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滦南县特产 滦南有什么好吃的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滦南县特产 滦南有什么好吃的小吃更新时间:2022-03-31 02:06:46

一. 广东省 云浮 郁南县 郁南笋竹

郁南笋竹是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的。郁南县笋竹主要是大头竹笋,又称甜笋,其味甘而性寒,含微量竹碱,它质地洁白,入口爽脆、清甜,是较好的食用笋之一。

郁南县笋竹,其主要品种是大头竹笋,又称甜笋,其味甘而性寒,含微量竹碱,它质地洁白,入口爽脆、清甜,是较好的食用笋之一。郁南县大头竹笋主要分布在本县北部地区,其中建城、宝珠、通门等3个镇发展超过一万亩,是县十大农业商品基地之一。它适宜于低洼湿润的山间地或坑冲坡地生长,拨地而出,其状如塔。大头竹笋的收获季节是在每年的小暑至秋分之间,可分四次挖掘,常年每亩可收获生笋二千公斤左右。在笋类的经济价值中,大头笋为笋中之冠。用它加工成酸笋、笋干和罐口竹笋(又名清水竹笋),具有广阔的市场销路。郁南县罐头大头笋是由大头竹笋加工而成。

历史

据记载,民国二十二年,广州商人梁名同来郁南县建城(当时的郁南县城)南门街开办“同益笋庄”,首创罐头大头笋。罐身喷写“西江同益笋庄”和“鲜嫩清水竹笋”字样。产品销往广州、香港及东南亚和美洲各国。由于郁南县罐头竹笋以鲜色、嫩滑、肉满、爽脆,行销美国旧金山而获得好评,故有“金山笋”的美称。

收益

郁南县大头竹笋主要分布在本县北部地区,其中建城、宝珠、通门等3个镇发展超过一万亩,是县十大农业商品基地之一。它适宜于低洼湿润的山间地或坑冲坡地生长,拨地而出,其状如塔。大头竹笋的收获季节是在每年的小暑至秋分之间,可分四次挖掘,常年每亩可收获生笋二千公斤左右。在笋类的经济价值中,大头笋为笋中之冠。用它加工成酸笋、笋干和罐口竹笋(又名清水竹笋),具有广阔的市场销路。

郁南笋竹

营养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竹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竹笋有一定关系。

尤其是1间以虫蛀之笋供药用,名“虫笋”,为有效之利尿药,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消渴烦热等,嫩竹叶、竹茹、竹沥均作药用。

发展

五十年代初期,由于笋庄停业,出口中断,罐头竹笋生产一度停顿,多由私人晒笋干出售,或由供销部门加工酸笋销往广西梧州及肇庆、广州等地。一九七四年,原建城公社(现建城镇)在邓家湾(地名)专门办了一间从事加工罐头竹笋的综合厂,恢复和发展加工大头竹笋罐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的开发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本县把笋竹种植作为“三高”农业来发展,笋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竹笋产量逐年增加,到1999年底,本县笋竹种植面积发展到76298亩,产量945吨,总产值达1165万元。笋竹的生产发展成为我本县的主导产业,是农民致富的希望所在。

二. 山东省 临沂 沂南县 沂南黄瓜

沂南黄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沂南黄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997年,山东省信息中心认定,沂南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夏、秋黄瓜生产基地。黄瓜作为一种蔬菜大面积栽培,沂南县起步于80年代后期。当时以秋黄瓜为主,夏黄瓜栽培量较少。1992年,苏村、辛集、湖头及依汶、朱家里庄等地的农民,开始大面积、规模化栽培夏、秋黄瓜。是年,全县约种黄瓜1800亩。由于大棚黄瓜产量较高,在市场上可补蔬菜淡季之鲜,销货快,价格高,地方0开始大力推广和扶持塑料大棚栽培黄瓜,促进了县内冬、春黄瓜的发展。1997年,夏季黄瓜栽培面积也得到快速发展,全县约种夏季黄瓜1万亩,产瓜约1.8亿斤。到1999年,全县约种黄瓜11万亩,年产黄瓜10亿多斤。其中夏季黄瓜约2万亩,总产量在1. 6亿斤以上;秋黄瓜5万多亩,可产瓜5亿多斤。是年8月中旬,沂南秋黄瓜最大日上市量在200万斤左右, 其中位于苏村的沂南县蔬菜批发市场最大日上市量约100万斤,每斤价格0.4~0.5元。前来蔬菜批发市场购买黄瓜的外地车辆络绎不绝。沂南黄瓜条直、色黑、味甜、顶花带刺,特别是夏、秋黄瓜,以其最大的产量和上好的质量而闻名全国。沂南黄瓜畅销全国20多个省100多座大中城市,并出口东南亚。

地域范围

沂南县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东西长54公里,南北长47公里,总面积1774平方公里,“沂南黄瓜”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沂南县境内,东至湖头镇,西至岸堤镇,南至砖埠镇,北至岸堤镇,辖14个乡镇,210个行政村31.8万人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7′-118°43′,北纬35°19 ′-35°46′,海拔60-600米之间。地域保护种植面积23300公顷,总生产面积35万亩,年生产总量为22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沂南黄瓜脆甜清香、色深条直、量大质优,特别是夏、秋黄瓜,以其最大的产量和上好的质量而闻名全国。新鲜度:新鲜、清洁,无不正常外来水分。色泽:具有本品种成熟时固有的色泽。颜色深绿。风味: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肉质青绿细腻,密实度高。腐烂:无。整齐度:把短、刺密、条直,瓜长差异不超过瓜长平均值的5%。 2、内在品质指标:沂南黄瓜脆甜清香、色深条直、顶花带刺、生食口感好。营养丰富,每100克水分≤96.0,含总糖≥1.58克,钙≥15毫克,磷≥29毫克,铁≥0.15毫克,维生素C≥11毫克。此外,还含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米糖、果糖、咖啡酸、绿原酸、多种游离氨基酸以及挥发油、葫芦素、黄瓜酶等,口感清香脆甜。其突出特点为含糖量显著高于外地黄瓜,生食口感脆甜清香。 3、安全要求:①出口产品按进口国的要求检测。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剧毒和高毒农药不得在黄瓜生产中使用,不得检出。③黄瓜生产者在其黄瓜被检测时,应向有关的检测部门自报农药使用种类。拒报、瞒报、谎报,其产品被视为不合格产品。④“沂南黄瓜”必须达到农业部“绿色食品黄瓜”的卫生指标。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三. 江西省 赣州 定南县 汤皮

赣南农家常吃的一种待客零食,由纯米浆倒在竹簸箕上做成烫皮晒至半干,然后放在炒热的沙中加热至熟。板干,成品呈片状,入口脆酥,凉置则柔韧,香味独特,是客家人待客和自己食用的可口点心。

有不同的口味:韭菜味汤皮、蒜香味辣味......

四. 陕西省 商洛 洛南县 商洛核桃

商洛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洛核桃产于陕西省东南部境内的秦岭山区,以商洛地区的洛南、商县、山阳、柞水等7县产量最多。全区共有核桃2000多万株,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3倍。年产量达1000多万公斤,是我国产核桃最多的地方,品种也最多,素为久负盛名的“核桃之乡”。常年核桃收入约1000多万元,占全地区林产品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位居多种经营收入第二位。核桃出口值占全区外贸总值的65%以上,肩负全省60%以上的核桃仁出口重任,占全国核桃仁出口总量的20%左右。它是商洛山区人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商洛核桃,据说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植于京都长安,然而“龙凤之地”不适核桃生长发育,便被发配到商洛山中。岂知,核桃却因祸得福,寻到了安家落户、发家兴族的宝地,从而繁衍成为一个旺族。其分布之广,株数之多,产量之巨,品质之优,品种、品系之丰富,甲于全省,冠于全国。

商洛核桃树冠高大,高约30米,树皮灰色,小枝光滑,有片状髓。寿命长,始果期晚。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片,有时为13片,对生,先端尖,全缘。初夏开花,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下垂,雌花序簇状顶生,直立,风媒传粉。5月中旬果实开始迅速生长,8~9月果熟。核果近球形,外果皮肉质,表面灰绿色,光滑;内果皮骨质坚硬,呈棕褐色,表面布满凹凸不平的皱褶,有两条纵棱。内有核仁,是可食部分。核仁被一木质隔层分为两瓣。林谚说:“百株核桃十五年,赛过百亩好良田”。核桃一般栽后6~10年开始结果,20~30年为盛果期。经济树龄可达80~120年,也有200~300年生大树,仍然生长旺盛,硕果累累。盛果期株产为50公斤左右,多的可达100~150公斤。个别丰产单株可达200公斤以上。可见,“核桃树是摇钱树,谁种谁致富”。种植核桃经济价值大。

五. 湖南省 益阳市 南县 柴把鱼

【菜名】 柴把鱼 【所属菜系】 湘菜 【特点】 象形菜,似柴火捆,味厚鲜嫩,微辣 【原料】 鲜鱼肉 200克,水发香菇 75克,冬笋 50克,熟火腿 25克,青蒜叶适量,鲜姜 25克,猪油 50克,料酒 25克,鸡油 25克,水淀粉 50克,胡椒粉少许,盐,味精,鸡汤,葱,姜汁各适量。 【制作过程】 (1)鱼肉切成3厘米长的粗丝,加料酒,葱姜汁,盐,味精腌入味,香菇,冬笋,火腿,姜均切成细丝。(2)用青蒜叶将姜丝,火腿丝,香菇丝,冬笋丝,鱼丝捆绑在一起,共分24捆。用刀将两头切齐,码入碗中,加鸡汤,盐,味精,葱姜汁,猪油,料酒,胡椒粉上笼屉蒸熟,码整齐,将鱼头,鱼尾用水焯好,复位。(3)蒸鱼的原汁滤净,倒入锅中烧开,水淀粉勾芡,淋明油浇在鱼肉上即可。

六. 贵州省 铜仁 思南县 思南斗笠

思南斗笠

思南斗笠有棕丝斗笠与纸斗笠两种,以棕丝斗笠最为著名,主要产地为塘头镇。其制作工艺流程为:首先将慈竹削片成竹篾,再将竹篾分成细丝,围绕框架编织。棕丝斗笠直径一般为65厘米,篾丝分上下两层,在中间顶部填上青布(传说为朱元障御赐),置红、绿纸角,铺设棕丝,锁上边角,最后喷洒桐油。主要功效既遮阳蔽阴,又美观精巧。

七. 江西省 赣州 定南县 炒东坡

取猪大肠洗净切成段,用本地的一种特殊酸菜即醋果子作为主配料,再加其它佐料爆炒面成,其特点是色泽素雅,味道酸美,人口滑嫩,是一道颇具地方风味的佳肴,因食用时耐人咀嚼,意味深长,犹读苏词,故称炒东坡,俗称为醋果子炒大肠。

八. 广西 贵港 平南县 平南墨底鳖

平南墨底鳖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平南墨底鳖是广西的优质淡水水产品之一,原产于广西平南郁江流域。自上世纪90年代初,广西平南一些农户收集江河野生苗种进行人工养殖,随后进行人工繁殖成功。该品种具有含肉率高、肉质好、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由于体形、体色、味道和含肉率均优于其他品种,因而畅销两广及港澳市场。十多年来,尽管中华鳖市场经历了由高价格(500—600元/kg),下趺至-位(30—60元/kg),平南墨底鳖却由于其特有的品质而使其市场价格能稳定在300元/kg以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机遇,国内外对平南墨底鳖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平南墨底鳖的养殖生产前景必将广阔。

墨底鳖是平南县养鳖户从天然江河选育出来的地方优良品种。墨底鳖外观体型钝圆扁平,背部橄榄绿色或古铜色,分布有黑色花斑大而清晰,裙边宽厚,腹部有明显的对称黑色斑印,因而取名“墨底鳖”。在平南县,有很多村民靠养殖墨底鳖走上了致富路。该县思界乡务山村养鳖户胡坤深有感触地说:“我家有养殖塘4亩,养了6000多只墨底鳖,年产值50万元,利润20多万元。”他指着自己家的一栋三层楼房说,养鳖使我赚到了大钱、盖了大房子!今年50多岁的农民胡坤在养殖墨底鳖之前,曾做过保安、水泥工等工作,2003年,看到村民们养鳖致富后,他毅然返回家乡,东拼西凑地凑到10万元钱,买了1000只鳖苗。三年后,他不仅收回了投资成本,还额外赚了5万元,盖起了一栋三层住宅小楼和一栋两层的办公楼!这是平南县农户养鳖致富的最好见证。胡坤说,他最想感谢的是平南双沣生态养殖公司的吴安艺师傅,吴师傅从资金、种苗、技术等方面对他和其他农户养鳖进行了系统的指导和扶持。吴安艺是平南县最先养殖墨底鳖的养鳖户之一。他从80年代末开始试养墨底鳖,至今养殖面积已达138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辐射带动1000多农户养殖墨底龟,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平南墨底鳖

地域范围

登记保护范围为:平南县境内平山镇、六陈镇、寺面镇、大坡镇、大洲镇、大新镇、镇隆镇、大安镇、武林镇、上渡镇、丹竹镇、东华乡、平南镇、安怀镇、官城镇、思旺镇、思界乡、同和镇、马练乡、国安乡、大鹏镇等21个乡镇。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0°3′54″—110°39′42″,北纬23°2′19″—24°2′19″,总土地面积2988平方公里,总养殖面积533公顷,年总产量293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品质特征特性:平南墨底鳖成鳖外观体型钝圆扁平,背部橄榄绿色或古铜色,分布的黑色花斑大而清晰,表皮平滑带有光泽;裙边宽厚较硬;腹部中上部分布有明显的对称黑色斑,外观呈蝴蝶状;腹面观尾巴基部附近有1对黑斑,腹面裙边呈浅灰色。 (2)内在品质特性:肉质脆嫩爽滑,味道鲜美。每100克鲜肉中蛋白质 含量16.9g~18.2g,脂肪含量0.9g~1.2g,钙含量16.1mg~17.5mg,铁含量0.9mg~1.3mg,锌含量2.4mg~2.6mg。 (3)安全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墨底鳖人工养殖技术规范》(DB45/T460-2007)、《墨底鳖苗种》(DB45/T663-2010)、《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和《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等有关标准。

九. 广西 贵港 平南县 平南大青枣

大青枣是平南县引种特色水果。全县面积9500亩,年产量1.8万吨,主要分布在丹竹镇、镇龙镇。大青枣在9-10月可开花,现还没有结果,亩产一般为3500斤,亩投入3000元左右,肥料投入2800元,农药投入200元;2012年每市斤买3元左右,亩纯收达5000元,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重要来源之一。

十. 广西 贵港 平南县 贵港莲藕

贵港市别名“荷城”,以荷花为市花,顾名思义,这肯定是一个盛产莲藕的好地方。清代光绪版《贵县志》所录地方旧传八景,有“莲塘夜雨”之名,八景诗也有“银塘夜雨长荷英”一句。而早在乾隆年间修辑的《桂平县志》,就已见“金莲夜雨”的记载。贵港莲藕写入文人墨客的诗词屡见不鲜。

莲藕作为一种热带草本植物,除了荷的专称外,尚有菡萏、芙蕖、芙蓉等别称,品种则有红、白两色,红者俗名九品莲。红莲胜在花多,白莲胜在藕多。莲藕在大江南北都有栽种。贵港现辖三区两县市,位处浔郁流域,平原地势低洼,湖沼星罗棋布,种植蓬藕的历史已异常悠久。桂平原来种植量也很多,白石山附近是著名的产藕区,老县城四周先时大小莲池极密集,种莲农户颇多,但其所产莲藕较之贵县却逊色不少。贵县莲藕之所以能名满岭南,究其原因是以其产量之多及质地之优而雄视同侪的。在广西甚至到广东大部,浔郁流域直至西江流域一带,说起莲藕,没有不叹服贵县莲藕的。三十多年前,贵县县城四周有众多的湖泊,著名者有井塘、新街、跳台、南涧、汶头、汕塘、曲颈、大塘、蒙塘、红泥、鹤木、书房、阿太、社面、金钗、景观、石头、龙眼、石柱、大门、阿丙等,每逢炎夏时节,近千亩池面上,碧荷如海,燕穿柳带,风景在壮观中极尽秀美。全城水系和空气也因此赖以净化,莲藕塘是贵港人当时的天然纯净水库,每年所产莲藕数量近百万斤,鱼虾不计其数,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佳丽之地。

贵港莲藕上品,质地松软清甜。俗话说“很粆”,用赤粆糖入口即化来比喻其质地,比起其它又硬又小的品种,自然占了绝大上风。贵港人吃莲藕,有净炒、蒸茸、煲汤、馅酿等法,无论子藕老藕,都可以薄切净炒,味道香滑细嫩。清凉爽口。或将藕段磨成茸团,放沸水中清蒸,是小儿喜爱无比的美食。大众吃法,最多的是将莲藕斩大方块,下猪瘦骨同煲。汤色明亮透红,口感清甜爽快。三五好友围成一桌,大口喝汤,大快朵颐,乡情野味最为浓郁亲和。逢年过节,将粗长的藕腿切成大片,中间夹釀猪肉葱花馅,蒸熟后粆、甜、香、软、滑、嫩诸味一应俱全,更是贵港人待客祭祖之喜用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