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泰安东平有哪些特产 山东泰安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泰安东平有哪些特产 山东泰安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05-01 05:59:12

一.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芡实

芡实是水生植物“芡”的果实种子,亦称“鸡头米”。据史料记载,东平湖芡实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因其质量好、产量高、食用药用用途广而闻名。

东平湖芡实素以子粒大、米仁饱满、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而著称。据化验分析表明,每百克米仁肉中含水量碳水化合物32克、蛋白质4.4克、脂肪油0.2克、硫胺素0.4克、核黄素0.08毫克、尼克酸2.5毫克、抗坏血酸6毫克,还含有钙9毫克、磷110毫克、铁0.4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它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据《本草纲目》中记载,芡实能“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本经》中也记有“主温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芡叶可治胞衣不下,吐血之症;茎在《本草图经》中称花嵌,能“止烦渴,除虚热”,生熟皆宜;根能医治疝气、白带、元名肿毒等症。

芡实系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适生于湖泊、坑塘水深在一米左右、软泥底的水域。东平湖地处黄河下游,水域辽阔,水质良好,湖内底质肥沃,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根据资源调查资料,东平湖泊面积为23.19万亩,其中有三分之二属于水深不足2米的浅水域,适于芡实的生长。

东平湖芡实生产,在五十年代以前是靠天然下种,自然繁殖,沿湖群众自由采收,因此产量不稳,质量也难以提高。六十年代,采取了引进良种、扩大养殖面积等一系列措施,于1963年从江苏省引进了“南芡”品种,面积迅速发展到3万亩,年产芡实40万千克。东平县自1970年开始对东平湖的芡实生长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以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1977年曾达8万亩,年产量达到100万千克以上。2000年芡实种植面积达2万亩,收获芡实200万千克,创产值400多万元。除国内广泛应用于制药、烹饪、食用和饮料加工等外,每年出口达40~50万千克,用含芡实配制的“唐龙健身酒”名扬四海,打入了国际市场。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糊鱼汤

糊鱼汤是东平县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的一道汤菜。它以河湖沟汊间捕捞的幼鱼为原料,经过加工烹制而做成。此汤特点:汤黄叶绿,香气扑鼻,酸辣可口,味道鲜美。

制作方法是:

1、取3厘米长幼鱼250克。葱段、姜片、蒜末各5克,香菜末少许。淀粉50克、胡椒粉10克、麻油3克、醋20克、味精2克、鸡精粉3克。

2、将幼鱼洗净撒以精盐腌渍,约10分钟后,用淀粉拌匀。

3、锅置火上,放入花生油150克,至油热时,放幼鱼入锅,文火慢煎成金黄色(所谓糊鱼),出锅备用。

4、用锅底油煸炒葱、姜、蒜末,加1000克清水烧沸。放入糊鱼、胡椒粉、精盐、鸡粉、味精。香菜末、淋麻油,盛入盆内即成。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是生活在肥沃的黄河水中的一种野生名贵鱼种。红尾金鳞是它与别的鱼种最明显的区别。历史上,东平湖作为自然滞洪区时,因与黄河相通,每逢汛期都有大量的黄河鲤鱼进入东平湖内。

黄河鲤鱼体形瘦长,游动骄健有力,它有逆水而上的生活习性,碰上障碍物即蹦跳,民间有“鲤鱼跳龙门”的形象说法,就是指的黄河鲤鱼。它每年在入海口处或黄河流域的支流河里产卵,幼鱼孵出后游入黄河,顶着滚滚而下的波涛往上游动,边游边长,因为黄河水中渗有大量黄沙,它在生长过程中鳞色便随黄水变成金黄色。当游到东平湖一带水域,流速减缓,从上游冲下来的大量草籽、树叶,虫皮以及黄土中的微生物和有机质,在此处沉淀,水质肥沃,天然饵料丰富,适宜鲤鱼发育生长。所以人们在这一带捕捞的黄河鲤鱼特别多,而且肥大、鲜美,此时,一般都已长到1公斤左右。

东平湖陈山口闸建成后,河湖之间没有了自然通道,湖内便不再有黄河鲤鱼了。捕捞黄河鲤鱼只能到黄河里撒网。由于黄河水流逐年变小,黄河鲤鱼的产量也已大大减少了。

黄河鲤鱼肉味纯正,鲜嫩肥美,而且无污泥味,是鲤鱼中的上品。《诗经》上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即是指的黄河鲤鱼。《清稗类抄》中说:“黄河之鲤甚佳,甘鲜肥美,可称珍品”。

黄河鲤鱼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利水消肿,安胎通乳,益气温补的药用价值。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白菜豆腐汤

原料:选用丁华堂一带所产大白菜,取白菜叶200克,豆腐4块,紫菜25克,熟猪油50克,味精5克,料酒10克,细盐4克,高汤1000克。

制作方法:

1、将豆腐切成3.3厘米长、1.3厘米宽、0.7厘米厚的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白菜也切成同豆腐一样大小的条。

2、汤锅置旺火上,放入猪油烧热,添入高汤,白菜叶、豆腐,熬至菜熟后,放入细盐,味精,撒上紫菜,起锅盛入汤碗内即成。

此汤特点:豆腐白,菜叶绿,紫菜紫,汤味鲜,汤汁浓(丁华堂白菜具有清煮汤亦浓的特点)。

我县汤菜考究,变化无穷。汤路广,汤种多,汤品亦妙,有“一汤十变”、“无汤不行”的传统说法。除上述几种汤外,还有“鳝鱼汤”、“鲫鱼汤”、“枸杞汤”、“螃蟹汤”、“十佳大补汤”等等,兹不一一介绍。

五.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餐条

餐条俗称白条,餐条,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餐属的一种。餐条是东平湖常见鱼类,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最多,常常形成鱼汛。据老湖镇老湖村渔民介绍,1961年10月出现阴雨天,湖内有大面积餐条出现,两条船用30米长、20米宽的大兜网对拉,一天可捕获5000多公斤鱼,有的船捕捞竟达上万公斤,其中主要是餐条。八十年代以后,由于湖内出现炸鱼、电鱼等灭绝性不法捕捞行为,餐条数量已大大减少。现在单船作业日捕获量不过5公斤。全湖年产量约200吨。

餐条体长,扁薄,腹棱自胸鳍基部至-。鳃15—18,侧线在胸鳍上方向下急剧弯折,侧线鳞48—57片,背鳍有光滑的硬刺。

餐条行动迅速,常成群游弋于东平湖浅水区上层,杂食,主食无脊椎动物,在东平湖每年的5—6月份产卵,产卵时有逆水跳滩习性。分批产卵,卵粘附于水草或砾石上。餐条为小型鱼类,一般体长100—140毫米,最长达240毫米。

东平湖餐条作为一种纯天然绿色水产品深受人们的喜食。“烙饼卷餐条”这一东平传统名吃成为招待客人的必备食品,前来东平湖观光旅游的中外游客都喜品尝这一风味。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斑鸠店酱菜

酱菜是斑鸠店镇供销合作社,1962年创制的咸菜新品种,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生产历史,已形成颇有影响的著名地方性小吃。

斑鸠店酱菜以优质面粉和莴苣、无籽黄瓜、芒瓜为主要原料,吸取传统酿制工艺的精髓,按一种新的酿制工艺精心酿制而成。保持了蔬菜本色,有光泽,无沉淀物和杂质。具有鲜、甜、脆、嫩、微咸可口等特点。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它是佐餐佳品,能增进食欲,开胃爽口,特别是早晚吃粥时,其味更是妙不可言。成为近年来宾馆酒楼和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也成为馈赠佳品之一。

酱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汉朝时我国即已开始酱黄瓜,到清朝时制作技术已大有改进。《随园食单》曾专门记了一条“酱王瓜法”:“王瓜初生时择细者腌之,入酱,脆而鲜。”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一回说大观园的姑娘们爱吃“鸡蛋、豆腐,又是什么面筋,酱萝卜杂儿”,这里的“酱萝卜杂儿”,指的就是酱菜。

斑鸠店镇盛产大蒜、黄瓜等瓜果蔬菜。斑鸠店酱菜就是采用当地新鲜蔬菜,入甜面酱制成。酱菜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选料的季节性很强,要求很高。选料要大小一致,长短粗细相仿,选好料要及时加工,保持蔬菜新鲜,这是做到脆、嫩的关键。鲜、甜则取决于甜面酱的质量,发酵要恰到好处。

腌制时要选择晴朗天气,将小乳瓜洗净,去蒂,放盐略腌,取出晾干,再以腌瓜卤汁下锅煮沸,烫过乳瓜,使瓜起脆,再晾干起皱,成瓜胚,然后用次酱先行套浸瓜胚,浸透取出,用手勒净,略晾,再入甜面酱缸内,一个月后可食。

斑鸠店酱菜的主要品种有:糖醋大蒜、乳黄瓜、嫩莴苣、嫩生姜、胡罗卜等,形状有条、块、丁、丝、角等。

七.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粥粉

东平粥粉选取东平湖产优质大豆、莲籽、芡实、菱米、小米、麦芽糊精等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染绿色食品。东平粥粉含有加工而成的、食用兼保健功效的无污染绿色食品。

东平粥粉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钙、维生素等营养成份,具有益肾固精、养心安神、健脾和胃、平肺舒肝、明目清心之功效,特别是氨基酸等微量元素,肯有抑制癌细胞生长、抗癌防癌之功能。长期饮食东平粥粉能分健身强体,延年益寿,是人们健康之本、家庭美食、馈赠亲朋之佳品。

八.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泥鳅

泥鳅又名鳅,真泥鳅,鳗尾泥鳅。1950年前后,东平湖内泥鳅最多,一条船每天可捕获三四十公斤,有一年,老湖镇老湖村渔民20条船曾捕过千余公斤泥鳅。据他们说,下大雨后湖里涨水时,泥鳅最多,这时泥鳅多藏在水面漂浮着的草团里,最容易捕获。

东平湖泥鳅有5对须,最长须可伸到或超过眼后,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与尾鳍相连。尾柄长大于其高,尾鳍圆形,-靠近臀鳍。

泥鳅为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体缺氧时,可进行胸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以各类小型动植物为食。泥鳅分批产卵,繁殖期主要在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

泥鳅为小型鱼类,东平湖内捕到的最大个体不超过半市斤。它的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钙51毫克,磷154毫克,铁3毫克,维生素A70国际单位,此外,尚含维生素B1、B2、烟酸等营养成份,泥鳅体内所含的糖是鲫鱼的25倍,铁是对虾的9倍,钙超过带鱼、鲤鱼等。其尼古酸的含量也高于其他鱼类。渔民常用泥鳅炖豆腐,美其名曰“龙登白玉堂”。中医学认为,泥鳅性甘平,入脾,肺经,其粘液甘寒。有调中益气,解渴醒酒,祛湿解毒,滋阴清热、通络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阳痿、传染性肝炎、痔疮、盗汗、水肿等症。

东平湖泥鳅体长而粗,肉质肥厚。多分布在湖内和湖周围的河塘沟渠内,年产约150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我县稻屯洼也盛产泥鳅,一条船日捕获量最高时曾达50多公斤。

由于泥鳅做汤菜味道鲜美,能祛病强身,现在已成为倍受人们欢迎的新兴之保健食品。

九.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乌鳢鱼

乌鳢是鲈形目鳢科乌鳢属。又名黑鱼、乌鱼、乌棒、蛇头鱼、文鱼、才鱼,是名贵的野生鱼种。1970年以前,东平湖内乌鳢最多。单船日捕获量可达二三十公斤。据说,1964年,现在的二级湖排干水时,一个人一天在湖底淤泥上可以拾到一“挑子”即一担乌鳢(约50公斤左右)。六十年代老湖区内出现干湖现象时,也曾捕获大量乌鳢,最重的达8公斤。

乌鳢体呈圆筒形,尾部侧扁,体色黑麻,系底层肉食鱼类,常生长于水草茂盛、水质混浊的池沼水泊,河套湖汊,幼鱼以浮游生物为主,成鱼捕食鱼虾蚌、螺及水生昆虫。乌鳢生长发育快,在野生环境下的蛤鱼,平均重达142克,2龄鱼367克,3龄鱼970克,4龄鱼1750克,乌鳢饲养在七十年代便已开始,目前鱼苗的人工繁殖技术也已过关。乌鳢的饵料以小鱼、小虾、蚌肉、蚯蚓、蝇蛆及屠宰的废弃料为主料,一般死鱼的植物性颗料饵料为辅料。乌鳢的抗病力强,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强,成活率可达70%以上,且放养密度可稍大,产量较高,经济价值比一般家鱼高1—2倍。人工饲养前景可观。

东平湖乌鳢性成熟年龄一般为,体重在1斤以上,怀卵量约为1—2万料,产卵期4—8月。一次产完,6月为高峰,产卵一般在水底淤泥较多水草茂盛的地方,由于东平湖条件适宜,乌鳢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野生乌鳢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乌鳢的势头空前高涨,全县已发展乌鳢养殖6000余亩,仅此一项可增加群众收入3240万元。为更好地促进这一名贵品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县渔业技术主管部门已在苗种的培育、喂养、病害防治方面,进行技术培训、指导,以提高这一名贵鱼种的产量。

乌鳢肉肥刺少,无细小毛刺,其蛋白质含量为19.8%,脂肪为1.4%,味道鲜美,目前已成为高档宴席的必备佳肴。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红烧鲤鱼

红烧鲤鱼

红烧鲤鱼的制作方法是;取1公斤重湖产鲜活鲤鱼,宰杀,扒鳃去鳞,剔除内脏,洗净。在鱼体两侧隔1.5厘米用柳叶刀法划开,涂上酱油。锅置旺火上,倒入色拉油约500克(实耗50克),烧至八成热,把鱼放入油锅,炸至刀口突起,外皮金黄色时捞出。

花生油适量

,白糖25克,熬成红色,加酱油50克,稍烹,放汤(水)下鱼,汤量以漫过鱼体为宜,上加葱、姜片、花椒、盐适量,15分钟左右,出锅盛盘。原汤加粉子适量、黄酒、花椒油,熬成浆状浇入盘内鱼上,即可上桌。

此菜风味特点:色泽红润,肉嫩味纯。鱼体呈红酱色,肉奶白,鲜嫩,进口略咸,收口鲜香,卤汁浓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