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沧双江市特产 云南临沧双江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沧双江市特产 云南临沧双江县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3 16:28:02

一. 云南省 临沧 沧源县 滇红老茶汤

滇红老茶汤

滇红制作系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再加工制成滇红工夫茶,又经揉切制成滇红碎茶。上述各道工序,长期以来,均以手工操作。此工艺从1939年在凤庆与勐海县试制成功。

二.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鹌鹑肉汤

鹌鹑肉汤,是诸种鸟肉汤中的佳品。佤族人喜欢喝鹌鹑肉汤,不论哪一位佤族人,只要看见活鹌鹑,就会脱口而说:“能唱上一口辣辣的鹌鹑肉汤 就好了!”鹌鹑肉汤确实好喝,味道鲜美,香甜可口。也难怪佤族古老民歌中唱道:“水芹菜汤淡如水,鹌鹑肉汤美无限!”佤族人每逢捕到鹌鹑,首先想到的就是煮汤喝。很少有人作烧、炒和煮烂饭。那么,鹌鹑肉汤是怎样制作?其配料又是些什么呢?通常是这样制作的:鸟毛不生拨,而是在火叶上燎,把毛根拔干净,再烧烤一阵,将鸟肉烤黄,然后拿掉肠肚。鸟肉不用水洗,砍成几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几片槟榔鲜叶洗净后在手心里揉几下,也放进锅里和鹌鹑肉一块煮,最后再放进适量的酸笋以及盐巴、辣子和花椒面。辣子可多放一点,这样煮出来的汤,才香气宜人,让人口角流涎。

三.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酸扒菜

镇康酸扒菜是镇康地地道道的风味菜,从县城到农村,镇康人都有做酸扒菜的历史,酸扒菜是镇康人的拿手菜,是镇康人的招牌菜之一。



做一道酸扒菜并不难,但吃起要香味俱全就很不容易。不同的人用同样的材料和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材料,做出的酸扒菜味道也有差别。镇康的酸扒菜吃起来菜香、汤香、味香,香喷喷的、热腾腾的很开胃。酸扒菜还有药作功效呢!特别对感冒有一定疗效。吃酸扒菜也不挑季节,无论春、夏、秋、冬吃起来都是特别的爽。

四. 云南省 临沧 永德县 永德芒果

永德芒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德芒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芒果"水果之王",适性于亚热带的木本水果,永德县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主产区之一,丰富的热区资源,给芒果生长带来了有利条件。历经历届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永德建成了云南省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因其拥有4.3万亩的芒果面积而被誉为 "芒果之乡"。

永德县芒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三百多年前有了人工栽培。现永康镇端德村端楞组李0承包地内保留一株有三百多年以上树龄的"三年芒"老果树,如今还果实累累,单株年产鲜芒果1200公斤以上。在永德县1000米以下地区,到处可见到野生野长的芒果树。品种有:小香芒、三年芒等品种,据云南省芒果专家李子天认为,永德县的热区属芒果起源地之一。

永德县自一九七四年,永康林业站由西双版纳热作所引入马切苏芒果试种,到一九八0年,单株产量到50公斤以上。一九八二年在勐底旧寨沟,开建了连片芒果园360亩,以后陆续从西双版纳引进了芒果品种11个,并请热作所的芒果专家李子天到农场作栽培管理技术指导,到一九八七年种植成功,并在农场推广。一九八七年,永德县委、政府决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发展商品性芒果园,到一九八九年底止,全县种植商品性芒果园6973亩(含农场4000亩)。

一九九0年,永德县生产的大白玉芒果,在全省热果评选工作会上,被评为全省优质芒果商品第一名,同时永德县也被评列为全省发展水果商品生产基地县之一。从过去零星分散、自食性种植转为边片大面积的栽培,到目前全县已建成4.3万亩芒果基地。千亩连片基地6个,百亩连片果园21个,有椰香、三年芒、勐底一号、大白玉、缅三、泰国芒、马切苏等30余种品种,年产芒果3.5万吨以上,其中大白玉、清香芒等曾被农业部确定为优质品种;流香芒、缅二、马切苏等品种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永德芒果产地范围为云南省永德县现辖行政区域。

五. 云南省 临沧 沧源县 清炖牛肉

1、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胡萝卜切滚料块或圆柱状。

2、牛肉块放凉水锅里用中火烧沸片刻,煮出血水后倒出洗净,取用大砂锅放入牛肉块,加满水,下葱节姜片、绍酒烧沸,撇去浮沫,改用微火保持沸而不腾,炖3小时至酥,捞去葱姜,加入胡萝卜,炖至酥烂,撒上胡椒粉、芹菜末即可。

配料:牛肉600克,胡萝卜250克,绍酒15克,葱节、姜片20克,盐3克,味精2克,胡椒粉1克,芹菜末12。

清炖牛肉,精选沧源小黑牛肉,配上本地香料经过长时间的煨制而成,扒而不烂。

六. 云南省 临沧 永德县 永德核桃

永德核桃是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的。永德县是核桃大县,核桃种植面积已突破百万亩大关,成为名副其实的“核桃之乡”。

永德核桃栽培历史悠久,“九五”期间,在以工代赈、绿色工程等项目支撑下,开始小规模发展,期间完成核桃种植约2.5万亩。“十五”期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战略,建成了勐板乡、崇岗乡、乌木龙乡等“万亩泡核桃基地”。

据统计,2012年,全县累计种植核桃100.92万亩,共涉及10个乡(镇)、115个行政村、71895户农户,核桃挂果面积达30多万亩、产量1.4万吨,产值4亿多元,农民人均核桃纯收入达1200元。

七. 云南省 临沧 耿马县 三南名茶

三南名茶,来自耿马傣乡、佤乡的。

八.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凤庆饵丝

凤庆饵丝,一般有煮吃和炒吃两种吃法。煮吃法是将饵甜切成细丝.用滚水烫熟,加上鲜肉丝或火腿丝、肉汤或鸡汤,佐以酱油、葱花、芫荽及少许酸菜即成。炒吃法是将饵块卷切成片,杂以鲜肉片、鸡蛋、香蕈、西红柿、豌豆尖或小白菜及其它调料、热油炒熟而成。这种炒吃法,叫做“炒饵块”,腾冲人又称之为“大救驾”。

九. 云南省 临沧 云县 老棚香蕉

云县晓街乡老棚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使所产出的香蕉具有香味浓、口感好、品质优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品尝老棚香蕉,感受大自然的味道。

十.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勐库大叶种茶

有性群体优良茶树品种。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信定的第一批全国30个茶树良种之一。原产双江县勐库镇。原种种性纯度高。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镇康、永德、凤庆、昌宁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省区曾先后引种大面积栽培。植株乔木型,树冠高大,分会较稀疏,树姿开张。叶大,长13.8-21.9厘米,宽5.8-9.0厘米,以椭圆形为主。叶尖渐尖,叶面强隆起,叶片厚而柔软,叶缘微波,侧脉10-12对,叶齿疏浅钝。成叶色深绿,嫩叶黄绿。发芽期早,生长期长,育芽力强。芽叶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平均重121.4克。开花盛期在11月中旬,结实率低。产量高,在良好条件下栽培亩产150-200千克,最高达400千克。茶多酚与儿茶素含量高。春茶一芽二叶含咖啡碱4.04%,氨基酸1.66%,茶多酚33.7%;每克茶叶含儿茶素182.16毫克。适制红茶、普洱茶及绿茶。制工夫红茶,金毫披露,条索肥壮重实,香高味浓强,汤色红艳。制红碎茶香气高,滋味浓强鲜,汤色红艳。制绿茶白毫显露,滋味醇厚。宜在气候温和、湿度大、绝对气温不低于-3℃、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栽种。

被中国茶叶界权威赞为“云南大叶茶正宗”、“云南大叶茶的英豪”。

地域范围

勐库大叶种茶产地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境内,涉及大文乡、忙糯乡、邦丙乡、沙河乡、勐勐镇、勐库镇6个乡(镇)和勐库华侨管理区、双江农场管理委员会两农场。地理坐标:东经99°35′~100°09′,北纬23°11′~23°48′,南北长64.2公里,东西宽57.9公里,种植总面积1.6万公顷,年产量1.6万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