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九江哪里可以买到特产 九江哪里能买到正宗地方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九江哪里可以买到特产 九江哪里能买到正宗地方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6 03:35:01

一.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怀远萝卜干

萝卜干 选长条形嫩白萝卜、胡萝卜洗净切成条状,要求顺切,使每块罗卜条都带皮。将切好的萝卜条撒上薄盐拌匀腌制一天后,再捞起晒至半干,然后拌入研细的山椒粉、胡椒粉等,再装入缸中压紧密封。经过一两天后就可以吃。萝卜条有红有白,又辣又脆,是咽饭下酒的凉菜,也是小孩喜爱之零食。另外,也可以将罗卜切成片直接晒干,做菜时再用水发胀,加辣椒、豆豉炒腊肉,味道又香又辣又爽口。

二. 江西省 九江 濂溪区 九江茶饼

九江茶饼起源于宋朝庐山区姑塘镇;繁荣于明清时期九江、星子皆盛产;昌盛于现代,2002年6月6日朱总理品尝九江茶饼后,将九江的茶饼带回北京。亦为贡品。

九江茶饼是江西四大糕点之一,采用传统配方;它选用当地茶油、本地麦面、坡地黑芝麻、百年桂花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研制而成。宋朝诗人苏东坡曾赋诗赞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其色泽金黄,具有小而精,素以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的特点。由于散发着茶油的清香,丹桂的芳香及纯碱、苏打的奇香,故被人们称为“四香合一”的茶食精点。其营养丰富,易消化,老少皆宜,久食易色,已成为旅游市场中最佳食品之一。

三.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九江米酒

这是清道光年间已行销省港澳及东南亚各地的一种受大众喜爱的米酒。具有“玉洁冰清,豉香纯正,醇滑绵甜,余味甘和”的独特风格。今天仍然享誉中外,荣获过国家级金奖。( 南海)

四.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老俵豆腐

老俵豆腐

老俵豆腐是江西的一道名菜,但真正风味的老俵豆腐要数修水的出名,修水人称老俵豆腐为家乡豆腐。一九八四年六月份,-总书记与国家计委、商业部、农村研究中心、新华通讯社的领导考察湘鄂赣三省,在修水吃了老俵豆腐后,对同行的湖北省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说,还是这里的老俵豆腐名符其实。

修水的老俵豆腐之所以好,主要是水的原因,这庐山西海源头之水纯而净,制出的豆腐格外鲜嫩。老俵豆腐的做法是,先取含浆水豆腐切成3厘米宽、5厘米长、1厘米厚的小块,放热油锅中慢火煎至两面呈黄色,将红、绿椒切片,加蒜苗、姜末同炒,倒入煎好的豆腐块,加肉汤、料酒、食盐等佐料同煮,起锅前稍加芡即成,特点是色泽美观、豆腐鲜嫩、清爽可口。

五.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清水岩煎饺

清水岩煎饺

离修水县城东行20多公里就是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都镇。四都镇既有风景秀丽,美丽动人的抱子石、东岭石林,还有深不可测的清水岩溶洞。清水岩溶洞又名“神清洞”,过去洞口有一处观音寺,寺内香火鼎盛时有僧客几十人。这寺内流传下来的一种煎制素饺很有名气。随着旅游的开发,到四都抱子石、东岭和清水岩观光的游客增多,许多人都爱吃清水岩煎饺,不少外地人也慕名而来,有的甚至把煎制好的熟饺子打包带回去给家人品尝。

清水岩煎饺做工讲究。一是饺子皮选用小石磨磨的麦粉,用这种粉做饺子皮有韧性,口感好,皮薄可照见光,但煎后又不烂。二是馅料用炒熟的家鸡蛋、山韭菜、猴头花和野生香茹烘干研成的末拌做而成,这种素料特别香,多食不腻。现在除素料煎饺外,还有猪肉煎饺和牛肉煎饺;三是煎法不同,油锅8分热时将做好的饺子铺在锅里,置中火上筛动锅里饺子几分钟,再加汤焖熟。起锅时将饺子倒扣于盘中,饺子一个个金黄色,但黄而不硬、香而不焦,看了就让人顿感食欲倍增,用牙一咬又香又软又爽口。

六.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龙凤什锦汤

龙凤什锦汤

这是修水泰乡一道风味独特、人见人爱的菜肴,后来因风味好而传遍全县,只是因用料各异、风味不同而已。乡下人俗称为“虾米蛋”,城里人简称“什锦”。“什绵”谐音“十景”,泛指由多种食物混合做成,实际上这龙凤什锦汤还真不止十种食物。此道菜做法简单,先把洗净的胡萝卜、莴笋、香菇、木耳、五花腊肉、腊猪肠和浸泡好的小山竹笋干切成丁末,与虾米一同用油炒过,加鸡汤或肉汤,配佐料慢火煮熟,起锅前冲入鸡蛋花,加上葱花、姜末和适量淀粉即可。但要注意稀稠适中,以便于用调羹食之。这道菜色香味齐全,盛在碗里,可见红黄绿白黑五色混合,色彩斑斓;闻入鼻中莴笋香、腊肉香、虾米香、葱姜香,使人谗得口水欲滴;吃入口中,胡萝卜、莴笋、香菇、腊猪肠等是又甜又香又脆又爽。用作主食时,还可加一些弄成米粒长短的碎面条。喜辣者可适当加一些辣椒粉。冬春两季食用时,既可饱肚,还可祛风寒,这道菜不但是乡村请客必备菜,还成了城里各特色土菜馆的当家菜。

这“龙凤什锦汤”的来历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说的是泰乡八都龙峰山里的龙伢凤妮两家要开亲。这龙伢早已成人,长得粗壮结实,怎奈上有爷爷奶奶,下有弟弟妹妹,家中人多劳少不富裕,好在他与父亲勤快,母亲会持家,日子还过得去;这凤妮漂亮贤惠,也到了婚配年纪,是父母掌上明珠,女大当嫁,父母也想她找个好人家,于是经媒人一说,也动了心。两家虽说住在两对门,鸡鸣狗叫都听得见,但大山中来去常要半天时间,虽然龙伢凤妮早有相互爱恋之心,但两家大人还是不太了解。按泰乡风俗,女方父母和主要亲戚约清明后三日到男方“采家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满意了就在男方家吃中饭,否则,将托辞借故离去。

对于龙伢家来讲,这席招待“贵宾”的饭理应档次高一点,但却十分为难:一怕女方赚穷不同意,那可就既浪费又受气;二是家里也不富裕,加之正是乡下人度饥荒之时;三是不准备又不行,弄不好将在新亲面前出丑。

话说迎接女方家的客人和媒人落座后,给每人泡上一碗上不见水、下不见底的芝麻、豆子、花生、干姜、萝卜干和菊花的相料茶。双方客套几句后,女方父母以散步为由房前屋后、牛栏猪圈都看看,见男方家勤快干净,虽然目前不宽裕,日后却有奔头,心里基本满意,再与龙伢聊聊天、问问活,见其诚实忠厚心里有了几分喜,于是,与媒人一碰头,决定在男方家吃中饭。

再说龙伢母亲会过日子,留了些过年的腊猪肉、腊猪肠和香菇、木耳,家里养了鸡、也有蛋,菜园中有胡罗卜、莴笋和鲜葱,两个出嫁的女儿一个带来了水塘里捞的虾子,一个带来了上山采摘的小山竹笋干。龙伢母亲心灵手巧,将这些食物切成丁未煮了一锅羹,冲上鸡蛋花加上芡粉,做了一盆色香味全的佳肴。宾主吃得满意,谈得投机,媒人看着这一盆如游龙戏凤般的什绵汤,想着龙伢凤妮将喜结连理,高兴之余,即兴将此佳肴命名为“龙凤什绵汤”,意为“龙凤呈祥”。这道菜因制作简单,口味适众,名字吉祥,同时解决了男方家准备“采家舍”宴席的为难之处,所以迅速传遍泰乡、传遍全县,成为婚宴喜庆的一道主菜而传至今天。

七.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九江煎堆

这是与众不同,制法独特的年宵食品之一。它不同于其它煎堆,主要在于选料的制作。其特点是色泽金黄,皮薄馅精,不含油份,入口甘香酥化,形状扁圆。十多年前九江煎堆已列入我国第一部介绍中国土特名产的大型辞书——《中国土特名产辞典》。( 南海)

八.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西乡荡粉皮

西乡荡粉皮

修水山区农村的荡粉皮很有风味,特别是白岭一带的西乡荡粉皮,你若吃了保准还想吃。近几年,上海知青重游当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地方,每次都点修水的“饣肖子艾果虾米蛋,米酒腊肉荡粉皮。”

荡粉皮先要加工。修水地方过去种麦子不多,更没有现在这种加工面条、粉丝的机械设备。平时一日三餐多吃饭,或磨粉做成粑、搞成糊吃。加工荡粉皮大都在夏、秋两季收割了早稻、晚稻后,俗称“打粉皮”。人口多家庭较富裕的一次要加工一担谷的米,一般家庭也要打几斗米的粉皮。若是过年或家中有什么喜事前,加工粉皮要2—3天时间。

加工前先把米洗净,用冷水浸泡两天,换水后磨成米浆,用勺子把米浆舀到粉皮盆中荡均匀。粉皮盆是用铁皮做的,平底圆形卷边,直径约一尺余。打粉皮时要用两个替换,荡匀后放开水锅中,盖上锅盖约煮2分钟。捞起粉皮盆,用筷子沿周边划一圈,粉皮就会脱落。把脱落的粉皮凉晒到半干时,切成丝或方形小块再晒干。若要使荡粉皮韧性好一点,还可在米浆中加少量红薯粉。过去缺粮食时还有往米浆中加磨醉的薯丝粉、苞芦粉、荞麦粉的,做成各种各样的荡粉皮。

煮食时,可用肉汤或鸡汤,也可先将肉末置水中煮熟,然后放粉皮下锅。粉皮煮到柔软即可,多煮则会失去韧性,甚至成糊状,起锅前加葱姜末和其它佐料即可。过去,荡粉皮不是能随时吃到的。家里来了客人,但客人又不能到家里吃饭,主人则搞2—3个荷包蛋,几块腊肉和一碗荡粉皮,俗叫“吃碗汤”、“打个点”;主人家杀年猪,要用猪血煮荡粉皮招待众乡亲,叫吃“杀猪饭”;主人请客,荡粉皮还是一项菜,叫“一只菜碗”。

相传这荡粉皮曾救过伍子胥的命。春秋战国时期,楚将伍子胥为逃楚平王太子建的诛杀,连夜向吴国奔逃。楚平王得悉后即贴告示,悬画像,重赏捕捉。伍子胥逃至吴楚交界的修水南楼岭,见这里设关防守,官吏盘查严紧,心中十分着急。这时正巧遇村夫东皋公。东皋公为人诚信忠厚,早闻伍子胥名气与为人,并深深为伍子胥抱打不平,且有恻隐之心,当即就把伍子胥接到家中,思考着怎样设法让伍子胥混过关卡入吴。

东皋公发现家人黄虎纳与伍子胥面貌相象,形体也差不多,就想从这里打主意。第二天早起,见伍子胥一头白发,即拍手称好,连道:“瞒天过海,可得万全”。原来伍子胥见关卡盘查甚紧,唯恐落入敌手,想自己父亲和哥哥都已被楚平王诛杀,如若落入敌手,将会无人为他们报仇。焦虑过度,一夜未寝,竟须发皆白。东皋公安排家人黄虎纳穿着伍子胥的衣服,扮着伍子胥的模样;伍子胥则扮成一个买卖人随后。这黄虎纳临行时拿起一块邻家刚凉晒的粉皮,掏了几个洞贴在脸上,大步向关卡走去。至关卡时,守关士兵一见就怀疑,揭开粉皮见黄虎纳貌与画像相似,认为就是伍子胥,于是就围了上来,黄虎纳又有意挣扎了一会,于是,须发皆白又化装成买卖人的伍子胥则乘机混过了关卡,进入了吴国境地。

尔后,东皋公出面质问:“为何抓起我的家人?”士兵经查问,发现被抓的人确实是黄虎纳,便放了他。守关士兵立即打锣追赶至路口(今路口乡),但伍子胥早已顺利过了太平岭,到吴国的艾城了。后人为纪念这一事件,将东皋公所在村叫东皋村,将路口那里叫“打锣岭”,将过关脱险的山岭叫“太平岭”。东皋公施巧计、黄虎纳贴粉皮救伍子胥的事一直流传至今。

九. 广东省 佛山 三水区 佛山九江鱼生

特色以拌(粤语称为“捞”)的形式食用,故又称“捞鱼生”(拌鱼生)现时的制法可追溯至清末,通常以海鲩为食材,买回来后养一个月,期间不喂食,让鱼体内的废物排出,并减掉多馀脂肪。然后杀鱼、放血、开膛,之后不能冷藏,要现做现吃。上桌时在鱼生的表面放上柠檬叶丝,吃时鱼生会有一股清香。配料可多至十九种,包括炸米粉丝、炸芋丝、炸麻花、京葱白、姜丝、萝卜丝、尖椒丝、指天椒、榄角碎、酸藠头、生蒜片、花生、芝麻、白砂糖、白醋、花生油、盐、胡椒粉。冬季先放鱼肉再放配料搅拌,让鱼吸收配料的香味。夏季则先把配料拌匀再放鱼肉,保持鱼肉鲜美。鱼肉以外的配料,放下去的先后也有一定程序,比例也要掌握得好,双手各持一双筷子,先把油、盐、胡椒粉拌一下,然后把葱、芝麻等配料倒下去再拌几拌,再放油、盐、胡椒粉拌几下,再下炸米粉丝、炸芋丝、炸麻花等脆口配料,再拌几下。进食时以筷子把拌匀的鱼肉和配料一同挟进口。

十. 江西省 九江 湖口县 湖口粑

湖口民间,凡是逢年过节、生辰寿筵、定婚成亲、敬神拜佛、丧葬祭祖、做屋上梁、栽田割禾等活动,都会分别做不同种类的粑食,其习俗一直沿袭。

湖口粑食的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糍粑、印粑、柳米粑、发粑、炒米粑、豆粑等六类共20多种。按口味分,有香甜的、爽口的、糍软的、鲜美的;按形状分,有圆的、扁的、方的、条状的;按颜色分,有红色芦粟(高梁)粑、黄色粟米(小米)粑、黑色荞麦、白色米发粑;按用场分,有迎宾宴请用的、有喜庆节日用的、有上梁抛撒用的、有敬神祭祖用的、有度荒充饥用的、有青黄不接用的;按寓意谐音分,发粑表示大旺大发,圆子粑表示团团圆圆,方糕表示步步高等等。

糍粑有两种,一种叫麻糍粑,另一种叫糯米粑,都是以粘性糯米为主料。麻糍粑是先用饭甑蒸熟糯米饭,盛进木盆(掇桶)或石臼里捣糊,直到不见饭粒即成。或搓团趁热吃鲜,或待冷却后切成方块留用,这种制作过程,湖口西南片民间,称作打麻糍粑,东北片百姓叫做扦糍粑。糯米粑则是把冼净的糯米磨成粉和面,捏成一个个小扁团、包馅、蒸熟而成。麻糍粑一般在年(春节)前制作,是年事准备活动之一。还有婴儿洗三、小孩满月、周岁,或生日庆寿之喜、女儿出嫁前下辞家礼,甚至老人过世后的红(薨)年酒席中,麻糍粑也是多种粑食之一。而糯米粑则是中秋节或其它庆典活动,但一般不会同时兼做麻糍粑和糯米粑。

印粑是将米粉面团放入粑印模内,印成各种图案的生粑胚,然后蒸熟而成的粑,故名印粑。粑印是木制的,常见的图案有福、禄、囍、寿、春、神仙仕女、飞禽走兽、花草鱼虫等。印粑是用籼米粉作为主要原料,也有芦粟(高梁)粉,上乡人家还有用粟米粉做的。印粑又叫年粑,也是年事准备活动之一,每年一次都安排在冬季进行,如家里人手少,还请兄弟和姑嫂帮忙。女人和小孩磨粉、印粑,男人和面、上下蒸笼,做印粑的场面和谐热闹。印粑需用腊水(立春节气前的水)浸存,时间才能保留较长,春节期间用于招待宾客,春耕农忙时也是方便快捷的主食。

柳米粑是将米淘洗滤干,用开水浸泡、磨成米糊、蒸熟后切成方块形状。柳米粑是与印粑同时做,也以水浸的方法保存。柳米粑既可切丝(或切片)炒熟当菜肴,也可同印粑、豆粑混煮为主食。

豆粑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按比例或配绿豆、黄豆、荞麦粉、小麦粉等,和水磨成稀糊,然后用柴灶大锅煎(烘)成一整张簿皮,冷却后切成带状丝条,晒干、储存。煎豆粑一般在重阳节后进行,因制作工序繁多,用人也多,灶上煎,灶下烧火、磨糊、凉、切都要专人。还会邀请亲朋好友、乡里邻居、甚至远道客人,到家里来尝鲜,甚至还趁热分送新鲜豆粑于近邻。所以,几乎每家煎豆粑都请帮手,或姑嫂妯娌、或亲戚朋友。豆粑煮烂即食,既省时又节约粮食,可作农闲时的早、晚餐或农忙季节的快餐。

发粑有两种,一种是小麦粉发粑,另一种是米粉发粑。小麦发粑是用小麦粉和面放粬发酵蒸熟而成,米发粑是浸米磨糊,拌粬发酵后,蒸熟成粑。发粑四季都可做,所以小孩生日、老人做寿、喜庆宴席做粑都有发粑,后渐渐少见农家自做发粑,小麦发粑有馒头代替,米粉发粑也被发糕所取代。

炒米粑又叫包心粑或蒸米粑,都是以制作工序而得名。先将大米淘洗滤水,然后在锅里炒至米熟,再磨粉和面、包馅、蒸熟。炒米粑不受季节限制,只是不同的季节所包的心(馅)不同,所以,各种喜庆之宴,炒米粑为首选,也逐渐成为招待宾客的美味佳肴。流泗的炒米粑以皮薄、透明、形美而闻名。

湖口粑俗表达人们美好的祝愿,也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各式各样粑的制作必须掌握各自的制作技能:麻糍粑的蒸饭洒水、印粑的和面、柳米粑的泡米、豆粑的配兑和煎烘、发粑的拌粬发酵、炒米粑的炒米和包心等,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虽说不求师学艺,但都是母教女、婆传媳,世代传承,形成独特的粑俗文化。2006年,中央电视台节目摄制组,专程到付垅乡一甲村饶林山湾,拍摄农户做年粑的场面,并制作成年俗专题片,于春节“年俗”节目中播出。

2007年,湖口粑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收集的各式粑印,藏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

2008年,吴春花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口粑俗)代表性传承人。

推荐特产