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岳阳八大特产是什么 岳阳最出名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岳阳八大特产是什么 岳阳最出名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4-23 23:51:35

一. 湖南省 岳阳市 湘阴 湘阴藠头

湘阴藠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湘阴素有“藠头之乡”的美称,藠头在湘阴有近千年栽培史,是湘阴一项传统产业。藠头具有独特风味和健脾开胃、止泻散痛等保健功能,藠头腌制品更是日本市场的“菜中灵芝、佐餐佳品”。目前湖南省湘阴全县有10万亩左右土地进行藠头轮种,常年基本保持种植面积5万余亩。生产藠头的企业多达78家,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8家,全行业从业人员上万人。

湘阴县有省级藠头加工龙头企业3家,这些企业通过加工工艺改造和科技攻关,采用“低盐乳酸发酵,自然酸化”的国际领先加工工艺,使藠头内含的72种天然营养成分得到充分保留。通过建立绿色食品藠头基地,实行标准化栽培技术,严格按照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和加工标准进行加工,华鑫、振湘均获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华鑫牌甜酸藠头获中国湖南省第五届(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振湘牌甜酸藠头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振湘”商标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振湘”牌藠头连续获得第三、四、五、六届中国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

二. 湖南省 岳阳市 君山 庭鲴鱼肚

主料辅料

干鲴鱼肚150克 姜片10克火腿膀肉250克 胡椒粉0.5克

鸡清汤700克
味精l克肉清汤200克
精盐 0.5克

绍酒50克
熟鸡油5克葱结10克
熟猪油25克

烹制方法

1、将干鲴鱼肚先用冷水浸泡10分钟,下冷水锅烧开后一并倒入瓦钵内,加盖使其涨发,待凉后,再烧开1次,仍倒入瓦钵内泡涨,至鱼肚软嫩,然后用斜刀片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片,清洗干净。

2、取方块形火腿膀肉1块,烙毛刮洗干净,在瘦肉一面每隔1厘米剖横刀,每隔1.7厘米剞直刀,深度均接近肉皮,然后皮朝下盛入瓦钵内,加清水200克,上笼蒸30分钟,取出滗干水以减少咸味,再换鸡清汤200克,上笼蒸30分钟,直至软烂时取出,翻扣在大汤碗里,原汤留用。

3、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烧至八成热,放入肉请汤、绍酒、葱结、姜片、精盐、鱼肚片,烧开1分钟后,倒入漏勺,沥干水,去掉葱姜。 4.炒锅内放入鸡清汤500克。倒入适量的蒸火腿原汤,再放入鱼肚片烧开,立即倒在盛火腿的大汤碗里,淋入鸡油,撒上胡椒粉出锅即成。

工艺关键

1、选用湖南洞庭湖所产鲴鱼的鱼膘于制而成的鱼肚,此肚涨发后,色白质嫩。

2、发鱼肚多换几次水,每次换水都要用冷水洗后再煮,使鱼肚缓缓发开,发过则糊软,不足则僵硬,捏之有弹性,滑而不粘即可。 3.发制好的鱼肚,不宜久存,以防变质。

风味特点

1、“洞庭鲴鱼肚”是岳阳地区的传统名菜。岳阳“味腴酒家”烹制此菜最佳。该店为周权姐弟所创产,早在30年代就以加工洞庭湖水产闻名于同行业。他们所制洞庭鲴鱼肚,软糯胜过蹄筋,加之用鸡油蒸制,更鲜美无比。

2、鱼肚,成品大如巴掌,肥大厚实,色白细嫩,光洁晶莹,重约50至100克。其外形颇似长江边的笔架山,鱼肚上又有一“山”形图案,又称“笔架鱼肚”。

3、鱼肚是水产名贵于货烹制原料之一。常做筵席首菜,当地列为八珍之一.中国吃鱼肚的记载始见于北魏《齐民要术》上的:“作法”,《新唐书•地理志》、宋代江休复的《江邻儿杂志》,宋人陈世崇的《随隐漫录》、明代《本草纲目》、清《清稗类钞》等都有记载。干鱼肚含水14.6—21.2%,蛋白质78.3~84.4%,脂肪则含0.2—0.5%。中医认为鱼肚甘咸性滑,入肝、肾二经,具有清头目,养精固气等功效,可用于眩晕、遗精、滑精、腰膝酸软等症。

4.此菜颜色红白,汤清如镜,口味鲜美,火腿咸香,鱼肚玉白软糯,四季皆宜。

三. 湖南省 岳阳市 君山 君山怪味鸭

君山的怪味鸭一入口就已夺人心,味重而不腻;香辣而不辛;若在口中细嚼,还真能品出至少三种相异的味道来,难怪得了“怪味”的大名。

四. 湖南省 岳阳市 岳阳县 岳州氵邕湖茶

茶是岳阳古今的。古人曾赞赏岳阳楼。元代高爵尚的《洞庭竹枝词》中有句:“雨前雨后采茶忙,嫩绿新抽一寸香。”记述了洞庭采茶的繁忙景象和茶质的美好。清人曾燠的《茶歌》描写道:荃盖兰旌纷满堂,别开秀采森旗枪。一枪一旗此时摘,煎入瓷瓯湘水色。这里描绘了岳阳洞庭茶的特色,叶片伸展壮实,叶心尖竖,似枪似旗。沏于杯中,几起几落,亦貌如刀枪并举。其色若江中之水,古人说:“春来江水绿如蓝”,可知茶色绿艳润泽。人们只要观其形,韵其色,就足以使人赏心悦目。更何况品其味,那种沁人心脾的程度自不待言了。君山的毛尖,雀舌、银针等茶,历代成为贡品,早已名传海内。其实岳阳茶的生产最早和最著名的还是氵邕湖茶。氵邕湖茶历史更悠久,文字记载始于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盖众……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氵邕湖之含膏。”北宋《岳阳风土记》对氵邕湖茶有更清楚的说明:“氵邕湖诸山出茶,谓之氵邕湖茶,李肇所谓岳州氵邕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今人不甚种植,惟白鹤僧园有千余本,土地颇类北苑。所出茶一岁不过一二十两,土人谓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并茶园地色亦相类。”从上述记载可知,氵邕湖茶在唐代享有盛名,且种植较多。氵邕湖茶有其自身的特色,即茶色与土色相似,味极甘香。所谓含膏,乃茶名,“膏”指脂肪油脂之类,或指膏状物。含膏即是一种极浓的茶,别处的草茶根本不可与比。古代,人们喝茶,十分讲究,除茶、水的质料有所选择外,还讲究茶具的质料与样式。唐代的茶圣陆羽,著有《茶经》一书,论及了茶的品类、种植的品用情况,其中提到岳州窑青瓷的特色,岳州窑是中国唐代的六大名窑之一。岳州窑烧制的青瓷,釉色与茶色颇似,令人赞赏。当时茶具制作十分精美。作为《茶经》提到岳州窑的产品,可证当时饮茶极重视茶具。岳州窑青瓷杯冲泡岳州氵邕湖茶,在唐代堪称一绝。 古代饮用氵邕湖茶的故事很动人,《岳阳风土记》说:“氵邕湖寺,一名白鹤寺。寺侧有氵邕湖井,唐人尝称甘水井,煎白鹤山茶,气成白鹤飞舞。”茶的气态,能形成白鹤飞翔之状,自然带有神话色彩。但由此可见,对于氵邕湖茶,“唐人极重之”是可信的。后来其名逐渐为君山茶所取代。尽管如此,氵邕湖茶仍名传至今。 今日南湖畔,仍盛产茶叶,称为北港茶。早在清代时,君山的贡茶,不够数量,为了满足朝廷的需求,“正贡之外,山僧所货贡余茶,间以北港茶参之。”它曾充当过贡茶的代用品。究竟北港茶质量如何?《巴陵县志》曾有一段记载:“北港地皆平岗,出茶颇多,味甘香亦胜他处。道光二十三年,与外洋通商后,广人每挟重金来制红茶,土人颇享其利。”可见北港茶的质量是好的。鸦片战争后,北港茶还大宗出口。当时的所谓红茶,是经太阳晒后,令色微红故名,并非今日发酵后制作的红茶。清代时的北港红茶称为兰芽锅青。而称用火焙制的茶叫黑茶。清末同治以后,北港的红茶与黑茶均因社会矛盾激化而衰落下去。 解放以后,政府很重视对于氵邕湖茶的发掘工作,特别关怀南湖畔北港茶的生产。种植面积有了扩大。质量也有提高。现在仅北港乡知青场一处,年产茶便达400多担。其中北港毛尖在1982年被湖南省评为优质产品;1986年,北港毛尖又同“君山银针”及黄沙街的“洞庭春”一道被评为湖南省十大名茶之一。( 岳阳)

五. 湖南省 岳阳市 湘阴 楼台酒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岳阳名特“楼台酒”因此而得名。该酒系继承明代巴陵老街著名酒坊“怡兴祥”的酿制工艺,引进高品质发酵泥窑,配以现代酿酒手法,精心调制,具有口感丰满、窑香浓郁、甘醇爽口、回味绵长之特点,为巴陵名品,佳酿中的珍品。楼台酒被确认为中国岳阳国际龙舟节指定用酒和市政府接待系统指定用酒,并荣获“全国民营企业十年成果博览会”成果奖。

六. 湖南省 岳阳市 岳阳县 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是条形黄茶的一种,产于湖南省岳阳市北港和岳阳县康王乡一带。在唐代就有记载,清代乾隆年间已有名气。

其品质特征:外形芽壮叶肥,毫尖显露,呈金黄色,内质香气清高,汤色橙黄,滋味醇厚,叶底肥嫩黄似朵。北港毛尖,以注册商标“北港”命名,唐代称“邕湖茶”,属黄茶类,产于湖南省岳阳市北港。茶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湖面蒸气冉冉上升,低空缭绕,微风吹拂,如轻纱薄雾散于邕湖北岸上空,形成了北港茶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外形芽壮叶肥,毫尖显露。冲泡后,香气清高,滋味醇厚,汤色金黄,叶底黄明,肥嫩似朵。北港毛尖鲜叶一般在清明后五六天开园采摘,要求一号毛尖原料为一芽一叶,二、三号毛尖为一芽二、三叶。抢晴天采,不采虫伤、紫色芽叶、鱼叶及蒂把。鲜叶随采随制,其加工方法分锅炒、锅揉、拍汗及烘干四道工序。由岳阳市茶叶公司生产的北港毛尖,于1964年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

七.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山桂花蜂蜜

山桂花蜂蜜

平江县地处湘东北,境内群山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发展养蜂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平江县境内有蜜源植物80多种,特别是闻名全国的山桂花面积达246万亩,被称之为“山桂花之乡”。

山桂花属山茶科,是一种常青野生灌木,在华南、华中一带都有分布,而以湖南平江县最多。蜜蜂采取山桂花的粉汁所酿的蜜称之为山桂花蜂蜜,是平江著名。山桂花蜂蜜呈特浅琥珀色,味道芬芳,结晶白。山桂花蜂蜜是天然广谱营养佳品,含18种以上游离氨基酸及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而且山桂花生长在山区,流蜜期(冬季)又极少昆虫,不易受污染,因而被誉为“蜜中之冠”。自古以来,人们视蜂蜜为珍品,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写道“蜂蜜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健身”。平江的山桂花蜂蜜,其营养、药用价值更高,经常服用山桂花蜂蜜,能调理人体机能,增强体质,并对美容有良好效果,是一种上乘的绿色保健食品。

八.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火培鱼

【火培鱼】

洞庭湖畔的岳阳,对于吃鱼有自己独特的味道,火培鱼是平江每个家庭都做的一道家常菜。

以文火焙制而成,半干半湿,外黄内鲜,兼备了活鱼的鲜、干鱼的爽、咸鱼的味,即可小炒又可煮汤。

九. 湖北省 黄石 黄石八珍—黄石八大名优产品之大全

白云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玫瑰奉献给爱情;牵挂奉献给远方;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亲朋好友?我不停地问,不停地找,不停地想……还是这本乡本土的《黄石八珍》最能代表我对您的情谊!( 黄石)

十.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岳阳楼饭店

岳阳楼饭店建于1946年,40年来由一个小吃铺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饭店。殊不知,岳阳楼竟是以经营馒头起家的。

最近,我与一位老主顾相遇,他又谈了昔日岳阳楼的桃馒头,他还记得岳阳楼当年的桃馒头声振南北,吸引八方来客的情景......与老主顾的邂逅,不由回想起我当年参与岳阳楼创业的那些日子,及桃馒头试制经过。我在岳阳楼工作了16个年头,尽管我现在已74岁了,但对岳阳楼的情况我还是记忆犹新。

打出堪称一绝的桃馒头

我丈夫杨尚卿,曾在现魁元阁处,与杨新之、杨永武、杨之林、李新洲合股开包子铺,后因经营不当,生意萧条,不得不摘幌停业。1946年10月,我家在岳阳楼现址,租了一间门市房,经营小吃,取名岳阳楼浆子馆,第二年改号"岳阳楼"。开业之初,除我和尚卿外,还有他的弟弟杨永岳、杨永殿各入一股。当时尚卿已50岁了,但生意上的坎坷,反而使他雄心勃勃,立志要在岁暮之年,立足小门户,创出"绝活",参与竞争,以求发达兴旺。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我们打出了桃馒头这一主食。桃馒头问世后立即受到人们的欢迎,每天顾客迎门,供不应求。甚至当时东、西傅家区的居民也赶来买桃馒头。从此桃馒头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越过山海关,传到大江南北。1956年,上海市饮食服务公司还专门派了一个学习参观团,专门学习风味食品桃馒头,要把桃馒头引入南方。后来,上海还出了书,进行推广。这是后话。当时有些外地人途经哈尔滨时,也都特意到岳阳楼买上一些桃馒头带回去。桃馒头由于形似寿桃,后来渐渐成为哈尔滨人为年长者祝寿的礼品。于是,我们应顾客要求,专门加工定做祝寿用的桃馒头,规格大小,数量多少,完全按顾客要求办。此后,桃馒头成了哈尔滨主食中的一枝花。

桃馒头的制作工艺,吸取了同类品种的诸家之长,其特点是:外形似桃,吃起来口感好,喧软耐嚼,香甜味浓。放上几天也不会风干,即或放得时间长了点儿,吃起来也不垫牙,可谓老少皆宜。

桃馒头的制作工艺,现在除我之外已无人知晓了,我希望桃馒头早日恢复生产,重返主食品市场。为使桃馒头制做技艺不至失传,所以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生产过程。

做引子:首先取一面坡啤酒花,适量加水,下锅煮半小时,然后用笊篱将酒花捞出扔掉,过滤出来的引子放在凉爽的地方冷却待用。引子水要注意保存,伏天不超过三、四天,冬天不超过半个月,否则变质就不能用了。

对引子:取适量面粉用水冲好搅匀,再倒入一杯引子水,用扦面杖继续搅,直到搅成糨子状。再加入适量引子根,即老引子,第一次用的引子根是从面包厂要来的。

鼓酵子:引子加入适量面粉,搅拌均匀,放在常温下发酵。发酵时间要根据气温来定,夏天一般三、四个小时,春秋五、六个小时,冬天七、八个小时。

和面:首先将鼓好的酵子,连同面粉倒在面案上,加入适量面碱揉匀,以去掉酸味,并使面团进一步涨发。用碱要根据面粉质量,发酵程度,气温高低等情况灵活掌握,碱多了色泽黄,碱少了酸味大。然后,按着每半袋面标准,加入4两白糖、4两大油,和匀后用大扛子压,再用小扛子压,直到压匀。

造型:将压匀的面,裁成标准为2斤干面量的面团(十个馒头量)。裁块前,先要检验使碱的效果:面的切口呈均匀针孔大小气泡,说明用碱适当,如果孔大说明碱小。孔大小不均说明没揉好。面团稍醒后,再裁成10个小剂,用双手搓型,要搓到剂子表面发亮,呈下小,中大,上尖的桃子形状。然后放入方形木箱内,移至火炕上醒,待面型鼓起来,用手轻轻一敲,发出"扑腾、扑腾"的响声,说明面型醒好了。

上屉蒸:面型醒好后,立即上屉用急火蒸20分钟,出锅后,在馒头上点上红点。

多种小吃工精物美

岳阳楼不仅桃馒头出名,就是家常小菜也有10多种。比较受欢迎的有野鸡爪子、酥鲫鱼、干烧鱼、五香豆腐干、五香黄豆、炒豌豆、炒茄丁、炒青椒丁、炒大头菜、辣白菜等。这些家常小菜,也讲究个色味形俱佳,而且价格便宜,一角钱一碟,每天都能卖上几大盆,销量很大。

豆腐脑是多家经营的小食,但我们却从不小看,精工细做,一定要优于别家。就拿卤子说n巴:有猪肉丁、鸡肉丁、蘑菇丁、腐竹丁,并调以豆瓣酱、葱花油、小磨香油、上等味素,用纯土豆淀粉勾芡。吃上一碗豆腐脑,细腻洁白,老嫩适宜,润滑可口,卤子不混不浊,既有鸡香味,又有蘑菇味,心满意足。

经营大众小吃竟能赢得众多主顾,这是因为我们树立了比较开明的经营思想。说实话,做生意没有不想赚钱的,但是不能赚黑心钱,不能损人利己,我们做生意首先是为了糊口。岳阳楼初期经营并没有赚多少钱,我们注重的是信誉第一,把顾客的信赖做为自己的乐趣。

回顾岳阳楼的经营过程,我认为:没有名牌,就没有声誉,没有主顾,没有生意兴旺发达。当时我们的大众小吃店想要创出好名声,是非常难的,于是我们就从汉族饮食习惯入手,琢磨主顾心理。汉民族主食品种繁多,但常吃不衰,贫富皆宜,手艺上能展现智慧的,莫过于馒头,所以我们打出了桃馒头这一主食。当时,桃馒头虽然供不应求,我们仍然是保本经营,薄利多销。其他主副食也如此,虽然各品种价格略低,但是,最大的收获是拢住了老主顾,吸引了新顾客,扩大了影响。

岳阳楼从不因为经营小吃就忽视饭菜质量,正相反,我们处处把关,努力提高饭菜质量。桃馒头必须用双合盛和成泰义的面,引子花非用一面坡纯洒花不可。豆腐脑卤子中的猪肉,必须是新宰的猪,调卤的鸡,必须是精选的活鸡。酥鲫鱼、干烧鱼也都是当天的活鱼,-而且个头均匀。鸡蛋面把鸡蛋和在面粉里,到挂面铺加工时,派专人监督检查。有些最要原料都是尚卿亲自出去采购,从不含糊。

各饭店的原料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岳阳楼却能在相同中求不同。制作桃馒头要用杠子压面,而且要用力压至恰到好处,杠子压的面要醒很大时间,如不这样是不会制出堪称一绝的桃馒头。我的双手也由于当年做桃馒头用力过量落下了病,但是我从不后悔,因为向哈尔滨人奉献了他们喜爱的桃馒头。岳阳楼对每种食品都讲究色、味、形俱佳:各种小菜讲究刀工,豆腐脑中的肉块一律切骰子块。葱花油葱花炸成微黄色,老了嫩了都不行。打烧饼如果有一点糊的,就挑出来留着自己吃,绝不唬弄顾客。

岳阳楼在技艺上注重博采众家之长。桃馒头就吸取了开花馒头、杠子头、面包等工艺特点创造出来的。杨尚卿曾为桃馒头制作,向做杠子头的舅母讨教某些工艺。杨尚卿的姐姐曾在南朝鲜开饭店,我们就请她指点、传教,从而饭店增加了受人欢迎的辣白菜。博采众家之长,使种各种小吃层出不穷。

我们还根据主顾们的饮食习惯,不断调整和增加品种、调整开业时间。应主顾要求,我们增设了大米绿豆粥和鸡蛋面等。由于是经营小吃,所以我们每天按早午晚三餐习惯三开三关。这样既方便了顾客三餐,又能使饭店得以间歇,得以休整,使店员在挂幌之后,就精力充沛地接待顾客。

时代在前进,饮食业也在改革中发展,现在的岳阳楼已今非昔比,但是它的桃馒头、多种风味小吃也还是值得人们回想的,岳阳楼早期的一些经营特点也还会给人们一些启示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