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抚州水果特产有哪些 抚州临川区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抚州水果特产有哪些 抚州临川区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7 06:00:20

一. 江西省 抚州 宜黄 曹山黄茶

藏在禅宗祖庭----曹山寺旁深山中的一株千年古茶树,一经发现,经过十多年的研究、试验,如今已成茶中奇葩——曹山黄茶,目前已经内质稳定,得到了多名国家级专家高度评价,被誉为三黄透三绿的独有品质特征:外形色泽金黄透绿,汤色鹅黄隐绿,叶底玉黄含绿。

曹山黄茶品种珍稀,风格独特,营养丰富,甘甜美味。所含茶多酚、氨基酸、叶黄素浓度高,各项指标优良。口感香浓,滋味鲜爽,回味甘而生津。

二. 江西省 抚州 广昌 广昌茶薪菇

广昌茶薪菇是我县开发出的新型保健食品。其营养价值比一般食用菌高出10倍,被誉为“中华神菇”,是国家“九五”高科技重点发展项目。年产量600吨,产值近4000万元。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定,茶薪菇内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对肾虚尿频、水肿气喘、小儿低热等有特殊辅助疗效。产品先后荣获“国家科委新产品发明金奖”、“第三届中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览会金奖”,远销港、澳、台和东南亚、日本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三. 江西省 抚州 崇仁县 藕粉

藕粉为主料以枸杞,莲子,白砂糖为辅料得其天然之物性,含多种养份于其中补传统藕粉之不足。速溶藕粉,即冲即食,老少皆宜,是一种理想的升级换代之休闲旅游和馈赠之雅食。含有糖铁磷钙等成份婴儿,中老年人的营养佳品。

四. 江西省 抚州 南城县 洪门鸡蛋

洪门鸡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洪门鸡蛋是江西抚州南城县的。

类别:肉类 产品名称:洪门鸡蛋 登记证书编号:AGI01295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2046号(2013.12.30) 人文历史简介 据《南城县志》记载,洪门鸡蛋起源于宋代,兴于明、清,盛于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洪蛋制作起源于民间办喜事时,为图吉利将鸡蛋用红色染红蛋壳(故洪蛋又称红蛋)。至今南城民间过生日、结婚办酒席仍保留着吃洪蛋(红蛋)的习俗。洪蛋闻名于闽、赣、粤等南方各地,至今还有“建昌府内米满仓,彭家府第蛋溢香”;“一双红蛋骨肉亲,牵手再拜求观音”之说。“登高山上一叼花,花香飘到花楼下,情妹眼里说句话,红蛋敲破竹篱笆”( 一叼花系南城方言为一支花的意思、登高山和花楼下均为南城地名)。据正德《建昌府志》载“硝石店铺密布,多以洪蛋腌制”。

内在品质: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蛋黄素、以及维生素A、D、E、B族和锌、铁、钙、碘、硒等微量元素含量高;蛋味醇香、无腥味、口感极嫩、且极易被吸收,与普通鸡蛋相比蛋白浓稠,蛋白质含量提高1.5%-2%,脂肪降低3%,胆固醇降低12.8%。独特的蛋黄成分:每100克蛋黄中含铁150毫克、含维生素A2000国际单位、维生素B20.3毫克、维生素D3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25毫克。

外在特征:蛋体较小,每枚重45-50克;蛋壳质硬、呈浅(白)褐色、光泽鲜亮;灯光-整蛋呈橙红色;打开后蛋黄凸起、完整、有韧性;蛋白澄清、透明、稀稠分明、无异味。

所在地域: 江西

申请人: 南城县绿色养殖产业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洪门位于武夷山西翼地带,为典型的丘陵低山区。地势大致西南高东北低,并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全县较为洼平。洪门鸡蛋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东经116°24′51″—116°57′41″,北纬27°18′00″—27°47′60″之间,具体地域范围是:建昌镇、万坊镇、洪门镇、里塔镇等4个镇。保护规模110万羽,年产量1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洪门鸡蛋蛋壳质硬,呈浅(白)褐色,光泽鲜亮;灯光-时,整个蛋呈橙红色,蛋黄不见阴影,打开后蛋黄凸起、完整,有韧性,蛋白澄清、透明、稀稠分明,无异味。 2、内在品质指标:洪门鸡蛋营养成分列表如下: 洪门鸡蛋和普通鸡蛋主要营养成分对照表,见下表(略) 3、质量安全要求:产品质量符合NY/T 754-2011《绿色食品蛋与蛋制品标准》。

五. 江西省 抚州 广昌 广昌通心白莲

通心白莲,即莲子去壳去嫩皮,再去莲心,经干燥而成。广昌莲子色白、粒大、饱满、味甘香。据中国医学院卫生研究所检测,每500克通芯白莲含蛋白质83.3克,热量1730千卡,粗纤维13.7克,钙、磷、铁和维生素B1、B2及氨其酸等含量丰富。经常食用,能强身壮筋骨,补肾,养心肺。是食品、药用珍品。

从前,在江西省广昌县白水寨的岭脚下村(今赤水大禾村),住着一家姓何的父子,靠种地和砍柴为生。一天夜晚,何翁和儿子何伢仔,打着松明火把,来到田里叉鱼,忽然看见满田碧荷红花,陈陈异香,冲鼻而来。随之一位绿裙素服的少女从一朵盛开的莲花里飘然而出,频频向父子俩点头致意,并说:“我是很远的瑶池村人,历尽艰辛前来投靠边亲戚,谁知亲戚已不在世,恳请你们收留!”何翁虽然对这位姑娘无限同情,但自己家贫如洗,只好婉言拒绝。姑娘接着说:“我不贪图富贵荣华,只求有个安身之地,粗茶淡饭就行。只要大伯不嫌弃,我愿拜您为义父。”何翁深受感动,将她收为义女,取名莲英,与何伢仔姐弟相称。莲英姑娘向天空一拜,天空出现一片五彩祥云;向田野一拜,田野长满绿荷红花;向何翁一拜,何翁鹤发童颜;向何伢仔一拜,何伢仔更加眉清目秀。从此,莲花姑娘就伴何翁父子种莲度日,还教会了当地农夫种植莲子。

冬去春来已三载,莲英越发长得楚楚动人。何翁征得莲英与何伢仔同意,准备给他俩置办婚事。谁知当地的一个大财主,早就对莲英垂涎三尺,派来家丁强行“接人”纳妾。莲英同何伢仔从后门夺路而逃。眼看家丁就要赶上,何伢仔与莲英手挽手纵身一跃,跳进池塘。片刻,池内升起一道祥云。莲英同何伢仔端坐其上,登天去了。不久,池塘里长出了并蒂莲,结出了清香的白莲子。于是,佛家便在荷塘池畔建起了定心寺,并在寺门首写了一幅楹联:“定水无波新月现,心触法界慧日明。”

从此,广昌有了种莲的历史。

六. 江西省 抚州 南丰 桔花蜜

具有浓厚的桔花芳香,呈琥珀色,纯净透明,清香扑鼻,甜润肺腑。内涵葡萄糖、果糖、蔗糖、糊精和矿物质、有机酸、酵素、芳香物质及维生素等众多营养成份,食药用兼优。

七. 江西省 抚州 临川区 炒粉丝

准备材料:龙口粉丝,肉丝,青椒



步骤: 1.粉丝一团(按食量可增加),用凉水浸泡半小时左右,不推荐用热水,这样炒出来的粉丝不精抖,呵呵!肉切成丝放入小碗中,倒入酱油和少许黄酒,腌制5分钟左右,入味。 2.锅烧热,倒入菜油,等七成热的时候,炒肉丝,加入开始切好的青椒,倒入适量香油,见炒得差不多熟的时候,放入粉丝一起炒,记得加一点水,不然太干。3.炒到粉丝比较硬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出锅了,再撒上点熟芝麻。

八. 江西省 抚州 金溪县 金溪麻糍

热天凉粉糕,冬天藕丝糖等也有各有特色。尤其是藕丝糖,以优质糯米蒸熟,掺以麦芽发酵熬糖,手工拉扩成极细的糖丝,卷以桂花、芝麻、桔饼等,落口消溶,口齿生香,为金溪民间传统,其他地方很难看到。

九. 江西省 抚州 南丰 南丰蜜桔

南丰蜜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丰蜜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丰蜜桔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丰蜜桔为我国古老柑桔的优良品种之一,是江西省的名贵之一。历史上就以果色金黄、皮薄肉嫩、食不存渣、风味浓甜、芳香扑鼻而闻名中外。据古籍《禹贡》记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南丰一带所产的柑桔,就已列为“贡品”。唐宋八大家之一,南丰籍的曾巩,曾写诗赞美家乡的柑桔:“鲜明百数见秋实,错缀众叶倾霜柯。翠羽流苏出天仗,黄金戏球相荡摩。入苞岂数桔柚贱,宅鼎始足盐梅和。江湖苦遭俗眼慢,禁御尚觉凡木多。谁能出口献天子,一致大树凌沧波。”由此可见,当时蜜桔已能献给天子,故南丰蜜桔又有“贡桔”的美誉。在中外友好交往中,曾被斯大林同志誉为“桔中之王”。

200多年前,南丰蜜桔就已开始专业化生产了。清朝鲁琪光在《南丰风俗物产志》记载:“蜜桔,四方知名。秋末,篱落丹碧累累。闽广所产逊其甘芳。近城水南杨梅村人,不事农功,专以为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蜜桔生产现已实现科学育种栽培。南丰蜜桔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全身都是宝。鲜果营养丰富,在100毫升果汁中含糖11.3克,柠檬酸约1克,维生素C19.5毫克,溶性固性物14%(主要是糖、氨基酸、磷、铁、钙等元素)。桔皮有理气健脾、祛湿化痰的作用;桔络有通络舒筋、顺气活血的功效;桔核能理气、散结、止痛。南丰蜜桔还可以作为加工业的原料,如用桔皮提炼的橙皮甙能制成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的药品;用果肉酿酒、酿醋,制作出蜜桔香槟酒、蜜桔可乐等,具有独特的香味。用桔皮桔花可提炼出天然果胶和香精,安全、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

南丰蜜桔源出乳桔。南丰县四周环山,地处洪州(今南昌)以南,冬季比洪州暖,夏季比洪州凉,适宜乳桔生长。唐代开元以前,距今已有1300多年,乳桔落户南丰,由于获得优异的生态条件,很快就成为农家主要果树栽培品种。经过长期繁育,虽出自乳桔,却具有新的性状,味更甜美,高糖低酸,香气浓郁,在桔中独具特色。人们以其味似蜜便称之为“蜜桔”,销往外地冠以产地名称称之为“南丰蜜桔”。唐宋以来,南丰蜜桔均被历代朝廷列为贡品,故有“贡桔”之称。清末民初是南丰蜜桔生产发展的鼎盛时期,最高年产曾达12万担之多。到民国时期,因战乱和灾害的影响,生产由盛趋衰,桔树被大量砍伐,桔园荒芜,产量急剧下降,一般年产只有1—2万担。到建国前夕,南丰蜜桔面积不到3000亩,年产蜜桔17789担。南丰蜜桔栽培地区集中在城区及县城附近的瑶浦、水南、杨梅、茅店等乡村,离城5公里外则少有栽培。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蜜桔生产,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政策上、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帮助和扶持桔农恢复和发展蜜桔生产。

十. 江西省 抚州 黎川县 黎川陶瓷

黎川以江西“第二瓷都”名声远扬。到过黎川县的外乡人都不忘带些当地的杯杯碟碟回去。这里的日用瓷不仅洁白光亮,器形优美,且品种花色特多,中档茶杯的数量更是占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杯碟大批出口欧美和中东。



优质瓷土资源十分丰富,按目前生产规模至少可开采数百年。虽然黎川瓷业起步发展仅有30多年时间,但发展迅猛。目前,全县现有陶瓷企业21家,职工4000余人,全县陶瓷工业产值已过亿元。陶瓷工业已形成工业瓷、日用瓷、工艺瓷、航空瓷等生产体系,300多个品种,1200多种规格,其中数十个品种分别获部级、省级奖,陶瓷产品畅销北京、上海等地。技术进步为黎川陶瓷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每公斤瓷产品耗能5000大卡是轻工部“八五”攻关课题,1995年,这一技术难关被黎川陶瓷专家和技术人员率先攻克,并使每公斤瓷耗能从16000大卡降至4700大卡,产口烧成一、二级品合格率提高12个百分点,瓷器白度优于轻工部标准10个百分点,达到国内日用瓷炉窑先进水平。陶瓷老大景德镇市10家瓷厂的新老厂长专程来黎川考察取经。黎川窑炉水平并不因此停滞,1999年,大截面隧窑进一步节能30%,降至每公斤瓷耗3000大卡,窑内上下温差从20℃调至5℃,产品烧成合格率从60%提高到99%。



技术的进步有力促进了陶瓷产品的开发、更新换代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全县每年投资新品开发资金逾300万元,先后开发了50多个省优、部优日用瓷新优产品,新瓷种、新品种异彩纷呈。已拥有轻质瓷、象牙瓷、高白釉餐具、高强耐热瓷煲四大瓷种,18个系列,580个品种,3000多个花面。去年,仅环球瓷业公司一家,就有宇春杯碟、月亮杯碟、各种花面马克杯等60多个新品种应市。系列青瓷功夫茶具、红棕芥茉碗、低温砂锅、注册名牌康舒高强耐热系列瓷煲等名优产品畅销海内外。



锐意进取的黎川人,继1995年全县陶瓷企业全面实现从国有、集体所有制到股份合作为主体的改造之后,去年多家企业已完成买断企业产权的再转制,一批有实力、懂管理、善经营的私营企业主正充分协作,利用他们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沈阳、成都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的专营窗口,以强而有力的“联网”式销售,把黎川的日用瓷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