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北湖区农村特产 正宗山里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北湖区农村特产 正宗山里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5 04:49:26

一. 陕西省 西安 莲湖区 西府面皮

西府面皮,一把近米长铁背大铡刀,一页油亮闪闪细米皮,摆摊妇人一用力,刀如鸡啄米,三下五除二,将皮子切割成半厘米宽的条,抄一把放进碗里,蘸一筷油泼辣子,伴之盐醋、蒜汁,辅以黄瓜丝、小豆芽,几下捣腾,再看:齐整匀称,白净莹亮的皮子静卧碗中,红椒油、绿瓜线,三色相映,香味扑鼻,好一碗诱人的凉皮。

秦人喜羊肉泡馍天下皆知,而秦地女子却喜那一碗凉皮,大姑娘小媳妇街头摊前随便一坐,吃得轻松,吃得自然,少了爷们饭桌上的压抑,多了女子的嘻嘻哈哈,尽管被辣得直唏嘘,还直说“香”。

陕西凉皮种类繁多,做法各异,调拌时各具特色,口味也不同,在这里,仅举出几种与您共品。

麻酱凉皮,一种典型的清真小吃。其做法较简单,把面粉调成糊状,盛入特制的金属凉皮箩里,摇动凉皮箩使面糊平平地薄铺在箩底,然后放入开水锅内蒸制成熟。吃时,把面皮切成半厘米宽的条,一般加辅料为黄瓜丝,调入盐、醋、酱、芝麻酱、辣椒油等。入口软、筋、香,尤其那一股芝麻香味令看的人也不由舌下生津。

秦镇凉皮以大米粉为原料制成,因主产于户县的秦镇,也叫秦镇米皮。制作时把大米粉调为糊状,平铺在多层竹蒸笼内,旺火蒸熟。吃时,用近一米长、20多厘米宽的大铡刀铡成细丝,加入辅料青菜、小豆芽等,调入佐料,好的口味全在辣椒油上,调好的凉皮全呈红色,辣里透香,在西安深受欢迎。

汉中凉皮因产于汉中地区而得名。由于加工时用小石磨将米磨制成米粉浆,又叫水磨米皮。制作时,将磨成的米粉浆平铺于竹蒸笼上蒸制。加入调料,主要是蒜汁、辣椒油,口味酸辣之中透着蒜香。

岐山擀面皮,岐山县一带制作的最佳。制作时,将小麦粉洗出面筋,把淀粉擀成薄饼,上蒸笼蒸制。制成的凉皮既软又筋。调料以岐山当地酿制的粮食醋和辣椒油为主,辅以洗出的面筋丝,在一小铁内拌合均匀,盛盘而飨客,其口味主要特点是酸、辣、香。

面筋凉皮主产于关中地区,加工时,要先洗出面筋,淀粉调成糊,盛入金属凉皮箩上锅蒸制。调制时,加入蒸熟面筋块,时令蔬菜,调味品有醋、酱、蒜汁、味精、盐、辣椒油、香油等,吃时别有风味。

除以上几种外,陕西还有扶风的烙面皮、汉中的魔芋凉皮、黑米凉皮、陕北的绿豆凉皮等等。到陕西旅游的客人,不妨都尝尝,会使你满口留香。

二.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达濠鱼丸

达濠鱼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传统名食。达埠为达濠旧称,为潮汕沿海鱼区之一,水产品丰富,海鲜加工食品多有特色,尤以鱼丸一项著称,保鲜远销港澳地区。

制作时,以选料于淡甲鱼(鯒)等为上乘,经刨取其肉,然后选用绞、摔、拌、掏等多道细致工序,并佐以味精、蛋白、精盐等配料,掏成丸后还须经水浸漂,然后用文武火交替煮熟。

食用时再放入上汤、紫菜、香菜、味精、胡椒粉、芝麻油等调味品。

三. 江西省 鹰潭 月湖区 乌鸡汤

原料:雄乌骨鸡500克,陈皮3克,良姜3克,胡椒6克,草果2枚,葱、醋适量。



做法:将鸡切块,与上述各味同煮,文火炖烂。吃肉,喝汤,每日2次。



功效:温中健胃,补益气血。适用于气血双亏的妇女痛经。

四.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蜗牛

蜗牛

南湖区余新镇地处嘉兴市南部,自1987年开始从事白玉蜗牛养殖,经过15年来对养殖技术和营销渠道的开拓,目前拥有蜗牛养殖户1200多户,大田面积200亩,温室8000平方米,年产量达2000吨,是全国最大的白玉蜗牛养殖基地,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2001年在全省特色乡镇评选中被授予“蜗牛之乡”称号。

白玉蜗牛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属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保健食品,据测定,含蛋白质42.9%,各类氨基酸31.2%,其营养价值与野生龟鳖丸相媲美,并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被誉为世界四大名菜之一。

白玉蜗牛养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农业产业,一般大田产量在2000—2500斤/亩左右,按目前市场平均价5元/斤订标,亩产值可达10000—12500元,净收益8000—10000元/亩。为使这一高效特色农产品得以加速发展,秀城区余新镇与浙江省科技厅合作,建立了余新镇白玉蜗牛繁育中心,实行蜗牛统一繁育,开发蜗牛成品,提升蜗牛价值,进一步推动蜗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力争使余新镇白玉蜗牛打入国际大市场。

五. 陕西省 西安 莲湖区 西安柳编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也是陕西西安得。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通的日常实用品,知道二十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柳编制品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编筐、编篓,家家都有”。这是因为这种工艺的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北方用于编筐编篓的主要原料有柳枝、柽柳枝、桑条、荆条、紫穗槐条等多种,在盐碱地和沼泽地都有出产。

柳编生活用品主要有柳条箱、饭篮、菜篮、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尤其是日用品类,编制工艺比较细致考究。选择细滑而韧性强的枝条,泡制加工成洁白如玉的细柔条料,编制时勒编紧密,条缕均匀。如妇女用的针线笸箩、花篮等物,有时用染过色的破篾或高粱皮缠边,织出十字形或口字形几何花纹,十分美观。即使食篮、筐等粗料,有时用带皮青柳条与剥皮白条相穿插,编成立体纹样,也很美观。

六.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新丰槜李

嘉兴新丰净相寺槜李独享盛名,有诗人誉之为“净相佳李”。据史书记载,新丰种植槜李已有两千四百余年历史。南国荔枝、西京葡萄都是果中绝品,而槜李有为佳美,槜李亦名醉李,产于浙江嘉兴一带。吴越战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为求和,派范蠡送西施去吴,途中经过嘉兴,乡人献槜李于道旁,西施尝后醉眠树下,并给槜李留下纤纤抓痕一印,从此,美人名果,传为佳话。

槜李性极娇贵,数千躲花难得一果,结果形扁,琼浆玉圆,皮色殷红,上缀黄金细点,熟时酒香扑鼻。其果肉鲜润如琥珀,以指破皮,可一吮而尽,别有风味,2000年度浙江省品质果形一等奖。

七. 浙江省 杭州 西湖区 西湖桂花

桂花为杭州市花。杭州西湖栽植桂花盛于隋、唐之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 《忆江南》中有“山寺月中寻桂子”之句。桂花产于西湖的有金桂、丹桂、银桂、四秀桂 多种。西湖桂花,不仅可供观赏,且有经济价值。金桂、银桂香气浓郁,是加工调味品 的天然原料。桂花经加工腌制,胖和白糖,成了杭州市场上常见的“西湖糖桂花”,为西湖风味土产之一种。

八. 湖南省 郴州市 北湖区 七甲腊肉

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过去腊肉都是在农历腊月(12月)加工,故称腊肉。

原料配方:肋条肉100公斤 白糖4公斤 -0.1公斤 酱油4公斤 精盐2公斤 高梁酒2公斤

制作方法

1、原料肉的选择与修理:选择新鲜的猪肋条肉,去骨后切成宽约2厘米,长约40厘米的条形肉,在上端刺一个小洞,便于腌制后穿绳悬挂。用温水洗净表面的浮油,沥干水分。

2、腌制:将肋条肉浸入混合均匀的配料中,腌制6~8小时,取出穿绳挂于竹杆上。

3、烘制:将腌制后的肉挂入烘房内,用炭火加热,温度控制在50-55℃。烘房木架分上、中、下三层,如烘干房内均是同一天腌制的肉条,则每隔数小时需上下左右调换位置,以防烘坏。肉条经2天左右烘烤后即成为腊肉成品。如不用炭火烤,白天可在日光下曝晒,晚上移至室内,连续曝晒直到表面出油为止。

九. 浙江省 杭州 西湖区 西湖莼菜汤

“西湖莼菜汤”又名“鸡火莼菜汤”,是杭州独特的古老名菜。莼菜古名蒪菜,又名水葵,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一种珍贵的水生蔬菜。莼菜生于湖塘浅水中。我国现在中只有江苏太湖、浙江萧山湖和杭州西湖三处才有,其中西湖三潭印月处的最佳。西湖莼菜的嫩芽、未舒展开的卷叶和嫩梢均可食用,制成的“西湖莼菜汤”鲜嫩润滑,脍炙人口。

说起“西湖莼菜汤”,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记载,晋朝张翰在洛阳做官时,因见秋风起,思恋起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弃官回到了家乡。后来便有了“莼鲈之思”这一成语典故。有许多美食家还把太湖菰菜、松江鲈鱼和西湖莼菜视为江南“三大名肴”。《钱塘县志》、《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均有关于食莼菜的记载。宋诗有“湖山满目旧游在,何日从公醉紫莼”的句子。由此可见人们自古喜食莼菜。

莼菜虽然好吃,但过去只有在产地才能吃到,且有季节性。近几年,产地已制出可贮运的瓶装莼菜,运到全国各地,并有部分出口外销。

产地:杭州浙江

制作方法

【原料】

鲜莼菜200克,熟火腿40克,熟鸡脯肉50克,熟鸡油10克,味精2.5克,精盐5克,高汤360克。

【制法】

(一)将炒锅置旺火上,加入清水500克烧沸,下莼菜,待沸后立即捞出,沥去水盛在汤碗内。

(二)将熟鸡脯肉、熟火腿切成6厘米长的细丝。然后把高汤烧沸,放精盐、味精,待开后,浇在莼菜上,撒上鸡丝、火腿丝,浇上熟鸡油即成。

特点:

西湖莼菜汤又称鸡火莼菜汤。烹调时,用西湖莼菜、火腿丝、鸡脯丝烹制而成。此汤,莼菜翠绿,火腿绯红,鸡脯雪白,色泽鲜艳,滑嫩清香,营养丰富。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十. 江西省 南昌 西湖区 白糖糕

白糖糕,有10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香糯、柔软、洁白,其表面沾有江西独特的冻米粉和糖份混合物,吃时别有一番风味。2000年4月被国家国内贸易局评为“中国名点”、2000年11月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中国美食节荣获金牌奖。



原料:



粘米粉350克,澄面粉100克,清水四杯,蛋白半只,白糖600克



糕种:



温开水半杯,干酵母二茶匙,糖半茶匙,粘米粉半杯

制作:

1、将干酵母及糖用温开水浸至溶解,加入粘米粉半杯拌匀后,用渡毛巾盖好,在家温下放五到六小时,待发起到比原来体积大两到三倍。

2、将粘米粉及澄面粉用清水二杯调匀,静置至清水与湿粉分隔,将上层之水滤去。

3、白糖加清水二杯煮溶,加入蛋白拌匀,滤清,逐次少量倒入粉料中搅匀,盖密待发数小时。

4、拌入糕种搓次,用浊布盖盘口,静置十二小时发至呈细泡状。

5、将白糖浆倨入已铺蒸糕酆之蒸笼内,隔水大火蒸二十五分钟。

6、倒出稍冷片刻,切件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