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定西土特产品 定西特色农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定西土特产品 定西特色农产品更新时间:2022-04-06 21:00:35

一.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通渭豌豆

通渭豌豆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在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产区有四川、河南、湖北、江苏、青海等十多个省区。通渭县种植豌豆的历史悠久,产地环境环境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种植技术由甘肃省技术监督局审定发布为地方标准,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种类多,商品率高,除以籽粒直接销售外,还生产加工豌豆淀粉、豌豆粉丝、粉条、味精等产品,销往省内外市场。豌豆种子的形状因品种不同而有所不同,大多为圆球形,还有椭圆、扁圆、凹圆、皱缩等形状。颜色有黄白、绿、红、玫瑰、褐、黑等颜色。

二.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纹党参

纹党参:因根条上横纹较其他党参细密而多,故名。已有几十年栽种历史。

三. 甘肃省 定西 渭源县 渭源粉条

粉条是以豆类、薯类和杂粮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淀粉制品。粉条加工在我国有千余年的历史,各地均有生产,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为干制品粉条按形状又可分成圆粉条和宽粉条两种。

特点:红薯粉条,灰色、黄色,有宽有细,营养丰富,和红薯一样,是抗癌食品。适于熬、炒和凉拌。

马铃薯粉条,色白,条细,养分多。适于熬菜,烹炒和凉拌菜用。

粉条的加工方法

手工工艺流程:选料提粉→配料打芡→加矾和面→沸水漏条→冷浴晾条→打捆包装。

机械化加工方法:

涂布工艺流程:精制淀粉原料--调浆--涂布--糊化脱布--预干--时效--切丝成型--干燥--包装--成品粉条,从鲜粉到成品加工时间只需2小时,实现时效可控化,大幅恢复鲜红薯核心功能。

漏瓢式工艺流程:淀粉原料→制芡糊→合粉揣揉→抽气泡→漏丝成型→煮粉糊化→冷却捞粉→切断上挂→冷凝→冷冻→解冻干燥→(压块)包装→成品粉丝。

挤出式加工工艺流程:配料与打芡--合浆--下料--加热成熟并挤出--冷却--干燥--定长切割--包装。

四. 甘肃省 定西 安定区 定西马铃薯

定西马铃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定西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定西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定西马铃薯

甘肃省的马铃薯产量名列全国,而定西县马铃薯产量又是甘肃省之首,所以,定西市委、县政府把发展甘肃定西县的马铃薯种植及销售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加工销售不断增值,经济效益日益突出。

甘肃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定西又是甘肃马铃薯最大主产区。经过多年发展,定西在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良种工程、优质新品种应用与试验、仓储体系、合作经济组织、外销加工及市场扶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鲜薯及薯制品走俏全国20多个省市区,并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为进一步宣传定西马铃薯,提高知名度,定西县委、县政府按照“争优创精”的思路,打响“名牌”攻坚战,于今年4月上旬向中国农学会经济委员会提出申请,命名该县为“中国马铃薯之乡”。4月6日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副主任兼中国报社社长刘真、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翔等一行5人来定西县实地考察论证后,报请中国农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审定,同意命名定西县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甘肃省定西县迅速扩大了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于1999年全县种植面积48.9万亩,总产50.66万吨,农民人均马铃薯增收340元;2000年种植面积达到53.7万亩,以均增收306元;2001年种植面积达60万亩,预计总产达93万吨,销售突破70万吨,实现产值3.72亿元,销售收入2.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

地域范围

台子、五峰、威远、西山、蔡家堡、东沟、东和

五. 甘肃省 定西 陇西县 陇西钱肉

陇西钱肉:又称金钱肉,蝴蝶肉,系将腌制的驴鞭肉切为薄片,中间各具小孔,其形如古钱,因称。其色美味香,柔韧耐嚼,营养丰富。有壮阳、强精之效,可医肾虚、阳亏诸症,被称为“陇西一绝”。本品于唐代已有名气,常进贡宫廷。

六. 甘肃省 定西 安定区 洮河绿石砚中瑰宝

洮砚,又称洮河绿石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齐名,并称中国三大名砚。洮河绿石产于甘肃南部岷县和卓尼交界的洮河中游喇嘛崖一带的峡谷中,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莹润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庭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论砚》记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张州次之,后始端,歙,临洮”。北宋著名鉴赏家赵希鹄《油天清集》云:“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鹭,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宋代大文毫苏轼,黄庭坚赞叹洮砚:“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当代书法大师赵朴初题诗:“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洮砚的品种很多,主要有龙凤砚、龙砚、飞天、五福砚、牡丹砚、花草砚、喜上 梢砚、岁寒本友砚花虫鱼、龟砚以及各类人物和历史典故砚等等。系列产品有酒具、壁挂、摆设等,具有极高的藏和艺术、使用价值。( 定西)

七. 甘肃省 定西 临洮县 临洮干甜醅

临洮干甜醅,酒香浓郁,入口香甜,品质绝佳。由于它是烘晒而成的,能长久保存而不坏,还便于携带,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既可干食,还可加少许开水食用。其制作历史悠久,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八.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岷县粉鱼

什么?你说你早晨不想吃肉。那就推荐来碗粉鱼吧,姜粉的温和,绝对是你冬日里的不二选择。粉鱼中姜粉和葱丁冲击着你的味蕾,必是不错的味觉体验。

粉鱼来源于民国时代,其具体作法是大豆淀粉溶水,倒入开水锅中煮成糊状,用漏勺滴珠,浸入冷水,呈小鱼状。然后捞出放入凉水中浸泡,再用开水煮沸。食用时,调上用姜粉拌的生葱花或蒜苗丝、鲜醋、油泼辣子、食盐、味精即可食用。吃的时候,泡一把油丝儿(又叫麻花),就更清爽可口了。姜粉鱼以姜为主,姜性散发,温中暖胃,豆粉营养丰富,人人喜欢。经常喝可以使人身体健壮,长寿不衰。

信息来源:岷县人民政府网

九. 甘肃省 定西 安定区 畜牧业

定西地区有天然草场面积604.44万亩,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面积近70万亩,作为饲料来源的无数农作物桔杆及大量水域面积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这些都为开发畜牧业创造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尽管这样,全区畜牧业产值已接近10亿元,人均畜牧业收入接近400元,分别占了农业总产值的40%多。现在,年均出栏肉牛6万多头,肉猪120多万头,菜羊60万只,肉禽400多万只,肉类总产量按近20万吨。禽蛋、鲜奶、鲜鱼等的发展势头一年比一年旺盛。目前,区内肉、皮、毛等的再加工能力还比较低,需要引进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来开发畜产品。( 定西)

十.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通渭苦荞麦

通渭苦荞麦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渭苦荞麦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现辖行政区域

《通渭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通渭苦荞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通政发〔2016〕81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

《通渭苦荞麦》(草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