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固原市特产有什么好吃 固原市有啥特色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固原市特产有什么好吃 固原市有啥特色小吃更新时间:2022-04-15 14:02:06

一. 宁夏 固原 原州区 固原洋芋

    洋芋,学名马铃薯,俗称"土豆"、"土蛋"。固原人根据洋芋所呈现出来的"两广两高"(适应广泛、食用广泛、产量高、经济价值高)的特点,称之为"救命蛋"、"宝贝蛋"

洋芋原产于南美州,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如今全世界79%的国家种植洋芋,总面积逾3亿亩,总产量3亿多吨。追溯我国种植洋芋的历史,还不到300年时间。但发展到现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面积已近7000万亩,总产量约6000万吨。这两个数字在世界排名均居第一。( 银川)

二.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银色珍珠白豌豆

用固原白豌豆精制的“龙粉”、“龙丝”、洁白如雪、性柔质韧、滑腻适口,可与绿豆粉媲美。而风味小吃豌豆凉粉、豆沙包子等,提起来也让人馋涎欲滴。( 固原)

三. 宁夏 固原 原州区 燕麦

燕麦也是固原县一特色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2--3万亩,平均亩产100--150公斤,总产200万公斤左右。其主要品种宁莜1号籽粒含粗蛋白15.88%,粗脂肪5.94%,粗淀粉44.5%。是绿色保健食品,可加工成燕麦粥、燕麦片、燕麦涝糟、燕麦酒曲等,其淀粉做的燕面糅糅深受当地广大居民的喜爱。

四. 宁夏 固原 彭阳县 固原胡麻油

固原胡麻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固原胡麻油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四县一区全境,即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原州区

《固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固原胡麻油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划定建议的报告》固政函〔2016〕49号

固原市六盘山生态农产品联盟企业标准Q/LPST0001S-2016

五.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荞麦飘香

在六盘山区一带的山坡上、平川里,连阡接陌,丛丛簇簇,那嫩绿的叶、红艳艳的杆,衬托着粉红色的花,烂漫多娇,香气扑鼻,招惹的蜂儿嗡翁,蝶儿翩翩。 这便是荞麦。六盘山去阴湿凉爽,适宜于荞麦生长,且荞麦又属晚秋作物,利于倒茬歇地,还可弥补夏田受灾后的损失,固尔历来受到山区群众的喜爱。荞面条条、荞面搅团、荞面揉揉、荞面凉粉等,都是人们钟情的食物,也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食物。 荞麦食品易熟,做起来省时省事,固原俗话说:“夹在胳膊窝子里也能暖热。” 荞麦还是较好的中草药材。它具有宽肠降气、清热解毒的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现代药典中说它能治疗痢疾、咳嗽、水肿、小儿丹毒、头疼、烧伤烫伤疾病。新近研制的“金荞麦片”就是以荞麦为原料研制的。用荞麦皮装的枕头叫“明目枕”,常用对眼睛有保健作用。 近年来,随着食品营养科学的发展,人类食品营养结构的不断改善,对荞麦生产及其研究利用有了新的发展,“荞麦方便面”、“荞麦挂面”的相继问世就是很好的例证。( 固原)

六. 宁夏 固原 原州区 糖醋黄河鲤鱼

此菜色泽明亮,造型优美,外焦里嫩,是“塞上江南”的美味佳品。其制法是:先将黄河鲤鱼去鳞,剖腹,去内脏,洗净;然后在鱼背上切成斜形刀纹,再裹黄糊,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起装盘,浇以事先烹制的糖醋调汁即成。

七. 宁夏 固原 隆德县 隆德马铃薯

隆德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隆德马铃薯个体均匀,呈圆形和椭圆形,色彩为淡青色。 2、内在品质指标:粗淀粉17.85g/100g,维生素C15.57g/100g,干物质23.6g/100g。 3、安全要求:大气、灌溉水、地面水、药防执行标准 GB3095—1996大气质量标准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3838—1988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地域范围

隆德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宁南边陲。东望关陕,西眺河洮,南走秦州,北通宁朔;襟带秦凉,拥卫西辅。“312”国道纵贯东西,隆(德)秦(安)省道和隆(德)张(易)县道分别穿越南北。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8′~106°15′,北纬35°21′~35°47′,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41公里,总面积985平方公里。 隆德马铃薯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全县13个乡镇,分别为城关镇、沙塘镇、神林乡、联财镇、好水乡、观庄乡、杨河乡、张程乡、风岭乡、温堡乡、奠安乡、山河乡、陈靳乡,共辖128个行政村,县境土地总面积9.92万公顷,耕地面积4.3万公顷,保护面积1.3万公顷,现有种植面积1.13万公顷,总产量33万吨。

八. 宁夏 固原 隆德县 隆德长面

隆德长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的特色小吃。隆德长面,一般有细长面、细宽面、宽面等种类。

隆德长面的制作工序是用上等小麦面粉和碱水调匀,细揉慢擀,然后用刀切成或细或宽的长面条,俗称细长面或宽长面。将切好的长面下到开水锅内,待水沸后即可将面用筷子捞入碗中,放进提前炒好的臊子(常为炒肉菜、炒韭菜、炒酸菜、炒鸡蛋等居多),再盛进早已掺好的酸汤,分量多少按饭碗大小而定,一般以汤多面少为宜。上等长面面条匀称,吃起来有韧劲,吸起来有响声,俗称吸长面。吃到最后一碗,一般要干拌宽面或韭叶面,多加食油、臊子等,俗称吃干饭。隆德长面因汤和臊子的不同,叫法也不相同。如浆水掺汤叫“浆水面”,肉臊子做面叫“臊子面”,不掺汤的叫“干拌面”,吃面不喝汤的叫“憨水面”。

九. 宁夏 固原 原州区 张易马铃薯

张易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西南部,六盘山西侧。面积156.9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该地气候凉爽、湿润,无霜期短,年降雨量200-300㎜,大部分降雨在7-9三个月,属阴湿半阴湿地区,海拔2000-2800米,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马铃薯,生产的马铃薯具有个头大、品质好、产量高的特点,深受周边县区群众和外商的欢迎。

该镇生产的马铃薯还远销于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地,是近年来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有效的途径,也是张易镇的一项支柱产业和原州区马铃薯品种繁育基地。

200年该镇对种植业做了调整,重点是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品种更换,以提高马铃薯的品质。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人均超过1.8亩。新品种主要有晋薯7号、云南六号、陇薯7号、中心24、虎头、陇薯3号等。

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马铃薯)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十. 宁夏 固原 彭阳县 彭阳辣椒

彭阳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近期,彭阳县红、茹河流域的辣农可高兴了,新集乡白河村辣椒种植大户冶富德笑着说:“今年,我种植大棚辣椒5栋,上市不到20天,已经卖了8000多元,和去年相比,今年的辣椒不但产量高,而且收入好”,正在数钱的姚河村村民剡俊奎说:“往年辣椒价格一路下降,目前也就卖个七八毛钱,今年怪了,从上市时的1斤7毛,卖到现在的1斤1块1,而且大小商贩上门抢着收,我看今年的辣椒收入肯定会比去年好”。

彭阳县共发展大棚辣椒5万亩,由于市场开拓逐步成熟,技术措施逐步到位,“彭阳辣椒”品牌逐步打响,今年不但辣椒座果率和品质明显好于往年,而且收购客商明显多于往年,销售价格明显好于往年。目前,彭阳县每天来自西安、兰州等地的大小客商达50多人,外运辣椒300多吨,销售收入60多万元,大棚辣椒平均每栋收入已达1000元,个别管理好的大棚收入已达2300多元,辣椒生产形势一片大好。

地域范围

彭阳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边缘,六盘山东麓,西连固原,东、南、北环邻甘肃的镇原、平凉、环县等市县,地处东经106°32′-106°58′之间,北纬35°41′-36°17′,海拔1248-2418米。彭阳县辣椒生产地域分布于红河乡、城阳乡、白阳镇、古城镇、新集乡、草庙乡、孟塬乡、王洼镇、小岔乡、罗洼乡、冯庄乡、交岔乡12个乡镇,总生产面积3400公顷,总产量17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产地处于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形分为北部黄土丘陵区、中部河谷残塬区和西南部土石质山区3个自然类型区,土壤类型是黑垆土,土壤有机质及其它养份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在0.74%。速效磷4.2PPM,水解氮54PPM,速效钾140PPM。pH值80.2-80.5,质地以中壤土为主。

(2)水文情况:生产区域内有红河、茹河、小川河三大水系,年流量1280万立方米,常流量640立方米/秒;有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水三条,即黑石头沟、斜崖沟、小园子沟,常流量0.04立方米/秒,平均流域面积200-246平方公里。浅层水储量3.69亿立方米,易开采量3.56亿立方米。

现建有库坝77座,机井154眼,井窖5.8万眼,有效灌溉面积7.2万亩,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根据宁夏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结果表明,生产基地灌溉用水所有检测项目均未见超标,判定该辣椒产地灌溉水质合格。基地离主干公路100m以上,距离县磷肥厂、编织厂等工厂企业20㎞,周边无污染源。

(3)气候情况:该地域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7.4℃-8.5℃,年均降水量350-550毫米,四季分配依次为春18%、夏52%、秋27.5%、冬2.5%。7-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60%以上。日照时数2518小时,年辐射量127.6千卡/cm2,无霜期140-170天,≥10℃有效积温2200-2750℃。

(4)人文历史情况:十九世纪末开始种植,已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近年来,当地政府充分利用本县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科学规划,因势利导,重点培育,集中连片”的原则,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把辣椒产业作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使辣椒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种植面积0.34万公顷,总产量17万吨,规模种植优势显现。2006年10月国家商标局通过了对彭阳县“红河乡”牌辣椒商标的注册,使“彭阳辣椒”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土壤肥沃,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蔬菜生产区域。产地环境条件附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的标准。灌溉水质量符合《农田水源质量检测技术规范》(NY/T396-2000)的监测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NY/T395-2000)的监测标准。

(2)品种选择:选择适宜当地种植、抗逆性强、品质优良,产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牛角系列品种,如:巨丰1号、亨椒1号和特大牛角椒等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播种前,用40%甲醛(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15分钟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栽培管理上,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创造适合辣椒生产的光、温、肥、

水等条件。在定植当天或第二天灌定植水,灌水量掌握在灌到沟深一半,不

可灌至畦面;在门椒开花前2-3天灌头水,结合松土并将土培到椒苗的根际;

以后每隔5-6天灌一次水,追施一次尿素,每次每亩7-8公斤,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在果实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5公斤。灌水应在清晨或傍晚,灌“跑马水”切忌大水灌畦顶,遇大水及时排积水。

病虫害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在农业防治上,采用轮作或休耕的方式,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深沟高畦,清洁田园,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在农药的使用上,不得使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规定的禁限农药。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及时分批采收,门椒、对椒适时采收,减轻植株负担,以确保商品果品质,促进后期果实膨大。青椒一般隔3-5天采收一次。采收后摊置室内降低温度,排除田间热,避免运输过程中病菌的侵入。产品质量必须符合NY5005要求。

(5)生产记录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专人做好化肥、农药、灌水记录。正确、清楚地记录化肥、农药的名称、用量及使用日期,并保存好生产记录本,防止记录的损失或丢失。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成熟果长25-30厘米,果肩横径5厘米左右,果肉厚、果皮光滑,单果重60-150克,肉厚、皮光、挺直、无皱,商品性状极为优良。青果深绿色,成熟果鲜红色,果实坚硬,极耐贮运。

(2)内在品质指标:辣味适中,辣而不烈。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元素,是人们不可缺少的蔬菜之一。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条件附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的标准。灌溉水质量符合《农田水源质量检测技术规范》(NY/T396-2000)的监测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NY/T395-2000)的监测标准。生产管理环节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操作,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的肥料、农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采收时将标准产品与最低标准产品分别放置,剔除病、虫、

伤及等外果实,按不同品种、等级、大小分别包装。

(2)包装标识:选择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30厘米的纸箱包装,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产品应有明确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产品的执行标准、生产者及详细地址、产地、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要求字迹清晰、完整、准确。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彭阳辣椒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贮藏:贮藏时按品种、规格分别贮藏,库内保证气流均匀流通,温度保持在8-1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4)运输:运输前进行预冷。运输过程中注意防冻、防雨淋、防晒、通风散热。包装、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禁止使用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催熟、防腐、增白、染色的药物或激素类物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