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漳州火山岛特产 漳州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漳州火山岛特产 漳州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9 12:01:43

一.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漳州香蕉

漳州香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香蕉是漳州市六大名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香蕉的主要产区。改革开放以来,香蕉以其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而逐年扩大种植面积,成为漳州市水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漳州香蕉皮薄、味香、质甜、肉软、无蕊,富含碳水化合物,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U等多种维生素,此外,还有人体所需要的钙、磷和铁等矿物质。

二.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长泰芦柑

长泰芦柑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长泰芦柑,又名碰柑,为闽南一带传统名优产品,以产自著名的中国芒柑之乡--福建省长泰县而得名。

长泰芦柑果型硕大,色泽橙黄,令人赏心悦目。

长泰芦柑肉质晶莹,果汁丰富,香味浓郁,酸甜适度,沁人心脾。单果直径多为70-80毫米,大的可达120毫米。经检测,一般硕果重在125-200克之间,最大的可达650克,可溶固形物占14.3%,含糖量12.5%,含酸量0.58%,每百克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38.5毫克,全果可食部分占76.8%。

多年来,长泰芦柑以其色、香、味三绝而蜚声海内外,多次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

长泰县位于福建省南部,九龙江下游,地处南亚热带。这里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是长泰芦柑品质优良的重要原因。自1985年以来,长泰芦柑连续多次在全国水果鉴评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1990年,长泰芦柑在国家工商局以“冠牌”商标注册,成为目前唯一有注册商标的柑桔产品;1999年被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首批“漳州市名牌农副产品”称号。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题赞誉:“长泰芦柑,品种优良,柑中之冠”。国务院副总理1挥毫盛赞:“闽南芦柑乡,奋进又自强。”

多年来,长泰芦柑以其色、香、味三绝而蜚声海内外,每年农历的十一月至十二月是芦柑的采摘季节。春节前后,大量鲜果投放市场。被选送到首都国宾馆,并远销东南亚、港澳市场。

地域范围:在长泰县行政区域内的武安镇、岩溪镇、陈巷镇、枋洋镇、坂里乡、古农农场、长泰经济开发区、马洋溪旅游区和林墩工业区。

三.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手抓面

“手抓面”又名“豆干面份”,是闽南漳州一带特有的道地民间小吃。是用手直接抓食的,故而得名,这有点像新疆的手抓饭,手如果嫌不卫生,你当然也可以使用筷子(叉子也行),只是不够地方风味罢了。

它虽然很少在正式的宴席上出现,但由于口味独特、方便随意,是福建菜中一道具有闽南风味的冷盘。名气很响,在城乡颇为风行!

“手抓面”是将黄油面条(加了大树碱的面条),在沸水锅里氽熟后捞出,分别团成直径大概为15厘米的薄面饼。取这样一片面饼放在手上,先后涂抹上甜酱、花生酱、沙茶酱、辣椒酱、蒜蓉酱和芥末酱,再放上一条油炸豆腐干或者是炸五香,然后把面饼包卷起来,卷起来用手抓着蘸杂醋酱吃。香、甜、酸、辣,冰凉、滑润,令人脾胃大开!从吃法到口味都很有风味。

四. 广西 北海 海城区 涠洲岛“火山岛”香蕉

涠洲岛位于北海市正南面21海里的海面上,总面积24.74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3℃ ,雨量1863毫米。四周烟波浩淼,全岛绿树茂密,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堪称人间天堂,蓬莱宝岛。

“火山岛”香蕉灌溉用水为火山岛矿泉水,其天然的矿物质成份十分丰富,含有香蕉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这是形成火山岛香蕉高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火山岛”品牌香蕉选种优良,加上得天独厚的气候水土资源条件,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四面环海的深海岛,无工业污染的绿色环境,使其成为国内外的果中之珍品。

“火山岛”香蕉平均单株产量达28.5kg,果型上下均匀,整齐,果指紧凑长22.0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一级果比例90%。可节水41%,省肥23%,省工42%,产品主要销往国内高端市场和出口国外为主,目前已畅销南宁、长沙、深圳、重庆、上海等城市的大型超市以及部分出口日本。今后两年涠洲岛将发展 3500 亩香蕉并运用本项目先进技术,产值可达2350多万元。

广西北海涠洲岛距北海市区21海里,由火山喷发堆积形成。最后一次喷发约在7000至1万年前,面积26.88平方公里,为北部湾第一大岛。岛上盛产香蕉、木菠萝、杨桃等。“火山岛”品牌香蕉驰名远近,备受青睐。

中国水果专家称:“中国最大的火山岛——涠洲岛的光、热、水、温等生态要素十分适合香蕉的生长,岛上特有的火山灰富钾土壤,出产的香蕉色泽鲜艳,口感特别香甜。”

2004年10月6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到涠洲岛畅游时,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火山岛”品牌香蕉的种植基地。

五.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豆干面粉

豆干面粉也称“手抓面”。面条打得较细,吃时在“面份”上放上“炸豆干”,加芥辣、酸辣、酱、蒜茸等调料,然后把“面份”卷起来用手抓着吃,故叫“手抓面”。这样吃法面条软中带韧,香甜酸辣,冰凉润滑,留有余香,别有风味。

六.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东山鲍鱼

东山鲍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山鲍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鲍鱼:古称“鳆”、又叫“海耳”、“九节螺”、“千里光”、“牛眉”,属单壳类软体动物,它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特种水产品,素有“海产八珍之冠”的美誉,含蛋白质多,肝糖份高,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香爽口,是佳肴上的珍品,具有平胆明目,收敛生肌,降血压,调肾亏,防癌病之功效。鲍鱼壳中药称为“石决明”,是名贵的中药材,可治眼疾。但野生鲍鱼数量太少。1970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和东山水产局,共同组成了鲍鱼人工培苗试验组。1971年,在中国首次获得了杂色鲍鱼人工培苗?溃?随后便开展大面积人工培育鲍鱼。1978年,这一研究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的科学奖。现在国家已投资在东山建起一座中国最大的“鲍鱼增殖场”。

东山鲍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东山县人民0《关于界定东山鲍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东政函[2005]1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东山县的西埔镇、陈城镇、前楼镇、樟塘镇、康美镇、铜陵镇、杏陈镇等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及海域。

七.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海口火山石斛

海口火山石斛,依托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火山熔岩地貌,打造石斛独特火山品种和药用特性。石斛碱含量高达0.6以上,其有效成分高于国家药典标准1.5倍,书写“北有霍山,南有火山”的石斛业界奇迹。

海口火山石斛的独特地理标识,使其拥有独属于自己的火山特性。

1、海南岛火山种植,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给石斛最纯净的生长环境。

2、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左右,让石斛全年温暖生长。

3、最佳黄金生长带北纬19—20度空间生长,地道珍贵南药。

4、万年火山石种植,富含硒、钠、镁、铝、硅、钙、铁等数十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检测皆达国家一级农业种质标准,天然蜂窝多孔,是菌胶团最佳的生长环境。

数十年产业耕耘,十多项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的品牌沉淀,海口火山石斛依托羊山地区独特生态环境,以现代医药科学技术续力品牌发展,与中国医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健康中国行委员会等机构和单位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海口火山石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八.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长泰卤面

长泰卤面

长泰的卤面可是别具特色的噢,绝对跟莆田卤面有本质上的差别。我们长泰卤面做法是:先将卤汤做好了,要吃的时候将面在开水中稍稍烫热了(面本来就是熟的了),加入汤中。。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面中的碱化入汤中,生涩苦口。

九. 福建省 漳州 龙海 石码肉粽

石码肉粽

粽子是我国人民喜爱吃的民俗米制品,有碱粽、咸粽两种。碱粽即甜粽,用糯米拌食用碱而成。咸粽有肉粽、菜粽、豆粽等五、六种。粽子古称角黍。据载,战国后期楚国政治家、大诗人屈原(前340至前277年)在官场屡被贬职放逐,于农历五月初五之日再次被贬逐湘西,路过汩罗江桥上绝望地投江自尽。当地百姓惊悉后,便于每年五月初五用各种形式纪念屈原。用竹叶包粽祭祀后投入江中,沿袭成早期端午节祭祀屈原的活动内容之一。

端午节吃粽子、吃卤面,赛龙舟仍久盛不衰,沿袭千余年,遍及海内外,是家家必备祭品,人人必尝小吃。石码肉粽是早已闻名闽南、台湾及海内外风味小吃,常年旺销的乡食品。

肉粽:由糯米、精猪肉、栗子、海蛎干或虾米、香菇、鸭蛋等原料配制而成。先洗净糯米,放冷水浸半小时,后捞起凉干,回锅拌上卤汤和葱头油,加适量味精,五香粉和酱色糖乌,中火炒半小时。精猪肉或火烧或清炖炒作,栗子要生剥现用。用竹叶包粽,不松不紧,棱角分明,然后用麻绳扎牢。烧煮肉粽,要火旺而稳中,随时加水,不使肉粽露出水面,一般炖上三小时即可出锅食用。龙海物产丰富,原配料应有尽有,传统炖制的肉粽色、香、味、甜俱佳,加上辣酱等佐料食用,令人吃而不腻。相传历代邻县文武-、回乡海外侨胞,乐于寻食石码肉粽传统小吃,一饱口福。石码不少“绑肉粽”师傅还到漳、泉、厦开“石码肉粽”专营店,拓展市场,常年经营,使石码肉粽香飘闽南。

十. 福建省 漳州 平和 平和窑瓷器

平和窑瓷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闽南平和境内。明晚期开始烧制。

主要生产青花及彩绘瓷,亦有部分色地贴化瓷及素胎印花瓷。[1]

福建省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欧阳希君先生近日考察了漳州平和洞口窑,收获颇丰,发现了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素三彩重要标本,为进一步研究探讨素三彩这个重要的学术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此本报特刊登欧阳希君先生发现的重要标本图片及考察记要以飨读者。

笔者从2002年以来先后考察平和县明清古窑址数十次,窑址附近的村民多次带路,并帮助采集标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故如有大的动土(如植树、修路、山洪等)他们都会电话通知我。在此,笔者再一次感谢他们。

漳州窑是明末清初贸易瓷的主要产地,平和窑则是漳州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华南沿海明清时期一处重要的贸易陶瓷生产基地。在平和窑未发现之前,海外学者将漳州窑生产的青花瓷称为“汕头器”(SWATOW),日本则称之为“吴须”;将五彩瓷称为“吴须赤绘”,都归之为“华南窑系”或产地不明;将素三彩称为“华南三彩”,日本称为“交趾陶瓷”等。1物考古部门的努力,部分谜底被解开。但尚有部分争议和未解之谜,需古陶瓷研究工作者及文物考古部门共同奋斗。

平和县境内目前已发现明清窑场数十处,堆积点百余个,部分为笔者首次调查发现。经福建省博物馆科学发掘的窑址有:南胜镇花仔楼村碗窑山窑,南胜镇法华村田坑窑,五寨乡新塘村大垅窑、二垅窑,五寨乡寨河村洞口窑(包括窑山窑、陂沟窑)。有关陶瓷品种、烧造工艺等已详尽阐明。

平和窑瓷器

平和县协会

13215417

瓷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