方法特别而成为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招待尊贵客人的首选食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