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济宁泗水有什么稀罕的特产肉类 山东省泗水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济宁泗水有什么稀罕的特产肉类 山东省泗水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1 04:05:57

一.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黄沟池藕

黄沟池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沟池藕

泗水县大黄沟乡莲藕协会

11319797

池藕

二.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大葱

泗水大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大葱

泗水县金庄镇瓜菜协会

泗水有悠久的大葱种植历史。水土适宜。经验丰富,所种大葱菜白长,50公分以上,深受全国各地客户青睐。

三.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花生

泗水花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位于泰沂山区南麓的泗水县被称为“中国花生之乡”。所产花生纯天然无污染,具有果粒均匀,色泽亮丽纯正,籽粒饱满,含油率高但不腻口等特点,花生的油酸、维生素、磷脂、糖、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无重金属、杂质少、低水份、低农残,素有“长生果”之美誉。使用传统工艺压榨的小槽花生油色泽金黄、清澈透明、气味芳香、营养丰富。

泗水县花生种植常年稳定在15万亩左右,是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农作物,已成为全县六条产业链之一。用传统工艺榨制的小槽花生油色泽金黄、清澈透明、气味芳香,营养丰富,深受客户欢迎。泗水县花生制品厂系列烤果,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不应求,成为主要创汇产品之一。

泗水花生

地域范围

泗水花生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泗水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5′00″~117°25′00″,北纬35°28′00″~35°48′00″。海拔为154-608米之间,全县耕地面积54728.58公顷,花生生产面积20666.7公顷,常年产量9.18万吨,产值5.5亿元,主要涉及泗水县的泗河街道、济河街道、金庄、圣水峪、泗张、泉林、苗馆、大黄沟、星村、高峪、中册、柘沟、杨柳等13个乡(镇、街道),共计592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泗水花生历史悠久,据《泗水县志》记载:自清末民国初期境内就有种植,所产花生纯天然无污染。花生含人体所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各种营养成分均达到绿色保健食品的指标要求,是优质上乘的绿色保健食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泗水花生具有果粒均匀,粒小如豆,籽粒饱满,色泽亮丽,香中带甜,出油率高,味不腻口等特点。花生的油酸、维生素、磷脂、糖、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无重金属、杂质少、低水份、低农残。无论是生吃还是熟吃均具有开胃、健脾、美容、抗衰老、预防贫血和防治胃病之功效,素有“长生果”之美誉。而且远销东南亚、欧洲、日本、韩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外在感官特征:新鲜度:新鲜、清洁,荚果网纹清晰,籽仁色泽鲜艳。无不正常外来水分。色泽:具有本品种所固有的色泽,所加工的花生油味浓香,油酸/亚油酸比值高。风味: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可加工成脱皮花生仁、花生果、分级花生仁、油炸花生米、风味花生、花生糁等系列产品。腐烂:荚果无腐果、烂果、虫食果、芽果,籽仁。整齐度:果粒均匀、粒小如豆、籽粒饱满。 2、内在品质指标:泗水花生籽粒饱满、香中带甜,不腻口。营养成分主要有脂肪,含量≥42.0%;蛋白质含量≥24.0%;花生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E为最多,含量≥80.0mg/kg;花生仁含丰富的钙、磷、硒等营养成分,其中钙含量≥50.0mg/100g;磷含量≥260mg/100g;硒含量4×10-2~7×10-2ug/g;花生仁可提供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营养价值绝不少于牛奶、鸡蛋或瘦肉。 3、安全要求:大气、灌溉水、地面水、药防执行标准:GB3095—1996大气质量标准、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3838—1988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上标准的条文,在参照标准未被修订的情况下使用,若修订按最新国家标准执行,泗水花生已通过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检测。

四.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粉条

泗水粉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粉条是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的。泗水县粉条晶莹、劲弹、味美,有“素鱼翅”之称。泗水粉条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泗水粉条采用当地生产的优质地瓜加工,经冷冻制成,所用原料“泗水地瓜”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并被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粉条晶莹、劲弹、味美,有“素鱼翅”之称。是凉拌、热炒、焖炖、火锅、煲汤的理想佳品。

2013年,泗水县地瓜制品产业协会申报的“泗水粉条”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370637。

泗水县地瓜制品产业协会

12370637

粉条

五.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绿豆

泗水绿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绿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绿豆具有粮食、蔬菜、绿肥和医药等用途。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豆类食物。绿豆蛋白质的含量几乎是粳米的3倍,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无机盐都比粳米多。因此,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还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有“济世之食谷”之说。在炎炎夏日,绿豆汤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饮料。
功效:绿豆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功。夏天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水液损失很大,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用绿豆煮汤来补充是最理想的方法,能够清暑益气、止渴利尿,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还能及时补充无机盐,对维持水液电解质平衡有着重要意义。绿豆粥也有类似功效。绿豆还有解毒作用。如遇有机磷农药中毒、铅中毒、酒精中毒(醉酒)或吃错药等情况,在医院抢救前都可以先灌下一碗绿豆汤进行紧急处理,经常在有毒环境下工作或接触有毒物质的人,应经常食用绿豆来解毒保健。经常食用绿豆可以补充营养,增强体力。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布朗族的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服饰中,刺绣和银饰也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刺绣图案多为各种花草、鸟兽和几何图形。绣工独特的要数“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的婚礼习俗中,举行婚礼时众人要进行爬竿比赛,新娘必须拿出自己在婚前精心刺绣的“棉包锦囊”,内装五谷、银饰等物,挂在竹竿上,比赛结束将“囊”赠给胜利者,以示吉祥。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八.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九.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十. 山东省 济宁 汶上县 济宁鲁西黄牛

济宁的鲁西黄牛,肉质鲜嫩,肌纤维间均匀沉积脂肪形成明显的大理石花纹,具有无可比拟的良种优势。周总理在世时送给日本友人两头鲁西黄牛,现在日本有大理石花纹的牛肉比普通牛肉价格高一倍还多。本县所产牛肉、牛皮(皮质密,韧性好,先进机器能分割六层),多用于出口,深受国内外客户欢迎。



主要产于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和济宁两地区,北自黄河,南至黄河故道,东至运河两岸的三角地带。分布于济宁地区的嘉祥、金乡、济宁、汶上和菏泽地区的梁山、郓城、鄄城、菏泽、巨野等县、市。我县80年代初有40万头,现已发展到100余万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