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夏最出名的特产 宁夏特产哪里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夏最出名的特产 宁夏特产哪里最正宗更新时间:2022-04-07 07:42:40

一. 宁夏 吴忠 红寺堡葡萄

红寺堡葡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的。红寺堡区是生产无公害、绿色葡萄产品的最佳地区之一。

吴忠市红寺堡区年均3060小时的光照、8.5摄氏度的昼夜温差以及优质的黄河水资源,使红寺堡成为生产无公害、绿色葡萄产品的最佳地区之一,所产葡萄纯天然糖度达22%-24%、300种营养元素达到国家标准、抗癌单宁成分排在全国葡萄种植区前列。

截至2010年底,红寺堡已种植葡萄11.6万亩。红寺堡“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发展葡萄种植8.4万亩,总量达到20万亩,到2020年发展到30万亩。

二.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二毛皮

二毛皮是宁夏五宝之白宝,历史久远。据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宁夏黄河两岸被屯垦。随着秦渠、汉延渠的兴修,地近荒漠的宁夏,变得谷稼殷实,牛羊塞道。《宁夏农业地理》在唐时将此地称为塞上江南。一千年前,宁夏地区养羊业发达。清朝乾隆年间,二毛皮裘皮闻名,《宁夏府志》中有“布衣褐,冬羊裘”的记载。二毛皮出现在宁夏已有数百年。明末、民国初,外商在银川市和贺兰县的洪广地区,开设作坊和店铺专营皮毛。当时白羊多在贺兰山东麓平坦的草滩放牧,皮货商在皮板上加盖滩羊公章,以此区别,全国推销。随着商贸的发展,滩羊之名逐步取代白羊。

滩羊是长期在水草丰盛的宁夏地区培育而成。肉不膻不腥,味鲜可口,畅销河北、大连、四川、合肥、福建、上海和山东等,远销德国、加拿大和阿拉伯。滩羊皮尤以银川和贺兰山一带产的二毛皮著称。滩羊羔出生30天左右,取皮精加工称二毛皮,这种皮子称胎皮,毛发短、皮厚,不掉浮毛,质地坚韧,轻便。二毛皮穗色泽晶莹,毛质弯曲柔软,如起伏的波浪,有“九道弯”之赞。将皮板倒提,自然下垂,如涟漪荡漾;若要轻抖,仿佛梨花纷飞,感觉轻盈。民间将二毛皮毛花分为串字花、软大花等,人们多喜爱串字花,现今则视软大花为贵。制成的成品有男女裘皮冬装、两用马甲、坎肩等30余种,具有很强的实用特色、地方特色和回族特色。其中二毛皮皮衣等,穿着舒适,保暖性佳;用其制作高档服饰的镶边,色调明快、别致。二毛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易受潮、发霉、生虫。在穿戴二毛皮衣物时,要避免接触油污、酸性和碱性等物质。二毛皮服装贮藏前应通风,然后用宽肩衣架挂起,无需放防虫剂。

二毛皮制作技艺属民间手工技艺,银川市永宁县和西夏区均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工序有30多道,原料以滩羊皮为主,辅以纯碱、兰矾、硫酸、元明粉、氯化钠、盐、脱脂剂、漂白粉等材料进行深加工。需经过选皮、购皮→打灰整皮→抓毛清皮→下池泡皮(洗血)5遍→洗皮(脱柔、脱脂)→清水洗(浸泡一天一夜)→上机取油、取肉→再泡洗、脱水(需一天一夜)→熟皮→干铲、晾晒、再喷水、回软→再干铲→清酸、晾晒→回软(干铲)→定型(手工绷展)→去潮→护理毛皮→裁制、制半成品→铺平、缝合→加工面子→制成成品等工艺流程。过去土办法熟皮需20—30天,由天气的气温高低决定。

二毛皮制作技艺两次在宁夏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展出,作品相继被加拿大、德国、法国及中国东北、东南沿海等客商购买。宁夏电视台、宁夏教育台、《新消息报》《银川晚报》等媒体以《文化履痕—发现之旅—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三十一》《宁夏二毛皮那白玉一般的轻裘》等为主题进行报道。在银川六中非遗传承基地向广大师生展示宁夏独有的技艺特色。参加由国家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非遗博览会,西夏区传承人丁永俊的作品荣获国家级二毛皮制作技艺金奖、优秀产品奖、传承人展示纪念奖、组织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四个奖项。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三.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宁夏西瓜

宁夏西瓜:宁夏种植西瓜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了。



相传清康熙年间,宁夏的西瓜就享誉国内。1696年康熙第二次访宁夏,据说有一段黄麻子卖瓜和"黑屋摸官"的传闻。康熙微服私访,行至宁夏中卫县境,遇到了一个叫黄麻子的人正在卖西瓜。康熙佯装无钱,向黄麻子要瓜。黄麻子纠缠不过,拣了一个"瘪蛋子"扔给了康熙。康熙不要,黄麻子说:"放心吧,不但你老哥,就是当今皇帝吃了,也会夸这是好瓜。"康熙一吃果然甘甜如蜜、清脆胜梨,心想:"瘪蛋子"西瓜都如此,好瓜岂不更甜?康熙返京后,盛赞宁夏西瓜之甘甜,并称其为"瓜中之王",还传旨黄麻子进宫"黑屋摸官"。从此,宁夏西瓜和黄麻子的名声大振,传闻全国。这是民间传说,但宁夏西瓜久享盛名,却是事实。



宁夏夏季炎热,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强化了西瓜内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的成分,使宁夏西瓜形成了独特的优良品性。



西瓜遍布宁夏各地,以银川、石嘴山、吴忠、青铜峡、灵武5市市郊及中卫、中宁、永宁、陶乐诸县为多。近年来引种的新品种效果都不错,其中"新红宝"西瓜,以瓜甜味美、籽小而少、适应性强、耐贮运等优点而闻名。

四. 宁夏 银川 永宁县 宁夏石烤羊

主料:羊肉(肥瘦)(3000克)

调料:丁香(4克) 胡麻油(200克) 桂皮(3克) 花椒粉(8克) 料酒(25克) 胡椒粉(3克) 盐(12克)

制作:

1. 祁连山石板一块,厚约2 厘米,削平,用木炭或木柴烧热,擦油;

2. 将去骨羊肉洗净,片成薄片,贴在烤热的石板上,用瓦盆扣盖上面;

3. 将各种调料研成碎末,加食盐和料酒搅拌均匀;

4. 当羊肉每烤7~10 分钟时,起盆将调料撒到肉上,至烤熟呈金黄色时,盛盘乘热食用。

在中国烹任史上,上古之时用火熟食,以“石烹法”为最古。“石烹法”的时代当在陶器出现之前,即石器时代。那时,人们用石器做成简单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也包括“石上燔谷”,是以火烧石而熟食的原始烹饪方法。《古史考》云: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据有关史料称,石烹法有二:一是将烧热之石块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使水沸再使食物熟之。二是将石烧热,食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西夏石烤羊”就是用第二种方法。这种隔石而烤烙的方法传热较均匀,风味独特。五千年前的石烹遗风,至今犹存,来西北观光者无不争食。

五. 宁夏 银川 西夏区 宁夏地毯

以宁夏盛产的羊毛原料编织而成,色泽鲜艳,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最有名的仿古地毯和美术地毯。宁夏传统的纬密107道仿古地毯,采用优质毛做原料,特殊植色染色,手工制做,经化学洗制而成。图案及配方仿照我国历代古老的地毯制做,外观古香古色,素雅大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美术地毯,做工精细,结构严谨。图案四面对称,中央图形丰满,富有立体感,用仙鹤、花卉和神话中的龙凤、膜磷等为图饰,象征吉祥如意,具有浓郁的东方民族艺术特色。宁夏地毯从明、清时期就逐渐发展起来,历史悠久,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六. 宁夏 吴忠 盐池县 宁夏黄花菜

黄花又名黄花菜、金针菜、忘忧草,它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

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黄花菜常与黑木耳等斋菜配搭同烹,也可与蛋、鸡、肉等做汤吃或炒食,营养丰富。 黄花含有胡萝卜素、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清脑益智、消肿利尿等多种药用价值。

宁夏盐池县黄花菜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大约在200年前,当地惠安堡镇的农民就开始引种栽植,对于护堰和水土保持起到过积极作用。近年来,当地农民对黄花菜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并对其采取提纯、选优、移植等多项措施,使黄花菜得到了有效开发。

现在,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黄花菜的综合开发,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达到了2万亩以上,年产量500多万公斤,全部销往银川、兰州等地,种植黄花菜的农民也因此亩增收千元左右。

2010年的盐池县种植了约2万亩黄花,黄花采摘期40天,从6月25日开始到8月5日全部结束。7月10左右进入盛花期,8月5日左右采摘结束,预计平均亩产鲜菜2吨-2.5吨、亩产干菜0.3吨左右,预计鲜菜总产可达20000吨、干菜总产6000吨,按黄花干菜现行市场价格20~24元/公斤计算,亩收入达6000元~7200元,将成为农户的增收的“铁杆庄稼”。

近年来,盐池县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品质及节水为目标,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市场生产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规划,以政策资金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广黄花菜特色产业种植。县农牧局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盐池县黄花菜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土壤选择以优质黑垆土和沙土为主,生产区域远离公路干线,无工矿生产企业,减少污染。采取绿色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种植的黄花剑长、花蕾肥大、菜条丰润,色泽鲜亮,质量优异,深受四川、上海客商亲睐。

本文来源: 创业第一步网http://www.cyone.com.cn/

原文地址: http://www.cyone.com.cn/cfsp/15062.html

七.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八.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九.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曹街子的萝卜

曹街子的萝卜

蒙城西南,距城四十五华里的曹街子,村子周围附近,约百亩地上,盛产萝卜,远近闻名,妇孺皆知。建国前,乡土教材亦有记载:“曹街子萝卜,坛城的白菜……”。故此,曹街子萝卜,远销南京、蚌埠、淮南、界首;近销蒙城、涡阳、利辛、凤台等地。凡往来经过曹街子的客商行人,总是要买些带回去,有的人还专程来此地购买。

曹街子萝卜,明清时期,就很驰名。它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味道好,颜色正,内瓤白嫩清脆,甜辣适口,而且还富有医药价值,如伤风感冒,咳嗽气闷,吃后感到舒服,似乎病情减轻,所以,萝卜又叫“顺气丸”。人们常说:“吃冬萝卜喝清茶,饿坏大夫算个啥。”所以有些人总时常把萝卜作为客桌上的一种食品,或者当作礼物送人。

曹街子共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曹姓居多,庄中间有一条东西街道,约两千多口人,几乎家家都有萝卜生产园地,亩儿八分不等,大都靠萝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因为不论大小集镇市场,一听说是曹街子萝卜,极好出售。曹街子萝卜颜色有两种,即:青、红两种。萝卜的形状亦是两种:一种是圆形,生长在土层上面,显得又大又圆,叫“大顶红”;一种是长形,生长在土层下面,乍看之下,似小而实大,又叫“贼不偷”。这两种类型的萝卜,最大的可长到二至三公斤,一般的一公斤以上。每到秋末冬初,收获季节,异常喜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