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苏宝应县特产 宝应适合送人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苏宝应县特产 宝应适合送人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1 14:25:36

一. 江苏省 扬州 宝应 扒烧整猪头

扒烧整猪头猪头扒在盘中,俨然是一个整体,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浓香醇厚而不失其味。猪头各部份味不雷同,猪耳柔中带脆,猪舌软韧,猪眼富有弹性,头肉质烂如豆腐。最使人留连味美的是肉皮胶糯香滑,可与烤鸭媲美,曾有美食家评说,“食之越年,尚齿颊留香,言时津津有味也”。( 扬州)

二. 江苏省 盐城 阜宁 “久成”生抽

益林“久成”牌特优生抽天然酿造, 味纯质醇,以鲜香风味独特埔众家之长,“久成”熏腊酱油以风味鲜美熏腊荤素菜肴之特点。“金梅”牌特优老抽集色、香、味俱佳为一体,是家族、饭店、宾馆首选调味品,更是馈赠亲友之佳品,一贯以“镇江香醋,益林酱油”之美称享誉省内外。( 阜宁县)

三. 江苏省 盐城 建湖 建湖花炮

建湖县传统工艺品。明末清初,建湖李家庄李逸仙善于制作鞭炮、焰火。此后代代相传,成为远近闻名的"花炮"世家。李家花炮的品种有,高空焰花、手持焰花、地面焰花和鞭炮四大类。特色花炮有天女散花、彩蝶飞舞、"九条龙"。点燃后如流星飞箭,腾空时喷射九道彩光,犹如九龙抢珠,深受欢迎,远销全国各地。

四. 江苏省 南通 启东 王鸽

王鸽是在美国育成,称之为美国王鸽,是目前世界上大型肉用种鸽,已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王鸽常见的有白王鸽、银王鸽、纯红绛王鸽、杂交王鸽(亦称K种王鸽)。目前王鸽已育出多种羽色的品种。王鸽特别是白王鸽,其活动能力比其他肉鸽强,抗病能力和对气候的适应性也强。该品种的乳鸽的屠宰率较高,每只全净膛重达400-500克,胴色为白色。上海有关科研单位以美国展览型王鸽、商品型肉用王鸽为亲本,经过杂交、选育繁育出一种高产品系,称为白羽王鸽,这是目前我国生产性能最好的肉用种鸽之一。这种鸽子体型大,成年雄鸽体重达750-900克,雌鸽体重达650-750克。全身毛羽纯白,头部较圆,前额突出,喙细鼻瘤小,胸宽而圆,背大且粗,尾中长微翘。年产蛋9-10对,可育成乳鸽6-8对。4周龄乳鸽平均体重可达620克,颇爱欢迎。目前在我国饲养量较大。 银王鸽和白王鸽差不多,只是羽色不同。银王鸽的翅膀上生有两条浅棕色的带子,和信鸽的红楞相似。其体重比纯白王鸽还要重,绝大部分都能达到800-1020克。是发展肉食鸽的好品种。 纯红绛王鸽的外貌特征、体形体重等都和纯白王鸽一样。在我国饲养这类鸽子的为数不少,也很受大家的欢迎。另外还有土黄、黑等颜色。 K种王鸽是港澳养鸽家将王鸽和石岐鸽杂交所育出来的改良品种。其体型介于王鸽和石岐鸽之间,体重能达到700-900克,乳鸽体型小,4周龄乳鸽体重达500克左右,屠宰后胴体色较深。该鸽羽色众多,体型比较长,平头光颈,鼻长嘴尖,胸圆细目,尾巴不翘,腿脚长短适中。此鸽生产性能较强,生产周期短,年产6-8窝,很受大家的欢迎。该鸽在我国俗称为美国落地王鸽。( 启东)

五.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乔家白酒

宝应早在唐宋时期,酿酒业就十分兴旺,民间酒坊、酒肆星罗棋布。明末清初,“乔家白酒”脱颖而出,冠领里下河酿酒业数十年,成为皇室贡品。1934年,以其传统工艺,选用陈瓜为辅料的“陈瓜酒”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蜚声中外。二十世纪中叶,宝应人又沿袭光大“乔家白”之工艺,生产出第三代产品“五琼浆”、“龄酒”,连续十多年荣获江苏省名酒称号,是省著名商标。

“乔家白酒”为浓香型大曲酒,经固态发酵酿制,其酿制技艺源自千年酒乡,经历代酿酒师传承、改进,日臻成熟、完美。它选料考究,工艺要求精细,操作要求严格,关健控制点更要把握精准。现代宝应人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汲取浓香型大曲酒之精华,选用5种优质粮食为原料,精心酿造。生产出来的白酒浓香突出,酒度适中,色清透明,窖香浓郁,醇厚丰满,味纯尾正,口感别具一格,被评酒专家誉为“上乘佳品,精品中之珍品”。其工艺填补了江苏白酒在全国五大香型、十大类别上存在的空白,成为江苏名酒、江苏省著名商标。采用传统工艺,选用上乘中药材为原辅料酿制的龄酒,开创了中国保健酒生产的新路,荣获中国优质保健食品称号。

中国酒业泰斗、白酒权威秦含章老先生有诗赞曰:乔家传名梨花香,古园酿得五琼浆,秋风送到维扬曲,爱把书巢作醉乡。

六. 江苏省 南京 江宁 南京金箔

金陵金箔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朝。东郊龙潭镇及江宁县花园乡一带是金陵金箔、金线生产的集散地。金箔生产工艺独特,为手工捶制,是我国特种传统工艺,主要用作建筑、器物、佛教塑像装饰贴金及名贵中成药的配方。北京的故宫、人民大会堂、西藏布达拉宫等建筑装饰的金箔均为南京生产,金陵金箔还销往东南亚等国。( 南京)

七.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宝应全藕席

全藕席是维扬菜系中一个独特的门类。始于清代,建于民国。盛于20世纪80年中期。

全藕席以藕为原料,通过炸、熘、爆、炒、烹、炖、烩、煎、贴、煮、蒸、烤、熏、炝、涮、拌、卤等道工序,制作出香、甜、咸、酸、辣等五味俱全的百种以上精品佳肴,被列入《中国名菜谱》,其中多种极品菜肴如捶藕、鹅毛雪片等被列为皇室贡品。1987年党的十三大期间,我县特级厨师吉杏奉命进京在大都宾馆制作了四桌全藕席,共50多种精品藕菜,令与会代表和外宾汉为观止。受到中央领导好评,并被列入“国菜”系列。

作为美食文化精品,全藕席在推动荷文化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历史文化名人在宝应咏荷、颂藕的诗、词、歌、赋、联、杂文逾数百篇,还有荷仙姑等系列神话传说,已成为全社会珍贵的精神财富。

全藕席作为维扬系中一个独特的门类,已成为宝应一大特色,一方各气、一张名片,它是藕制品与美食文化结合的典范,1998年宝应被国家六部委命名为“中国荷藕之乡”,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全藕席唯一产地。

八.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鲁垛乱针绣

鲁垛乱针绣”起源于苏北里下河地区民间刺绣工艺,后结合“苏绣”、“湘绣”、“扬绣”工艺的特点,逐步形成鲁垛乱针绣寓“情”于针、以线达“意”的独特风格,成为刺绣工艺的后起之秀。

十九世纪下半叶,鲁垛杨莫氏对传统的枕套绣、肚兜绣和花鞋绣技艺进行大胆革新,融入生肖、花草等图案,充实了传统刺绣的内容。其女潘和珍进一步拓展刺绣装饰面,以乱针铺底,乱中求实,使绣品更加生动逼真。再后的传人莫学春,善采他山之石,远赴苏州、常州等地拜师求艺,结合宝应水乡刺绣的特点,不断创新,融入水乡村姑纯真朴实的审美情趣,“乱针密接其针,排比其线”,使绣品工艺“乱而不杂、密而不堆”。作品内容由单一的花草、风景拓展到人物肖像、世界名画摄影等10多个品种。 鲁垛乱针绣从原来作坊逐步形成产业化,全镇绣姑3000余人,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海内外。

九. 江苏省 扬州 江都 樊川小肚

樊川小肚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的特色美食。樊川小肚,俗称蒲包肉。小肚的主料是精肉与板膘,配料为豆腐皮与淀粉,调料有姜、葱、酒、糖、盐和香料。得用陈年老卤汤煨,煨时把握火候,才能入味,成为香味扑鼻的蒲包肉。

樊川小肚可溯至清代早期,距今约有300余年之久。相传,樊川古镇上有一位名叫陆高俭的厨师制作“小肚”,一日,陆高俭外出,无意中捡到“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丢弃的破蒲席,带回家后在蒸“小肚”时当做杂物扔进灶膛烧了,哪知,破蒲席点火烧着之后,满屋生香,那灶上正在蒸着的“小肚”也有了股奇异的香味,食之令人满口生津,不忍停箸。此后,樊川小肚的名声也就传开了,经过后来一代一代人的不断加工、改进,如今,“樊川小肚”声名远播。南京香肚是腌腊制品,樊川小肚是鲜肉卤制而成的,俗称蒲包肉。著名作家汪曾祺在小说《异秉》中曾提及。

樊川小肚的制作方法是:七成猪后腿板精肉,三成板膘,切成比花生米稍大的丁,加入重葱、姜、酒,适量的糖、盐、淀粉和名贵香料,拌匀,用豆腐皮包好,放入一个五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封口用细麻绳扎紧,腰身上再均距扎上3—5道,松紧适当。上述工序都做好了,还得用陈年老卤汤煨,把握火候,才能入味。煨熟后,解捆倒出来,活似一个个带有蒲包印迹的小葫芦,切成片,香味扑鼻。

十. 江苏省 南通 海安 麻虾酱

麻虾又名糠虾,是一种独产于江苏海安李堡地区的一种淡水小虾。味道鲜美独特,麻虾熬酱招待客人,其独特的味道让客人留下好菜一桌,不抵麻是一唰之感叹。南通乡村食品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系列麻虾酱,将让您有机会品尝这一美妙绝伦的稀世美味。

麻虾酱是火锅、饭食、面食和大饼的最佳佐料。麻虾酱类型:原味型、淡辣型、淡辣型、麻辣型、咸辣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