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三汇镇有哪些特产 四川资阳市南津镇十大著名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三汇镇有哪些特产 四川资阳市南津镇十大著名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0 06:14:39

一. 四川省 乐山 沐川 甩菜

甩菜,精选产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山区的五指山脉苍翠碧岭中的“沐川羊角菜为主要原料。”沐川羊角菜是经农业专家从沐川山区优良羊角菜中精心挑选,辛勤培育出的优质羊角菜品种,其种植区域均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且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按照传统农业,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精心耕作生产出的优质新鲜羊角菜。

甩菜,精选优质新鲜羊角菜,采用民间传统的沐川特有的鲜菜腌制工艺腌制而成。甩菜以其鲜香脆嫩、低盐保健的独特风味闻名。开袋即食,是旅游、休闲、佐餐的首选佳品。

二. 四川省 达州 渠县 三汇特醋

“三汇牌”三汇特醋是省传统名品,始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于用料考究,工艺独特,质量稳定有靠,产品以酸、香、醇、甜享有盛誉。

一九三二年在赋学的三汇人李佰伦毕业后弃官返乡,从事酿造研究,对三汇特醋的酿造工艺进行改造,选用大米、糯米、大麦、小麦、黄豆、碌豆、夫皮等作原料,用160多味中药材制曲,自然发酵,经过40多道工序精酿而成,品质进一步提高。在川东一带畅销。

一九三七年在成都花会展览,获省政府奖屏。当时,除一般散装醋外,也生产了一些瓦罐(土陶)的罐装醋,用即有“三汇特醋”字样的彩纸缠绕,红纸封口,比较别致。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馈赠礼品和人们过年过节的必购商品。

过去,三汇地区产品外运有两条路,一条是陆上人力肩挑过万源市出泰岭到西安,所谓“挑羊线”,一条是水上木船运输经重庆到汉口、宜昌,所谓“下河川”。通过这两条路,三汇特醋曾销往陕西并达华北地区、湖北及华南地区。

三. 四川省 甘孜 道孚 白菌

产于海拔4200公尺以上的少数地方。生于草丛时呈金黄色,晒干即为白色。每年只有8月中的几天里可以捡到,时过不见踪迹。白菌盖小肉厚柄短、气味清香,曾作为“贡品”专奉清庭。白菌内含钙、磷、铁等矿物质,又富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营养价值很高。

四. 四川省 德阳市 旌阳区 四川花椒

四川是重要的花椒产区之一,该地花椒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特别是金川所产的大红袍花椒更是全国闻名,堪称花椒之极品,这其中包含有人们的喜爱之意。凤县“大红袍”花椒以色泽鲜红、粒大、肉厚、形具“双耳”、麻味悠久、清香浓郁,被称做“红椒”.

特点:花椒属芸香料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有刺。奇数羽状复叶,边缘有圆齿和透明腺点。夏 季开花,花小型,伞房花序或短圆锥花序。果实呈红色,种子黑色。果实就是花椒, 含挥发油,性热,味辛香。

功效:花椒是烹调中的重要调味品,主要用于烹煮肉类,也常作为炒椒盐花生、椒盐豆,制 中式椒盐饼等。另外,它也是调制其它调味品的常用原料。

花椒有暖胃除风、消除解胀、化痰止咳、破血通经止痛之药效,杀虫、除菌、消毒止痒之功能。

五.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六.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建昌马

【主产区与分布】 主产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分布于四川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等县和渡口市的盐边县。

【形成历史】

建昌马,以其产区曾名建昌,素以产良马著称而得名。唐宋时代所称的“蜀马”,即包括建昌马,俗称“川马”。据《西昌县志》载,建昌马曾作为贡马,并借此选择良马。据《西昌县志夷族志》载:“彝族以做白为重大事。丧家有于做白后,主客集议,各出其马,竞走比赛,以奔驰最速者,评为第一骏马。彝族多欲购得此马,其价骤增倍蓰。”清-选武生时,即在西昌校场举行骑射比赛。建国前,曾数度举办-于西校场,参加马匹300-400匹,并有评选委员会的组织。凡跑步平稳,姿态良好,速度卓越而不越轨者评为优秀,人马皆奖以红绿绫绸和金牌一枚。凡获奖之马,常被人争先购买。过去成都“花会”赛马,亦有前往参加的。由于赛马的影响,训练乘马亦风行一时。西昌曾有专人训练-马匹,叫做:“漂马”,-的人称为“骑师”。他们常选购外形优美、生长发育良好的断奶幼驹,给以精心培育和训练-,然后出售。产区群众对马的选育、饲养管理也比较重视,并积累有丰富的经验。这些都对建昌马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

七. 四川省 甘孜州 新龙县 四川麝香

麝香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又称寸香、香脐子、当门子、元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具有开窍、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等功效。

四川省生产麝香历史极为悠久,以林麝为主,约占全国产量的50%。主产区可分为甘孜、凉山、乐山市、雅安、宜宾市、泸州等川西、川南区、阿坝、绵阳市、广元市、德阳、成都川西、川北区、万县、南充、酉阳、重庆川东、川北区。以川西二区产量较大,通常甘孜占50%,阿坝占25%,凉山占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高年产1.2吨,常年产量0.5吨。野麝多在冬季至次年春季猎取,捕获后立即割取香囊,阴干。获取1千克麝香,大约平均捕杀160头麝。麝香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56年四川将大巴山划为自然保护区,实行禁猎。1958年在马尔康县、米亚罗、南川建立人工养麝场,开展野生变家养的试验。1962年国家将麝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实行护、养、猎并举的狩猎方针。1980年四川作出五年内禁猎麝取香的规定。1982年在都江堰市建立四川养麝场,1983年在养麝场建立四川养麝研究所。商品按加工程度分毛壳麝香、麝香仁。带囊壳为毛壳麝香,以饱满、捏之有弹性、香气浓烈者为佳;除去囊壳称麝香仁,以当门子多、质润柔、香气浓烈者为佳。主要药用成分为麝香酮。

八. 四川省 眉山 青神县 四川凉面

凉面是四川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响,近年已流传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

凉面的制法:机制的面条入沸水中煮熟。煮时不能煮得太软,捞出放案板上趁热,洒熟菜油少许,抖散快速降温,到互不粘连且己冷却为止,成为凉面。

凉面吃法多样:(1)绿豆芽凉面,绿豆芽在沸水中煮断生,保持脆嫩,放碗中,面上盖凉面,淋上用辣椒面、花椒油、醋、味精、酱油、蒜泥和麻油调成的味汁;(2)鸡丝凉面,基本制法同绿豆芽凉面,不同的是在面上加煮熟后撕成的鸡丝;(3)三丝凉面,面上加熟鸡丝、火腿丝、猪肉丝。

九.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酸菜面

听到“酸菜”2字,外地人可能就想到那北酸菜:酸溜溜的,泫(xudn,水点下垂)水扯起多长!非也。请先看看它的作法吧!

酸菜面是以酸菜豆花作臊子和鲜面条做成的。酸菜用上好青菜做成。经过多次淘洗,切成细丝,加菜油、椒面、生姜、胡椒粉煎炒,然后加上点豆花的水,用文火煨炖,再放上豆花,做成臊子。实际上,酸菜只保持了青菜的清香味了,煮出的汤呈白色,所以有人误以为是鸡汤。酸菜面的酸味,实际上也是经过特别熬制过的保宁醋香味。点豆花也不用卤水,而是用酸菜的酸水,所以豆花细嫩清香。吃时,还要放芫荽、蒜苗、椿芽、红油等。一碗真正的酸菜面所花工本,比肉臊子还贵得多哩!酸菜面的特点是清香爽口。特别是吃多了油腻,或消化不佳的人,吃碗酸菜面,那才叫安逸呵!

酸菜面成为一种美食,如同成都“夫妻肺片”一样,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清代末年,下新街有家姓丧的,做卖酸菜的小生意。下新街靠近嘉陵江码头,丧家就试着用廉价的酸菜做臊子,做成酸菜面出售给那些出不起钱的下力人吃。传到第四代丧文喜,他在酸菜臊子的制作上下功夫,用酸菜水点豆花,用豆花水煮酸菜,用佐料熬保宁醋,不断试作、改进,渐渐地,把贫民化的酸菜面,做成一种酸辣爽口、清香解腻、别具风味的名小食了。就食者,也就不是一般贫民,而是城市那些商贾(gu,坐商)官家了。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很多外地人跑到阆中来,他们吃惯了酸菜面,有时在乡下去躲日寇飞机轰炸,每天请人专程进城端酸菜面。这一来,由于做酸菜臊于费工费料,成本高,分量也就少了,原先那些顾客,便以店主“丧”氏的谐音,取了一个“伤心面”的绰号。逐渐地,丧文喜的酸菜面,就被“伤心面”的名字取代了!

因为酸菜面制工复杂、原料稀缺,目前专卖酸菜面的食店稀少。酸菜面的出现,也只有在大餐馆筵席中间作为一个小插曲,品个味儿罢了!

十. 四川省 成都 双流 郁金

郁金:又名玉京,著名中药材。县内栽培已有900多年历史。不仅畅销国内,还向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出口。( 双流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