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宝鸡特产大全 宝鸡各县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宝鸡特产大全 宝鸡各县特产一览表更新时间:2022-04-12 17:08:07

一. 陕西省 宝鸡 渭滨区 豆花米线

豆花米线配料为:煮过的水豆腐脑-豆花(煮过的好处是水豆腐会淋去水分,变成小陀小陀的,拌在米线里才有口感,而且也好看.) 先把米线用热水烫过,放在一个土花碗里,然后在面头舀进一大勺豆花,再依次放上所有调料,就可以享受了.

拌好,扒一口在嘴里,感觉到带有淡淡甜味的冬菜粒脆脆的,豆花的素净掩盖了辣酱的鲜辣,米线的软滑沾满了清香的韭菜.

二.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麟游蜂蜜

麟游蜂蜜是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的。麟游县所产纯天然优质槐花蜂蜜、山花蜂蜜富含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胡萝卜素等成份,具有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等功效,老少皆宜,食用用途广。

麟游地处胃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全县森林覆盖率56%,植被丰茂,气侯温润,无污染,生态环境好,非常适合蜜蜂繁殖生长。境内蜜源植物数量多,分布广,花期长,花蜜分泌量多,年产优质蜂蜜1500多吨。

蜂蜜含有85%以上的葡萄糖、果糖以及多种维生素、酶和微量元素,易被人体吸收,是集滋补、消除疲劳、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镇静安神、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于一体的营养食品和保健饮料,并对胃病、心脏病、高血压、咳嗽、烫伤、冻伤、神经衰弱等疾病有较高的食疗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

三.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麟游荞麦

麟游荞麦是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的。荞麦的营养价值很高,用其加工的荞麦粉几乎没有其它粮谷类的主要缺点,具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并可软化血管。

荞麦是麟游县主要的杂粮作物品种,种植区域覆盖全县。近年来,根据人们对安全、多样、健康的生活需求,我县从榆林等地引进荞麦新品种,建立省级无公害小杂粮生产基地,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注册了“九成宫牌”杂粮商标,实行产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使这一传统优势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品质有了大幅度提高,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以上,产量可达2000—2500吨,并成功开发了优质荞麦粉等系列产品,深受群众喜爱。

麟游荞麦营养成份既全面又合理,是目前市场上最完善的保健食品,因其具有多种食疗功效为医家所欣赏,也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欢。

四. 陕西省 宝鸡 眉县 眉县炉齿面

眉县炉齿面是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的特色小吃。眉县炉齿面以它薄、筋、光、酸、辣、香、煎、稀、汪和入锅不粘、柔中带韧、荤而不腻、色味俱佳的特点名扬西府。

民国中期,名叫居儿(又称帖师)的岐山人,在眉县齐家寨(今齐镇)开铡面铺。一天中午他为自己做饭,擀出碗口大一块又薄又光的面片,在中间划了几刀,形状像个炉齿。下锅煮熟加好调料浇上汤就要吃时,忽来了位山东客人就餐,他顺手端上此面,客人吃后,赞不绝口,炉齿面由此得名,一时名声大噪。

眉县炉齿面的做法:制作炉齿面的关键是制面和调汤。原料以优质小麦精粉为佳。制作方法是用20%的水和1.5‰的食碱和面,搓到揉光,以湿毛巾捂盖10分钟左右,放在案板上用杠子反复叠压,使面团软硬适度,富有拉力和韧性,再搓条捏成约2两重的小块,擀成面饼,撒上面粉摞起来用湿布加盖备用。下锅前,将面团用手工擀成薄圆片,用刀切成宽细均匀,形如炉齿状的面片,用擀杖从横断面挑起,单碗下锅,在翻滚的沸水中上下飘浮,待煮熟后捞入碗中,即成纹理均匀、不叠、不粘、薄筋、光滑的炉齿面。调汤佐料的佳品是隔年陈醋、菜籽油、老生姜、大青叶、细辣椒面、肥瘦相间的大肉臊子和蒜苗等配菜。肉臊子必须肥瘦肉分开过刀,薄细均匀,先在炒锅内放入适量大油,溶化后倒入少量菜油,待油沸锅烫后,先倒入肥肉,后复翻炒至出油后,再投入瘦肉,用火炒到肉色变黄时,调入食盐、五香粉、辣面等佐料,以文火烫炒,约至七成熟时,调入食醋烹熟。调汤时,先在干锅内倒入适量菜油,等油烧沸后倒入开水,用食盐、陈醋、油辣子、肉臊子和配菜等烹调,撒上漂菜蒜苗,浇入面碗,即成味美可口的炉齿面。

五.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干脚棒

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凤县的乡民家家户户杀猪宰羊,一头整猪做肉臊子,卤肉(主要是下水和耳朵),剩下的就会挂腊肉,尤其是把整个猪腿挂成腊肉。等到贵客临门,就会用它来做一道地地道道的凤县名菜——“干脚(jue)棒(bang)”。



先把干豆角用水泡发,接着把挂好的腊肉猪腿放在开水锅里煮一小会。再将猪腿切成大块,放在油锅里炒一下,然后放一些干豆角,配上葱、姜、蒜、酱油、干辣椒,放水用小火焖。水不要放太多适量。最后放味精就行了,这道大菜肥而不腻,就是一个字——香!

六. 陕西省 宝鸡 凤翔 凤翔臊子面

凤翔臊子面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凤翔的臊子面同样有着岐山臊子面的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独特风味,使人欲吃不忍。

凤翔臊子面是陕西西部的特色食品,据说是当年周文王发明的,文王当时在西岐带兵打仗,为了给将士们御寒就做了一大锅热汤,有红、黑、绿、黄、白五种颜色。将士们每人捞上一碗面条,再浇上这五色热汤,吃的热乎乎地,浑身是汗。

臊子汤有五种颜色:红色是臊子肉、红萝卜、红辣椒;黑色是黑木耳;绿色是香菜、大葱、蒜苗、韭菜和其他蔬菜;黄色是鸡蛋、黄花菜;白色是豆腐、土豆。

臊子肉是用猪肉,带皮五花肉,或者牛羊肉,切成小丁。凤翔人把做臊子叫“揽”臊子,肉在铁锅里煸炒一下,不加水,加上八角、花椒、辣椒、生姜等作料用文火炖一个多小时,快出锅时再加上盐、酱油、醋,这时一锅红艳艳的臊子香气四溢,在院子里都能闻到香味。这是干揽臊子,冬天放上个把月都不会坏。过去在凤翔,殷实的家庭长年都有臊子罐罐(把臊子肉盛入一个陶瓷罐里存储)。

做菜时先做“漂花菜”:把鸡蛋摊成薄饼,切成十毫米大的菱形小片。葱、蒜苗用针划成丝(也可用刀划),再切细。香菜切成十毫米长,豆腐切成小方丁。这是汤的“漂花”,还有底菜。底菜冬天用红萝卜、土豆,夏天用刀豆角、蒜苔、葫芦瓜、豇豆角、苤蓝等应时蔬菜,切成小丁,炒好备用。木耳泡好洗净,黄花菜洗好切成二十毫米长的段备用。

做臊子汤叫“搭汤”。过去用的土灶是前后两个锅,前锅烧水下面条,后锅搭汤。一大锅开水,依次放入臊子肉、木耳、黄花菜、生姜、花椒面烧开,再放入底菜和酱油、醋、红油辣子、麻油,最后再下漂花菜,这一锅五色的臊子汤就做好了,尝一口,香、辣、麻、酸,味道好极了。前锅下面条,这个锅更大,水要多,一把细长的面条扔在滚开的沸水中,“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一窝丝”,每碗只捞半碗面条,浇上臊子汤,彩色的臊子、底菜和漂花菜浮在白色的面条上,汤的上面又浮着一层红油,简直就是一碗碗艺术品,使人欲吃不忍。

凤翔的臊子面同样有着岐山臊子面的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独特风味,岐山臊子面,光吃面不喝汤,一个人一顿要吃十几二十碗,招待员忙都忙不过来;凤翔臊子面,既吃面也喝汤,饭量大的人有个四、五碗就可以了。岐山臊子面,是用碱水和面;凤翔臊子面,用好麦子磨出的新面粉,已经够筋道了,所以不用碱水。岐山把切面叫“铡面”;凤翔把切面叫“犁面”,方法虽然不同,但都是切出细长筋道的面条。

七. 陕西省 宝鸡 太白县 太白生菜

生菜

生菜,叶用莴苣的俗称,菊科莴苣属,生菜按叶片的色泽区分有绿生菜、紫生菜两种。生菜中含有莴苣素、甘露醇、干扰素诱生剂等成份,因此其具有镇痛催眠、降低胆固醇、辅助治疗神经衰弱、利尿

和促进血液循环、抑制病毒等功效。由于太白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低、水份充沛、日照充足,极适宜生菜的生长,经营养学专家鉴定,太白生菜每100克含水份高达94%一96%,生食清脆爽口,含蛋白质1—1.4克、碳水化合物1.8—3.2克、维生素C10—15毫克及一些矿物质,较其他地区所产生菜含量要高很多,特别是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含量更高,能较好的分解人体多余脂肪,有明显的减肥作用,因而太白生菜也叫“减肥生菜”。

八.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凤党

党参属桔梗科党参属,党参的根为常用中药,味甘性平,具补气,益血,生津的功能,在我国各地皆有出产。凤县所产党参,芦头蜂窝状,俗称“狮子盘头”;芦下密集横纹,称“蚕项”;皮松肉紧,质地柔润,有弹性而易折,断面黄白相间,中间黄色,曲折环绕有裂隙和放射状花纹,称“菊花心”。气清香,味甜,口嚼粘牙,无渣,为党参中上品。

据《凤县志》和《凤县民国志》等资料记载:凤党以名贵质优享誉远销于东南亚、日、韩等地。清末时是朝廷的上等贡品,1964年凤县被省上列为凤党出口商品基地县;1987年凤党被陕西省作为名优地方产品推荐参加上海“中国首届中医药国际学术及展览会”。

由于过度采挖,凤党野生资源已濒临绝迹,一度出现无货供应,凤党品牌逐渐退出市场。近年来,凤县县委、县政府积极抢抓中药现代化机遇,实施“药椒大县”战略,把凤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已建成党参种植基地500亩,凤党实施GAP认证,凤党重振雄风指日可待。

九.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岐山酥饺

岐山酥饺

原料配方

面粉500克猪油175克莲蓉馅150克熟面粉25克白糖100克香油25克熟芝麻50克花椒面精盐红色素少许

制作方法

1.把熟面粉、糖、芝麻、香油、精盐、花椒面拌匀成椒盐馅。

2.把250克面粉倒在案板上,加125克猪油拌匀,拌成干油酥。

3.把剩余的250克面粉加50克猪油和110克温水,和成水油酥,揉匀,饧10分钟。

4.把干油酥和水油酥分成两等份,把其中一块水油酥加少量的红色素揉成面团(呈粉红色),再把两块干油酥分别包入两块水油酥内,稍按,擀成长方形薄片(约3毫米厚),从上向下卷起,卷到头后用水粘住,呈筒形状。再分成每个12.5克的面剂,把小剂按扁成皮,粉红色剂皮,打入莲茸馅,包成饺子形状;白色剂皮打入椒盐馅也包成饺子形状。把两色饺子并在一起,边缘锁上花边即成生坯。

5.把油烧至六成热时,把生坯下锅炸制,待酥饺鼓起浮出油面时即熟。取出沥干油,码于盘内。

产品特点色彩美观,香甜各异。

十. 陕西省 宝鸡 陈仓区 宝鸡豆腐包子

宝鸡豆腐包子: 制作的主要原料:精粉、蒸过的豆腐、韭菜等。特点:形如宫灯,折如花辩,皮绵面筋,馅嫩味鲜。

相传1703年,康熙皇帝西巡途经宝鸡,当时告老还乡的党崇雅阁老曾以段家面店的豆腐包子奉献。康熙皇帝食用后感到异常可口,龙心大悦,特赐三角龙旗一面。从此,段家豆腐包子名声大振,二百多年来相沿流传,它不仅为当地人所喜爱,外地顾客食用后亦交口称赞。段家包子继承人强克都掌技后,豆腐包子再次被评为优质食品。一九八四年五月,陕西省名厨师鉴定驰名小吃及菜肴时,也给了宝鸡豆腐包子以美誉。

制作豆腐包子的主要原料有;精粉、蒸过的豆腐、韭菜等。吃时将制好的灌汤(醋、油辣子)灌入包子中。特点:形如宫灯,拆如花瓣,皮绵面筋,馅嫩而鲜,如醋辣灌汤,其昧更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